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新冠肺炎疫情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第3页

                 

user avatar   zhang-wei-feng-82-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北京,刚被隔离7天,一言难尽!

大概上午十点,公司所在大厦的物业通知封楼。

被封人员在各自公司等待全员核酸。

十二点的时候去B1吃饭,发现人满为患,打算去B1层的便利店买点速食,发现货架全部空空。

全大厦几千人,从下午一点多开始核酸,核酸到下午六点,还有部分人没有排到核酸。

核酸完毕的可以回家。

没做核酸的人员被通知在大厦过夜。

答主还算幸运,五点多做上核酸,六点回家。

回家后所在区防疫办电话通知居家隔离7日+7日健康监测,有两种方案选择,第一全家隔离七天,第二拉到特定地点单独隔离7天,吃住全免。

家人担心单独隔离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于是选择第一种。

门上门磁,开门就报警。吃喝拉撒全在不足一百平的房子里,足不出户。

三天做一次核酸。

没有了阳光,没有了雨露、没有了社交,没有了户外运动,所有和自由相关的活动都没有了。

整个人很颓废,心情的起伏会随着被隔离时间的拉长而逐渐变大。

被隔离的七天我每天都在想,那些坐牢的人是怎么坚持活下去的……

被隔离期间,三岁的闺女问过我一句话:爸爸,我们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要把我们关起来?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也解释不清楚。


整个事件的起因是有个人来我们大厦一层咖啡厅待了一个小时,然后第二天确诊了。我们大厦几千人全部居家隔离。据我所知这个被确诊的人当天去过至少三个大厦。一个人牵扯上万个家庭,7天全部处于停滞状态,代价是否有点太大了。


跑题了。个人感觉疫情遥遥无期,国内围追堵截,国外放飞自我,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在中国提出双循环的大环境下,我们很难独善其身。希望疫情快点完吧,有太多企业被疫情打倒了,同时也有太多的人被疫情搞的神经兮兮了。比如正在被隔离的,比如谈疫色变的……


————————————

另外说个题外话,我们公司有个科研人员,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是英国国籍,60多岁了,武汉疫情爆发后他快速回了英国。

后面疫情的发展让他始料未及,国内逐渐平息,国外水深火热,然后他至今没有回来。经常视频和公司的高管讨论工作。

前些日子,奥密克戎肆虐时,他和大家视频时有轻微咳嗽,当时大家很关心的问他没被感染吧!

他回答:可能这两天感冒了,吃了两片药,应该没啥事。

几天后,他感冒好了,去测了一下,发现他之前感染的正是奥密克戎。据他自己说:基本没什么感觉,和普通感冒没什么差别。


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在未被隔离前,有个好朋友被居家隔离14天。

当时我俩视频,我还打趣地说:你命真好呀,算是从公司解放出来了!

朋友说:你懂个屁,憋死人了……

我:你矫情个毛线啊,不就14天吗,在家吃喝玩乐的多好!

朋友说:说句实话,我宁愿天天去上班,也不愿意被关在家里!

现在我相信他说的是实话,封闭空间给人的精神压力很大,你会不自觉地去想,我为什么会被关起来,社会主义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人是思想矛盾的动物,一旦被动陷入封闭的空间,思维也会跟着陷进死胡同,无论你平时多乐观,多想得开,都无法改变环境对你思维的钳制,赤裸裸的钳制。

这个和主动封闭和被动封闭有着直接关系。

门磁一上,防疫办的保安两班倒24小时坐在你家门口,路过邻居的议论,都会使你发出疑问:“我犯了什么错?”

还是那句话,希望疫情快点过去,不要再让更多的人被封闭,虽然避免了病毒的传播,但是会对被隔离人精神的有所打击。


user avatar   xuan-xxx-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2.3012更新,补个图自己品吧。


加一句。我们的人民禁得住折腾。所有由防疫导致的损失我可没听说有人赔,被隔离的除了正经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大把的中小企业工资都不给发的人的损失也没见谁管。房租最开始武汉封城还呼吁一下减免,你看现在还提吗?基本上就是谁碰上谁倒霉,损失都自己担着。

但是恰好我们都爱国,都遵从集体主义,都愿意牺牲小我自己承担防疫的损失。你们不会以为那些在一线奋斗很久的基层和医护人员加那么多班都有足够的加班费吧,不会以为他们都能正儿八经休双休吧?大多数人都是义务劳动或者拿着象征性补偿在劳动的。

我们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多多少少恨不得所有打工的都996而且没加班费,而不是都愿意955加班三倍工资。尽管这些是写在劳动法里的。

你信不信上面口风一转,下面小粉红立马就能忘了动态清零是什么,转而全面支持开放和任何上面的政策,然后再大喊赢麻了。


user avatar   hai-kuo-tian-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时候是个头?其实分两种。第一种,国家选择拿新冠疫情不当事儿了。第二种,疫情真的结束了。目前情况是,第二种我都想不到怎么实现。寄希望于新冠病毒往“广泛扩散加自杀的方向走么”?病毒是完全唯物的,不是你想他怎样就怎样。

那第一种呢?以日本疫情为例,大家看看情况,就是一开始大家认为的“轻微的”奥密克戎,对社会和人的健康造成了什么影响。几个重要前提

1.日本在9月,打过2针疫苗的人数就超过了50%,换言之到今年3月,50%的人疫苗都不超过半年。然后在12月的时候,疫苗接种率就快接近80%了。

2.日本人和欧美人不一样的是,非常听话守规矩。比如带口罩、比如避免三密等等。

3.日本ICU及相当ICU功能的HCU病床数一共约1.7万张,折合每10万人13.5张,高于意大利(12.5张)、法国(11.6张)、西班牙(9.7张)、英国(6.6张)。中国呢?每10万常住人口综合ICU床位数为4.37张。

然后面临奥密克戎,是什么情况呢?

每日确诊总人口的百万分之700,换算到中国,每天98万人。

ICU这种鬼门关前走一遭的人数,还没要赶上德尔塔那波。

但是死亡人数,超了。每天因新冠死亡总人口百万分之1.6。换算到中国,每天2240人。这个数不大吧。但从新冠发生,到现在,中国累计因新冠死亡人数还没有超过6000人。

医疗系统承受压力情况。东京周边(东京都、神奈川、琦玉、千叶)都红了。这里必须要看神奈川的一个特色数据:

PCR阳性率,100%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实现的。

在日本更多的人是居家在自己隔离治疗,这些人有多少呢?82.9万。德尔塔那一拨的顶也就24万。

下面说说疫情对社会的影响,请看下文:

这个文章是按每日新增4万来算的,密接者会有180万。那等比例放大,一天确诊8万人,密切都有360万。OK,问题就来了,密切的人可以到处跑么?是不是得居家隔离呢?

