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因为母语的习惯问题,导致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对母语里没有的音进行发音,或多或少会存在障碍,同时也会将母语里的近似音乃至发音习惯代入到新学习的语言中
英语里l的标准音标形式是/eɫ/或者/ɛɫ/,但是在标准普通话或者很多官话区的发音系统里,/e/这个辅音是确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语言学习者自然会尝试用一个近似音去进行替换,而这个在普通话里的近似音就是/ai/。与此同时/ɫ/这个音,无论在标准普通话,还是在中国的方言里都是不存在的,那么如果寻找近似音替换的话,或者是“了(le)”音,或者是“欧(ou)”音
上海话里有/e/和/ɛ/音,因此在/eɫ/或者/ɛɫ/的前半部分一般可以发好,但是后半部分即/ɫ/,一般情况下,老一辈上海散装英语会把/eɫ/变成/eɤ/(/ɤ/即上海话中“欧”的发音)——甚至说,本人在用上海话夹杂英文字母的时候,也会把l读作/eɤ/。而另一个相对接近/ɫ/音的发音,则是/ʊ/,事实上两者的差异的确已经很小了,因此在发音是/eɫ/读作/eʊ/也是很常见的操作
我个人的习惯是,上海话夹杂英文字母的时候,l发成/eɤ/,普通话夹在英文字母的时候则是/eʊ/
===================================================
事实上,不仅是l,还有像m的发音,不少官话区的发音系统,尤其是20年前“散装北京英语”,会发成“艾姆”,原因也是类似的,同时/m/音的情况,还是因为母语中对应音的缺失。标准普通话里唯一一个m收尾的音,是思考时的那个emmmmm,而且是一个拖长音,不是英语里/em/里急促的收尾音,所以在“寻找近似音”这个大原则下,/m/很容易位移到/mʊ/或者/mmmm/(即拖长音的m)上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而Chinglish的典型特征里,包括了尾辅音拖长或者找近似音,以及部分元音被普通话里的近似音取代,尤其是/e/以及/ɛ/
ps,Chinglish没什么丢人的,因为世界上绝大部分非英语国家,都有一些音发不出来,或者懒得去矫正然后用母语里近似音替代,去发英语里对应音的情形。中国人也没少嘲笑过日式英语(难以发出独立辅音,然后总是要在双辅音之间加一个/u/),三哥式英语(送气k,p,t变成不送气的,r变成舌尖闪音甚至大舌颤音)。除此之外,意式,法式,西式都有很明显的自家标签。相比力求发音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表达本身是否准确流畅,而发音是可以慢慢纠正的,甚至未必需要刻意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