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冉闵,他是民族英雄吗? 第3页

                 

user avatar   da-yue-shi-mou-dun-dan-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冉闵是不是我不知道,但白彦虎必须是,央视有一起纪录片,东干人相关的,直接把白彦虎美化成民族英雄了。


user avatar   hua-qing-qiao-ke-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评价关羽,他真的斩过华雄么?

如何评价包拯,他真的铡过陈世美么?

“关羽”,“包拯”的存在,与其说是简单的历史人物。不如说是寄托了人民想象和期望的“英雄传说”

我们期望有一个所向披靡的大将军,义薄云天,忠肝义胆,所以有了作为英雄的“关羽”。

我们期望有一个清官,铁面无私,六亲不认,敢于反抗一切强权以贯彻正义。所以有了作为英雄的“包拯”

人们崇拜他们,歌颂他们,以他们为楷模。一方面,我们需要他们代表的那种符号作为心灵寄托。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用他们的传说来控诉现实

因为社会中有很多背信弃义之徒,所以人们才愈发崇拜关羽。

因为世上有很多黑暗角落,所以人们愈发崇拜包拯。

冉闵成为英雄,自然也是同样的道理。

冉闵本人值不值得称赞并不重要,古人长已矣。你还能把他复活了再去问问他自己具体干了些什么事?

唯有他们的名字与故事,作为符号存在于我们文化与语言之中。成为我们现代人的思维武器。

那些符号是现代人的符号,它们代表着我们一种需求。代表着我们的一种控诉。

重要的不是这个符号所对应的历史人物。

而是这个符号本身。


user avatar   li-hong-peng-70-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让他身边的汉人重新体验到了成为人的感觉。

有人说他背主求荣,有人说他曾经也杀汉人,也有人说他就是只会杀人的禽兽。

可他身边的汉人不会这么想,他们是从动物重新变回了人,让北地的汉人好好缓了一口气。

从小了说他和北地汉人曾经辉煌壮烈的厮杀报仇雪恨过了,从大了说削弱了北方胡族势力让他们不敢再像之前一样放肆了。


user avatar   sui-feng-19-89-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冉闵灭的是羯族,这个民族是白种人是入侵民族,而且被彻底灭族,不存在今天的中华民族之中。冉闵保住了北方汉人的生命,当然是民族英雄


user avatar   zhou-xue-f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勉强应该算。

我们不从民族观入手,因为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们试着从文化观、政策观和国家观入手去看。

从文化观、国家观来看:

冉闵虽然是自己为了当皇帝而干事的,但客观上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基础。

说的更直白一些,中国自汉以来,所有的统治者都是以“炎黄子孙”的名义来实现对中国统治,而只有1.5个政权例外,就是刘曜的赵和石勒的赵。而冉闵就是这两个政权最后的掘墓人。

根据现代的基因测序,早就已经发现,汉族古代的所谓的多民族融入,其实都是自己人瞎改名的一个过程。而且古人也在不知不觉中践行着这个事实。

氐:其先盖有扈氏之苗裔,世为西戎酋长”

鲜卑拓跋氏“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匈奴赫连勃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

鲜卑慕容氏:“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

刘渊不太持这个认同,但他还是给自己找了个理由: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但是到了他义子,刘曜就不认了,甚至连理由也不找了:吾之先,兴于北方。光文(刘渊)立汉宗庙以从民望。今宜改国号,以单于为祖。亟议以闻。

而到了石勒更加过分,首先,把胡人标榜为高人一等的国人,其次,他们在自我认知上,就认为自己是外来侵略者。首先,不尊炎黄,追尊其高祖曰顺皇,曾祖曰威皇,祖曰宣皇,父曰世宗元皇帝,妣曰元昭皇太后”,石虎“追尊祖㔨邪为武皇帝,父寇觅为太宗孝皇帝”。其次,标榜自己是外国人“朕生自边壤,忝当期运,君临诸夏。至于饗祀,应兼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举”。