日本人口一共1.258亿,每天在家隔离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86%,换算到中国,是4000万人。4000万人居家隔离。

最后看一眼经济。这是季节调整后实际GDP环比情况。

不知道奥密克戎这波,能把GDP的坑砸多深。




日本可是在12月初就宣布禁止外国人入境了。(原来有签证的,还有日本人还能入境)。但不成想,美军基地成了扩散源。

其实不是中国开不开放国门的问题。而是国家对于新冠政府防控的策略问题。

中国的医疗资源水平比日本差距还是很大的。10万人icu,日本是13.5,中国是4.3。每万人普通床位数在2012年是日本的三分之一,现在往多里算二分之一。(2020年的查到了,千人病床数,2020年中国是6.46,日本是13.7。确实就是二分之一)

开放,就意味着需要承担疫情扩散的风险。而且防疫,外防输入口岸隔离--及时流调隔离-区域封锁-全城封锁-多点爆发-医院选择性治疗。

真的到了最后一步,那就是各顾个了,全靠个人想办法了。美国那个河山硕的例子还是挺震撼我的——就给你安排到等死区,医疗资源有限,只能救高价值的人。 @拍照稀烂帮帮主 那个专业词儿叫啥来着?

完全开放,每天100万人的确诊、每天2000人的死亡、每天4000万人需要居家隔离。以及派生的医疗资源挤兑、社会劳动不足、消费下滑。

这些代价,和人员自由出入相比,孰轻孰重?

如果说外向型经济,请看两个数据:

2020年,我国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逆势增长,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2020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折合1443.7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折合17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0.2%;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 据海关统计,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与2019年相比,我国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3.9%、26.1%、21.2%。

当然,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最近有这么两个政策文件

为应对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国家实施了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一系列服务业助企纾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聚集性接触性服务业行业仍然运行艰难,普遍面临消费市场萎缩、经营成本上升、人工租金上涨、防疫开支增加、平台佣金高企、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制定出台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政策措施,帮扶其渡过难关、恢复发展。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政策措施。

几家欢乐几家愁。我认识的朋友,有海运公司的,真的赚麻了。有搞酒店民宿的,人都晕了。


关于怎么才能结束,我中午吃个饭想想再更新。


先来看一个当前全球疫苗接种情况:

这是截至2月19日,全球5000万人以上国家的疫苗接种情况。关键是最底下几个,疫苗接种率不到40%的:缅甸(5441万)、埃及(1.02亿)、南非(5931万)、肯尼亚(5377万)、埃塞俄比亚(1.15亿)、尼日利亚(2.06亿)、坦桑尼亚(5973万)、刚果(金,8956万)。非洲整体的两针接种率是17%,人口是12.16亿。


这里推荐一下 @拍照稀烂帮帮主 的这篇文章。往昨天看,2021年如果实现了全球70%接种的目标,可能真就没有德尔塔、奥密克戎什么事儿了。

不管是第一代扛把子Alpha、Beta、Gamma,还是第二代扛把子Delta,又或者现如今的第三代扛把子Omicron,它们之所以有机会憋出大招,轮番肆虐全球,其实归根结底,都是2020年上半年全球第一波爆发那阵,人类全面防疫拉胯的结果而已。
如果在2020年上半年初尝败绩之后,人类能知耻而后勇,一举清零的话呢,其实完全有机会斩断因果,从此不再担心变异株的困扰~
但既然绝大多数人类文明都选择躺平等艹,那么每一波拉胯种下的因,都将会像开惊吓盲盒一样,在6-16个月之后,甚至更久的将来,结出令人望而生畏的恶果

如果往乐观的方向说,因为有了疫苗,人类在一大推妖魔鬼怪变种中间,被德尔塔、被奥密克戎,砍了两刀。要是没有,七八刀上来,还不知道啥情况呢。

昨日因,今日果。今日因,亦是明日果。

世卫组织汇总了一系列对各国的建议,

1.继续对COVID-19疫情采取基于证据的公共卫生和社交措施、疗法、诊断工具和疫苗,并与世卫组织分享应对经验。
2.通过评估、降低和沟通风险,实施针对大型集会活动的风险管理方法。
3.实现世卫组织的行动呼吁,在2022年7月初之前让所有国家至少70%的人口接种疫苗并将COVID-19疫苗接种纳入常规卫生服务。
4.加强对SARS-CoV-2的监测,并继续向世卫组织报告,以便能够快速识别、追踪和评估各种变异株,并继续监测大流行的演变及其控制。
5.缔约国应确保拥有针对危重SARS-CoV-2临床护理和COVID-19后疾病以及维持基本卫生服务的充分快速增援能力,并且应该为恢复各级卫生服务以及提供充足资金、物资和人力资源制定计划。
6.取消或放松国际交通禁令,因为这些禁令不会带来增值,并继续加剧缔约国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压力。
7.鉴于COVID-19疫苗在全球获取有限且分配不公平,不要求将COVID-19疫苗接种证明作为允许国际旅行的唯一途径或条件。
8.根据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的建议,承认所有已被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的疫苗和所有异源疫苗组合,
9.在国家和地方层面解决在社区参与和沟通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因谣言疫情带来的挑战,以减少COVID-19传播,应对错误信息和对一线工作者的威胁,并酌情提高对COVID-19疫苗的接受度。
10.应对在可及性和适当使用方面面临的挑战,支持及时采用世卫组织建议的疗法并进行监测。
11.对SARS-CoV-2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潜在动物宿主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

在2022年,人类可能会有防护率更好的疫苗,能有口服药,能有更完善的诊疗方案和制度。但不是所有国家都能、都愿意这么做。

要是玩游戏,就是下个令,全球都打疫苗,然后中欧美俄共同研发,分享专利技术,然后主要中国印度美国欧洲快速上产能,加强物流全球一普及。很可能消灭不了,但全球大流行是能结束的。


如何才能触发上面这个条件?唉,所谓“否极泰来”,可能是BA.2这一波真的能把欧美打醒打疼么?

