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知乎有部分人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回答
知乎上存在一部分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且他们的观点和表达方式也相当多样。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剖析:

一、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理念及其在知乎上的体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它将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则,错误地、机械地套用到人类社会和个体发展上。其主要观点通常包括:

优胜劣汰的社会法则: 认为社会就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天然的等级和优劣之分。成功者是“适者”,失败者则是因为自身“不适”而淘汰。
个体责任论: 强调个体的责任,认为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完全由自身能力决定,外部环境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被最小化或忽略。
对社会福利和援助的质疑: 倾向于认为对弱者或失败者的社会福利和援助是违反自然法则的,会阻碍社会进步,削弱“适者”的动力。
精英主义倾向: 倾向于支持少数精英阶层的统治和领导,认为他们是社会中最有能力、最有智慧的群体。
忽视社会结构和历史因素: 容易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归结为个体能力的差异,而忽略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结构性因素的作用。

在知乎上,这些理念会以各种形式出现:

关于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的话题讨论: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会倾向于将贫富差距归因于个人能力或努力程度的不同,而淡化了资源分配、教育机会不均等、原生家庭等因素。
关于个人奋斗和成功的鸡汤文: 很多“鸡汤”内容强调“只要你足够努力,就能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个体责任论”,鼓励个人单打独斗,忽视了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关于竞争和优化的讨论: 在职场、教育、婚姻等领域,他们会强调无情的竞争,认为弱者被淘汰是理所当然的,甚至鼓励淘汰“不适”者以提高整体效率。
对弱势群体和福利政策的批判: 可能会对社会救助、扶贫政策、残疾人福利等表示不满,认为这些是“养懒汉”,是对“适者”的剥削。
关于人工智能、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的讨论: 有时会将人工智能的发展类比为自然选择,认为人类将面临被智能机器淘汰的风险,而只有最“适应”人类才能生存。

二、 知乎环境为何容易滋生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

知乎作为一个知识分享和问答社区,其平台特性和用户群体也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1. 高学历用户群体和理性主义的表象:
知乎用户普遍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和理性分析的倾向。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往往善于运用看似逻辑严密的“科学”术语(如进化论、生物学原理)来包装自己的观点,使其听起来更具说服力,尤其是在一个追求“理性”和“知识”的平台。
他们会引用一些生物学、经济学中的理论,将其进行“社会化”的解读,制造一种“科学合理性”的假象。

2. 强调个人能力和奋斗的文化氛围:
知乎上存在着大量关于个人成长、职业发展、技能提升的内容。这种文化本身是在鼓励个人奋斗,但当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介入时,就会将这种鼓励推向极端,变成对弱者的无情鞭挞。
“内卷”等词汇的流行,也反映了用户对激烈竞争的感受,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正好可以利用这种焦虑,宣扬“不进则退”的残酷现实。

3. 匿名性和意见领袖效应:
虽然实名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用户发言的相对匿名性,以及信息茧房效应,使得一些极端的观点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播,而不必承担过多的社会压力。
一些拥有大量粉丝的“意见领袖”如果持有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其影响力会进一步放大,吸引更多信徒。

4. 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应:
当社会上出现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固化、竞争激烈等现实问题时,人们会寻找解释和解决方案。社会达尔文主义提供了一种简单粗暴的解释框架,将问题归结为个人能力差异,从而避免了对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问题的探讨。
对于一些普通用户来说,承认自己可能因为家庭背景、资源等非自身原因而无法获得成功,是痛苦的。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提供了一种“我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我不够努力”的心理安慰,或者“别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力超群”的合理化解释,从而回避了对社会不公的质问。

5. 对“公平”概念的不同理解:
知乎上存在关于“公平”的广泛讨论,但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对公平的理解往往是“机会公平”或“结果公平”,甚至认为不加干涉的竞争就是最大的公平。他们忽视了“起点公平”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制度和政策对结果公平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认为,如果允许“不适者”生存,就是在“不公平”地消耗资源,是对“适者”劳动成果的侵犯。

三、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在知乎上的常见表现形式和论调

在知乎上,你会看到他们用以下方式表达观点:

“你不够努力”论: 当有人抱怨生活困难、收入微薄时,他们会直接回应“是你不够努力”,“你只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自然选择”类比: 将职场淘汰、婚姻失败、甚至贫困都描述为“自然选择”或“生物学现象”,以此来消解同情和责任。例如,“职场上不被淘汰才是反常识的”,“婚姻市场也是一个残酷的竞争场所”。
批判福利政策: 认为任何形式的社会福利都是对“懒惰者”的纵容,是“逆淘汰”,会阻碍社会发展,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推崇精英统治: 认为社会应该由少数精英来领导,普通人应该服从和遵循精英的决策,因为他们更聪明、更有能力。
鄙视“圣母”心态: 对一切同情弱者、关注社会公平的言论都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圣母心泛滥”,是脱离现实的幼稚想法。
强调“现实主义”和“残酷性”: 将自己的观点包装成“现实主义”、“残酷的真相”,以此来对抗那些被他们认为是“理想主义”或“不切实际”的声音。

