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这四个标签就很有暗示性,让我感觉到了提问者深深隐藏的恶意^_^
首先,题目是经济诺奖,那么经济学和诺贝尔奖的标签是很正常的,至于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家的协会就叫做Econometric Society (计量经济协会), 这是历史沿袭的,所以加计量经济学标签也没有问题,但是『行为经济学』?这不就是说的去年的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么,再往前,卡尼曼和史密斯也跑不了。
经济奖因为是社会科学,所以一般颁发的都是给已经功成名就、开宗立派的学界大牛,很少会出现真的『大跌眼镜』。要说意料不到,我个人认为08和09年两年比较更加的出人意料一些。
一般来说,经济诺奖颁发给深埋书斋的理论大师,比如麦克法登、马斯金这种,争议会少一些。
然而08年,在金融危机的催生下,诺贝尔经济学给了『凯恩斯之后经济学界最优秀的专栏写手』克鲁格曼。有人还质疑他花太多时间进行公众活动和专栏,从而无心备课和研究。和经济学家整体右倾相比,他在政治立场上比较左派,也在自己的专栏里面从来不讳言自己的立场。他的观点倒是和现在知乎上流行的:教育会导致阶层分化有异曲同工之处。他认为:依靠教育想对抗全球化『让自己不被淘汰』是螳臂当车,因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的成本,能付得起这个成本的人会越来越少,从而导致更多的人不断被淘汰。
所以克鲁格曼是相对少数的支持工会立场的经济学家。他对政治的卷入和公众知名度也较其他的经济学家为大,故而争议严重。
09年的威廉姆森,是属于『活在文献回顾里面的人』,因为他有本书『Markets and hierarchies』和几篇文章,比如『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属于很多人都会引用的。有人就开玩笑说:写制度相关的文章的时候,先引用一下威廉姆森,然后自己想说什么话再说,知名度是够的,但是当时真没有很多人会猜他能当年拿诺奖。
至于第二位09年的获奖者奥斯特罗姆,第二天有很多教授都在搜索她到底是谁,在历年苦侯诺奖的大腕中,她确实是几乎没有被提及的一位,也成为最近这许多年来最大的黑马。
不过不管是不是出人意料,这些人拿奖的时候,对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还都是非常扎实而杰出的,没有真的出现过令人大跌眼镜的,单凭『愿景』就可以拿诺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