病毒的感染扩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可以被人类的共同行动所改变。


最后来一个强烈推荐的扩展阅读:

应对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五种不同级别的策略,
翻译成人话,就相当于:
Control(控制): 通过人为干预,把某个特定地理范围内的发病率、流行率、致病率和致死率都控制在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程度,并且需要持续保持干预;
Elimination of disease(消除疾病): 在某个特定地理范围内通过人为干预把某种疾病的发病率降为零,并且需要持续保持干预。例如:七日风;
Elimination of infections(消除感染): 在某个特定地理范围内通过人为干预把某种病原体的感染率降为零,并且需要持续保持干预,以防止重新出现感染链。例如:麻疹、脊灰;
Eradication(扑灭): 通过人为干预,在全世界范围内永久将某种病原体的感染率降为零,并且不再需要保持干预。例如:天花;
Extinction(灭绝): 在自然环境中和实验室里都不再存在某种病原体。
当然了,教材始终有局限性,本次疫情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的应对策略,可能远远不止上述五个级别,比如在第一级“控制”之上,
其实还有第零级:“躺平等艹”;甚至还有第负一级:“故意加速传播”

然后文章重点论证了,对于很多畜共患+跨物种传播疾病,合理管控很多国家实现了“消除感染”这个状态。


最后的时候,说几句“开放国门”。或者换个角度,封闭国门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状态。

比如之前的朝鲜,那是真的不进不出。这是一种;比如因为日本疫情严重,美国把去日本的风险等级调到了最高级;比如各国不同程度要求旅客登机前要新冠检测阴性证明;比如日本也有入境后隔离的要求。再比如我国的双检测+入境隔离+航班熔断机制。

哪个国家都不是为了隔离而隔离,最大目标是防止病例输入。这个大家是共通的。

但客观困难是:

第一点,PCR也好抗体检测也好,就是很难做到100%准确。或者反过来说,能做到100%准确了,比如有啥黑科技,登机前能够15分钟测出结果,那确实起飞前一次,落地后一次检测就够了。

第二点,不同人体质不同,总会有超长潜伏期的人。潜伏个二十几三十天,概率上总会有。

第三点,病毒的传播性越来越强。专业词好像叫代际间隔,越来越短。就是说,一个超长潜伏者入了境,在有症状之前到处活动,结果就可能是传染了几十人上百人。到了这个规模,只要在多个几天,可能就需要封城了。

轻重得失相权衡,没办法,只能严格入境管理。但另一方面:一是努力提高检测技术,包括精度和速度。二是根据病毒潜伏期和传染性的变化,调整隔离措施。

应对疫情,需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才能保护人民的利益。


3月16日更新。

给自己的答案引个流。也是分享一下最新的感受。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在疫情反弹的同时,抗原检测试剂、疫苗序贯接种、诊疗方案调整、两种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获批,我国在应对疫情的科技治疗和行政管理两方面都在调整优化。

“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和“精准防控”的做法都是要坚持的。“精准防控“越做越好,疫情对人员入境的影响、对国内生产生活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


user avatar   frankychen-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被钢筋整怕了。

