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最近涉对黎曼假设稍有涉猎,最主要还是看了那本神奇的《素数之恋》,学到了不少东西。
我们还是一步一步来回答题主的问题吧。
先看看黎曼假设的内容: 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的实部都是 。
为了看懂这个假设,首先,我们得知道 函数是什么:
函数的形式是一个无穷级数:
此处,引出了我们第一个需要学习的知识:微积分
接下来,我们运用大学本科的微积分知识对 函数进行一些简单分析。
取 ,得到 :
显然,这个无穷和是不收敛的。事实上, 不在 函数的定义域内。
取 ,得到:
这个无穷和是收敛的,并且由著名的科学家欧拉求出了答案, 。
我们还可以取更多的 来计算 ,但是以微积分这门课的知识,已经不能再取得任何进展了,这是因为,当 时,无穷和收敛且为正, 没有零点。当 时,这个无穷和是不收敛的,我们并不知道 在这段区间里是否有零点。
这里我们还可以用已有的知识再努力一下。定义一个 函数:
注意到:
其中, 时级数收敛, 有值。特别的,当 时, 在 和 之间震荡,取 。(这个技巧在傅里叶级数中也有用到)
反过来,我们就得到了:
在这种表示下, 仍然是不收敛的,但是对于 ,我们已经能够通过计算 来给出 的值。
此外,还有一个公式,它由欧拉提出,由黎曼证明:
注意到其中有一个部分涉及到了阶乘: 。初等数学里,阶乘函数的定义域为自然数,高等数学则将它扩展到了除了负整数外的一切实数。因此,上述等式的定义域很大,它包括:大于 的整数,以及所有非整数。
我们对上式取遍所有的 ,以此可以计算出 在 时的值。
这个公式还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如果我们将所有大于 的奇数代入 ,等式左边则表示 在负偶数上的值,右边受到因子 的影响,始终为 。从而我们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所有的负偶数都是 的零点!
可惜这些零点由于太过显然,被黎曼称作是平凡零点。而我们要找的是 的非平凡零点。
为了找到非平凡零点,我们需要再学习一个知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黎曼函数 中,自变量 是作为指数出现的。我们容易理解 为实数时的情形,而对于 为复数的情况就不太熟悉了。
复变函数中最基本的定理是欧拉公式:
利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 函数中那些指数为复数的项,例如:
这样, 的定义域就扩充到了复数域( )。再利用一些复变函数课上绝对不会教的知识,可以计算出定义域上所有的 的值。
数学家们已经计算出大量的 的函数值,当然,也发现了不少零点:
这些零点与那些负偶数零点不同,它们需要经过大量的计算才能被找到。黎曼把除了负偶数之外的这些零点称作非平凡零点。
我们刚刚看到的这三个非平凡零点实部都是 ,事实上,在我看到的资料中,截至2002年8月1日,实部为 的非平凡零点已经找到了 个,而实部不为 的零点,一个也没有发现。
黎曼的假设是: 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的实部都是 。
我们都知道,黎曼假设是一个关于素数的假设。可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都是有关分析学的内容,至于它和素数有什么关系,我们完全摸不着头脑。
接下来的知识我并不知道可以在哪门课学到,我不是数院的,也不熟悉数院的课程。但这些知识是理解黎曼假设所必需的的知识。
我们定义一个素数计数函数 :
对于任意一个非负数 , 的值为所有小于 的素数的个数,例如:
函数并不是一个定义域上连续的函数,每一个素数 都是一个间断点,比如:
我们还是用那种技巧来定义这些间断点的值:如果 是素数,则
例如:
根据 函数,我们继续定义一个 函数:
函数与 函数一样,定义在非负数上。并且我们知道, 对于任意一个给定的 ,随着 的增大,总会降到 以下,即:存在 ,使任意 , ,进而 。所以, 函数对于任何一个 ,都能求得一个确定的有限值 。
和 函数类似, 函数也是一个定义域上不连续的函数。具体而言:
当 为素数(如 )时, 到达间断点, 中由于有一项 ,所以也会有一个间断点。因为 函数只在素数值产生间断点, 除了 之外的其他项,不会产生间断点。此时,间断点左右相差 。
