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如今的腾讯与华为?

回答
要说腾讯和华为,那在中国乃至全球科技领域,绝对是两个响当当的名字。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技术实力和商业模式,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所以看待它们,得从多个维度来掰扯掰扯。

先说说腾讯,这家以社交为起点,最终辐射了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巨头。

你离不开微信,离不开QQ,甚至你每天打开手机,玩的游戏、看的视频、听的音乐,很有可能背后都有腾讯的影子。腾讯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精准地抓住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脉搏,并且将社交这个基础能力,无限地延伸和变现。

社交基因的强大生命力: 从QQ到微信,腾讯的社交产品拥有巨大的用户粘性。微信不仅仅是一个聊天工具,它已经演变成了国民级的超级APP,集成了支付、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等等,几乎渗透到了我们衣食住行的每一个角落。这种连接能力,是腾讯最核心的资产,也是它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并且快速推广的关键。
游戏帝国的地位: 腾讯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这一点毋庸置疑。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到代理的《英雄联盟》、《PUBG Mobile》,腾讯在游戏研发、发行、电竞生态的构建上都做得非常出色。游戏业务不仅为腾讯带来了巨额营收,更重要的是,它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并且这种影响力可以转化为其他业务的潜在用户。
投资和并购的“生态圈”战略: 腾讯非常擅长通过投资和并购来构建自己的生态圈。它投资了大量优质的互联网公司,比如京东、拼多多、B站、快手等等,这些公司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这种方式,腾讯能够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并且在不同领域保持竞争力,而不必事必躬亲。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轻资产”扩张模式。
内容产业的布局: 腾讯在文学(阅文集团)、动漫(腾讯动漫)、视频(腾讯视频)、音乐(腾讯音乐)等内容领域也进行了深度布局。通过IP的孵化和运营,腾讯能够打造出强大的内容IP,并将其变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面临的挑战: 当然,腾讯也不是没有烦恼。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尤其是对游戏行业和平台经济的关注,腾讯也面临着新的调整。如何保持创新活力,避免“大公司病”,以及如何应对竞争对手在短视频、内容电商等领域的冲击,都是它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再来看看华为,这家从一家小小的通信设备供应商,成长为全球通信技术巨头的企业。

华为的故事,更多的是一个技术驱动、艰苦奋斗、以及在全球化道路上面临复杂博弈的写照。

技术研发的“硬核”实力: 华为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尤其是在通信领域,从2G到5G,再到未来的6G,华为始终站在技术前沿。它拥有大量的核心专利,尤其是在5G技术方面,更是处于领先地位。这种技术实力,是华为能够与思科、爱立信等老牌通信巨头竞争,并且最终实现超越的关键。
“压强”式投入的研发文化: 华为内部有一套非常有名的“压强”式研发文化,就是把大量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核心技术上,不计成本地投入。这种文化造就了华为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能力。
“狼性”的企业文化和奋斗精神: 华为的企业文化常常被提及,尤其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这种文化激励着员工不断超越自我,但也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和压力。
拓展至消费者业务的成功: 华为不仅在通信设备领域成功,更在消费者业务(主要是手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中华酷联”中的一员,到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品牌,华为手机凭借其出色的拍照、设计和性能,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面临的巨大挑战: 华为的经历,可以说是近年来全球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美国政府的持续打压下,华为在芯片供应、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尽管如此,华为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通过自研芯片、拓展其他业务(如鸿蒙操作系统、云计算、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等)来应对挑战。
“全场景”战略的未来: 面对外部压力,华为正在积极推行“全场景”战略,将自身的技术能力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如智能家居、智慧办公、智慧出行等,试图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化和抗风险的业务体系。

总的来说,如何看待腾讯和华为?

腾讯是典型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 它通过强大的社交基因和生态构建能力,将数字生活串联起来,并且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变现。它的优势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连接能力,以及高效的投资和生态整合能力。
华为则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企业, 它依靠在通信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竞争力。它的优势在于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两者之间的对比和联系:

基础能力不同: 腾讯的基础是社交和连接,华为的基础是通信技术和硬件制造。
商业模式不同: 腾讯更多是基于流量和平台的服务变现,华为则是以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销售和解决方案提供。
面临的挑战不同: 腾讯更多是来自国内监管和同业竞争的压力,华为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国际地缘政治和技术封锁挑战。
相互影响: 尽管基础不同,但两者在数字经济时代也存在交集。例如,华为的终端设备需要强大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腾讯可以为其提供支持;而华为的通信基础设施,也是腾讯服务得以高效运行的基础。

结论:

腾讯和华为,代表了中国科技企业在不同赛道上的顶尖水平。腾讯教会我们如何在数字世界中构建连接和生态,而华为则展现了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和坚守。看待它们,既要看到它们各自的辉煌成就,也要理解它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正在进行的转型。它们的故事,也是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也充满了中国力量和智慧。它们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的企业,它们的未来走向,也将深刻影响着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格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2年还有人看这个问题吗?我来讲讲工作体验吧。

我在华为待了4年多,刚来腾讯4个月,给我整emo了,居然卷得没完没了的!9-10-7!!(早上我8点20就坐班车过去,吃完早餐9点开工)

