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英文学术写作中不提倡使用第一人称? 第1页

  

user avatar   maig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学术写作不提倡使用第一人称」,可能跟「英语句子不能以介词结尾一样」,是一个典型的 myth —— 它本来并没有这么严格,而是有适用范围的,但时间长了以后,人们已经忘记了它的来历,而只是教条地把它当成一条规矩了。

实际上,在学术写作中,出现第一人称复数 we 的情形还是挺多的:

  • 在讲述推导过程的时候,常常说 we can ...,比如 we can substitute Eq. 2 into Eq. 1。在呈示图表结果的时候,也常常说 we can see that ...。这里的 we,包括了作者和读者,营造出一种作者和读者一同推导、一同观察结果的氛围,显得有亲切感。
  • 在陈述实验过程的时候,常常说 we did ...,比如 we trained the model,we evaluated the system,等等。这里的 we 仅指作者。这些工作确实就是作者做的,用第一人称说出来并无不可,没必要舍近求远地改成被动语态。
  • 在对比自己与别人的工作或观点时,更是常常使用 we,以区分哪些工作或观点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比如:Li et al. did ..., but we did ...; Zhang et al. found that ..., but we argue that ...。当然有时候会用 the authors 来代替 we,但并不必要。

所谓的「学术写作不提倡使用第一人称」,大概有两种意义:

  • 一是尽量不用第一人称单数 I。现在大多数论文的作者都不只一个人,所以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使用 I 的场合。即使确实是单人的工作,往往也会用 we 来指作者 —— 使用 I 的话,很容易让读者「出戏」,去查看一下作者确实只有一个人,而打断阅读。
  • 二是不要滥用 I/we think、I/we suppose 之类在口语中用来使语气委婉的词组。如果你 think 或者 suppose 的东西确实是有论据的,大可以不用委婉语气,使用 we argue 等更确定的表达方式,或者干脆不用 we argue,直接说结论。如果这些东西并没有充足的论据支撑,那么说明你要么应该去寻找更多论据,要么应该把它们去掉。

user avatar   vaci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高强度地在进行论文写作,读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基于我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生物学领域回答一下。短回答是: 当代英文学术写作并没有不提倡使用第一人称,目前主流的论文都是第一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形式。

  1. 学术论文第一第三人称使用方式顺应时代变迁

其实如果把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那个分子生物学蓬勃发展的年代,很多论文几乎100%都是以第三人称(被动语态)来陈述的。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就是目前单篇引用次数最高的生物学论文(引用超过三十万次),Lowry et al. 1951年在JBC上发表的“Protein measurement with the Folin phenol reagent“一文,通读全文没有发现一个第一人称的主语"we"或者“I”,这在当代的学术论文里是相当罕见的。感兴趣的可以点这个链接感受一下六十年前科学家对论文的写作风格。jbc.org/content/193/1/2

诚然,如此写作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内容的客观公正性,避免掺杂任何主观的情绪和偏见,但随之而来的很多问题也源源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的学术论文,第一人称的使用随处可见,使用的频率甚至有些已经超过了第三人称。学术写作对第一和第三人称使用的方式的变迁,主要是随着主流学术期刊的越发清晰的规定而发生。例如 @小侯飞氘 提到的,Nature Publishing Group就在写作指南中明确说明偏好“第一人称”。(nature.com/nature-resea)

大部分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期刊,对行文的人称形式没有明确规定,给予了笔者比较高的自由度去撰写。例如AACR旗下的期刊,仅仅是要求语言清晰,语法准确 ("Manuscripts should be written in clear, grammatical English")。

2. 论文各个部分对第一和第三人称的使用权重不一样

@王赟 Maigo 在他的回答中已经比较系统地列举出了英文学术写作中"we"的多种用法,例如表示推论,描述实验和提出想法,这里也不再赘述。但我想补充的一点是第一和第三人称使用的频率在各个部分是不一样的。众所周知,完整的论文包括了“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几个主要部分 (排除必要的那些作者信息和摘要)。对第一人称的使用频率高低大致是:Results>Discussion/Introduc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 这主要取决于各个部分主语的切换频率。往往当该部分主语越为固定和单一,则第一人称的使用频率越低,因为读者不需要去对每句话的主语进行切换即可理解所有动作。例如 materials and methods部分所有的陈述中,默认所有动作都是作者所为,因此即便不出现一个“we",读者也能连贯理解所有具体步骤。

不同的是,对于其他部分,往往混杂了对参考文献的引用,由此得到的启示,所呈现实验数据的客观描述,以及作者由此可得到的推论,如果单一全部使用第三人称,读者会很难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逻辑链和侧重点。试着比较一下下面的两段话:

More than 50 LRRK2 mutations are identified. All of the mutations were found in heterozygote. In addition, LRRK2 mutations were not detected in othe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They were specific to autosomal dominant PD “

vs

Rec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more than 50 LRRK2 mutations. We found that all of the mutations were detected in heterozygote. In addition, we didn't detected any LRRK2 mutations in othe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suggesting that they are specific to autosomal dominant PD “