历史上,经过冉闵的打击,石勒所做的在华夏人之外构筑一个不是炎黄子孙而是发源于北方的胡族的努力彻底失败。实际上,自石勒之后,十六国的其余政权,虽然经常有国人的概念,但大部分比较模糊,也再也没有尝试过构建一个不是炎黄子孙的族群概念,很多时候甚至都不认可自己是胡。记得某文献论过,最初的五胡就是刘、石两朝这五个匈奴胡人皇帝,在南朝的影响下才扩大到其它各部族。所以,后世如房玄龄、顾炎武有“刘、石乱华”的说法,因为在北朝最初的概念中,我们都是华人,就“刘、石”不是华人。或者说,冉闵通过屠杀,把石勒构建的一个实体性的完全不同于中国人的胡人概念消灭了。后世的胡,已经成为了一种泛称。

从政策观的角度去看:

冉闵这件事还标志着十六国时期胡汉分治政策到胡汉融合政策的转变。石勒政权也是十六国时期胡汉分制的巅峰(胡汉分治的政策从刘渊开始引入北方,到石勒是最极端的,然后就开始逐步衰退,到北魏前期基本废除),他将刘渊的政策进一步发展,在全统治地的范围内实施胡汉分制,甚至还视胡人为更高一等的国人。进一步,可以观察到,石赵之后,汉人和其它北方民族矛盾实际是减少了,很少发生冉闵时期这种激烈的互杀,也是因为再也没有人向石勒一样极端的胡汉分制,同时构建一个独立且高于汉文化的少数民族了。后来,同样族人极少的苻坚选择了和石勒完全相反的一条路,将自己人和各部族居民分于各地,北魏拓跋氏更进一步,离散诸部,分土定局,大幅降低胡汉分治政策,逐步改变了当时各有部落、不相杂错的状态,让北方少数民族和汉充分交流与杂居,终于在永嘉之乱百年后让北方重新稳定下来。(每回看到石赵和北魏相提并论,我就无力吐槽,要知道,这两家民族政策基本是反着来的。)

而后世,正是由于所有人都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才让中国文明有了一个始终传承的基础条件之一。


user avatar   bu-fu-ru-lai-bu-fu-qing-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颁发杀胡令,拯救了北方、中原的汉族,毫无疑问就是民族英雄,有些反汉分子就是逢汉必反,汉人的英雄被它们疯狂诋毁抹黑,在这些反汉分子眼中汉人被屠杀不能反抗了,反抗了你就是大汉族主义,你就是汉西斯破坏民族大团结,不仅不能反抗还要洗干净脖子等着它们来砍才好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冉闵是不是民族英雄不重要,一些群体要表现出他们心中存在着这么一个英雄冉闵很重要。

他们根本不需要去了解冉闵这个人到底有何事迹,他们只需要一种舆论和风向,借冉闵输出他们心中的一种情绪即可。

如果所谓的康乾”盛世“能被翻案打倒;康熙那些厚脸皮的粉饰把戏能被主流舆论拆穿;岳飞是民族英雄至少在教科书中应该和清打开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罪行同样不容置疑;现如今各种乱飞的辫子戏能消停一些;甚至不正确的说某些实行已久的国策。奉冉闵为民族英雄这种论调根本不会出现。

冉闵到底史实如何对奉冉闵为民族英雄的群体根本没意义。他们的动机只是对一些压制的一种反弹,特意选出了冉闵这个具有那些”莫须有“事迹的形象,借他的极端行为隐晦表现自己的情绪,他们需要以极端抗极端,冉闵恰好适合。

《鹿鼎记》中有个情节,韦小宝向康熙进言建议加大力度供奉关羽岳飞,康熙说关羽可以,岳飞就算了。

韦小宝是何民族无从断定恰恰是这段的精髓。因为这段体现了,就算直接锁死韦小宝实际就是个满人而成长经历不变,他的想法依然不会有变化。

有些共识不是统治阶层为了利益而想强行揭过就能让所有人都接受的。但大趋势无力抗衡,只好借力打力了。

会因这些事不惜搬出冉闵这号人物算是最终的无奈之举了。毕竟中国人最爱的该是中庸,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除非压抑的急了,没人想走极端。