我寻思,我也没说立刻马上就开放国门,就取消所有措施啊。

如果特效药效果OK,大部分人都能打上疫苗了,再慢慢再慢慢看,如何一步步减少,乃至最后取消大部分防疫措施。

人类总归是要解决掉新冠病毒的,新冠病毒在人类病毒历史上连前十都排不上。

如果有条件可以开放的情况下,还喜欢闭关锁国的,去朝鲜好了,那地方几乎不需要国际交流。

~~~~~~~~~~~~~~~~~~~~~~~~~~~~

等到外贸快蚌埠住的时候。

就说这么个理吧,中国每年车祸死亡约10万人,这数字吓人不?

那赶紧把机动车给禁了啊。

那真不行,因为那样会死更多人,会有远超10万人,死于无法及时送医,死于因物流困难而导致的营养不良……

疫情封锁最大的危害,当然不是什么不能出去旅游,而是对外贸行业打击巨大。

20、21年时,我国外贸行业一片大好。因为大部分国家深陷新冠病毒之中,大量工业企业无法开工,当时大部分国家也都实行出入境管控。因此我国算是少数几个能正常开工的国家之一,订单也就雪片般飞过来。

当时大家讨论的是啥?

是去欧美的海运价格涨疯了,但你看现在还有人谈吗?因为价格开始跌了。

为什么开始跌了,说白了,就是生意开始不好做了。外贸行业普遍反应,第四季度开始,订单肉眼可见的减少了。

之前很多国家,因为疫情工厂开不了的,现在基本躺平后都开了。

之前很多展会,出入境不方便的,大家都线上开开吧,或者找个人在中国的代理人。但现在人家展会正常开,我们还要14+7,谁还来?

我国经济三驾马车是外贸、投资、消费。

大基建拉动GDP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而经济内循环还没起来,所以外贸可以说是我国经济最主要的环节,其带来的影响,基本上能占GDP的四成左右。

而且疫情带来的,动不动就封城、封楼,对企业来说也是承受不了的。


我当然知道,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医疗普及程度低,一旦开放肯定有风险,这些都是客观事实。

但新冠病毒会死人,经济崩溃也能死人。

所以就一步步,慢慢的来,别学欧美那样一口吃成胖子。

好消息是前面有欧美这些愣头青“做试验”,那我们就观察半年再说。后遗症率如何,新病毒重症率死亡率如何。新冠特效药疗效如何。

半年观察后,再试着减轻部分防疫措施。比如某地发现一例后,仅消杀密接场所,仅隔离密接人员,而不是动不动就全城核酸。比如某些疫情较好国家(如新西兰等),注射疫苗+配合流调可以免隔离。

然后再过半年,加强疫苗+特效药+毒性减弱后,是不是就可以慢慢的放开,先放开特定人群、特定区域。

再过半年,也摸索的差不多了,全民放开。


然后最近有几个事情,可以视作风向标。

1,西安疫情时,因封控措施而导致的无法就医、肢体冲突等新闻,屡屡上热门。

2,进入2022年后,某地爆发疫情后,不再像之前那样,封锁全城,而是仅仅关停娱乐餐饮教育业,大部分企业不停工。

3,辉瑞的新冠特效药获批。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存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死了认命,不怪政府。如果中国人能做到这点,国家早开放了,只怕某些喊着与新冠共存的知乎人在国家放开后又来喷买不到药和医疗资源被挤兑


user avatar   zhi-ma-hu-hu-hu-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德国,圣诞节前感染了Delta, 自己在家喝了几天自榨橙汁转阴了。期间一天没耽误上班。 这周室友又感染了, 毫无症状。室友在不知道自己已感染的情况下, 三八妇女节跟另外三个朋友一起出去玩了一天, 一起吃了晚饭, 但是他们仨都没事。

真是服了国内的某些同胞, 天天生活在自己的臆想里, 自己甚至没出过国门看一眼。 听了个别人喊的集体免疫的口号, 真的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觉得欧洲人都躺平了, 想当然觉得国外都生活在水深火热里。觉得别人都是傻子, 就自己聪明。对集体免疫这个口号的理解真的是比喊出这个口号的欧洲人本人, 理解还要深刻, 叫唤的还要响亮。

起码德国这边, 所谓的躺平, 共同免疫, 是让大家在打了疫苗的前提下, 政策才实现的逐步放松, 保证重症患者不要同一时段出现过多, 导致医疗资源跟不上。 而不是大家臆想的彻底躺平, 任由大家生死。。。

国内的初期防疫政策做的很好。 但是形势是在变化的, 政策不应该跟随形势做出相应调整吗?两年了, 就没有学习总结出来点什么么?!这样捂着,能把病毒捂没了吗?不能!能捂一辈子吗?不能!


user avatar   zhang-wei-82-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欧美看,已经结束了,美国已经不再统计新冠数据,当作流感对待,大号的流感。

从国内看,还远,两会开完了未见松动,香港上海东北还在水深火热中。好的迹象是大城市终于不那么封了。争论不断,共存派认为经济损失惨重,自由受阻,建议放开,清零派坚持继续清零,直到……直到那一天吧。

三年!这三年,我们用时间换来了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新冠病毒致病致死率的减弱,接下来应该还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换来某种平衡,虽然我认为根本不可能有平衡点,只有得此失彼。

一辆大车在窄道行驶过久,是很难掉头的,要找一个安全的路口,缓慢地移动,逐步进行,操作的驾驶员需要有高超驾驶能力,避免危险。作为普通老百姓,只有耐心等待,时不时发出呼吁,即便人微言轻,很微弱。

近年我们做错了两件事,一是没有限制网商野蛮生长发育,让其成为无良的资本巨人,吞噬了个体经营,破坏了整个市场,砸掉了无数人的饭碗。二是疫情蔓延至今没有划拨足够的资金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户,他们成为疫情最大的牺牲群体,很多再也爬不起来。当然,以后还会有人创业投资,补上来,其他人自求多福。

决策者的压力,基本上只有一个:数据。爆发的数据撸掉了几十个乌纱帽,但是过去三年谁听说哪个人是因为没把经济搞上去或者过度抗疫丢官的?这一次全国各地爆发,总体要求精准防控,但是这个精准需要技术支撑,随着病毒隐匿性越来越强,无症状增多,源头就越来越难寻,但是至少兰州这样的城市形式上在精准防控。可是距离兰州最近的白银市和其他几个地级市,一封了之,完全停摆,封控的时机正好是吉林市长被撤职的时候。以后这样的防控模式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乐观点说,新冠虽然会一直存在下去,但会不断变异,通过人类的身体完成变异,并不断减弱传染性和影响力,最后变成普通病毒,与流感一样,季节性来一波。

今年,转折之年,辉瑞特效药过审,已经送到了上海和东北,这是务实的举措。疫苗接种率增加,病毒变弱,重症和致死率下降,最后一个寒冬的说法不再有人提,值得相信和期待的其实是时间,因为时间改变一切。

我国目前为止看不到任何放松的迹象,持续清零的同时持续关注世界抗疫情形,香港这一波很关键,大爆发后能否迅速过去,一定会影响决策者的决断,香港人口多且密集,如果香港能快速有效地消除新冠,一大喜讯。但是截至目前,香港去世的老人们太多,成为决策依据:老人和儿童。有人说年轻人才是未来,不要忘了,这是社会主义国家!

西方这口新冠的锅依然会继续甩下去,但是,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不是吗?它曾经那么肆虐那么可怕,像是要毁灭全人类而来。现在,理应庆幸,毕竟,它变弱了,人类才是强者。到底用人命堆的强还是等待的更强,百年后的历史书上看。


user avatar   li-yi-53-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疫情对经济活动属于慢刀子割肉,在西方国家产业链撑不住,被迫清零的时候,全球疫情就要结束了

一,疫情影响社会劳动力供应,进而影响产业链

