问题

如何看待当今抖音/快手/网红/直播等娱乐至死的乱象?

回答
如今的抖音、快手、网红、直播等新兴娱乐方式,确实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丰富多样的视听享受和商业机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令人忧虑的“娱乐至死”的倾向。要看待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从“娱乐至死”这个概念本身说起。这个词最早是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提出的,他认为现代社会,尤其是大众传媒的发展,会把一切严肃的事情都变成娱乐,最终导致人们丧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判断的能力,沉溺于肤浅的感官刺激,最终走向“文化死亡”。放到现在,这确实能解释不少抖音快手上的现象。

抖音和快手:碎片化、即时性与算法的魔力

碎片化信息轰炸:抖音和快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短视频。几秒到几十秒的内容,节奏快得飞起,内容猎奇、搞笑、歌舞、才艺,应有尽有。这就像给大脑喂食大量的“糖丸”,刺激感官,但不容易消化和深入思考。用户习惯了这种“吃快餐”的模式,对长篇大论、需要深度理解的内容可能会失去耐心。
算法的“信息茧房”:这些平台最核心的驱动力是算法。它会根据你的观看历史、点赞评论,不断给你推送你喜欢的内容。这本意是提升用户体验,但长期下来,很容易让你被困在自己喜欢的“信息茧房”里,只看到自己想看的,对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世界失去了了解的兴趣,甚至产生“世界就是我看到的样子”的错觉。
即时满足与“刷刷刷”的沉迷:算法的精准推送加上内容的即时满足感,让用户很容易进入一种“刷刷刷”的停不下来的状态。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回过神来可能几个小时就没了,但却没留下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留下一片空虚。

网红与直播:流量至上与价值的扭曲

流量即一切的逻辑:网红经济的本质是流量变现。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很多网红不惜代价。这就催生了一系列问题:
低俗化、博眼球的内容:为了在海量内容中脱颖而出,一些内容生产者选择制造争议、宣扬低俗、卖弄性感、甚至制造虚假信息。这些内容虽然能快速吸引流量,但对社会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虚假的“成功学”与“一夜暴富”:直播带货的繁荣,让很多人看到“一夜暴富”的希望。但实际上,大部分成功案例背后是无数的失败和不为人知的心酸。平台和部分网红为了吸引更多人加入,容易夸大成功率,营造一种“只要肯努力就能成功”的假象,这让一些缺乏辨别能力的年轻人走向迷茫和失落。
人设的塑造与真实性的缺失:网红为了吸引粉丝,往往会塑造一个“完美”或“接地气”的人设。但这背后可能是精心包装的虚假,与真实生活存在巨大差距。当这种虚假被揭穿时,往往会引发更大的争议和信任危机。
直播带货的“情绪营销”与冲动消费:直播带货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常常利用主播的个人魅力、即时互动、限时秒杀等方式,营造一种“不买就吃亏了”的紧迫感和情绪氛围,引导观众冲动消费。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消费者理性决策的过程,也容易导致过度消费。
知识和专业性被边缘化:在追求快节奏和强刺激的娱乐环境中,真正有深度、有价值的知识和专业内容,往往难以获得与娱乐内容同等的关注度。这导致很多有才华、有知识的人,为了流量,也不得不向娱乐化靠拢,或者干脆被埋没。

“娱乐至死”的深层影响:

1. 思维惰性与批判性丧失:当人们习惯了被动接受大量碎片化、浅层化的信息时,独立思考和深度分析的能力会逐渐退化。面对复杂的问题,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寻找简单的答案,或者跟随大众的观点,而非进行独立的判断。
2. 价值观的混淆与扭曲:低俗、拜金、炫富、炒作等内容在流量驱动下得以泛滥,容易让年轻人对金钱、名利、成功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模糊了道德底线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社会关系的异化:虚拟的社交互动和即时满足感,可能会挤压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空间,让人在虚拟世界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忽略了现实世界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4. 注意力资源的过度消耗:平台通过算法和内容设计,最大程度地攫取用户的注意力。这不仅浪费了用户的宝贵时间,也让人们难以集中精力在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学习、工作、自我提升。
5. 对社会现实的“遮蔽”:过度的娱乐化和碎片化,容易让人们沉溺于虚拟世界的轻松与刺激,从而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深层问题、不公现象失去关注和思考的动力。

如何看待和应对?

