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国企和私企最大区别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feel-m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来说没有国企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你若不信,不妨举几个例子:

1、近年来安全生产地位越来越高,人的生命安全已经被放在了首位:对于国企而言,特别是施工单位,各类安全培训连续不断,安全防护用品配置齐全。对于私企,理念则是能省则省,能买5块一顶的安全帽绝不买10块一顶的。试问没有安全保障谈什么幸福生活?辛辛苦苦在工地上班挣钱,由于买的安全帽不合格发生事故失去生命,最后别的男人睡你的媳妇,打你的孩子,花你的钱!

2、我一亲戚在中铁集团工作,在一次聊天中就谈到,近年高铁年年亏损,同样照修不误,而修建这些铁路的大多数是国企,难道是为了赚钱么?以前几个小时的山路现在一小时高铁就到了!试问哪一个私企为了你的出行便利做亏本买卖?

3、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不但提供了煤炭、石油、电力、钢铁等基础能源,承担着生产公共产品、建设重大工程项目、推动国家技术创新等职责,而且还肩负着优化产业结构、引领经济发展、带动其他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任,是推动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主力军、排头兵和突击队。而一旦这些项目落到私企手里,那就成为了他们赚钱的工具。

4、国有企业创造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等。这种企业文化不仅能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成为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生动体现,给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国有企业文化所体现的主人翁、创新、拼搏、团结、民主和科学精神,对全社会的文化需求、文化氛围和文化创造产生巨大影响。

最后,力挺国企!


user avatar   haolee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区别就是,

国企一把手搞内部腐败至少需要过纪委这一关,

民企老板搞内部腐败不需要经过任何人同意。


再说直白点,国企一把手想安排个人进来也都是需要遮掩一下的,民企老板搞家天下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那种,国企整天混吃等死全凭关系,民企公平公正全凭实力。

有时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是沐浴着社会主义的光辉成长起来的,却偏要相信资本主义会比社会主义更考虑百姓的感受呢?


首先这问题下面的解释就离谱,民企并不是“人民的企业”的意思,而是区别于“国营企业”而诞生的“民营企业”的简称,民是指民营,不是指人民。

然后我发现有个答案说的特别对,好多人的观点都是建立在拿阿里巴巴去对标县政府下属的小国企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这根本没法比啊,你为啥不用国家电网去对标你家楼下小卖部呢?


以上是原回答。


2100赞分割线,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是有大佬翻牌子了吗?受宠若惊.jpg

应评论要求,把“共产主义”改成了“社会主义”,毕竟我们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嘛~

评论我每一条都看过,但一条都没有回复,大家可以尽情的讨论。

仅给其中一条点了个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说的再正确不过了。


新冠分割线。

我发现评论里说的比较凶的一个论点是,国企大多处在垄断性的资源行业,民企根本没资格竞争,要是民企能参与,肯定比国企做的好。

看看这次新冠吧,中国的医疗资源大部分都是国有的,西方国家的医疗资源大部分都是私有的。马克龙发表讲话说,西方国家需要反思,某些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化,法国要开始对某些行业恢复国营。

你品,你细品。


user avatar   huang-ji-liu-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刚看到有个人说国有资产流失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旦沾上就要倒霉

可是,为什么有个单位前脚巡视组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后脚单位一把手就高升省纪委常务副呢。然后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你们见过这种倒霉法没?

没见过吧,这也就是两年前的事情而已。


user avatar   bu-ai-chui-niu-bi-de-cao-lao-ye-m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你是什么立场了,是消费群体还是工作群体

作为消费群体,我个人更喜欢国企,因为只有国企可以为了民生不计代价,看看老美就知道,一个这么发达的国家还是有很多地方信号都没有,而在国内想要找到一个连电话都打不出去的地方,估计只有一些隧道了

而作为工作群体,则是见仁见智了,国企有保障,旱涝保收(希望东北的下岗潮不要再来了),工作的环境大体而言相对更好

私企则是你有用,我可以开10倍于国企的工资给你,当然也可以在你没有办法为公司做贡献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淘汰你,有时候就是会缺人情味


user avatar   lensing-weak-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民企讲文化,国企讲政治。



企业文化对于民企, 好比手机套对于手机:

手机套在外面给人看,旧了就要换,但手机不会换。企业文化也一样,经常变来变去,但老板不会变。

民企的企业文化,喜欢学华为,学海尔,学小米,学胖东来,学海底捞,总之谁火学谁。

今天是为我所用不必为我所有,明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二次创业,后天是刘一秒感恩社会智慧经典。