中国人也一向信祖宗。无论哪族人。但当有人请你对祖宗那些事闭嘴特别是针对某部分人时,这不就会吵开了。


user avatar   zhan-mei-76-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发现网上人对民族英雄的定义双标到滑稽的地步。比如说这个冉闵,你就是把他黑破天了,也不能否认他在五胡十六国的大浪潮中孤独地立了一个汉人的旗子。有冉闵这样的人在,北方的汉族比例至少能高一点,汉人多少有个守护他们的国家,免做亡国奴。

石氏残暴苛敛,人饥相食,闵散发仓库,救济困穷,很得民众的爱护。做皇帝后,提拔人才,不限门第贵贱,政治渐次清明。中原人士,称他有开国气象,他请东晋出兵同讨叛逆,更是深明种族大义。当时羌酋姚戈仲臣服石氏,但不敢反晋,慕容俊名义上也算东晋的藩国,晋魏合作,正名伐叛,胜利很有把握。可是东晋君臣,不肯立在种族观点上协力御侮,却想陈师边境,坐观成败,乘机取利。结果冉闵力竭败灭,中原被慕容俊吞并,自称皇帝。东晋使臣见俊,俊说“‘我受中国人民推举,已经做皇帝了,你回去告诉你们的天子吧”。东晋想不费力占便宜,失去驱逐野蛮种族的机会。不顾种族大义,不顾民众痛苦,止为自己计算利益,这是腐朽统治阶级的特性。
东晋不愿与冉闵合作, 共同驱逐外族,却想乘机取巧,坐收渔人之利。结果魏败燕兴,东晋自保不暇,再没有恢复中原的机会。
十六国时,汉族冉闵杀胡羯二十余万,他自以旧是晋朝人民,想迎晋帝司马聃还都洛阳,被士族胡睦劝阻。后来又请晋军北伐,协力讨平中原,又被南朝士族拒绝。冉闵出身微贱,懂得民族大义,南北士族却同样不理会这个。

1941年中国通史简编


民族英雄最主要的定义就是保护本族,抵抗外族侵略者,请问冉闵哪里不配了?当然,冉闵确实有残暴无情的品质,如果你要强求一个完美无缺的英雄,他不适合。但究其本质,冉闵无非是和太平天国义和团一样,属于无知者无畏式的蛮横而已——谁叫那些应该肩负国家责任的士族都躲到江南去了呢?但他的行动代表着汉民族的意志,这才是评价他的关键。

只要分析下史籍,我们不难发现冉闵确实很得汉人之心。慕容鲜卑杀害冉闵之后,河南不断出现各种天灾,实际上就是冉闵为民心所向的一种体现。而当他们重新追封冉闵爵位,承认其地位后,才以一场标志性的大雪结束了所谓的“天灾”,代表着对冉闵象征的人民力量的妥协。

《晋书冉闵传》: 俊送闵既至龙城,斩於遏陉山。山左右七裏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至於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諡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是岁永和八年也。

反过来再看曹操,他通过屠杀降低本民族人口,再通过强迁逼迫游牧民族“入侵”中国。五胡十六国里率先立国的刘渊李雄等人全是曹操迁来的那伙人的直系子孙。

曹操迁移游牧民族入中国记录
zhihu.com/answer/184076
曹操屠城比例和历代开国的对比
zhihu.com/answer/161263

曹操杀戮本族,植入外族。以一己之力降低了北方汉族人口比例,奠定了北朝未来的乱局。然而这么一个民族败类,反而被网民认为是民族英雄。。。。






user avatar   ji-xia-san-re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客观地说,某些人(或某些群体)高度评价冉闵,绝不是从“立德”的角度入手的,而是从“立功”的角度入手的。因为他杀掉的胡人数量之多前无古人(据说直接间接杀掉上百万胡人,此前与胡人作战最成功的霍去病也仅斩杀11万匈奴人),极大削弱了中原腹地胡人的力量。如果没有冉闵,十六国时期中原腹地有可能被彻底胡化。

