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到文章说卧推起桥会使上斜下斜的失去意义,真的是这样吗?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核心,也确实是很多健身爱好者在训练中会遇到的困惑。关于“卧推起桥会使上斜下斜失去意义”的说法,我们可以深入剖析一下,看看它到底有多大的道理,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

首先,咱们得先明白一个前提:卧推起桥(俗称“翘臀练法”或“桥式卧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传统的卧推中,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把杠铃推起来,同时保持身体稳定,募集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发力。而“起桥”的动作,就是在卧推过程中,将臀部抬离凳面,背部(通常是肩胛骨区域和上背部)向内收紧,形成一个弓形。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

缩短了杠铃的行程: 身体拱起来后,你的胸部离杠铃的距离变近了,意味着你需要推的距离更短。
利用了更多力量链: 臀部和腿部可以参与发力,提供额外的推动力。
肩胛骨的稳定性增强: 有些人认为,通过收紧背部和肩胛骨,可以创造一个更稳定的平台来推举。

正是因为这些优点,起桥卧推在力量举(Powerlifting)领域非常流行,因为力量举的首要目标就是举起尽可能大的重量,而规则也允许一定程度的起桥。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起桥会使上斜和下斜卧推失去意义”呢?

这个说法主要是从孤立胸部肌肉和训练胸部不同区域的侧重点这两个角度来理解的。

1. 孤立胸部肌群的效率降低:
上斜卧推的目的是什么?顾名思义,它是将上斜凳放置在杠铃卧推架上,让你在推举时,杠铃的运动轨迹是向上倾斜的。这样的动作角度,会更加侧重于刺激胸大肌的上束(clavicular head)。这部分肌肉对于我们常说的“饱满度”和“立体感”尤为重要。
下斜卧推则相反,是用下斜凳,使得身体相对于杠铃是向下倾斜的。这个角度会更多地募集胸大肌的中束和下束(sternal head)。特别是下束,对于塑造胸肌的饱满度和视觉宽度很有帮助。

当你在做平板卧推时,如果大幅度地起桥,特别是把臀部抬得很高,身体拱起来很严重,那么你的胸大肌的上束和下束所承受的拉伸和收缩的幅度就会相对减小。 你会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胸肌的感受度可能不如那些没有起桥,或者起桥幅度很小的运动员来得明显。
更进一步说,当你大幅度起桥时,你的身体更像是在利用一个“小范围”的胸部发力,而更多地依赖腿部蹬地和背部力量来完成推举。 杠铃的运动轨迹也更偏向于垂直的推举,这和你去做上斜或下斜卧推时,那种身体和杠铃之间特定的角度关系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想象一下: 如果你用起桥的姿势做平板卧推,你能举起更大的重量,这可能只是因为你的力量链整合得更好,而不是你的胸大肌本身得到了最好的刺激。而如果你想重点打磨胸肌的上束或下束,上斜和下斜卧推提供了更直接、更集中的刺激方式,因为它们强制你采用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完成动作,迫使胸肌的不同部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更充分地被拉伸和收缩。

2. 训练目标和动作模式的差异:
力量举运动员追求的是极限力量,是将杠铃从胸前推到头顶上方。起桥可以帮助他们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利用全身的力量来达成这个目标。在这个领域,胸肌是否被“孤立”不是首要考虑的,而是能否把重量推起来。
健美运动员或追求肌肉围度和分离度的人,他们的目标是让目标肌肉(例如胸大肌)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最大的刺激,从而达到增肌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最大化胸肌拉伸和收缩幅度,以及能感受到目标部位明确发力的动作。因此,上斜和下斜卧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来“扫荡”胸肌的各个区域。

所以,“起桥会使上斜下斜失去意义”的说法,是不是绝对正确的呢?