民企都喜欢强调文化,背后是民企老板的孤独,

孤独得就像紫禁城里的皇上,

什么总裁常务副总裁分管副总裁,ceo cfo cto coo cmo,统统都是打工仔。

厂子在,跟着吃香喝辣,厂子倒了,换个地方继续打工。


民企强调文化,因为老板希望让人相信,这是大家的企业,不是一个人的。


但没用。企业就是老板一个人的。

所以民企决策速度快:招人快,裁员快,上新品快、进新市场快、注册公司快,注销公司更快,调组织架构是家常便饭。


不光决策速度快,死的也快,平均生存周期2.5年,活过十年的不超过10%。


国企不喜欢讲企业文化,

喜欢讲政治

国企的政治正确就好像手机里的通讯录,

管你ios安卓苹果华为小米还是山寨机功能机,手机换了,通讯录没法换。企业老总变了,可企业没变。还是那个圈子那群人。


国企讲政治,所以决策速度很慢,各级领导提意见,反复论证。

考虑问题形式大于实质,注重决策过程而不是实际结果。重要的是防控风险,而不是做出成绩。


当企业发展不顺利的时候,民企老板很闹心。因为做企业搭上的不只是钱和时间,还有全部的信用,民企老板加杠杆是家常便饭,创业是条不归路。


当企业发展很顺利的时候,国企领导很焦虑。千亿营收百亿利润与我何干?上大工程大项目,多些政治资本才是正理。


民企决策快,但投资很谨慎,喊的凶却不见兔子不撒鹰。

国企决策慢,但敢投钱,只要政治正确,多大项目都敢上。

所以国企发展不好的时候,领导一般没事,

国企发展好的时候,领导却常常会出问题。


民企的企业文化如手机套,放在表面,唯恐别人看不到,人人都要学习,但解释权在老板,随时弃之如敝屣。

国企的政治正确如通讯录,藏在里面,看不到也少有人提,但没人能摆脱,如附骨之疽。


以上是之前在手机上写的,内容有限,抖机灵的成分居多,

对于民企和国企的差别,再多说两句。

民企和国企最大的区别当然是股东性质不同,这点谁都知道,相信这也不是提问者的本意,

更有意义的不是探讨国企和民企的股东性质,而是去思考为什么“股东性质不同”,会带来民企和国企如此大的差异。


由于工作的关系,曾经接触过很多民企老板,60、70、80后都有,他们的学历、籍贯、性格、背景差异巨大,但是“民企老板”这一身份让他们在很多想法上惊人地一致。

他们强调产品的差异化,关注市场变化,风险偏好很强,只要对市场有一半的把握,他们就敢真金白银投钱。

但另一个方面,他们又非常谨慎精明,精打细算每一分钱,仔细地琢磨企业的每一个人,思考如何能在这些人身上花最小的成本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收益。

曾经见过身价20亿的老板,跟金蝶的销售砍价,把一套系统从3000砍到500,最后还不付尾款,金蝶从他身上挣的钱,还不够业务员到厂子里的交通费。

他们对供应商诚信,对客户豪爽,对银行谄媚。因为只有维护好各方利益,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

同时,他们又反复无常、不守信用、毫无社会责任感,为了竞争无所不用其极。


一方面他们精明地可怕,像丛林里最狡猾的狐狸,把猎人耍得团团转,还能偷到村庄里的鸡,

另一方面又让人感觉他们很蠢,被一帮很low的机构骗,让员工跳抓钱舞,表决心,自以为忽悠智商非常高。


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老板就是这样的综合体,这并非他们生来就是这样,

因为民企生存太难了,我见过有的老板一年前风光无限,投资机构求着托关系才能跟董秘见面吃到一顿饭,但一年后,银行抽贷资金链断裂,产品无法交付,然后企业就破产,再加上担保抵押集资等问题,身陷囹圄。


创业就是一条不归路。一旦开始,不死不休。


关于民企老板面临的资本压力,参看本人的另一篇回答 :)




破千了,再补充一些想法。


企业里有两种方式来分配责任:过失责任 和 剩余责任。

承担过失责任的是员工,拿合同收入,如果员工没有犯错,就要拿到约定的报酬,

而承担剩余责任的是企业家,如果老板没有发现员工的错误,那么所有的错误都是老板的。

而市场会以利润为工具惩罚企业家所犯的错误。



所以企业家拿到的是利润,承担的是消费者的责任,而利润,恰好等于收入减去成本。

所以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责任制度,而利润,就是对企业家最好的考核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企的一把手根本就 不是 企业家,

因为他拿到的不是利润,而是工资,承担的不是剩余责任,而是过失责任。

国企对于政治正确的强调,正是源于国企老总看重的是“过失责任”而不是“剩余责任”。


“无过”比“有功”更重要。


我做过一些国企的项目,如本问题下的其他答案所说,国企的领导确是人中龙凤,行事滴水不漏,表现出来对于企业的热爱和对奋斗的推崇也不是装出来的,

但是,他们所感受到的市场压力与民企老板是决然不同的,


毕竟在国企个人仕途比企业的发展更重要。




推荐一篇有趣而又烧脑的企业操作:


欢迎关注公众号【麦肯东】,有趣的商业、成长、管理咨询相关


user avatar   chang-sho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企由党直接领导。大的由中央领导,小的由地方领导。