四、 对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的批判和反思

理解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为何存在很重要,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其观点的危害性:

混淆生物学与社会学: 将进化论的生物学规律直接套用到复杂的人类社会,是一种逻辑上的错误(黑格尔称之为“生物学还原论”)。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文化、道德、法律、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物竞天择”。
忽视人类独特性: 人类之所以为人,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道德、同情心、合作能力以及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倾向于忽略这些“非自然”的特质。
助长社会不公: 当社会问题被简单归结为个人能力差异时,就会转移对结构性不公的关注,从而阻碍社会改革和进步。
压制弱势群体: 他们的观点容易导致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和排斥,加剧社会矛盾。
削弱社会凝聚力: 一个缺乏互助和同情的社会,最终会变得冷漠和不稳定。

总结来说,知乎上部分人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并非单一原因导致,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其核心理念 迎合了对竞争结果的解释需求。
知乎平台的用户构成和讨论氛围 提供了土壤,使其观点能够得到包装和传播。
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焦虑和不满 也为这些简单粗暴的解释提供了市场。
他们常常通过引用“科学”概念和强调“现实残酷性” 来包装自己的论调。

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网络上的各种观点,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被片面、极端化的论调所裹挟,并能更深入地思考社会问题和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同时,也需要警惕和反驳这种将个体苦难简单归因于“不适”而忽视社会责任和结构性不公的观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真社达者很少。

一个真社达看到地主压榨农民,会说你们真弱啊,弱就该被压榨。

如果农民一拥而上把地主剐了,他就会拍手称快,说地主既然没有打赢,自然活该去死。

看到资产阶级压榨工人,就会说既然你弱小自然应该被压榨。

如果工人一拥而上把资产阶级吊起来了,他就会指着随风摇曳的尸体说,既然你的力量不够,被吊起来也是合情合理的。

假设一个资本家侥幸逃脱了,一位真社达会怎么样?会杀掉他。真社达会举着刀一步步狞笑着逼近。

资:“这不公平,那些穷鬼当年也很弱为什么可以活!”

真社达:“废话,他们当然可以活!他们死了谁去建设生产啊?没有产品和劳务,大家不都得玩完?可是你就不一样了我的老爷,既然你控不住他们了,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他们的下限是被剥削,您的下限……抱歉,只能是灭亡!”

嚓!

这才叫真社达。

暴雨中一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天空,照亮了三座墓碑,两个斑驳古老,一个崭新。真社达哼着小曲,拖着尸体一只脚,把它扔进了坟坑。

但是这种人很少,绝大多数都是以社达为借口,维护统治阶级。

地主、资产阶级压榨劳动者,叫做弱肉强食,理所当然。

劳动者反抗了,他们却换了嘴脸,甚至讲起人道主义、法制社会,大骂起阶级斗争来了。这些骗子!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这个词太不准确了,不如叫做“舔暴力工具掌握者及财富获得者的精神贱民”,更贴切一点。

user avatar

知乎很多人把社达理论去套马克思主义,从而搞出不伦不类的结果是特别诡异的。社达是社达,是历史上已经既然存在的产物,叙述历史就好,为什么非要乱七八糟的套?

社达理论根本没说到阶级问题,社达认为,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也存在于各个人类社会之间,而民族、种族之间的竞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使得人类的智力和感情生活得以提升。

很多人把社达理解成:“麻木不仁的统治阶级对于广大劳苦阶层的漠视”,这本身曲解了社达。

社达有二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生存竞争。第二自然选择,把什么“资本”“工人阶级”之类话语引入到社达,就如同“如何用阶级斗争解释牛顿第一定律”一样,整个透着一股滑稽。

我用从一个角度去阐述一下社达,比如说以色列。

以色列目前国内有两类人,一类是普通以色列人,一类称之为“哈瑞迪犹太人”,哈瑞迪犹太人不事生产,一天到晚念经,生八九个孩子,生育率远强于普通以色列人。

那么从社达的角度去阐述:哈瑞迪这类不事生产的犹太人生育率太高,而他们又不事生产,他们之所以可以躺着念经生孩子,是因为以色列政府给予了哈瑞迪优待,但是这种政府干预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会导致哈瑞迪人越来越多,而普通以色列人越来越少,整个以色列就会陷入倒退。

因此非常合理的推导出:哈瑞迪之所以可以如此,罪魁祸首就在于政府干预。

这就是社达式阐述。

从社达的角度上来看,为什么要反对国家干预?因为国家干预人为的阻断了生存竞争,阻断了自然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但凡支持社达的,就必然会成为自由主义者