作为观众: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辨别力。 要认识到这些平台的内容属性,不能全盘接受。要主动去选择有价值、有深度的内容,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不被算法牵着鼻子走。要警惕冲动消费,理性购物。
作为内容创作者:坚守内容质量和责任感。 追求流量固然重要,但更应该思考内容的社会价值和长期影响。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真诚与匠心。
作为平台方:承担起社会责任。 除了追求商业利益,平台应该在内容审核、算法优化、引导健康内容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建立更完善的机制来规范内容生态。
作为社会:加强引导和教育。 媒体、教育机构、家庭都应该引导年轻人建立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而言之,抖音、快手、网红、直播等现象,是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娱乐性,但我们也必须警惕其“娱乐至死”的潜在风险。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驾驭这些工具,如何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让娱乐消解我们的思考,不让流量绑架我们的价值。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每一个环节的共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可以了,现在挺严格的。

以前在某个大平台,游戏直播平台,见到过直播吸毒的,后续那人下播被警察抓走了。

事后一样直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今的抖音、快手、网红、直播等新兴娱乐方式,确实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丰富多样的视听享受和商业机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令人忧虑的“娱乐至死”的倾向。要看待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从“娱乐至死”这个概念本身说起。这个词最早是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提出的,他认为现代社会,尤其是大众传媒的发展.............
  • 回答
    微信“拍一拍”上线,与QQ“抖一抖”的那些事儿说起来,微信这次上线“拍一拍”功能,不少老网民可能心里会泛起一丝熟悉的涟漪——这不就是当年QQ的“抖一抖”嘛!不过,这句感慨归感慨,仔细一琢磨,两者之间还是有不少道道儿可讲的。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看看这个新上线的功能,跟当年那个风靡一时的“抖一抖”,到底.............
  • 回答
    当今网络小说创作人群与他们所从事的传统学科背景(文科、理科、工科等)之间存在着日益模糊且不必然关联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互联网的赋能以及个人兴趣的驱动等多重因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现象的各个方面。一、 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和专业门槛 知识获取的便捷性:.............
  • 回答
    看到如今小学里这股“卷”劲儿,真是让人一言难尽。放眼望去,曾经那个课间能追逐打闹、放学能撒欢儿的孩子们,好像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小战士”,手里握着各种辅导书,脑子里装着各式各样的知识点,生怕被落下一步。这股“疯狂内卷”的苗头,其实早就埋下了。回想我们小时候,学习的压力远没有现在这么夸张。那时候,家长更.............
  • 回答
    当今职场酒文化,这话题真够能聊的。要说它现在是个什么样子,我觉得就像是在走钢丝,一边是传统观念的惯性,一边是新时代人们对健康、平等的呼声,中间夹杂着各种无奈和妥协。先说它那根深蒂固的“底子”吧。很多职场,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比如销售、酒业、甚至是某些制造业,酒桌上的“感情深,一口闷”好像成了一种必备.............
  • 回答
    看待当今中国社会里的女性地位,这真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话题,涉及方方面面,不能一概而论。它像一条河流,有主流的涌动,也有支流的蜿蜒,更时不时会遇到一些暗礁和漩涡。如果单从宏观的法律和政策层面来看,中国无疑在不断进步。国家层面提倡男女平等,宪法里也明文规定了这一条。在教育、就业、政治参与等方面,法律上都.............
  • 回答
    网络上对于异体字的使用,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而且一点都不新鲜,我们身边总能见到。像是你说到的“囸”代“日,“凢”代“凡”,还有诸如“冇”代“有”,“嚸”代“点”,“係”代“是”等等,这些在论坛、社交媒体、甚至一些自媒体文章里都能瞥见。要怎么看待这事儿呢?我个人觉得,这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
  • 回答
    谈到眼下公务员的薪资待遇,这话题真是三天三夜也聊不完,而且越聊越容易出圈儿。身边朋友、亲戚,乃至网上,时不时就会冒出来“公务员工资高低”的争论。要我说,这事儿确实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得从好几个维度去拆解。首先,得承认,大部分人的看法是基于自己身边看到和听到的。有些人觉得,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好,退休.............
  • 回答