私企由党间接领导或引导。大的关键的私企通过暗室政治领导,小的或不关键的私企通过经济政策引导。

名义上的所有制不是关键,实际控制权才是。我相信中央对腾讯阿里的控制程度超过对某些地方国企的控制。

当然可能也有例外。比如华为看上去就比较奇特。


user avatar   bao-a-bao-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亲身经历

在国企时:说好的8:30上班,实际上9:00还有很多位置都是空的,公司HR说,谁出门能整整好好的,晚一小时都不算晚。

私企:月底查指纹,晚一分钟的按照迟到算,如有异议,需主管部门领导提供说明。

国企:中午12:00休息,下午1:30上班。11:40基本上办公室就没人了,下午两三点还有人在工位上呼呼大睡。

私企:中午12:00休息,12:50上班,且下班打铃不许马上起身,要等五分钟才可以走,工作铃响三声,要是还趴着,等着被谈话吧。

国企:办公桌边上两个乒乓球台,健身室有跑步机等器材。楼下足球场,篮球场,任何时间随便玩(只要不是太过分)。

私企:啥器械没有,非要举办什么活动也绝对不会占一点工作时间。

国企:请假就是一天一天的请,从没有半天的时候。要是临时家里有事,下班前能回来,跟领导说一声公出就完事了,连工资都不扣。

私企:何止精确到半天,是按照每半小时计算的。除了请假,因各种因素补班加班都是按照半小时为单位来计算的,别想占公司便宜。

国企:逢年过节的礼品多少就不说了,非节日依然发啊。记得比较清楚的,公司发过很多不太重却很值钱的东西,唯一一次发大米,一人一箱子(四十斤),公司包邮。

私企:看着发了一大堆,什么馒头,饮料,啤酒,实际没几个钱不说,还特别沉,而且不包邮哦。

国企:其实算是有很多保密的内容,但是除了禁外网,禁止U盘之外,也没有别的限制。

私企:手机不让用,甚至不让带???你敢信?还没有任何补助。

国企:报销只要金额和项目能对上,没有发票的项目可以找代开发票,算上税点一起报销。贴票要求很宽松,和财务关系好,基本上都是财务帮忙弄了。

私企:这个不能报销,那个不符合标准,一分钱不会多的,财务?除了挑你毛病,啥忙不会帮你的。

国企:拉帮结派确实有,但是也不至于站错队步入深渊,无非就是升职费劲点,跟对了领导,升职能快很多。

私企:明面上其乐融融,暗地里风起云涌。一不留神,饭碗都保不住。

国企:很在意员工个人感受吧,有个看仓库的工人早上等班车,新来的班车司机看站点没人就没等他,结果这个师傅就没上来车,干脆给领导电话请假了。然后仓库开不开,车间一天没有工具,啥活干不了,最后领导发话,司机以后务必确认员工都上车了才可以开车。

私企:你跟我尥蹶子?

国企:不鼓励加班,但是加班该有的权益都有保障(主要是顶休假)。

私企:加班加班!啥?加班费?换休吧!啥换休?那么多活干完了么就换休,等活少了在休吧。

国企:辞职当天,领导把我叫过去谈话。怒其不争的冷着脸教育我,反复问我是不是真的想好了。第二个月,剩余的工资到账了,并且是按照领导之前找我谈话时候涨薪后的标准发放的(早知道不离职了5555)。

私企:爱走走,不差你一个,想走也可以,把这个月干完,不然剩余工资别想拿。

国企:明后天(高温,大雨,台风~)休息,不需要补工。

私企:欠老子的都给老子拿回来。

国企:领导是爸爸,说啥是啥。

私企:领导是皇上,你能见到人再说。

国企:涨工资是费劲,但是都有据可依,薪资结构很完善,让你心悦诚服。

私企:领导说给你涨就涨,说给你降就降,需要啥依据?

国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私企:你动一下试试?

国企:工作累了,困了,听听歌,鼓捣鼓捣手机,躺下眯一会,只要不是太过分都可以。

私企:手机?在柜子里锁着呢?趴下?摄像头看着呢。

国企:不知道别人,反正我在职的期间,只听过说主动辞职的,没听说过裁员。

私企:一言不合就裁员,各种理由裁员。

国企:领导总是乐呵呵的,但凡有点情商领导都不会难为你。

私企:总像欠他钱似的。

国企:外地的员工过年提前放假,早点回家。

私企:坚守到最后一刻。

国企:其实各种规矩不少,但是感受不到压迫感,事项和经费审批也不困难,一般来说,自己往上的两层领导能批复你80%的事项和经费报批。

私企:等去吧,各层领导都得点头,花钱稍微多点的事项,每个领导都得跟你墨迹半天。

国企:新领导上任,对谁都客客气气的,毕竟不了解谁是关系户,不敢太横。

私企: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当是逗你的?