1.急性感染导致的休假影响工业开工

一个工人感染,就很容易传染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工人大面积请假离岗后,基本就瘫痪了。这样的停产还会影响到上下游企业。

自从2020年以来,作为全球主要橡胶产品生产基地的马来西亚就深受疫情影响,陷入“工人聚集性感染,批量请假-->生产线停工-->工人康复恢复生产-->下一次聚集性感染”的循环里面。


2.后遗症影响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截至2021年10月,有1亿年龄在18至64岁之间的美国人感染了新冠。研究表明[1],27%至33%的COVID-19患者在感染后数月仍会出现症状。

这意味着3100万工作年龄的美国人(超过工作年龄美国人的七分之一)可能已经或正在经历挥之不去的COVID-19症状。

他们被诊断为"新冠的急性后遗症",或者更通俗地说,是Long-Covid(新冠长期后遗症)。

根据英国数据,超过70%的后遗症患者患病了三个月以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已经病了至少一年。

假设3100万新冠后遗症患者平均生病三个月。这意味着在过去20个月中,平均每月有450万人处于虚弱状态。

两项针对长期新冠患者的研究发现,在研究时,分别有23%28%的人因没有及时康复而失业。这表明,在任何特定时间,由于新冠的后遗症,可能有大约110万美国人没有工作。

一些长期新冠患者减少了工作时间而不是休假:根据《柳叶刀》的一项研究,这一比例为46%。这意味着另外210万工人不能全职工作,相当于损失50万劳动人口。


根据现有数据的合理假设,新冠后遗症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可能占全国1060万个未填补工作岗位的15%。

长达数月的劳动力短缺正在给美国经济带来压力。由于人手不足,小企业正在亏损。

来源:

2021年,美国不少农业机械制造商也招不到工人,一些工厂的工人缺口高达40%。[2]

二、疫情对第三产业有严重伤害

即使放宽防控措施,民众也会尽量避免线下消费,造成第三产业的滑坡

2019 年美国票房收入为 110.2 亿美元。

2020 年,美国票房收入只有 50.5 亿美元,下跌 54.2%。

2021 年,美国的票房收入进一步下降至只有 29.8 亿美元,比 2020 年下降了 30.2%。

Box office revenue in the US declined further to just $2.98 billion in 2021, down 30.2% from 2020 which was already a catastrophic year for movie theaters.


三、疫情对工业产业链有严重伤害

1.部分地区疫情导致的减产会影响到产业链上的其他国家

由于东南亚等地的汽车配件厂(轮胎等物资)不能正常生产,美国市场钢铁、塑料、橡胶和其他原材料的供应滞后,农机整车生产受限,零件缺乏迫使公司将一些工厂停车场变成存储停车场。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岛的CNH联合工厂,数百个未完成的联合体放在外面,等待零件。


2.疫情影响国际物流

美国洛杉矶、长滩、英国的费利克斯托港等国际航运重要节点发生长时间拥堵。

2021年10月14日,因为卡车司机短缺,英国英格兰费利克斯托港港口集装箱堆积成山。全球集装箱航运巨头马士基公司近日要求部分船只避开英格兰东部的费利克斯托港。

西方国家产业链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在部分国家间断性停工、国际航运不畅的条件下,工业生产效率大打折扣,长期下去部分工厂会倒闭。如果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崩溃,可能导致全产业链无法运行。


3.疫情影响农机配件供应

2021年10月12日路透社称,由于钢铁、橡胶等原材料的短缺,许多美国农民发现,自己的农业机械设备坏了,但找不到配件维修。

芝加哥农民戴尔·内辛拥有联合收割机,但他找不到任何备用轮胎。因此这位伊利诺伊州的农民告诉他的收割人员,今年秋天不要在路旁开车,以免金属碎片损坏轮胎。

2021年10月11日,62岁唐·内辛在美国俄亥俄州拉文纳市用于收割玉米时发生机械故障。由于买不到新配件,他按照机械师电话指示,在联合收割机发生故障后对其进行故障排除。

堪萨斯州的新农业供应公司恳求客户现在订购春耕零件。在爱荷华州,农民科德·霍鲁布每晚都把机器锁在谷仓里,因为小偷从当地的迪尔公司偷走了难以找到的拖拉机零件。

据CNH工业公司估计,从运费上涨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供应链限制,已使公司损失了10亿美元。


四、由于疫情因素,全球农业生产受影响,有饥荒可能

1.对种植业影响

2021年,越南因疫情造成劳动力紧缺,不得不调集军队协助农民收割水稻;巴西罗布斯塔咖啡豆因缺人采摘,2021年收割完成的日期比往年推迟一个月。

农机配件短缺已经影响到2021年美国秋收。[3]

美国农机配件供应不足的原因在于疫情期间工厂运作不正常+库存被耗尽,可是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航运受阻,又加速了全球供应链断裂。这对美国机械化农业来说,机械出问题就意味着减产,如果不能很快恢复农机配件供应就意味着粮食短缺。


2.对农产品加工业影响

(1)2020年对肉联厂影响

2020年夏天由于聚集性疫情影响,肉联厂大量关闭,至少三分之一的产能停摆,以下是受影响的企业:

  • 4月12日 Smithfield Foods 南达科他州 Sioux Fall 工厂,占全美市场份额4-5%
  • 4月17日 Smithfield Foods 威斯康星州和密苏里州的深加工设施
  • 4月24日 Smithfield Foods 伊利诺伊州 猪肉加工厂
  • 4月24日 荷美尔 明尼苏达州 火鸡加工厂
  • 荷美尔 伊利诺伊州 猪肉加工厂
  • JBS SA 明尼苏达州沃辛顿工厂 产能5% 和科罗拉多州工厂
  • 泰森鲜肉 爱荷华州滑铁卢市猪肉加工厂 市场份额4%
  • 泰森鲜肉 印第安纳州 logansport 猪肉加工厂
  • 堪萨斯州道奇市 国际牛肉公司 嘉吉公司 牛肉产能的25~30%。

由于自动化生产线只能处理指定重量的猪,如果超期不屠宰,生猪就无法进入生产线。如果美国不能将生猪运输到城市分散屠宰,将面临生猪无法出售和城市肉类短缺并存的局面。

生猪无法进入屠宰环节,部分生猪被填埋

从4月22日开始,每天将在明尼苏达州的JBS SA屠宰场杀死约13,000头猪。被杀死的猪没有被切成火腿和培根供购物者购买,而是被填埋。

4月27日观察者网报道美国三分之一猪肉加工产能停摆,15%的屠宰加工能力完全下线,猪肉批发价上涨29%。

4月22日 五花肉价格4天上涨一倍以上。


(2)2021年秋天

数据显示,美国2021年8月份禽类供应量同比减少20%;牛肉储备同比下降7.7%;猪胸肉储备同比减少44%,降至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

受疫情影响,包括肯德基在内的多家美国快餐都面临着原材料短缺或收货延迟等问题。

肯德基停播了关于无骨鸡肉(鸡柳、鸡块等)的相关电视推广。

在美国,越需要人工操作的肉类越短缺,价格涨幅最大的是蟹肉。

2021年9月蟹肉价格上涨至每磅50-60美元,个别电商售价甚至高达121美元。 远高于过去五年19-30美元的均价区间, 暴涨约590%。[4]

3.美国农业已经减产

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小麦出口国,春小麦占该国小麦总产量四分之一。2021年8月,美国农业部预计,全美春小麦产量将同比下降41%,其中美国小麦年产量最高的北达科他州受干旱影响近期减产严重,小麦产量只有往年40%左右,美国小麦整体供应水平面临八年来最紧张状态。[5]