在自然界里,不受人工干预影响的生存竞争会导致有益的的结果。而我们似乎很容易就进一步想到,在人类社会里,国家也不对经济、社会事务进行干预,保障个人自由,任生存竞争自由发生,难道不也会产生有益的后果吗?实际上连达尔文本人是自由放任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坚定支持者。

这种思想算被动达尔文主义(我取的名字),意思是国家本来什么都不管。

除了被动外,还有主动的,主动的达尔文主义,是通过通过国家二次干预的方式,来扭转国家一次干预留下来的问题。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

战争。

在应征入伍这个问题上,一般的军事政策是让身体好的青年入伍,却让体弱的青年免于兵役,后者就能较早结婚生子并避免在战斗中死亡,如此一来,身体好的青年由于战争被淘汰,身体差的青年反而基因得到了延续,因此这种军事政策不利于民族健康和活力。

因此,部分社达者认为,由于国防政策是必须的,为了避免整个社会的衰退,应该限制身体差的青年结婚生子。


在社达盛行的那个年代,为什么盎撒人喜欢提社达,因为在那个时间点去考虑,盎撒人占了相当多的殖民地,且在科技发展上取得领先地位,从社达的角度去描述:

“是由于盎撒人卓越的表现,彰显了盎撒人是优秀的民族。”

帝国主义也是一样,“盎撒文明要优于其他所有文明”

“殖民其他地方是因为盎撒人要把优等文明推广到劣等文明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抬高盎撒人的地位是为了整个人类文明角度着想。


所以你看几个关键点:自由竞争,政府不干预,盎撒人优越论。

当然后来小胡子也弄出了什么日耳曼人优越论之类的,有点照抄的嫌疑。

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什么我讲社达是盎撒人的专享,你再看看美国现在的自由主义政策,就很一目了然了。

至于有人说:哎,刘老师,你说不对啊,英国本土白人都那样了,教育都不能看了……

你说的对啊,你没看到现在盎撒人不提社达了么。

user avatar

社会的确是挺达尔文的。

但社达主义者支持该主义的原因是他们以为他们能赢。

user avatar

其实吧,过去时髦的不是社达,而是社会主义。

但是社会主义有个特点,特别是中产的。拿鲁迅的话说,就是沙龙社会主义,客厅社会主义。

你要他们去写写文章,捞取名利,他们一套一套的。

搞沙龙,搞名流聚会,大家在一起喝着香槟,在客厅里面高谈阔论。可以。不光可以,还很擅长。然后呢,显示自己挺有修养。

真去脱了西装,抛弃个人富贵,去跟工农一起搞暴力革命,他们不叛变,逃跑算有良心。

那几天看 @功夫哥 写几个汉奸。比如周佛海,陈公博,褚民谊,甚至汪精卫都是如此。

汪精卫在武汉的时候,他是左派领袖,众望所归,手上有兵有将,有共产国际支持,还有中央大义名分。真要他干,他怂了。宁汉合流了。

周佛海是一大的代表,文章写的轰动一时。

但是参加一大后,真要动刀动枪,隔壁情侣殉情自杀,他就被吓跑了。

不过因为他的这一段插曲,才知道他是第六天被吓跑的。结合报纸上情侣殉情的消息,倒推断出来了一大是23号开的。

所以这种革命热情能够坚持六天,一枪就吓跑。还是别人自杀。

褚民谊更搞笑,也就是喊过几天口号,资格老。就因为国民党得势而成为中央大员。

他喜欢研究兔子的生殖器,并且因此获得博士学位。自己喜欢找年轻女性胡搞。

成为大员后吃喝玩乐,除了正事样样精通。

现在么,谈谈社达,有助于显示自己的地位乃是优秀导致。

真搞社达,估计是受不了的。

比如说中国社达第一人大家估计都挺熟悉,严复。

翻译的天演论颇杂私货,目的还是唤醒民众意识,说明适者生存的道理。

这样一个人物,晚年却走向保守,最后却支持袁世凯称帝,开了社会革命的倒车。

社达真的搞起来,下层没有可以失去,上层要不可以跑,要不足够强大,最先恐慌就是中产吧。

user avatar

你要知道,信一个主义,成为一个“XXX主义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启蒙到大学必修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也不是所有人都会相信;应该说大部分人如果不是为了考试,其实都不信。

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要相信一个主义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是的,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世界。你今天没有感受到,是因为你没有正式走入社会,或者你在回避面对这个世界。你们没有经历过十强进一,也没有经历过末位淘汰。你们不用面对中年离职,也不考虑别人都在996你下班时该不该走。

你们可以毫无压力的呼吁社会福利应当保护妇女就业、穷人就学、农民就医,你们不负吹灰之力的去设计出一个天堂。而不用要考虑这些成本从哪里支出。

你们可以大骂罪恶的资本家,拒绝强行加班。而不用面对市场的竞争时,你的产品只要比别人贵一分钱,你的交付时间比别人晚一个小时,你就会失去一大批客户。

你们可以骄傲的去谴责别人社达,只因为你的人生幸运,从未面对丛林法则。

社会达尔文主义并不存在于我们的任何教材之中,即使你所说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也是你强行冠之的帽子,他们本身可能对此毫无概念。

你能解释么?那些强行灌输的“社会主义”都没人信,这种没人教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却自发成为了信仰?