国企:地方够大,不夸张的说,我当时的工位旁边的空间摆张双人床都够。

私企:挤一挤,还能坐个人。

国企:家人朋友来公司找,随便进,进到公司里工位旁,没问题的,赶上饭点,去食堂吃个饭也行。

私企:没试过,但是公司三令五申连快递都不让放在收发室呢,更何况人。

总之,在国企。就像是上学,有规则但不会感到不自由,有阶级但是不感觉压迫。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诉求,有很多的渠道能上达天听。工资一般,但是福利待遇与工作强度都恰到好处。对精神面貌的要求大于工作效率。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算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很多规矩会考虑到人情世故。在私企,人更像是工作机器,强调公私分明,高薪的背后是说不尽的无奈。要能忍受各种不平等条约,时常保持着紧张感。而且,私企依然会具备着老国企的毛病,官僚主义严重,裙带关系盛行,德不配位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规则随心而定,朝令夕改。对言行的自由限制很严重,且大部分时间没办法倾诉诉求。

补充说明:

当时的背景是,公司因业务需要,临时分出来,办公地点和车间不在一个位置,和总部也不在一起。公司这边有个领导顶着,还有若干个小领导,有点创业的意思。我刚入职的时候,公司的人事,财务,后勤,文案,OA,秘书等职位总共就4个人,还有三个算是借调来的。也明确告知这是个临时的办公场所,等那边新的办公室建好还要搬回去。办公室人也不多,三个部门加起来不到一百人吧,还有相当一部分也是那边的老员工,一部分是新招收的年轻人。大领导一个月都不来一次,分管这边的小领导也不咋管事,大家就一起划水咯。至于后续,我离职半年多,公司才搬回去,制度是否严格了等我一概不知了。不过当时和我一起入职的年龄相仿的,后续都离职了。至于评论区里提到的什么个例,以偏概全。我想说,没办法,我就这么一段经历,信不信随您。说误导年轻人?怎么,这是什么有害思想?至少现在我的同学朋友里,仍有不少认为国企舒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你说你所在的国企没有这么好,没问题啊,行业都未必一样,况且当时我的情况应该算是特殊情况吧。非要强行上升到别的含义,那我也只能觉得您是居心叵测。

还记得当时就有很多老员工没事就劝我们新来的赶紧离开,说什么没前途,以后可累了,待遇差等等。到了私企,还有人不可思议,为什么舍弃那么好的饭碗来这里受罪?

围城。

~~~~~~~~~~~~~~~~~~~~分割线~~~~~~~~~~~~~~~~~~~~~~~~~~~~~

2019.09.09更

现针对评论区提出的质疑做以下回复:

1.什么国企?这么假?十年前的事?

制造业国企,应该算是半垄断的经营,相关行业私企比较少,且竞争力不足,非一线项目类。

真假我不做辩解,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每个人的情况自然都是不一样的。我看到了很多人表示质疑,甚至觉得我在故意抹黑,但是我也关注到很多人表示了赞同,无疑,我并非个例。在此,我再次表态,接受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是言辞粗鄙,缺乏教养的一概视作杠精,您有精力和时间,就继续你的表演。

不是十年前,也就是近五年的事吧。重点对大家质疑的发礼品和地域问题进一步解答。礼品问题;早几年的时候,购物卡,米油甚至水果猪肉什么的也发过,在规定出台之后,确实在逐年减少,购物卡什么的再也没见过。但是一盒月饼,一盒粽子也没缺过我们。地域问题;首先承认是东北的。但是不接受无脑的地域黑。企业轻松与否和地域有这一定的关系,但这不是完全的。我是来讲故事的,不是讲道理的,举例说明:a.本科同学在中部电力龙头,经常以考察学习的名义全国公费旅行,

b.东北的同学在某大型设备制造厂,每年休息日不超过70天,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总有各种工作电话。

不用拿地域说事,如果非要将人分等级排序,地域论的人在我看来简直是最为低级的。

2.什么私企?监狱?

归类问题,我的眼里,除公职部门,非国企即私企。我所在日本人的私企,也称日企。

入职之初的时候,除时间压迫更为紧张外,与所处国企无太大明显差异(待遇除外)。后来日本总部启用了新的管理团队,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全司20%老员工被迫离职。并且对手机使用,衣着,吸烟进行了极为苛刻的调整。制度上严苛而谨慎,责任上清晰而透明。因此,压力更大了。有些时候,真的上不来气。

3.用片面的经历误导大家?不具备代表性?

需要承认的一点,我在写这些的时候,情感上确实更倾向于国企。但是,某些人的阴谋论是无法接受的,抹黑国企,假的私企等等。我是从事研发的普通技术员,接触的就是工业产物,所处环境离不开工厂。跟在银行的同志,在一线的兄弟,在BAT的程序员,在外销售的业务精英,我们的国企和私企就应该是不一样的,对吧。你要是非拿你几十层高的写字楼跟我比,说私企待遇多好,非要用在一线干活的经历跟我说,国企有多累,我也无话可说,存在即合理嘛,你也去写下来就好了。到时候请艾特我,我会去看。

代表性的问题,我要是先感谢评论区一些理智的声音。辩证法应该是看官们的在校时的政治基础,不赘述。只强调一点,知乎还有写出轨的故事呢,您看的时候会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也出过轨呢?所以,别杠,你家人的经历用到你身上尚不具备代表性,你跑来跟一个陌生人说你讲的故事没有代表性?

4.贴票报销问题

是说贴票的细则,和发票的样式分类,填报等,并非是报假账,在评论区有回答。

5.写下一堆,赔本赚吆喝。希望看客们都能谨慎择业,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


一些补充:

在国企时:厂规很少修改和增加。

私企:修改厂规随心所欲,领导看到什么不合理就改,想到什么就加。什么?劳工法规定需要全厂同意?好,发个表格,全厂同意然后签字。什么?有人不同意?让他走人吧,刺头!

国企:D员很多,D风建设很重要,附带的团建活动也多,看爱国的电影,徒步旅行,义务活动等等。

私企:建设啥,干活!上头下来文了,必须建设。好,周末我们来一次活动!

国企:XX怀孕了,让她回家休息吧,工资正常发,别出啥事了。

私企:签合同时候就告诉你了近两年别怀孕,哎,算了,还有多久待产,再坚持两月吧。看看能不能招到人。

国企:这是个大机器,少了我们一个两个不影响日常的运行。

私企:少一个感觉公司就动不了了。

在国企:XX晚上一起去吃个饭吧。

私企:下了班各是各的,最好都不认识。