如果从灭胡的成效来看,确实没谁可以和冉闵相比。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他作出怎样的高估都不过分。


当然,冉闵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至于他是不是民族英雄,恐怕不同的人群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但是,《晋书》(正史,而且是二十四史中的上乘之作)已经把他刻画为事实上的英雄。注意载记第七•后赵 石季龙载记下》结尾部分这样的文字:“坟土未燥,祸乱荐臻,衅起于张豺,族倾于冉闵,积恶致灭,有天道哉!”“世龙之殪晋人,既穷其酷;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无德不报,斯之谓乎!”在作者看来,石季龙(石虎)作恶多端,结果遭到了报应,罪有应得。在作者看来,为晋人(汉人)报仇的就是冉闵。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没有说冉闵半个“不”字,没有因为冉闵杀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胡人而批评他一个字。


看到很多非议冉闵的文字,但很多都是空发议论,有不少都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看到有人把冉闵和希特勒、东条英机并列,很是无语,简直是在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希特勒等主要是在侵略别国之后在国外滥杀人,而且大前提是德国等没有被异族奴役。冉闵虽然杀了很多人,但杀的是异族,是在本土杀入侵的异族,而且是压迫赵人很多年的异族。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责任在谁?

注意“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这样的文字,这应该就是“杀胡令”的内容了。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样的命令应该是针对官员的,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结果呢,“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冉闵麾下的文武官员数量很有限(也就数以千计),显然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汉族民众响应了他的号召。

普通民众为什么在得不到赏赐的情况下也要大量捕杀胡羯?这才是值得深思的。

《晋书》中的《载记第七•后赵 石季龙载记下》评价如下:“夫从逆则凶,事符影响;为咎必应,理若循环。世龙之殪晋人,既穷其酷;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无德不报,斯之谓乎!

从正史来看,冉闵根本就没受到指责,而是被描写为复仇者,至少不是负面的。作者的倾向其实是很明显的,就差说一句“杀得好”了。

可笑的是,那些非议冉闵的人拿不出任何有分量的史料证明自己的观点,不但不敢面对正史,连野史资料都拿不出,尽是一些“三姓家奴”“杀汉人比杀胡人多”等莫名其妙的东西。


关于“三姓家奴”,据说与吕布有关(注意,是与《三国演义》中的吕布有关,而不是与历史上的吕布有关)。

三姓家奴,典出罗贯中《三国演义》:“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大骂吕布为“三姓家奴”:吕布本身姓吕,父亲早逝,认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后杀了丁原,投降董卓,拜为义父,之后为了貂蝉,又不惜与义父反目,杀了董卓;一个生父,两个义父,吕布历经三姓,是以称“三姓”,古代讲究从一而终,讲究“忠”“孝”,像吕布这样的行为很为人不齿,是以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注:历史中的吕布并未有三姓家奴之称,历史中吕布与丁原并非父子)。

吕布经历了一个生父、两个义父,那么冉闵呢?

根据历史记载,他只有一个生父(冉瞻,一说又名冉良),只有一个义祖(“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值得注意的是,冉闵是因为父亲的关系才成为石虎养孙的,他本人从来就没有拜谁为义父。换句话说,冉闵从始至终也只有一个父亲(这个父亲只是生父),那就是冉瞻(冉良)。

某些人为了贬低冉闵,莫名其妙地称他为“三姓家奴”。事实上,这完全就是民科的重大发明,历史学界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观点。不信就把他和吕布(无论演义中的吕布还是历史上的吕布)进行比较,其相似度微乎其微。