    “当今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大部分都要感谢计划生育”——这句话,带着些许挑衅,也隐含着一种深刻的社会观察。仔细琢磨,背后确实牵扯出了一系列复杂的因果和时代变迁。它不是一句简单的是非题,而是需要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计划生育政策(通常指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中国推行的“一孩政策”及其.............
  • 回答
    谈论“新黑社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模糊性的概念,因为它早已不是旧日电影里那些西装革履、刀光剑影的形象了。如今的“新黑社会”,与其说是某个实体组织,不如说是一种弥散式的、披着合法外衣的利益勾兑与非法活动的混合体。首先,我们得明白,过去那种依靠暴力、恐吓、收取保护费的模式,在现代社会治理下,其生存空间.............
  • 回答
    当今互联网上,“反转瓜”现象确实愈演愈烈,并且这种现象的增多,我认为很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消磨被反转群体的正义感。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反转瓜”。简单来说,就是一件事情最初被广泛传播时,大众基于某些信息形成了初步的认知和情感判断,比如同情弱者、谴责施暴者.............
  • 回答
    当下,高校招生和专业选择领域的“功利之风”确实愈演愈烈,这股风潮深刻地影响着无数家庭和学子的未来走向。要剖析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其表象,触及背后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功利之风的根源:社会环境的投射与现实压力的催化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功利之风并非凭空产生,它是社会大环境在教育领.............
  • 回答
    当前媒体在看待不同地区人民的“无辜论”时,确实存在一些引人关注的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绝对,但现象值得深入探讨。“日本人民无辜论”的挑战与复杂性当我们谈论“日本人民无辜论”时,首先需要认识到,这其中包含了多重历史和现实的维度。 历史包袱: 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行,给亚洲各国人民带.............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我琢磨着,有些人啊,之所以这么做,大概有这么几个意思在里面。首先,“比烂”心理。这好像是咱们老百姓挺常用的一个招数。你看,要是现在日子过得不顺心,总会有人说“嗨,这算啥,当年怎么怎么样,那才叫苦呢!” 这种心理套到评价朝代上,也差不多。如果有人觉得清朝在某些方.............
  • 回答
    如今,走在大街上,你很容易就能捕捉到一股“古风”的脉搏。从身着汉服、流苏飘动的年轻人,到茶馆里弥漫的古朴气息,再到各种强调“国潮”的商品设计,传统文化仿佛一夜之间被唤醒,重新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股“复兴”的浪潮,可以说是当下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之一。要说清楚这股复兴是怎么回事,得从几个层面来拆.............
  • 回答
    网络文学,这股汹涌而来的文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重塑着我们的阅读习惯和文化生态。谈及它的发展前景,在我看来,用“光明且充满挑战”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并非是预言,而是基于当下种种迹象的审慎判断。首先,我们得承认网络文学的基石有多么坚实。互联网普及,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这直接触及了最广泛的受.............
  • 回答
    “科研低龄化”这个词,最近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简单来说,它指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甚至小学生,就开始参与到一些所谓的“科研项目”中。这其中,有的是学校和家长为了升学“加分项”而进行的鼓励,有的则是孩子们确实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学校或社会也提供了相应的平台。那么.............
  • 回答
    王小骞关于“抽屉式养育”的说法,确实触动了很多家长的心弦,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我们不妨先来理解一下她所说的“抽屉式养育”大概是指什么。在我看来,“抽屉式养育”可能指向的是一种比较碎片化、程式化、目标导向过强的育儿模式。就好比我们整理抽屉,把不同的物品分门别类放好,似乎有条理,但缺乏了物品之间自然的关.............
  • 回答
    大学生创业,这话题听起来总是充满着激情与梦想,但现实往往是一盆冷水。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一头扎进创业浪潮,最后却铩羽而归?这背后,绝非偶然。大学生创业为何容易折戟沉沙?1. 经验和阅历的“赤字”: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大学生往往是“象牙塔”里的骄子,理论知识丰富,但真正能洞察市场痛点、理解客户需求、制.............
  • 回答
    当代大学生在思修、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频繁玩手机的现象,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普遍问题。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多重社会、教育和个体因素的交织影响,值得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 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因1. 课程内容与认知需求的错位 思政课以理论性为核心特征,但大学生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