~~~~~~~~~~~~~~~~~~~~~~~~~~~~~~~~~~~~~~~~~~~~~~~~~~~~~~~

2019-09-17更

简明扼要的说几件事。

1.说我以偏概全的。

开头我就说明了是个人经历,我没有覆盖全宇宙全人类,怎么理解都是你们的自由,只要不是口吐莲花的嘴君子,你的言论在评论区完全的自由。我没见过的我不瞎说,你没经历过的不代表没有。私认为分享一些小故事丰富不能行万里路的大众的见识,是件好事。当然,信不信的权利还是在您。

2.疑问自己是假国企假私企的。

说实话,要是时间够用精力够用,我真想一一给你们讲我的故事,但是我真的没办法回答你们的问题,我就这么一段经历,我也没法回答你们的情况啊。不同岗位不同领导不同职业不同领域各种情况排列组合,那就是多少种可能了,每个人经历都不一样。

3.带有强烈质疑的声音:你是不是对国企(私企)有什么误解?你真的在国企待过?

再次澄清,没有误解。待过。

不用来这般质疑我,你这样疑问我也不会回答。你觉得我的经历不足以代表你所在的国企私企,OK,没问题。但是你凭什么觉得你的国企私企经历就能改变我的经历呢。你呆过的是国企,我的和你不同,就不是咯?您家孩子在尖子班倒第一,您家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存在的事物太多了,你没见过,请丰富自己的见识,正常思维应该是反思自己而不是质疑别人。

4.致评论区有类似经历的同志们

无论国企私企,能有相同或类似的经历,并且能站出来支持我,我都表示荣幸和感谢。大部分类似经历或者支持的声音我都推荐了回答,没办法,面对反对声音,深感自己人微言轻,借助兄弟们的经历加以强调一下。也不乏有心人觉得我这是心虚的表现,随他吧,咱敢写,敢不匿名,就不怕他絮叨。我也不在乎跟你辩论,可以但没必要。