至于持“杀汉人比杀胡人多”观点的人就更是搞笑了。

冉闵打过汉人吗?打过。

《资治通鉴》卷96:“及庾亮镇武昌,卒使毛宝、樊峻戍邾城。赵王虎恶之,以夔安为大都督,帅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将军、兵五万人寇荆、扬北鄙,二万骑攻邾城。毛宝求救于庾亮,亮以城固,不时遣兵。九月,石闵败晋兵于沔阴,杀将军蔡怀;夔安、李农陷沔南;朱保败晋兵于白石,杀郑豹等五将军;张貉陷邾城,死者六千人,毛宝、樊峻突围出走,赴江溺死。夔安进据胡亭,寇江夏;义阳将军黄冲、义阳太守郑进皆降于赵。安进围石城,竟陵太守李阳拒战,破之,斩首五千馀级,安乃退。遂掠汉东,拥七千馀户迁于幽、冀。”

冉闵在沔阴打败蔡怀,并杀之,其作战规模并不大,歼敌至多有万人。

再有,“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这样的记载也被作为冉闵杀汉人的证据。有人据此声称“灭胡斗争”中无辜而死的大约一半是汉人。此说不值一驳,古往今来有多少汉人具有“高鼻多须”的面貌特征?应该不会超过百分之几。

冉闵杀的胡人有多少?《晋书载记第七•后赵 石季龙载记下:“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

这只是冰山之一角,消灭的胡人已经有二三十万。

客观地说,就算冉闵只杀了这二三十万人,屠胡的业绩已经是前无古人。所谓碰瓷说,更是可笑的。祖逖、刘琨、张重华等虽然也是民族英雄,但是就战绩而言还是要逊色一些。就算是被歌颂最多的民族英雄之一霍去病,也只是“斩首十一万级”。

注意其中的关键词“闵躬率赵人”。如果没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根本就收不到这样的效果。

最近二十年以来,历史发明家、键盘史学家有两大“成果”:一个是“太平天国比清朝腐朽”,一个是“冉闵杀的汉人比胡人多”。他们习惯于“张口就来”,无需任何原始文献支撑。事实上,他们也懒得翻书。





附录:《晋书》中的《载记第七•后赵 石季龙载记下》,乃是记载冉闵事迹的第一手资料。


初,遵之发李城也,谓石闵曰:「努力!事成,以尔为储贰。」既而立衍,闵甚失望,自以勋高一时,规专朝政,遵忌而不能任。闵既为都督,总内外兵权,乃怀抚殿中将士及故东宫高力万余人,皆奏为殿中员外将军,爵关外侯,赐以宫女,树己之恩。遵弗之猜也,而更题名善恶以挫抑之,众咸怨矣。而又纳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之计,颇疑惮于闵,稍夺兵权。闵益有恨色,准等咸劝诛之。遵召石鉴等入,议于其太后郑氏之前,皆请诛之。郑氏曰:「李城回师,无棘奴岂有今日!小骄纵之,不可便杀也。」鉴出,遣宦者杨环驰以告闵,闵遂劫李农及右卫王基,密谋废遵。使将军苏亥、周成率甲士三十执遵于如意观。遵时方与妇人弹棋,问成等曰:「反者谁也?」成曰:「义阳王鉴当立。」遵曰:「我尚如是,汝等立鉴,复能几时!」乃杀之于琨华殿,诛郑氏及其太子衍、上光禄张斐、中书令孟准、左卫王鸾等。遵凡在位一百八十三日。

  鉴乃僭位,大赦殊死已下。以石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李农为大司马,并录尚书事;郎闿为司空,秦州刺史刘群为尚书左仆射,侍中卢谌为中书监。

  鉴使石苞及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夜诛闵、农于琨华殿,不克,禁中扰乱。鉴恐闵为变,伪若不知者,夜斩松、才于西中华门,并诛石苞。

  时石祗在襄国,与姚弋仲、苻洪等通和,连兵檄诛闵、农。鉴遣石琨为大都督,与张举及侍中呼延盛率步骑七万分讨祗等。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谋诛闵、农,闵、农杀之。