当 为素数的平方(如 )时, 到达间断点, 中由于有一项 ,所以也会有一个间断点。因为 函数只在素数值产生间断点, 除了 之外的其他项,不会产生间断点。此时,间断点左右相差 。
同理,当 为素数的三次方(如 )时, 也会到达一个间断点,左右相差 。以此类推。
函数由 函数定义,也可以反过来表示 函数。由“莫比乌斯反演”,得到:
《素数之恋》的作者说,莫比乌斯反演可以在有关数论的教科书学到。
关于上面的式子,我们又有些摸不着头脑,主要还是每一项的系数不太规律,可正可负,还缺少了一些项。
事实上,对于第 项,它满足:
函数 正是按此规则设计出来: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简洁的用 函数表示 函数的形式:
我们已经知道 函数如何用 函数来表示了,接下来,我们使用一种方法,将 函数用 函数表示,就能够找到素数与黎曼假设的关系。
我们回到 函数的定义上来:
对两边同乘 :
将定义式与上式相减,得到:
此时,等式右边原有的 的倍数的项已经消去,等式左边则多出了一个与 有关的因式。
接下来,对两边同乘 :
将前式与此式相减,得到:
此时,等式右边原有的 的倍数的项已经消去,等式左边则多出了一个与 有关的因式。
继续选取素数 进行操作,我们可以将左边再添一项 ,右边则消去所有 的倍数项,剩下的项都是大于 的项。
不断进行如此操作,等式左边将得到所有素数项与 的乘积:
而右侧得到 :
其中, 非常大,比左式最大的素数还要大,因此它们的倒数小到可以忽略,这样,完整的等式就变为:
移项,得:
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代入级数公式
得:
对于 函数,我们这次考虑一下对它的积分。
我们现在想要计算 。对于这样一个不连续的函数,我们一般会将它按照横坐标切割成一段一段的连续函数。这样做固然可以求出积分,但为了我们的目的,我们选择横向来切割。取 函数的图像从每个间断点 ,比如 ,这个间断点向右延展出了一段无限长的宽度为 的窄条,它的面积是 。
类似的:
取 处延展出来的宽度为 窄条,它的面积是 。
取 处延展出来的宽度为 窄条,它的面积是 。
我们将所有的间断点(由之前所说的 函数的定义式,素数和素数的幂都是间断点)都延伸出一段窄条,它们的面积构成了 ,即:
用同样的方法,这次我们求一个与 函数相像的函数 的积分( 固定 ,对 求积分),它的函数图像长成这样:
它的间断点和 函数相同,同样也可以从每个间断点出来延伸出一条无限长的窄条,只是此时窄条的宽度不是定值,而是一个与 有关的变值:
取 处延展出来的宽度为 窄条,它的面积是 。
取 处延展出来的宽度为 窄条,它的面积是 。
取 处延展出来的宽度为 窄条,它的面积是 。
我们将所有的间断点都延伸出一段窄条,它们的面积构成了 ,即:
右式的每个积分都可以轻松得套用公式积出来,于是:
令人兴奋的是,右式提出 ,剩余的部分,正是和前面 的右式一模一样的式子, 函数和 函数自此搭起了一座桥梁:
再一次利用莫比乌斯反演,我们可以使用 函数来表示 函数:
其中: , 是 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
利用这两个等式:
我们终于得到了一种使用 的所有非平凡零点来表示素数计数函数 的方式。而黎曼假设提出的目标恰恰就是为了解决“求小于一个给定值的素数的个数”的问题。(其实在最后我还有一点没弄清楚,就是非平凡零点的实部都是 这件事可以意味什么,容我再好好学一学)
稍稍为题主做个总结:为了弄懂黎曼假设,至少得学会微积分,复变函数,数论,等基础数学。而为了证明黎曼假设,各个领域的数学家都为此做出努力,并非只是数论和分析这两个领域。历史上,代数学家,甚至量子物理学家,都曾运用过自己领域的知识为黎曼假设的证明做过努力。因为我也没有证明出黎曼假设,所以我并不能确保说,题主学习某个知识,学会了就一定能证明出黎曼假设。任何人都不清楚到底哪一种理论最终能证出黎曼假设。
预祝题主能早日证明出黎曼假设,到时候拿到奖金记得分我一杯羹 :-D
1986年,有一个人决定孤身向费马大定理发起冲锋。在下定决心的那一刻,他34岁。
在之前的三百年间,”费马大定理“难住了无数聪明的头脑。许多数学家像他一样试图挑战这个”末日难题“,但是都折戟于半途。
这个问题有多艰巨呢?光是收集这场战斗所需要的数学工具,就花掉了他18个月。他对自己说,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可能长达10年甚至更长的专心致志、默默无闻的努力。