此更应该回答了大部分的评论,友善的交谈随时欢迎,不善的言论适可而止。

山水有相逢,难保我们不是下一站的同事呢。

这是我之前的回答。

~~~~~~~~~~~~~~~~~~~~~~~~~~~~~~~~~~~~~~~~~~~~~~~~~~~~~~~

2019.9.25

最后一更,希望能总结所有的疑问。

首先强烈谴责以微博博主“笑部长”为代表的未经授权就私自抄袭回答的一些人。虽然我没什么文采,但是我自己写的东西,你想用是不是应该跟我说一声。招呼都不打,我跟你联系你还不搭理人,合着您赚着钱,我挨着骂,打的一副好算盘。希望某日您走在大街上,被偷拍,然后照片被放到岛国片的封面上,你还联系不到偷拍你的人。好好感受一下这种恶心人的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好,言归正传。可能有点啰嗦,不喜勿喷哈。

我不怎么看知乎,要不是最近受了伤在家养伤,可能很难有机会给各位回复,各位的私聊我看到的也都尽量做以回复了,感谢大家的信任。最初写下这篇回答也是在家呆的确实无聊,恰巧刷到这个问题,就拿出自己经历说上一说。评论区有认为我是鸡汤文公众号之类的,您真是抬举我了,我自己什么水平我很清楚,尽管对那类的公众号嗤之以鼻,但我承认论文采和感染力我都远不及。

这是我第一个点赞数过10K的回答,感慨还是很深的。起初写这篇回答的时候,立意很简单,就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我从未说我的经历就是所有人的经历,没有人的经历可以广义到所有人,所以评论区说以偏概全的人真的可以歇歇了。同样的,对不信的人也说一句,你不信是因为你没经历过,请别以偏概全,没见过只能说明见识不够。这也是我对那个“笑部长”有意见的一个原因,我去看了一下他微博下的评论,反对的意见很多。如果是我知乎下评论区,我绝不会生气,但是那样断章取义的截图,导致舆论一边倒的趋势,才是真的误导吃瓜群众。

整个的更新过程有三次比较大的波动,第一次是我刚写下,很多评论质疑,让我不禁怀疑我是不是情况太特殊了。我甚至一度想删掉回答。第二次更新的时候,评论区已经出现了很多相似经历的人,我坚信自己经历的和我描述的没有大差,可能情感上侧重一些,但是情况也算属实。第三次的时候,我终于发现,是有很多人压根就没看完,看了中间的某条和自己不一样就直接评论了。所以目前的心态很平和了,第三次更新中提到了,只要不是恶意骂人,所有人的评论我都留着,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不断地有人私信我,或是询问我何去何从,或是告诉我自己公司的情况,还有令我感动的,告诉我有人挪用我的回答。询问我国企私企如何选择的人,我都没有具体告知,因为我很清楚我的情况不适用每个人,所以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些客观的想法,在此,很抱歉我不能为你们的未来做抉择,你们的未来应该自己去探索,是对是错都是成长。

有关国企和私企的问题,我对评论区大致做了总结。首先是一线的施工国企,银行,80%以上的大型央企的情况可能都是相反的;车间工人,临时工在私企和国企的感受应该相差无几;搞金融,计算机,软件,策划之类的高级私企要求可能也不是我描述的那般苛刻。我的情况较为适用于普通国企的办公室人员包括但仅不限于技术人员,行政人员;驻扎海外的一线施工国企;某些500强国企下设的天高皇帝远的分公司;大部分国内人数不足1000人的私有企业;对效率和管理较为严格的外企等。

薪资待遇和福利对比(仅以我个人为例,下同,不重复):工资提高一倍多点,福利上国企还是更多点,公积金国企要比私企多缴纳很多,保险上没有明显感觉。

时间对比:无论是工作时间还是私有时间,国企的时候都更为自由。举个例子,私有时间里,同样是节假日出差,在国企时,领导给打电话问我方不方便出差,注意是问的,我犹豫了几秒,领导马上说,要是不方便就算了,我安排别人。在私企时,是微信上以命令的口气告诉我去出差,没有商量的余地。工作时间,就拿抽烟举个例子,国企的时候,有同事一天能抽一包,在私企每天上下午各一根,逼的我们公司某些老烟民都快戒烟了。

同事关系对比:其实在我入职以前,我以为我的工作生活会和电视里演的一样。下班了和同事出去喝酒吃饭唱歌。事实上,在国企的时候,有时候下午确实闲,几个年龄相仿的同事就开始蠢蠢欲动,下班前一个多小时就偷偷溜走了,一套玩下来,晚上八点多就回家了,所以一起玩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在私企的时候,下班比在国企早一些。但是累啊,而且上班的时候也不好当着领导面谈论下班去哪玩,下了班在研究,玩完回去起码九十点了,所以下了班基本没啥交集,印象里就一起去网吧开过黑,在没有任何的活动了。当然,可能在写字楼里工作的岗位会好很多,我这种制造业,公司最好的都是在城乡结合部,进趟城难啊。