  龙骧孙伏都、刘铢等结羯士三千伏于胡天,亦欲诛闵等。时鉴在中台,伏都率三十余人将升台挟鉴以攻之。临见伏都毁阁道,鉴问其故。伏都曰:「李农等反,巳在东掖门,臣严率卫士,谨先启知。」鉴曰:「卿是功臣,好为官陈力。朕从台观卿,勿虑无报也。」于是伏都及铢率众攻闵、农,不克,屯于凤阳门。闵、农率众数千毁金明门而入。鉴惧闵之诛己也,驰招闵、农,开门内之,谓曰:「孙伏都反,卿宜速讨之。」闵、农攻斩伏都等,自凤阳至琨华,横尸相枕,流血成渠。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胡人或斩关,或逾城而出者,不可胜数。使尚书王简、少府王郁帅众数千,守鉴于御龙观,悬食给之。令城内曰:「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敕城门不复相禁。于是赵人百里内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门。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太宰赵鹿、太尉张举、中军张春、光禄石岳、抚军石宁、武卫张季及诸公侯、卿、校、龙腾等万余人出奔襄国。石琨奔据冀州,抚军张沈屯滏口,张贺度据石渎,建义段勤据黎阳,宁南杨群屯桑壁,刘国据阳城,段龛据陈留,姚弋仲据混桥,苻洪据枋头,众各数万。王朗、麻秋自长安奔于洛阳。秋承闵书,诛朗部胡千余。朗奔于襄国。麻秋率众奔于苻洪。

  石琨及张举、王朗率众七万伐邺,石闵率骑千余,距之城北。闵执两刃矛,驰骑击之,皆应锋摧溃,斩级三千。琨等大败,遂归于冀州。

  闵与李农率骑三万讨张贺度于石渎,鉴密遣宦者赍书召张沈等,使承虚袭邺。宦者以告闵、农,闵、农驰还,废鉴杀之,诛季龙孙三十八人,尽殪石氏。鉴在位一百三日。

  季龙小男混,永和八年将妻妾数人奔京师,敕收付廷尉,俄而斩之于建康市。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害,混至此又死。初,谶言灭石者陵,寻而石闵徙兰陵公,季龙恶之,改兰陵为武兴郡,至是终为闵所灭。始勒以成帝咸和三年僭立,二主四子,凡二十三年,以穆帝永和五年灭。

  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龙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其先汉黎阳骑都督,累世牙门。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历位左积射将军、西华侯。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拜建节将军,徙封修成侯,历位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季龙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及败梁犊之后,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

  永和六年,杀石鉴,其司徒申钟、司空郎闿等四十八人上尊号于闵,闵固让李农,农以死固请,于是僭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曰永兴,国号大魏,复姓冉氏。追尊其祖隆元皇帝,考瞻烈祖高皇帝,尊母王氏为皇太后,立妻董氏为皇后,子智为皇太子。以李农为太宰、领太尉、录尚书事,封齐王,农诸子皆封为县公。封其子胤、明、裕皆为王。文武进位三等,封爵有差。遣使者持节赦诸屯结,皆不从。

  石祗闻鉴死,僭称尊号于襄国,诸六夷据州郡拥兵者皆应之。闵遣使临江告晋曰:「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朝廷不答。闵诛李农及其三子,并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晋卢江太守袁真攻其合肥,执南蛮校尉桑坦,迁其百姓而还。

  石祗遣其相国石琨率众十万伐邺,进据邯郸。祗镇南刘国自繁阳会琨。闵大败琨于邯郸,死者万余。刘国还屯繁阳。苻健自枋头入关。张贺度、段勤与刘国、靳豚会于昌城,将攻邺。闵遣尚书左仆射刘群为行台都督,使其将王泰、崔通、周成等帅步骑十二万次于黄城,闵躬统精卒八万继之,战于苍亭。贺度等大败,死者二万八千,追斩勒豚于阴安乡,尽俘其众,振旅而归。戎卒三十余万,旌旗钟鼓绵亘百余里,虽石氏之盛无以过之。闵至自苍亭,行饮至之礼,清定九流,准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进,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