菲律宾商业镜报》(Business Mirror)2月2日报道,美国是软白冬小麦最大出口国,约80%出口到国外,亚洲是最大买家。受炎热干燥气候影响,本季美国软白冬小麦减产37%,价格同比上涨了50%以上,导致农历新年期间蛋糕饼干的价格飙升。根据Commodity 3的数据,最近软白冬小麦的价格从一年前的每吨298美元飙升至454美元。[6]

美国农业部全国农业统计局在2022年1月4日发布的冬小麦作物状况报告显示,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内布拉斯加州和科罗拉多州等硬红冬小麦主产区的作物状况普遍差于11月底。不过冬季状况并非决定冬小麦产量潜力的关键,春季对单产的影响更大。美国干旱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月11日,美国69%的冬小麦产区处于干旱状态。


4.美国小麦库存减少

2021/22年度美国小麦期末库存预计为6.28亿蒲,这将是2013/14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农业部的谷物库存报告显示,截至12月1日的美国所有小麦库存为13.9亿蒲,同比减少18%。


5.美国粮食出口减少

美国粮食自给率很高,减产对国内需求影响不大,但是会影响美国的粮食出口。

美国小麦产量占比约17.62%,减产对粮食进口国有影响。

2021/22年度所有小麦出口预测数据较上月预测值下调1500万蒲,为8.25亿蒲,因为销售及装运步伐疲软。根据美国统计调查局的数据,6月到11月期间小麦出口总量为4.37亿蒲,同比减少14%。这也占到调整后的2021/22年度(6月到5月)出口预测数据的53%。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FAS)的报告显示,截至12月份,小麦出口销售(新的销售及装运)依然缓慢。[7]


6.美国减少出口粮食预计引发部分国家饥荒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称,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32国家能够做到主粮自给自足。全球只有6个国家有对外援助的能力,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与新西兰。[8]


如果疫情持续,以上问题就会逐渐累积,甚至恶化。

下面重点讨论疫情是否会长期持续。

五、病毒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持续进化

新冠病毒是正链RNA病毒,RNA病毒的自然突变概率高,达到0.0001~0.000001之间。

突变可以体现为单个或多个碱基的替换、增加或减少,突变会影响病毒性状,如传播性、致病性等。

突变的详细内容,可参照:



病毒的种群越大(感染人数越多)、单次感染持续的时间越长(警惕免疫缺陷患者长期感染),病毒突变的概率就越大。

1.种群很大会增大变异概率。

假设病毒在某个患者体内出现可存活变异的几率为,则对于一个数量为n的宿主群体,病毒发生可存活变异的概率为 。即使为很低,只要n足够大, 就趋近于1。

2.感染时间长有利于突变

俄罗斯女子体内发现有18个变异点的新冠病毒。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系教授康斯坦丁·克鲁托夫斯基指出,这项研究工作首次确认了一个事实,即“新冠病毒在一个生物体内长期存在即会导致大量突变的出现”。[9]

3.同时感染多种毒株会增大基因重组概率

当二种有亲缘关系的不同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它们的遗传物质发生交换,结果产生不同于亲代的可遗传的子代,称为基因重组(Genetic recombination)。

在大流行背景下,病毒经过2年多的进化,有越来越丰富的基因库

由图可见,Omicron与Delta没有亲缘关系,所以不能得出新冠越发展重症率越低的结论。下一波疫情的重症率是未知的。

由于国际交通非常发达,不同地区的主流毒株都有前往其他地区的机会,人群交叉感染多种毒株的现象严重,不同病毒重组产生新毒株的概率很大。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的变异和重组已经进入正反馈状态,病毒通过重组丰富自身基因库的效率会越来越高。


七、新冠疫情很难在短期结束,境外经济持续受到疫情干扰

每一次疫情爆发后,随着大量人群感染普遍有抗体,群体感染达到“群体免疫”后,病毒传播趋缓和。

如果不能控制突变和疫情输入,新的有免疫突破能力的毒株就会成为新的主流,引发新一轮疫情。

例如:南非的毒株在持续迭代,2020年夏天流行原始毒株,2020年年末到2021年初期流行Beta,5月后流行 Delta,11月流行Omicron[10]

所以“共存”国家受到劳动力损失、工业效率下降、全球粮食短缺等多方面威胁。

由于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库存,所以生产不正常的问题在2020年不太明显,2021年随着库存告急,产业链问题才逐渐凸显出来。

“共存”的时间越长,经济受损越严重,只有“清零”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八、疫情流行地区清零的可能技术路线

总体原则:等待疫情低谷的时机,储备足够物资,准备隔离点,准备药物,用最短时间一次性完成

1.预判疫情低谷时期

在自然感染情况下,人群会逐渐达到过半感染率,感染率越高,抗体越普遍,病毒传播越困难,所以日新增病例会逐渐降低。

低点的清零难度最低。

但也不能等太晚,一旦新突变毒株出现,疫情又会开始新一轮高峰。

由于疫情越平缓,清零的必要性越不紧迫,所以预计还需要多个涨落循环后,“共存”国家才具备清零的民意基础。

2.储备足够物资

由于疫情期间需要尽可能让人“静止”,而封控条件下西方国家缺乏配送能力,所以需要预先储备足够的长保质期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在每家预存大量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后,利用有限的运力,在封控条件下可仅配送少量生活必需品和药品。


3.储备足够量的抗病毒药物

目前辉瑞药物PAXLOVID还没有普遍产生耐药性,建议储备足够的药物。

清零前,可以做一次分层抽样调查,摸清感染底数。

算出大概的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人数,按总人数一定倍数储备药品(为了防止供应出现问题,储备要求一次性到位)。


4.准备隔离点,准备治疗资金

清零的关键点为“应收尽收”,完全实现确诊病例的隔离,是整个行动成功的关键。

准备的隔离点容纳能力=预计的感染者+密接人员数量+入境隔离人员数量+余量

为了减少清零的阻力,所有感染者强制免费治疗,一直治疗到无法检出病毒为止。


5.执行清零

人的耐心是有限的,所以这样的行动必须彻底封闭,速战速决。

  • 一旦进入清零状态,就需要广泛筛查,将所有感染者全部筛出来。
  • 将感染者和所有密接全部集中隔离,入境人员也必须全部集中隔离(或者类似北京冬奥会的闭环管理)。
  • 暂时无法隔离的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全部吃药,阻断病毒复制(虽然说明书不建议这么做,但该药的机理可以完成这一任务)。
  • 再核酸筛查几轮,重复上述隔离+吃药动作。随着社区病例的逐渐减少,清零就能看到曙光了。

备注:如果清零使用了大量药品还半途而废,预计将很快筛选出耐药毒株,以后的清零难度更大。


6.保持“动态清零”

符合标准的清零国家之间可自由往来,非清零国家进入清零国家的人和货物都需要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