假期对比:国企时除了双休等法定假日,还有年假,病假,高温假,探亲假,婚丧假,哺乳假等等。私企的时候,这些假都有,但是不敢请。主要原因是薪资构成,国企的时候,请十天婚假属于法定的合法假期,不会扣除工资,私企的薪资构成是包括基本工资和生产奖金,比例大概1:1。根据厂规规定,除法定假日和年假,其余的假都要算时长,每个月请假超48小时,扣除当月生产奖金;每年度请假超120小时,除扣除月份生产奖金外,当年年终奖发放比例不超过30%。有人要问了,那我一个月请不超过48小时不就得了?我用实际告诉你行不通的,奖金依然会按照相应比例扣除。试问,即便有这些假期,谁舍得请?你见过结婚前疯狂加班,然后用加班的工时顶婚假的吗?我见过。你见过产假只敢休三天,然后请月嫂伺候媳妇的吗,我告诉你,我这全是。因为请产假扣得钱足够你请个不错的月嫂了。这点我相信绝非个例,我清楚地记得我面试过一家深圳的大型私企,HR当时告诉我公司待遇很好,家人生病媳妇生产公司都会请月嫂替你照顾,你不需要请假休息。


赏罚对比:在国企的时候没得到过赏,但是也没见过谁被罚过。有一次新来的同事和我做试验,本来应该一起的,但是我刚好看手机,新同事操作失误,电机“飞车”,你们可能想象不到200KW左右的电机飞车什么感觉。事后领导狠狠地说了我一顿,所幸没有人员受伤,我写了份检讨,早会的时候读了一遍就算完事了。在私企,每天赏罚通报就没断过,也很简答明了,就是错的人罚钱,举报的人有奖。

裙带关系对比:国企里真实存在,但是车间的更多一些,夫妻档很多,办公室相对少,听说过侄子,外甥,夫妻和子女没听过。到私企之前,我以为私企不会有,结果办公室里夫妻,父子,啥关系都有。甚至,技术部门还进来过财务的儿子,嗯,学计算机的专科毕业生,光是学CAD,SW就学了半年。

压力对比:讲真的,无论在国企还是私企,任务没完成,都有很大压力,但是很奇怪的是,在国企压力很大的时候,感觉得受不了的时候,我轻飘飘的就想辞职,没有任何压力。但是在私企的时候,我就不太敢,年末了,你舍得辞职吗,年终奖不要了,辞职之后,你的培训费要交,证书要还回去,住宿费要补上。舍弃的不是一个月工资的问题。所以在私企的压力越来越大。

企业文化对比:这个我不太会描述,国企的企业文化大概类似于带你去爬山,然后告诉你多大的坡都要爬过去。私企的企业文化大概类似于视频里那样,举着拳头跺着脚,整齐的喊:努力努力我要努力!

技术对比:这个我应该有话语权,所处的私企和国企都算行业内比较顶尖的企业。不说研发的条件,单从技术成果来看,国企的技术完虐私企,只不过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给人的感觉就是国企很清闲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其实技术的结晶可能是一个私企从成立到倒闭都追赶不上的。这点很明显的感觉就是,我从国企出来的时候,感觉自己啥都懂点,换行业发展我都有恃无恐,在私企干了两年,觉得自己就是个机器人,啥都不会,连跳槽的勇气都没有了。

人情世故对比:讲真的,我毕业就去了国企,周围的叔叔阿姨(工作之后要叫姐姐哥哥,哪怕她比你妈妈岁数都大,别问,经验)对我都特别的好,带的吃的没少请我吃。头半年的时候我也就一直不相信所谓的站队。直到年会聚餐,因为公司人确实不多,租不起那种大的聚会厅,就按照部门分包间单独聚会,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作为老总点名的小跟班,陪着老总挨个包间举杯。到了一个部门的包间,他们的部长已经有点喝多了.......迷迷糊糊的说着胡话,说自己那么努力,凭什么还不如某某,反正老总听完黑着脸出的包间。后来的日子多多留心,发现确实拉帮结派的,不过对于我这种小透明,不站队就完事了,反正又不指望升职。又不会有人逼你表态。在私企的时候,站队显的重要多了。恰好我赶上了董事会变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站错队的小虾米连饭碗都保不住……

安全对比:国企不是很清楚,因为很少去车间,但是评论区里提醒,应该是国企很注意安全问题。私企嘛,反正我提的全员配备安全帽的提议,半年多了,还没通过。

手机问题对比:除了一些大型的涉及机密的国企需要把手机上交或者摄像头贴胶带,我接触过的国企并没有严格的禁止手机。私企嘛,我接触的大部分也不会禁止手机,但是我所在的公司就禁止了,当然也是刚刚实施,原因是领导觉得太多人在工作时间玩手机,浪费了工作时间,与保密无关。

名声问题:别人不知道,我身边很多人在婚恋的时候,如果是国企员工,家长会觉得稳定,满意度会高很多,总体排名大概是体制内>事业编>医生≈教师≈律师>国企>外企>自主创业≈私企。

食堂对比:整体店说,我待过和参观过的国企食堂都不如私企,但是架不住可以带家人来吃啊,私企进不来啊。

断断续续的写了一上午,就这样吧,不在评论区留言了。

诚祝大家事事顺心。


user avatar   xiao-zz-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部分年轻人有两个幼稚病

1、必然论

考过了CPA,就能月入过万;考上了985,就能人生巅峰;只要努力,行行出状元。。。。在他们眼里人生就如超级玛丽,只要吃了蘑菇就变大

2、简单分类

国企如何如何,民企如何如何,两者差距如何如何;公务员如何如何,事业单位如何如何;IT如何如何,金融如何如何

实际上,决定企业状态的因素,远远不止所有制

我曾在国企也民企都待过。某家国企很不国企,不开民主生活会;党建就是出去旅游+吃喝;不限薪,入职一年多的非关系户年终奖都人拿100多万;差旅标准随意(只要领导批);过年过节不发卡不发柴米油盐,只发钱;市场不好时也随便裁员。

某家民企很不民企,决策流程冗长且多方制衡;股东基本不管经营都是管理层话事;过年过节不发钱净发点财米油盐;升职加薪困难人力条条框框特别多;差旅标准死板;很多老员工一干几十年基本不裁员

