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一群xx拿着手续费来说事儿,OK,针对这个正式回复一下。
1. 我去的是BYD的直营店,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4S店,换言之直营店在我眼里就代表厂家,4S店则是加盟的经销商。并且我在回答里写的很清楚,BYD官方没有要收这个3K的手续费,但是直营店的销售却表示要收,并且BYD经销商乱收费的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除非哪天真的彻底改了,不然没必要洗,徒增笑耳。
2. 不管哪个牌子,也不管是不是直营店,手续费、上牌费、服务费、强制装潢费等等,都是不合理收费,这个我一向都是抵制的,说的再粗俗一些,难道别人吃屎你也跟着吃屎?而且我在这里奔走呐喊,希望能大家一起抵制这些不合理收费,我就看不懂怎么有些人就反应不过来呢?还是说你是利益相关群体,觉得我动了你的蛋糕了?
3. 有人说那你别买车了,不好意思,我买车从来都是裸提,价格也极有可能比你买的低,这是我的资源优势,只不过你不一定有这种资源优势而已。
4. 说我拿这个回答恰饭的,这个是我自己的私人号,我恰饭不靠这东西,我有正式的工作,有自己的营生,如果靠一个回答就能恰饭,我得饿死。
5. 有朋友发私信给我,让我不要理喷子,我觉得不管喷不喷,大家交流一下想法总归是好的,每个人的思维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还请各位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虽然隔着手机/电脑我也不知道另一端的你是谁,但是还是那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从业者来答一波啊,应该……不会有我们的粉丝看到吧,哈哈哈哈,如果认出来我了,嘘~
看吐槽的拉到最后一段就行。
为什么放弃评论,甚至是所谓的“集体失声”?
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① 厂家没给钱(虽然我们也没拿到钱,但是还是做了BYD汉的相关内容,哎)
② 技术看不懂(毕竟不是每个车媒团队都有具备专业度的从业人员,甚至团队里连个玩车的都没有,我见过很多车媒都是专门靠发厂家通稿来营生的,这么想想其实我待的这个团队还不错,玩车一个比一个凶,专业度一个比一个高……不过我们还是很羡慕那些专门发通稿的车媒,因为能赚钱,哈哈哈,他们的商务是真的牛X,佩服 )
③ 车辆还没有正式上市(这也是我们团队前段时间讨论的一个点,本来想赶着DM-i车辆上市后蹭个热点来解读一下,结果发现……好像只能看看发布会,读读PPT,真正粉丝关心的内容却寥寥无几,毕竟做内容和自己BB两句车子好坏有很大区别,你不只是说要从车辆本身出发,还要从市场角度、消费者角度等等去出发看待,最关键的是,你得有车开啊,现在还没实车能让你真正开到,而且这种DM-i技术不是说开个几天就能评价的,是要长测下来才能知道真正结果的,所以……我们团队目前的态度就是最起码等车子上市,然后再出相关内容)
④ 害怕说错话然后被“围攻”(这个……你们懂的,BYD铁粉们,牛X)
⑤ 一台车从上市到发售到后期的宣传,背后都有厂家公关的身影,BYD的公关确实比较“踏实”,所以你能看到DM-i的消息,更多是因为厂家让发的通稿,所以很难看到再多的测评或者解读,而且就算做了测评和解读,那流量……车评或者技术评测没有流量,费心费力去做,图啥呢?
