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外语专业的人在面对非外语类多语狂魔时的心态是怎样的,相比之下外语专业存在竞争优势吗? 第1页

  

user avatar   ind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哈哈,我本来就想答一句话:要不我们试试同时开始学一门都不会的语言,看一个月后我是不是虐翻你。但我又觉得可能那些描述还是因为不了解,并非所谓专业歧视。

有点正能量行不行,学外语的同学积极向上自信一点,你们的努力不是白费的。

我不知道其他学校的情况。单就北大外院而言,多数的专业应该是“外国语言文学”或者“外国语言文化”。如果判断外语水平的标准只是能和人说话交流,能看懂外语文献(至少借助工具书能),那多数外院学生大二之前就能做到。而越到高年级,文学和文化才是重点。那些看似无聊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翻译技巧和大量文本研读,其实才是高年级本科生在学的东西。同时,语言超越其工具和媒介意义而是一种独立的研究对象。

我一直很反感所谓的理工科与文科生的划分,显得粗鲁而标签化。诚然,经过4年的本科培养,彼此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积累会产生极大的不同,但我想对其他专业的敬畏还是应该有的。正如我从未学过高数,但我相信数院同学的学习研究绝非是背公式和做题,外院学生的学习也不是背背单词练练听力写写作文。

所以,说话流利,写作通畅,能做翻译不过是附带的产物,但这从来就不是,也绝对不该是外语学生的培养目标——毕竟,我们是学术科研单位,而非外语培训机构。

那么,外院学生的竞争优势究竟是什么。

四年的学习,知识上的优势是巨大的。关于外语和对象国的了解必定是深刻的,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自信的源泉。但是,这并没有多了不起,无非是比别人多看了一些书,多走了一些地方罢了。

真正重要的是一种对广义上的语言的敏锐。四年整日与语言打交道其实在潜移默化中有巨大的影响,对语义,语音,文本的感受、理解与分析能力很重要。我的硕士论文的出发点是印度教中的一篇古代宗教文献,我十分清楚的明白我对哲学和宗教学的理解都极为肤浅,因而我的出发点是语义的变迁,文本的考据以及译名的甄别,反而得到了许多有趣的结论。这样才是对学术整体有意义的补充。

另外,外语学生对语言学的理解未必那么深刻,但相信我,真正去理解语言的逻辑,一定是在掌握,或者学习的过程中才可能做到。这不仅仅是上一门《语言学导论》就能明白的。举个自己的例子,我最近跟一个剧组,其中有印度语言的对白要审。从语音和词源中我能够很快发现不合史实之处,比如5世纪的文本不会用中世纪字体,再如僧人的对白中不该出现波斯语词。这种对语言的把握是超越听说读写之上的。

其实,我这两年口语退步很大,因为说的少了,而生活中常用的词儿也没有去背,最近做了一次口译感觉十分吃力。但是,四年的专业训练让我有这样的自信:如果需要,我完全可以做到相对迅速的入门一门语言,或者在短时间内提升我某一门语言的能力。这便是所谓学习能力!

外语专业作为专门的学科不仅仅是其研究对象不同,而更多体现在研究进路和方法的不同。不是学外语那么简单。

———

刚因为手机问题,答案丢失了,但偏执的重打一遍。因为这些年,我遇到过无数的恶心言论(学外语以后不就是当个翻译么,我去新东方就能学了你还专门学个四年,外院男生都好娘啊,你这么聪明为什么不去学理科要学小语种啊),我通常都是笑笑。但在这个问题里,却看到同样学外语的人认为自己的专业如此不堪。

我知道有我自己的师弟师妹会看到,所以一定要再说一遍。

你们学的,真的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那些字母、符号、文本的背后,是很多人未曾想象过的世界。所以,如果这是你当初的选择,请继续热爱它,好好学下去!

你们的竞争优势非常大!而懒人,从来就没有优势。




  

相关话题

  不同语种中的不同姓名却出于同一来源是普遍现象吗? 
  张家口市为什么讲晋语? 
  在日常英语对话中有哪些细节中国人不会注意,但是外国人却觉得很重要,并可能认为中国人很无礼? 
  为什么图瓦语中「未来/向后」「过去/向前」是一個词汇? 
  在发言后最加一个「以上」是做什么用的? 
  印度南部地区各邦城市名称里出现的相同的字母组合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我该怎么提问? 
  为什么说普通话是我国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 
  华约是怎样解决军事指挥中语言文字不通的问题的? 
  为什么法语今天Aujourd'hui这个词这么奇怪? 

前一个讨论
历史上有哪些来过中国并且比较有名的印度人?
下一个讨论
我想把所有主要学科的导论都看了,怎么实施?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