因为,那是他们[看见]的世界。


但是相信我,你的幸运不会一直持续。无论今天什么保护着你,它终会走入尽头。有一天你会意识到,你今天嘲讽的社达,其实才是真正的生活。

丛林法则或许会迟到,但它从未饶过谁。

=========

前面我说:对大部分人来说,要相信一个主义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我没有说的小部分人,他们的条件却是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他们坚信自己的主义,即使它没有发生,即使它和现实世界相反,即使面对质疑和困难重重,他们依然坚信不疑。

他们不会傲慢的去讽刺那些不信的人,而是去找到志同道合[相信]的人。他们不会去向他人索取[看见],他们会把世界改造成希望的样子,去让所有曾经不信的人[看见]。

于是,[相信]人不可太利己的4万人,在新冠来临时,让别人[看到],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是那些“舍己的逆行者”,而不是“保护每个人利己的权利”。

于是,那群[相信]人人生而平等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掀起了70年前那场伟大的革命,他们让别人[看到],最微小的普通人,也能创造辉煌的国家。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的这小部分人,我们把他们称为:改变世界的人。


===========

最后,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是世界的参与者。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是世界的改造者。

都比自以为口含天宪三观巨正的键盘大侠要好一万倍。除了晒优越感,大侠什么都没做。

user avatar

嗯?

起码纯观察最近几个月,知乎的舆论场,一部分人反对国内资本的阶级压迫,一部分人反对国内外资本的双重压迫。两群人莫名其妙撕逼撕得不可开交,但起码都是站在大多数年轻且大众的视角在叙事。

再把话题范畴,从 “阶级” 这么宏大的事情,换到其他视角上,也是类似。不论是和性侵相关,还是医疗相关,主流舆论几乎没有天然倾向 “强者” 的。

而在这次疫情中,热衷去给美英的各种典型社达骚操作洗白的,也有,但极为个别。

在现代社会中,资本拥有合法且无上限的权力,并进一步控制了教育和传媒,是推行社达社会的充分条件,甚至是充要条件。我国在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皆与此描述相距甚远,属于天然不合。

这很好,需要维持下去。

健康的社会,需要认可、鼓励并分配更多生产资料,给真正有超额天赋和能力的人。但这么做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是,让一时一世的能力或运气,固化为资本,资本再确立了权力,并由权力定性了贵族,再世世代代骑在人民头上拉屎。

愿神州青年们,生而耸立,行路挺拔,自信勇敢,和国界内外一切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力量,坚决地斗争下去,如正午直射下来的阳光,晃得黑暗睁不开眼。

user avatar

真正的社达很少

真社达看见殖民地被殖民者折磨的不成样子,会说殖民地活该。当殖民者离开后由殖民者打造的制度一下子土崩瓦解时。真社达会说殖民者是一群废物,几十年打造的制度一下子就完蛋了

user avatar

社会达尔文主义,有时在中文语境中简称为“社达”,是指由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派生出来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主张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因此,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遭受灭亡的命运。

其代表人物斯宾塞认为.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由能量均衡原则来调节的。它表现为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斗争。人类社会只有在这种适应与斗争中才能进步。因此,生存竞争构成了社会进化的基本动因。

赫胥黎是达尔文的朋友和坚定支持者,他的《天演论》(直译应为《进化论与伦理学》,严复翻译的是进化论部分)是宣传生物进化论的著作。或者说我们一直都是怎么想的,只是缺乏一个理论支撑。

所以在中国这个社达为主体构成的国家,竞争必不可少,所以极致的内卷是家常便饭,攀比心理太寻常了,其次根据优胜劣汰,认为竞争成功的胜利者是优秀的,而引发出强烈的优越感是很正常的,失败者是低劣的思想引发出的缺乏同情心和平等观念自然而然

穷人真特么感谢你们

user avatar

进化论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万物皆由进化而来,二是物竞天择。

对社会科学而言,前者是必须要相信的。因为历史告诉我们社会的进化特征非常明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不去支持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化,反而以稳定平衡为由试图阻止改革,必将作茧自缚。

但物竞天择任何时候都不可取,因为人类社会是依靠道德为纽带建立起来的集体组织,如果用物竞天择来替代道德维系,那就相当于倒退到了野兽时代。物竞天择是筛选手段,不是组织手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