在此后的7年里,他转入了一种秘密状态下的战斗。除了他妻子,没有人知道他在干什么。那七年间,除了吃饭、睡觉和散步,他无时无刻不在与那个顽强的敌人进行贴身缠斗。
七年之后,他向公众公布了他的证明结果。从此,他的名字永远地印在了数学史上:安德鲁.约翰.怀尔斯(Andrew John Wiles)。
听起来是一个孤独的人牺牲名利、以生命中的黄金十年为赌注,然后有幸地改变了历史的故事,对吧?
但是,你知道吗,怀尔斯1981年起,就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数学”殿堂级“机构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在他下定决心挑战费马大定理的时候,他已经功成名就,家庭美满,不必再为薪水担心。
换言之,他已经可以输得起。
题主本科,开始对黎曼猜想感兴趣。你知道怀尔斯什么时候开始对费马大定理感兴趣吗?10岁!而从10岁到34岁之间,他却从没碰过费马大定理。据他回忆,在研究生期间,他将主要精力用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几乎是暂时离开了他的理想。
而题主将要面对的”黎曼猜想“,其难度甚至可能远在费马大定理之上。
所以,为证明黎曼猜想,应该做什么数学准备?我的回答是,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请忘掉”黎曼猜想“。想普通人一样去学习、去研究、去拓宽视野、去发表文章、去获得高等学位、去一所好的大学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位、去成家、去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去攒足够的钱。当有一天,你不再需要通过”黎曼猜想“来验证你人生的价值时,你就有资格挑战它了。
先搞清楚什么是黎曼猜想。
前置课程:数学分析,复变函数论。
主要阅读材料:
http://www. claymath.org/sites/defa ult/files/official_problem_description.pdf
http://www. claymath.org/sites/defa ult/files/sarnak_rh_0.pdf
参考我的专栏文章:走地鸡:黎曼猜想的内容
然后了解解析数论是如何处理黎曼猜想的。
关于解析方法的材料:
入门解析数论,读卡拉楚巴或潘承洞、潘承彪的解析数论基础(两本书同名)
黎曼zeta函数方面入门读H.M.Edwards的著作Riemann‘s zeta function
进阶读 E.C. Titchmarsh的著作The Theory of the Riemann Zeta-Function
目前最好的结果是Brian Conrey证明的40%黎曼猜想。
然后了解代数学、泛函分析、非交换几何、物理学方面的一些新方法: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64684/ Michael Lapidus的书,涉及黎曼猜想和谱理论、镶嵌理论等数学领域的联系。
H= xp and the Riemann Zeros Berry和Keating发表文章,指出黎曼猜想和物理学中所谓xp算子的谱高度相关。
Lecture on zeta functions and motives (according to Deninger and Kurokawa) Yuri Manin的文章,指出可能存在一种称为一元域的代数对象,使得数域上的黎曼zeta函数和函数域上的zeta函数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处理。
Alain Connes -- Official Website Alain Connes使用非交换几何研究黎曼猜想,最近超过二十年一直发表相关的文章。
http://arxiv.org/pdf/1902.07321 Michael Griffin , Ken Ono , Larry Rolen的文章,研究Jensen多项式的性质和黎曼猜想的联系。
最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也许可以为黎曼猜想的解决开辟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