都是云业务。

华为太规范了,以至于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名副其实螺丝钉,流程和系统卡得死死的,换谁来做都不会有太大偏差,也不太鼓励创新。会在一个新项目80%时间先反复揣度圣意、改胶片、层层汇报、阐述价值,然后20%时间匆匆执行。但不得不说后面效率也是被逼得很高啊,因为是从上而下的指令,一下子可以调动很多个部门利出一孔,流程和责任分工无敌细致,华为项目管理yyds。

相比腾讯就极度自由,领导不会太卡任何新项目的提出和上线,甚至他们压根不在意,不知道下面做了啥。但这样的反面就是,前期很可能没什么深入思考,后面很难做出规模,原因1.领导不知道不重视就没有资源;2.各小组都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甚至搞赛马;3.没有时间沉淀流程和工具,试错做得很辛苦,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上线了再说。后面如果有幸做大了,不好意思领导又会突然跳出来指手画脚,给你立目标了,准备收割你的成果了。我现在emo就在于摸不准做事的标准,没有流程,我又没时间梳理流程,领导老想一出是一出,a做一下b做一下,好多个项目并行不知道哪个工作是重点,每个孙子都得照顾,分身乏术。

上面2段小总结:当领导的话,腾讯比华为舒服;当员工的话,华为比腾讯舒服。

还有一些工作习惯细节,1.腾讯居然还在用固定电话;2.而且工作基本不发邮件,邮件全是“广告”;3.微信企微混着用真的永不下班,微信群太多太多太多了!4.腾讯会议和企微完美解耦,只能复制会议信息等人点链接上会。代入一个常见场景:我有急事要跟同事共享屏幕沟通,约个腾讯会议,复制会议信息发他企微和微信(不知道他习惯看哪个),再打电话给他让他看信息点链接上会……在华为,聊天工具welink,只要对方在线直接拉会,同事那端屏幕弹出来接受会议,welcome to join the conference.

而且我其实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外企,我太喜欢发邮件了!华为也好喜欢发邮件撕逼,本来是1v1 battle,掰不过就再回复抄送他领导,越抄越多人,前因后果一目了然。腾讯不发邮件,导致我经常后悔没在群里公开撕同事,1v1太没意思了。