所以,分类学没错,但要精细分类,我觉的是否是竞争性行业,比所有制可能更重要


user avatar   zhang-yifan-27-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先后在国企,私企,外企都工作过。一开始是国企,后来去了一家私企,再后来又去了一家外企,具体是哪家就不说了。怕碰到熟人把我认出来。呆过的三家正好是国企,私企,外企。虽然都是汽车企业,做的也都是研发岗位,但是,可以说三家的风格完全不同。

今天也不谈什么大的,就把以前在单位里面的日常对话复述一下。你们自己细品。

外企

人物1:“这里经过计算,nvh有问题,需要在这三个地方做隔断。”

人物2:“这里修改,可能腔体截面积有影响。需要做CAE分析,确认一下扭转刚度。需要14个工作日能给出确切的结论。”

人物3:“这里的电机可能会引起共振。需要计算一下支架的模态。”

人物4:“这里有一条线束,可能会由于电机的振动引起磨损。需要用软件做一下线束状态模拟。”

人物5:“这里的缝隙容易外漏,得用人机软件模拟一下人体视线。”

人物6:“听说了吗?又有一个新来的女文员被史密斯给睡了。去年市场部的那个生孩子结果生了个混血的。就是跟了史密斯吧!”

人物7:“周经理被那帮老外给气走了。他工作业绩和领导力都多棒啊。广州的客户多认可呀。明明应该升职了,那帮老外突然不知道哪里招来了个史提芬把周经理架空了。那个史提芬除了一身白皮还有什么呀?啥也不懂,乱指挥,他带的项目做一个丢一个客户。”

人物8:“小伙子,别生气。你新来的,不适应。那帮老外都那样。感觉自己高人一等,牛的不得了。到了中国傲慢的跟什么一样。安心干活,别搭理他们就得了。他们在本国什么也不是,靠着外国脸来中国骗钱。客户就认他们这一套。其实工作不还是主要咱们在干嘛!”

人物9:“采购部的那个小姑娘你可别追,人家根本不搭理你。人家只跟老外。欧美的,印度的都行,黑人也行,就是中国人不行。”

私企

人物1:“这里的结构就这样做就行,我对标过大众的车,大众的结构就是这样做的。”

人物2:“这个件虽然是最符合我们车的,不过成本太高,还是想办法用另一家供应商的吧,单车成本差了两块钱呢!”

人物3:“这里的间隙,从经验上来看得留10mm以上。否则容易出问题。你说尺寸部门计算说5mm就成!可别听他们的,上次有个位置,他们算出来7mm就行,结果按照他们说的设计,装车就出事了。”

人物4:“市场部说,咱们车要增加个20寸的显示屏。原来已经匹配好的那个15寸屏的数据都作废了。”

人物5:“今年形势不好,公司要末位淘汰,工资还要普降百分之四十。听说咱们部门已经有人找好下家了。”

国企

人物1:“这个问题是我们科长关注的,必须解决,别的事先放一下。”

人物2:“这里部长评审的时候认为不好,得改。你说这样改,500万的模具报废了?没事,领导决策了,就得改。”

人物3:“我最近没时间,我的这个报告已经改20几版了。每个领导看过,都得让我改好几遍。层层汇报,层层改。我这周就做这一个报告来着。你的那个事领导不关注,我先不管了。等以后装车出问题了,再改吧。大不了到时候花几十万重新开一套模具。”

人物4:“这个问题是刘总亲自决策的,带着风险上市吧。”

人物5:“你说你作为设计师认为这里没有问题。领导说有问题就有问题,领导不说就是没问题。你干这些领导不关注的,累死你也上不去。”

外企研究赚中国人钱,私企研究省钱,国企研究领导。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企,不会解雇你,但会排挤你;

私企,也会排挤你,也会解雇你。




        

相关话题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会不会伴随着大农场国有化,像石油电网铁路那样? 
  为什么有的老板可以一整天都待在他自己的办公室里不出来,到底一整天在办公室对着电脑能做什么? 
  为什么国企现在也是合同制,还有那么多人想进去? 
  一家企业,没有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又不追求技术上的创新,在市场上也没有竞争力,作为企业员工应该怎么办? 
  一个公司即将要倒闭的征兆是什么? 
  企业为什么纷纷实行966或995工作制?这一现象反映大环境出了什么问题? 
  杭州,找了一个月财务工作,发现人事工资都比财务高,该考虑转行嘛? 
  如何看待全球芯片巨头英特尔因财报不及预期,市值暴跌1775亿?对行业有何影响,英特尔统治地位衰落了吗? 
  日本的企业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制,干多干少都是一份钱,那么日本的富人都是怎么来的? 
  被国企恶意辞退,能告赢吗? 

前一个讨论
美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呼吁美公司撤离中国,美国将支付搬家费,这意味着什么,动机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博士生学历真的很重要吗?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