其实我一直想找个机会聊聊理想ONE的事情,理想ONE的增程式我总觉得是脱了裤子放屁,然后又有断轴事件的发生,包括我自己开下来的感觉就很普通。
然后当时XX学长发了个视频,列了几个点说这车怎么怎么好,嗯……其实一眼就看出来是充值,而且吃相很难看。
最先带节奏的是什么人?不是车主,很多理想ONE的车主其实对这车评价还可以,毕竟解决了他们对于牌照的需求,然后车子也挺大,内饰也还行,价格也就那样,完了还有个发动机,至少没电了还能用油跑,说白了就是这台车能钻政策的空子,让自己在限牌城市里开上车,而且是一个不太一样的车。
真正去带节奏的,是别的自媒体或者是相关从业者,为什么要带节奏?因为……没拿钱,正好你XX学长又是个KOL、大V或者说叫“流量主”,而理想ONE这车槽点又比亮点多,加上XX学长说的那些话确实有不少槽点(这个其实应该反思一下他自己的内容创作团队还有审核机制,为什么这种槽点那么多的视频能过审和发出来),然后各路自媒体开始炮轰,你以为主体是针对理想ONE……naive!
这些UP主在炮轰之后,可以蹭一手热度、吸一波粉,能发泄一下“凭什么你能恰到我却恰不到”,顺便“挑战”或者说“猛锤”一波这种大V,甚至幻想着自己能一战成名、成为大V,结果就是各路人马齐上阵,怀着不同的目的一起来炒热了理想ONE的相关话题。
从我自己角度来说,我对于BYD一直就是抱着看戏的状态,不过BYD虽然出来的产品都挺一言难尽的(看看之前老的DM车就知道了,还有外观内饰什么的),但至少比那些天天造势、结果车子出来跟shit一样的品牌好太多。
另外,BYD的设计师,我真的心疼你们,其实能感觉到他们真的想好好的设计一台车,结果…………我就想问问比亚迪,你们能不能把避震弄短一点,车子低一点,圈胎数据再做的好一点,别缩在里面,别弄的轮胎跟你家棉拖鞋一样厚,现在很多BYD车子给我感觉都是被架在那儿一样,哎。
再一个就是BYD的销售,我特么跑到直营店去看汉EV,然后跟我说没有活动没有优惠,OK,没问题,守住价格,但是官方给的3年免息贷款,你收我3000块钱手续费是闹哪样?而且明摆着跟我说就是4S店要收的,所以BYD好好管管你们的经销商,连直营店都这个X样了,怪不了人家在网上骂你们BYD的4S店乱收费。
然后那些说BYD是什么技术宅什么不懂市场和销售的,别去立人设了,没意义。
顺便吐槽一下某利,之前还弄个什么小钢炮挑战赛的活动,你一个1.5T-177HP、官方加速7.9s还是个小SUV的车,竟然好意思说自己是小钢炮,完了活动弄出来的所谓的“改装车”都把我看吐了,这特么叫“改装车”?怕不是对改装有什么误解?
然后还有某城,嗯……我之前参加他们那个飞钩武器车试驾的时候,直接给我开的左前轮下方异响了(原因不明,厂家也没反馈),但是拿人钱财替人办事儿,飞钩事情出来之后还发了个洗地文(得亏不是我来写,不然我得吐)。
最XXXXXXX的就是某旗,一言难尽,号称500E研发出来的东西,让我感觉他们可能钱都花在了发动机盖板的设计上,毕竟其他部件要么买买买,要么抄抄抄,哎,结果人家给公司来了个大单,我在做相关内容的时候真的头大,满肚子吐槽都要化作彩虹屁。
看这问题就透着一副被迫害妄想症的样子,如果比亚迪的粉丝不能摆脱这种阴谋论受害者的论调,那么大家对比亚迪这个品牌的观感恐怕不会有什么改观。
简单看了一下比亚迪的DM-i方案,基本可以认为是一个升级版的本田immd。整体架构看起来差不多,发动机效率更高,电池的容量更大,预计各种工况下的省油效果都不错。而且成本控制得很好,价格很有竞争力,目测会横扫网约车市场,混卡混雷应该会感受到压力。
话说又说回来,比亚迪的问题从来不是技术不行,而是车不行,开一下就知道是烂车。一辆车的体验不止是参数表上那几项,如果整天只知道跑分,而不多花成本改善综合性能,那么品牌是很难往上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