  闵率步骑十万攻石祗于襄国,署其子太原王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以降胡一千配为麾下。光禄大夫韦謏启谏甚切,闵览之大怒,诛謏及其子孙。闵攻襄国百余日,为土山地道,筑室反耕。祗大惧,去皇帝之号,称赵王,遣使诣慕容俊、姚弋仲以乞师。会石琨自冀州援祗,弋仲复遣其子襄率骑三万八千至自滆头,俊遣将军悦绾率甲卒三万自龙城,三方劲卒合十余万。闵遣车骑胡睦距襄下场长芦,将军孙威候琨于黄丘,皆为敌所败,士卒略尽,睦、威单骑而还。琨等军且至,闵将出击之,卫将军王泰谏曰:「穷寇固迷,希望外援。今强救云集,欲吾出战,腹背击我。宜固垒勿出,观势而动,以挫其谋。今陛下亲戎,如失万全,大事去矣。请慎无出,臣请率诸将为陛下灭之。」闵将从之,道士法饶进曰:「太白经昴,当杀胡王,一战百克,不可失也。」闵攘袂大言曰:「吾战决矣,敢谏者斩!」于是尽众出战。姚襄、悦绾、石琨等三面攻之,祗冲其后,闵师大败。闵潜于襄国行宫,与十余骑奔邺。降胡栗特康等执冉胤及左仆射刘琦等送于祗,尽杀之。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中书监卢谌、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诸将士死者十余万人,于是人物歼矣。贼盗蜂起,司、冀大饥,人相食。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闵悔之,诛法饶父子,支解之,赠韦謏大司徒。

  石祗使刘显帅众七万攻邺。时闵潜还,莫有知者,内外凶凶,皆谓闵已没矣。射声校尉张艾劝闵亲郊,以安众心,闵从之,讹言乃止。刘显次于明光宫,去邺二十三里,闵惧,召卫将军王泰议之。泰恚其谋之不从,辞以疮甚。闵亲临问之,固称疾笃。闵怒,还宫,顾谓左右曰:「巴奴,乃公岂假汝为命邪!要将先灭群胡,却斩王泰。」于是尽众而战,大败显军,追奔及于阳平,斩首三万余级。显惧,密使请降,求杀祗为效,闵振旅而归。会有告王泰招集秦人,将奔关中,闵怒,诛泰,夷其三族。刘显果杀祗及其太宰赵鹿等十余人,传首于邺,送质请命。骠骑石宁奔于柏人。闵命焚祗首于通衢。

  闵徐州刺史刘启以鄄城归顺。刘显复率众伐邺,闵击败之。还,称号于襄国。闵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豫州牧冉遇、荆州刺史乐弘皆以城归顺。平南高崇、征虏吕护执洛州刺史郑系,以三河归顺。慕容彪攻陷中山,杀闵宁北白同、幽州刺史刘准,降于慕容俊。时有云黄赤色,起东北,长百余丈,一白鸟从云间西南去,占者恶之。

  刘显率众伐常山,太守苏亥告难于闵。闵留其大将军蒋干等辅其太子智守邺,亲率骑八千救之。显所署大司马、清河王宁以枣强降于闵,收其余众,击显,败之,追奔及于襄国。显大将曹伏驹开门为应,遂入襄国,诛显及其公卿已下百余人,焚襄国宫室,迁其百姓于邺。显领军范路率众千余,斩关奔于枋头。

  时慕容俊已克幽、蓟,略地至于冀州。闵帅骑距之,与慕容恪相遇于魏昌城。闵大将军董闰、车骑张温言于闵曰:「鲜卑乘胜气劲,不可当也,请避之以溢其气,然后济师以击之,可以捷也。」闵怒曰:「吾成师以出,将平幽州,斩慕容隽。今遇恪而避之,人将侮我矣。」乃与恪遇,十战皆败之。恪乃以铁锁连马,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数周。闵众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余里,马无故而死,为恪所擒,及董闰、张温等送之于蓟。俊立闵而问之曰:「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俊怒,鞭之三百,送于龙城,告廆、皝庙。