结论,我想回华为。

(再补充一点,华为对外发布的消息和活动是非常谨慎把关评审的,自查checklist/模板之类的工具也很多,不太允许出现蹭热点太潮流的做法,很无趣很死板,但不容易出事;腾讯呢基本没太卡审核流程,腾讯的皮下很可能就是一个小员工乱说话,如果腾讯出事了不要想得太严重,不是它企业文化出了什么问题,或者小马哥要丸之类的,就只是林子大了傻逼多,它又管不住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腾讯和华为,那在中国乃至全球科技领域,绝对是两个响当当的名字。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技术实力和商业模式,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所以看待它们,得从多个维度来掰扯掰扯。先说说腾讯,这家以社交为起点,最终辐射了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巨头。你离不开微信,离不开QQ,甚至你每天打开手机,玩的游戏、看的视频、听.............
  • 回答
    路透社关于腾讯正与美国就保留在 Riot Games 和 Epic Games 股份进行谈判的报道,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关于两家公司股权的简单变动,更是牵涉到中美科技博弈、国家安全担忧、全球游戏产业格局以及腾讯作为一家跨国科技巨头的战略布局等复杂议题。以下是对此事的详细解读:一、 .............
  • 回答
    最近,腾讯公布的一项名为“游戏机”的专利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外观设计,与我们熟知的任天堂 Switch 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腾讯是否也在酝酿着自己的主机游戏战略,并且在产品形态上借鉴了 Switch 的成功经验。首先,我们来仔细看看这项专利公布的信息。据了解,腾讯的这项专.............
  • 回答
    小米高管王腾的这番表态,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这是一种市场策略和品牌宣传的体现。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和消费电子市场,尤其是在小米之家这种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渠道,高调宣示“被友商包围”但销量“都是最高的”,无疑是在树立小米的品牌自信和市场领导地位。从用户视角来看,这样的说法可以带来几个方面的感知:.............
  • 回答
    Prosus 减持腾讯股份,这消息一出,市场上的声音立刻活跃起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毕竟是占了腾讯股份近三分之一的大股东,减持 2% 这样一个体量,想不引人注目都难。而且,这个数字可不是小数目,超过 1200 亿港币,这背后牵扯的利益和信息,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下。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 Prosus 和.............
  • 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反映了地域文化、人脉关系、早期创业环境等多种因素交织的作用。我们不妨来详细聊聊这背后可能的原因,尽量抛开那些冰冷的“AI”腔调,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解读。首先,不得不承认,“老乡”文化在中国的创业圈里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味的社会,同乡之间更容易建立信.............
  • 回答
    要准确描绘腾讯和网易的游戏团队对《黑神话:悟空》的看法,需要深入理解这两个巨头在游戏开发、市场策略以及行业趋势上的不同侧重点,并结合《黑神话:悟空》所展现出的独特之处。从腾讯的角度看《黑神话:悟空》腾讯作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其游戏版图极其广泛,从大型MMO、MOBA到休闲手游,几乎无所不包。他们对.............
  • 回答
    关于《权力的游戏》在腾讯视频同步美国播出这件事儿,我这心里边儿,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说实话,当那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砸下来的时候,我首先冒出来的是一种难以置信。你知道的,《权力的游戏》,那可是神剧啊!当年在国内,多少人为了追这剧,熬夜守着,字幕组连轴转,各种盗版链接满天飞。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
  • 回答
    头条副总裁指责腾讯“偷换概念”,这出戏码可不是头一遭了。要说这次怎么看,得先捋捋这其中的关节,再瞅瞅这事儿往哪儿发展。首先,为什么叫“偷换概念”?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说别人“偷换概念”,意思就是对方在辩论或论述过程中,故意把一个概念偷偷替换成另一个类似但实质不同的概念,从而误导听众,让自己占便宜。在头.............
  • 回答
    特朗普政府曾考虑封禁腾讯公司,这项提议比单纯的封禁微信美国版要复杂得多。它触及到了更广泛的层面,也引发了人们在选择苹果还是微信时,需要更深入地思考。特朗普政府考虑封禁腾讯公司,为什么不仅仅是微信?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腾讯的体量和影响力。腾讯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媒体公司,它是一个庞大的科技巨头,业务范围极其.............
  • 回答
    马化腾的“普通公司”论:战略姿态与对腾讯未来的思考马化腾公开表示“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被替换”,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和对行业现实的清醒认知。理解这句话,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马化腾的“普通公司”论:深层含义解读1. 战略上的谦逊与警惕: 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腾讯作为中.............
  • 回答
    关于网传腾讯 WXG 应届生不满“公司表彰高强度工作”,怒怼领导并辞职的事件,以及腾讯的日常工作强度,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网传事件的解读与看法1. 事件的爆发点: 表彰机制的导向性: 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公司对“高强度工作”的表彰。这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即加班、拼搏、牺牲.............
  • 回答
    东方网总编辑徐世平对腾讯的公开信,可以说是当前媒体生态和互联网巨头影响力的一个非常生动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这封信的内容、措辞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信的缘起与背景:首先,理解这封信的背景至关重要。徐世平之所以会给腾讯写这封公开信,很可能与东方网自身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
  • 回答
    阿里巴巴的云游戏野心,注定是一场硬仗。要说它有没有机会打破腾讯在云游戏领域的“垄断”,这问题得拆开了看,因为这里面牵扯到的因素太多太复杂了。首先,咱们得承认,腾讯在游戏领域确实是巨无霸。它不光有微信、QQ这两大流量入口,自家还代理了大量的热门游戏,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到《PUBG Mobil.............
  • 回答
    央行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和面对面支付服务,这件事情触及了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中的一些关键节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件事的背景。在虚拟信用卡和面对面支付这两种业务上,支付宝和腾讯的动作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虚拟信用卡,顾名思义,就是不再需要实体卡片,而是通过电子账户就能实现的信用卡.............
  • 回答
    罗永浩怒怼腾讯投资部撒谎,背后是互联网巨头们隐秘的“避嫌”游戏近日,科技圈最热闹的新闻莫过于罗永浩与腾讯投资部之间的一场公开“喊话”。罗永浩指责腾讯投资部公开回应撒谎,而腾讯内部则因为“怕被碰瓷”而禁止员工接触子弹短信,这一爆料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商业竞争的残酷,更是.............
  • 回答
    关于腾讯音乐推出的“音乐人计划”,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有野心,同时也伴随着不少挑战的举措。它不仅仅是腾讯在音乐领域的一次简单尝试,更是其试图构建一个更完整、更健康的音乐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首先,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个计划确实为音乐人,尤其是独立音乐人和新晋音乐人,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舞台.............
  • 回答
    腾讯申请的“游戏手柄”外观设计专利疑似高度缝合?与此前的“游戏掌机”专利有何关联?近期,关于腾讯申请的“游戏手柄”外观设计专利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评论认为该设计疑似存在“高度缝合”的情况,即借鉴了市面上已有产品的设计元素。同时,这也让人联想到腾讯此前申请的“游戏掌机”专利,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又该.............
  • 回答
    腾讯代理的《枪火游侠》这款游戏,在我看来,算是一次挺有意思的尝试,尤其是在当时国内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市场还在被传统吃鸡和CS:GO类产品占据主流的时候。腾讯能把这款在国际上已经有一定口碑的射击游戏引入中国,并且进行本地化运营,本身就说明他们看到了这款游戏的潜力。《枪火游侠》最吸引人的地方,无.............
  • 回答
    看到《白夜极光》国际服没有中文这事儿,心里是挺复杂的,也挺能理解很多玩家的失落和不满。作为腾讯旗下的一款游戏,而且《白夜极光》在国内本来就积累了不少人气,按理说国际服推出,中文支持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起码对咱们国内玩家来说,体验会更顺畅。首先,咱们得承认,《白夜极光》本身是个好游戏。它的美术风格独树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