可以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执行


7.清零可能面临的困难

如果新冠病毒发展成现场多种血清型[11],疫情波峰波谷可能不明显。


九,最后说下香港

由于人类无法对抗疫情指数增长的趋势,防控措施必须”趁早“。

本次疫情已经进入”滚雪球“阶段,清零的窗口已经失去。

当本次疫情造成普遍感染后,疫情会逐渐进入低谷,下一个清零窗口就会到来。

下一个清零的时间窗口不会很长,慢一些的话,能对抗Omicron抗体的新病毒又会再次到来。

希望香港能在1-2个月的时间内达成”清零“的共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要错过下一次机会。

如果疫情平稳,说不定当地谈”共存“的人又多了。

参考

  1. ^ https://health.ucdavis.edu/newsroom/news/headlines/studies-show-long-haul-covid-19-afflicts-1-in-4-covid-19-patients-regardless-of-severity/2021/03
  2. ^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59ufHC1dFY
  3. ^ https://www.reuters.com/world/the-great-reboot/desperate-tires-components-shortage-roils-us-harvest-2021-10-12/
  4.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KRT2VM10534AAR4.html#:~:text=%E6%9C%80%E8%BF%91%EF%BC%8C%20%E7%BE%8E%E5%9B%BD%E8%BF%98%E9%97%B9%E8%B5%B7%E4%BA%86%E2%80%9C%E8%9F%B9%E8%82%89%E8%8D%92%E2%80%9D%20%EF%BC%8C9%E6%9C%88%E8%9F%B9%E8%82%89%E4%BB%B7%E6%A0%BC%E4%B8%8A%E6%B6%A8%E8%87%B3%E6%AF%8F%E7%A3%8550-60%E7%BE%8E%E5%85%83%EF%BC%8C%E4%B8%AA%E5%88%AB%E7%94%B5%E5%95%86%E5%94%AE%E4%BB%B7%E7%94%9A%E8%87%B3%E9%AB%98%E8%BE%BE121%E7%BE%8E%E5%85%83%E3%80%82,%E8%BF%9C%E9%AB%98%E4%BA%8E%E8%BF%87%E5%8E%BB%E4%BA%94%E5%B9%B419-30%E7%BE%8E%E5%85%83%E7%9A%84%E5%9D%87%E4%BB%B7%E5%8C%BA%E9%97%B4%EF%BC%8C%20%E6%9A%B4%E6%B6%A8%E7%BA%A6590%25%20%EF%BC%8C%E4%B8%8D%E5%B0%91%E9%A4%90%E5%8E%85%E5%9B%A0%E6%AD%A4%E7%9B%B4%E6%8E%A5%E4%B8%8B%E6%9E%B6%E4%BA%86%E8%9F%B9%E8%82%89%E9%A4%90%E5%93%81%E3%80%82
  5. ^ http://www.zqrb.cn/finance/hangyedongtai/2021-08-14/A1628898186964.html
  6. ^ http://news.foodmate.net/2022/02/619946.html
  7.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406169971036706
  8. ^ https://new.qq.com/omn/20200905/20200905A0KOI700.html
  9. ^新型突变?俄罗斯女子体内发现18种变异新冠病毒 http://www.kankanews.com/a/2021-01-13/0039632403.shtml?appid=765823
  10. ^ https://www.ft.com/content/d42bcd3d-e70d-4e97-818b-40b92d89d7ff
  11. ^ https://mp.weixin.qq.com/s/gJHjPbzUZ01LHrJXez9l7g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清楚,但现在为不放开洗地的,和放开了之后为放开洗地的估计会是同一批人。


user avatar   xiao-qing-10-40-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内容概要:

想看专业回答,可以移步到这里。

我想解释一个概念,叫做“控制”。

什么时候是个头,可以理解为大流行的结束,也可以理解为疫情得到“控制”。

完全消灭暂未可知,但“控制”或结束大流行,确有希望。

关于预测的观点在标题10,已经添加目录,可以自由跳跃。

我将从疫情现状和流行趋势,以及不同的疫情应对措施、决策的考虑,并尝试解释它们背后的实际意义。

防疫在专业上讲其实没有绝对的“清零”和“共存”,这只是不同防疫策略的一个特征而已,宽松或严格。“清零”多是指对确诊病例、密接等的严格管理和追踪,具体层面上的“共存”多是指由于新增确诊病例过多,严格管理和追踪的成本过大,性价比过低,从而有所放松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对疫情现状和防疫策略的剖析。


1,“新冠病毒的前世今生”

2019年末一场由一种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缩写:SARS-CoV-2)引起的传染病,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缩写为COVID-19)席卷了世界。该病毒的实际来源暂不可考,迄今为止,该病毒有五个属,即 alpha 、beta 、gamma 、delta 、omicron。

简而言之,2020年初开始,一场大型传染病或者说“瘟疫”席卷了全球,对全球经济和秩序造成了很大冲击。这个病毒就像一个势力一样,出现过5位重要的大哥级人物,我们就把它们统称为“新冠病毒”。

这五位大哥级人物分别是英国出现的alpha变体,南非出现的beta变体,南美出现的gamma变体,印度出现的delta变体,还有目前席卷全球的首次于南非发现的omicron变体。

我们知道的历史就到此为止。

大家看到这里,我不禁要留下一个疑问?下一个新变体会是什么样的呢?它会有怎么样的特征?

2,群体免疫疑云

我们先来讲讲很多人老提在嘴边的一个名词“群体免疫”。

注意这句话,希望通过疫苗接种而不是感染

群体免疫,这是一个有关疫苗接种的概念,本意是说通过疫苗接种获得免疫,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的一个意思。

而不是说通过群体大范围感染获得免疫。

但是很多人理解成了什么?理解成了自然群体免疫,这其中也有不负责任的媒体误读。

我之前的文章里讲过,自然群体免疫这个说法本身并不科学,也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认可的观点,学术界对此也是持明确的反对态度。主流观点认为这种策略通过感染获得免疫,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会导致不必要的死亡,既不够科学,也不够道德,还违反医学伦理。

换句话说,这就是摆烂,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摆烂行为,也是对现代医疗卫生整个行业发展的极大讽刺。

所谓自然群体免疫,就是不采取人为干预,使疾病自然传播。