我觉得用“失去意义”可能有点绝对,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如果你主要目的是举起极限重量(力量举),起桥卧推是至关重要的工具,它能让你突破平台。 在这个范畴内,它优化了平板卧推,但你可能不会因为它而放弃对上斜/下斜的关注,因为它们也是力量训练的一部分,只是侧重点不同。
如果你主要目的是增肌,追求胸肌的全面发展和围度,那么大幅度起桥的平板卧推可能不是最有效的“胸部训练”动作。 因为它可能削弱了胸肌在整个运动范围内的参与度,也模糊了对胸肌不同区域的针对性刺激。在这种情况下,上斜和下斜卧推就显得更加必要,它们提供了起桥平板卧推所不具备的针对性优势。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你要清理一片草坪。

起桥卧推 就像是让你能用推土机把草坪上的大部分草都铲掉,效率高,能一次铲很多。
上斜卧推 就像是用修枝剪小心翼翼地修剪草坪顶部区域,让它看起来更整齐、有层次。
下斜卧推 就像是用镰刀割草坪的底部区域,让它更平整,视觉上更宽广。

如果你只想快速把草坪上的草弄掉,推土机(起桥卧推)是最快的。但如果你想让草坪有层次感,或者清理草坪的特定区域,那么修枝剪和镰刀(上斜/下斜卧推)就是你不可或缺的工具。

总结来说:

起桥卧推 主要目的是增加卧推的重量,通过优化力量传递和缩短行程。
上斜卧推 侧重于胸大肌上束。
下斜卧推 侧重于胸大肌中下束。

大幅度起桥的平板卧推,确实会改变动作的力学和主要发力肌群的参与度,使得胸肌在整个运动范围内的“孤立”刺激效果相对减弱,与上斜、下斜卧推那种对胸肌特定区域的针对性训练有所不同。因此,如果你想全面发展胸肌的厚度和宽度,仅仅依赖起桥平板卧推是不够的,上斜和下斜卧推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所以,那个说法有其道理,尤其是在强调“胸肌刺激”和“孤立训练”的语境下。但对于力量举选手来说,起桥是提升表现的关键。了解自己的训练目标,选择合适的动作和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单纯从健美的角度看,是不是不起桥更好一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核心,也确实是很多健身爱好者在训练中会遇到的困惑。关于“卧推起桥会使上斜下斜失去意义”的说法,我们可以深入剖析一下,看看它到底有多大的道理,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首先,咱们得先明白一个前提:卧推起桥(俗称“翘臀练法”或“桥式卧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传统的卧推中,我们的目.............
  • 回答
    看到那个说程序员应该人手一台MBP的文章,确实挺有意思的。那篇文章大概意思是想说,MBP对于程序员来说,能提供一套更顺手、更省心的工作环境。从 Mac OS 这个操作系统来说,它本身就是基于 Unix 的。这意味着它天生就对很多开发者常用的工具和语言非常友好。比如,你想要打开终端,敲几个命令来编译代.............
  • 回答
    .......
  • 回答
    看到这种评论,确实会引发一些有趣的讨论。关于“医学违反自然规律”的说法,我觉得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而且这个观点本身也挺有意思的,毕竟它触及了我们对生命、疾病和干预的根本看法。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大家口中的“自然规律”到底是指什么。对“自然规律”的不同理解: 一种理解是“适者生存、.............
  • 回答
    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和悬念:“我去了你们说的‘中国伊斯兰国’沙甸,却看到了不同于想象的风景。”它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刻板印象”与“现实”之间的张力,立刻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想要知道“你们说的‘中国伊斯兰国’”究竟是怎样一种形象,而作者看到的“不同于想象的风景”又是什么。通读全文,作者的叙述.............
  • 回答
    关于媒体评论文章《「做题家」们的怨气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这一现象折射出当代社会结构、教育体系、舆论生态与个体心理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现象背景与社会语境1. "做题家"的定义与困境 "做题家"通常指通过高强度应试教育取得高分的群体,其核心矛盾在于: .............
  • 回答
    《纽约时报》的标题《新冠!撤退!》("Covid! Retreat!")可能是指该媒体对美国在新冠疫情中采取的某些政策或行动的评论,但具体文章内容因时间、语境和立场不同而存在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该标题可能涉及的背景、立场和影响: 1. 背景与可能的立场 时间与事件:该标题可能出现在2021202.............
  • 回答
    关于“我国的文物只要他在其他国家也被珍惜,就让他在外面吧”这一说法,涉及文化遗产归属、国际法伦理、民族情感等复杂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流失原因1. 近代列强掠夺的历史根源 中国文物的大量流失主要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殖民侵略,如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
  • 回答
    英国媒体将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形容为“恶龙归来的咆哮有多么丑陋”,这一表述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文化隐喻,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批判性解读: 一、"恶龙"比喻的象征意义与西方叙事逻辑1. 神话意象的双重性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恶龙"往往象征贪婪、破坏和不可控的力量。这种形象源于《圣经》中.............
  • 回答
    关于许多公众号作者声称发布涉及“屏蔽网址链接被要求限期整改相关”的文章会遭遇腾讯封杀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多方面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1. 平台的内容审核机制与政策导向: 腾讯作为内容平台,拥有强大的内容审核能力和规则体系。 微信公众号作为腾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发布受到严格的.............
  • 回答
    关于 B 站游戏博主“33不是山山”疑似再次洗稿缝合知乎用户“叶梓涛”多篇文章获百万播放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看待。这其中涉及到内容创作的版权、道德、行业规范以及观众的知情权等多个层面。事件的经过和指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起“疑似”事件,目前并没有官方的法律判决或博主本人的正式承认.............
  • 回答
    大象公会(Whatson, 微信公众号品牌)在2016年曾发布过一篇名为《以色列是个民族大熔炉》的文章。要详细地看待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主要论点、事实依据、潜在的局限性以及它所引发的讨论。文章的核心论点: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是,以色列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其人口构成复杂.............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新浪财经那篇题为《你想被资本家剥削,资本家却不愿意剥削你了》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反讽意味,直接点出了文章的核心论点: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传统意义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让一部分人感到困惑甚至不满。要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
  • 回答
    要详细地看待王垠的《收回前一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包括文章本身的内容、王垠的个人背景和动机,以及这篇文章在当时和之后引发的讨论和影响。一、 文章内容分析:《收回前一篇文章》说了什么?这篇博文的标题非常直接,就是“收回前一篇文章”。其核心内容是: 承认错误并道歉: 王垠在这篇文章中承.............
  • 回答
    对于文章《中国男人对自己的迷之自信怎么来的?》,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评价,这其中涉及到社会文化、历史发展、心理学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一个更全面和细致的视角,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或进行二元对立的判断。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审视这篇文章的观点和角度:一、 对文章标题和核心观点的审视: “迷.............
  • 回答
    《新华日报》关于“立刻全面放开生育并设立生育基金制度”的文章,是一篇在当前中国人口结构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具有争议性且引人深思的建议。要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可行性以及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新华日报》文章的核心观点和背景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新华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 回答
    在我看来,能够激发读者深度探索和持续学习的博客或网站,通常具备以下几个核心特质: 内容深度与广度并存: 不仅能提供某个主题的深入分析,还能触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 强烈的内在关联性: 文章之间、内容与资料之间存在清晰的逻辑和联系,让读者能够顺着思路一路往下。 丰富的链接体系: 无论是站内链.............
  • 回答
    网易上关于“塔利班挨家挨户带走12岁女孩”的自媒体文章,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令人担忧的指控。要理性地看待这类信息,我们需要采取一种批判性思维和多方求证的态度。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分析角度和需要考虑的因素:一、 文章的来源和性质: 自媒体的特性: 自媒体平台允许任何人发布内容,这带来了信息传播的自由度,.............
  • 回答
    媒体文章《一个 24 岁的男生,决定做结扎手术》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且具有话题性的选题。它触及了生育自主权、性别观念的转变、社会对男性角色的期待以及个人生活选择的自由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看待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文章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传统观念中,生育的.............
  • 回答
    对于“科学公园”嘲笑人们煮饺子加凉水的文章,我的看法是:首先,这是一种有趣的视角,也反映了科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很多时候,我们遵循的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和习惯,而科学公园的这篇文章,很可能是在以一种趣味性的方式,去探究这些日常做法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可能存在的“更优”解决方案。其次,对于这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