  遣慕容评率众围邺。刘宁及弟崇帅胡骑三千奔于晋阳,苏亥弃常山奔于新兴。邺中饥,人相食,季龙时宫人被食略尽。冉智尚幼,蒋干遣侍中缪嵩、詹事刘猗奉表归顺,且乞师于晋。濮阳太守戴施自仓垣次于棘津,止猗,不听进,责其传国玺。猗使嵩还邺复命,干沈吟未决,施乃率壮士百余人入邺,助守三台,谲之曰:「且出玺付我。今凶寇在外,道路不通,未敢送也。须得玺,当驰白天子耳。天子闻玺已在吾处,信卿至诚,必遣军粮厚相救饷。」干以为然,乃出玺付之。施宣言使督护何融迎粮,阴令怀玺送于京师。长水校尉马愿、龙骧田香开门降评。施、融、蒋干悬缒而下,奔于仓垣。评送闵妻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钟、司空条攸、中书监聂熊,司隶校尉籍罴、中书令李垣及诸王公卿士于蓟。尚书令王简、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肃自杀。

  俊送闵既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至于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是岁永和八年也。

  史臣曰:夫拯溺救焚,帝王之师也;穷凶骋暴,戎狄之举也。蠢兹**,自古为虞,限以塞垣,犹惧侵轶,况乃入居中壤,窥我王政,乘弛紊之机,睹危亡之隙,而莫不啸群鸣镝,汨乱天常者乎!

  石勒出自羌渠,见奇丑类。闻鞞上党,季子鉴其非凡;倚啸洛城,夷甫识其为乱。及惠皇失统,宇内崩离,遂乃招聚蚁徒,乘间煽祸,虔刘我都邑,翦害我黎元。朝市沦胥,若沈航于鲸浪;王公颠仆,譬游魂于龙漠。岂天厌晋德而假兹妖孽者欤!观其对敌临危,运筹贾勇,奇谟间发,猛气横飞。远嗤魏武,则风情慷慨;近答刘琨,则音词倜傥。焚元超于苦县,陈其乱政之愆;戮彭祖于襄国,数以无君之罪。于是跨蹑燕、赵,并吞韩、魏,杖奇材而窃徽号,拥旧都而抗王室,褫毯裘,袭冠带,释介胄,开庠序,邻敌惧威而献款,绝域承风而纳贡,则古之为国,曷以加诸!虽曰凶残,亦一时杰也。而托授非所,贻厥无谋,身陨嗣灭,业归携养,斯乃知人之暗焉。

  季龙心昧德义,幼而轻险,假豹姿于羊质,骋枭心于狼性,始怀怨怼,终行篡夺。于是穷骄极侈,劳役繁兴,畚锸相寻,干戈不息,刑政严酷,动见诛夷,惵惵遗黎,求哀无地,戎狄残犷,斯为甚乎!既而父子猜嫌,兄弟仇隙,自相屠脍,取笑天下。坟土未燥,祸乱荐臻,衅起于张豺,族倾于冉闵,积恶致灭,有天道哉!夫从逆则凶,事符影响;为咎必应,理若循环。世龙之殪晋人,既穷其酷;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无德不报,斯之谓乎!

  赞曰:中朝不竞,蛮狄争衡。尘飞五岳,雾晻三精。狡焉石氏,怙乱穷兵。流灾肆慝,剽邑屠城。始自群盗,终假鸿名。勿谓凶丑,亦曰时英。季龙篡夺,淫虐播声。身丧国泯,其由祸盈。


user avatar   bisso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施琅当得,冉闵就当不得?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日本「军神」乃木希典? 
  元人篡改历史,知友们怎么看? 
  中国 1949 年建国初期可否不识别民族? 
  老舍为什么会自杀? 
  历史上有哪些一出场就大杀四方、无人能敌的人? 
  为什么在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末期,会出现大量的组合姓氏的家族? 
  南疆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古代有没有描写军人或平民战争后遗症的记录? 
  如果英国在特拉法尔加战役被击败,会对后期战事和欧洲历史造成什么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对非洲有没有积极影响? 

前一个讨论
李自成是否算汉族罪人?
下一个讨论
「中国在鸦片战争前识字率到不了10%;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却能达到40%多」的说法是真的吗?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