第一段话通篇使用了第三人称,但作为Introduction部分,读来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很难去区分哪些是前人的研究基础,哪些是本文所要阐述的最新发现和推论。相比而言,第二段话交替使用第一和第三人称,给人的逻辑感更强更清晰,很容易让人抓住重点。

3. 第一人称是学术争端中的强烈符号

尽管保持行文的客观性很重要,但是学术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很多科学家在某些领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争端,在这些自然的秘密没有被彻底揭晓之前,谁都有权利在发表的论文中反驳前人的观点并提供己方论点的依据。如果一味地使用第三人称,阐述过于客观,反而会显得态度不鲜明,不容易引起同领域科学家的注意。这里举一个我个人所从事领域中最近的例子,来自于NCI的Gordon Hager和CRUK的Jason Carroll关于pioneer factor FOXA1受激素调控的争端。

事件起源于 Gordon Hager组在2016年发表于Cell的文章,该文系统性地阐述了FOXA1和雌激素受体(ER)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分子层面相互作用与调控的机制。(cell.com/action/showPdf?

但是仅仅三年后,FOXA1的发现者,来自剑桥大学的Jason Carroll就在Cell Reports上提出来强烈的实名反对: FOXA1对DNA的结合与受体的激活与否无关!

cell.com/action/showPdf?

并且他们在反对的论文中毫不留情面地,以大篇幅第一人称的形式陈述了无法复现Cell文章中的结果,并且归结其原因为不严谨的实验设计和不可重复的分析。看看下面的两个段落 就可感受到言辞的强烈(Swinstead et al 2016即为Gordon Hager 的Cell paper):

“We find that the estrogen-induced FOXA1 binding sites, which were described before (Swinstead et al., 2016), result from a lack of robust replicates and are not observable when additional, technically similar,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 (ChIP-seq) biological replicates are conducted.

“We downloaded their FOXA1 ChIP-seq data, obtained i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but could not reproduce the binding numbers described in the publication,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about peak calling and how input DNA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analyses.“

4. 第一人称"I" 有时也会被使用

由于这题的范畴是英文学术写作,并不局限于期刊论文,所以我对第一人称的使用可以适度延伸一下。在研究论文的主观陈述中,"we"就是标配,因为几乎所有研究论文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印象中极少看见一个作者发表的文章)。但是不局限在研究论文里的话,在一些个人性质的学术写作中,会高频率出现第一人称“I“的使用.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个人的生涯基金写作,例如美国NIH下属的F99/K00 (博士向博后过渡的基金), K99/R00 (博后向教职过渡的个人基金)以及 F30,F31之类的研究生个人研究基金,在研究计划的撰写以及前期数据的描述中,几乎都以第一人称“I”代替了通常的“we"的使用, 为了强调自己的原创数据和想法。答主曾有过前者的申请经历,第一次写来非常别扭。

以上就就这个问题阐述了一些个人的想法,权当抛砖引玉。其实大家论文读多就了会发现,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写作形式都会有,能保证读者直接清晰地接收到这些信息才是主要目的。最后祝所有人论文写作发表顺利,也欢迎就某些点就行讨论。


user avatar   jiehou1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术界没这个潜规则吧,Nature出版社就鼓励用第一人称主动语态:

Nature journals prefer authors to write in the active voice ("we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 as 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 readers find concepts and results to be conveyed more clearly if written directly. We have also found that use of several adjectives to qualify one noun in highly technical language can be confusing to readers. We encourage authors to "unpackage" concepts and to present their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in simply constructed sentences.

个人觉得差别不大,怎么简单怎么写就好。


user avatar   uhometitan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荆哲提到序数,那当然得提到基数

事实上不用我来,知乎上已经有关於不可达基数的套娃问题了:

该问题中套娃层次最深的回答由hhh给出:

因为第不可达基数个不可达基数不是不可达基数的极限。不可达基数的正则极限至少是k是第k不可达基数,但也不能让不可达基数形成无界闭集,让不可达基数形成无界闭集至少是马洛基数。不过第不可达基数个不可达基数的确是无界的,的确可以使里面的奇异基数形成无界闭集。
设I0是第一个取幂不可到达正则的基数,In是大于In-1中最小的取幂不可到达正则的基数,Iα(α是极限序数)是前α个In的极限。那么你的第不可达基数个不可达基数是I(I+1)。不可达基数的极限都不是。

大家可以数一数总共套娃了多少层(下界大於第不可达基数个不可达基数)


user avatar   windskymag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CMU 新开设的 AI 专业? 
  银行工作七年了依然是柜员,硕士,当时没任何关系进的银行,要不要辞职? 
  除了中国,亚洲其他国家高考考外语吗? 
  英语怎么从初中水平到四六级水平,要怎么学习,每天两小时够吗? 
  怎样申请哈弗大学,需要哪些条件? 
  2020年9月英语四级有没有可能是出关于疫情的作文或者翻译呢? 
  自学完新概念2后能不能高分过英语四级? 
  适合学习英语口语的美剧有哪些? 
  如何看待 UCSD 学生转学离开时发表的《再见~圣地亚哥!》? 
  为什么单词render有那么多意思,如何方便记忆背诵? 

前一个讨论
中科院分区今年把材料类期刊从工程技术分区中分出去,会对工程技术分区带来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读博如何防止快速衰老?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