这种策略要能实现,需要基本传染数(R0)低、死亡率低、病毒变异率低、病毒变异能力增强率低(包括毒力改变、条件致死的改变、宿主适应性的改变等)、地方人口少、地方面积小、人口平均健康水平高、康复后终生免疫率高等等因素。

我们把病毒这几代变异体放在一起观察,哎,很多人就发现了一个亮点,它们的死亡率和重症率都有降低的趋势,那是不是说有自然群体免疫的条件了?

如果只从专业上讲,抛开其他因素,那依然没有。我们只看到了死亡率和重症率降低的趋势,那传播能力呢?是不是大大提高的?

看到这里,我们大概也看明白了,防疫策略的选择,有些时候不全是考虑专业因素。

3,疫苗覆盖在防疫决策中的参考意义

虽然各国疫苗接种数据有所不同,但老年人群都是接种率最低的人群。

部分老年人因为身体健康问题无法接种疫苗,即使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老年人群也是最容易患病的。

而在因疫情死亡人群和重症人群中,老年人群也是占比最高的。

随着新变体的不断出现,虽然有“毒性降低”的趋势,但免疫逃逸和二次感染的趋势也越发明显。

时至今日,针对“初代病毒”进行研发的疫苗,作用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无论是科兴还是辉瑞等,各国都存在大量接种疫苗后仍被感染的“突破性感染”病例。

那新冠疫苗的覆盖在防疫决策中的参考意义是什么?

一句话,建立基本免疫屏障,降低了重症率和死亡率。

由于变异体本身即有重症降低和传染性增加的趋势,即时疫苗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应,也起到了降低重症的作用,相信,“共存”策略能够确定实施,这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4,确诊与死亡人数的影响

以美国举例,作为“共存”国家的代表,我先来贴几张从美国CDC截取的数据。

病例总数、每十万人病例数、总死亡病例数
每十万人死亡病例数

我们来计算一个总死亡病例数与总确诊病例数之间的比例,大致取值,忽略误差。

已知总死亡病例数为912757,已知病例总数为77345683。

912757∶77345683≈1.180%

计算可得约为1.180%。

我们再计算一个美国新冠疫情期间患病率,大致取值,同样忽略掉二次感染人数等误差。

已知美国总人口约为329,227,746人。

77345683∶329227746≈23.5%

计算可得约为23.5%。

那么因疫情死亡病例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呢?

912757∶329227746≈0.277%

计算可得约为0.277%。

由于忽略了各个时间段的差距,不同的参考数据,如此简单的计算必然是错误的,但我们依然可以用来参考。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

这明显是非常严重的疫情和流行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应该选择清零才对,为什么依然要选择与病毒共存?

看来这不是决定性因素,仅此我们得不到答案,接下来我们继续剖析其他因素。

5,新冠后遗症

《柳叶刀》2021年8月发表社论文章,新冠长期症状是现代医学的头号挑战。

说穿了就是后遗症,新冠长期症状只不过是美化一下的说法而已。

了解长期 COVID:现代医学挑战

其中对武汉金银潭医院治愈的1276名新冠住院患者愈后追踪研究报告,根据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研究患者康复情况。

其中有近三分之二出现了后遗症。

这之后,大量的研究加强了对后遗症的认知。

英格兰青少年感染 SARS-CoV-2(长期 COVID)后 3 个月的身心健康(CLoCk):一项全国匹配队列研究

英国其他研究还发现,常见的后遗症包括:极度疲倦(疲乏)、呼吸急促、胸痛或抽紧、心悸、晕眩、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头脑迷糊”)、睡眠困难(失眠)、坐立不安(焦虑)、抑郁、关节疼痛、恶心、腹泻、胃痛、食欲不振、高烧、持续咳嗽、头痛、喉咙痛、嗅觉或味觉改变、皮疹。

SARS-CoV-2 阳性青少年和匹配对照的长期 COVID 症状 (LongCOVIDKidsDK):一项全国性横断面研究

发表于2022年2月7日的文章中,丹麦对青少年新冠长期症状进行了调差统计,发现感染后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持续存在相关的症状更为普遍。

明显看到,新冠后遗症足够引发人们的恐惧,也理应受到重视。

那么综上来看,防疫策略依然应该偏向清零才对,那为什么很多国家依然要选择与病毒共存?

仅此我们依然得不到答案,让我们接下来继续剖析其他因素。

6,核心关键,经济问题

我们剖析了前面的问题,都没有得到答案。

经济问题我以西班牙举例。

旅游业为西班牙提供的就业岗位

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旅游业为西班牙提供了超过12.5%的就业岗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西班牙旅游收入

西班牙旅游收入曲线基本与疫情流行曲线和西班牙、欧洲应对措施统一趋势。

那么我们站在西班牙的角度考虑,西班牙有没有可能做到清零?西班牙为什么选择共存?

如果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西班牙是不可能做到清零的。

我们已经知道旅游业为西班牙提供了劳动人口中超过12.5%的就业岗位,旅游产业更是西班牙的支柱产业,西班牙不是一个福利大国,政府没有能力解决如此庞大的失业人口。

这是其一,其二,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欧元区几乎所有国家都是外向型经济体,根本没有能力脱离国际贸易,也就不存在清零的必要性和决策魄力。只要有一个欧元国家选择共存,那么欧元区大部分国家都会被波及,很可能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也无法做到清零。

只要有部分国家选择了与病毒共存,就很少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一开始执行过严格防疫,后来又不得不转向共存的原因。

因为对此时而言,做出严格防疫决策的性价比过低,很大程度上不符合一个国家的整体利益。

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关闭国门对外向型经济体伤害是巨大的。借鉴木桶理论,只要全球疫情控制存在短板,防疫成本就会逐渐增高,压力逐渐增大,此时加上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多国家无奈之下也只能选择躺平。

这个时候,我们突然理解了美国等共存国家的选择。相较于经济下行、金融风险增加等带来的影响,与病毒“共存”,不值一提。

也许“清零”或“共存”已经不是一个选择题,而变成了只有“共存”选项的必选题。

为什么“共存”?决策时更在乎什么,答案是显然易见的。很多时候,现代民主政治的短视昭然若揭。

7,中国为什么可以选择清零?

上面我们论证了大部分国家选择共存的原因,接下来我们继续论证中国为什么可以选择清零。

迄今为止,中国的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总数

很多显而易见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率最低的国家

这是一个清零的结果还是清零实施的基础?

是清零的结果,清零实施的基础是中国强大的制度优势、组织能力和足够大的内部市场。

即使选择同样的清零,中国付出的成本依然要远低于其他国家,这就是制度优势,大大降低了决策成本和执行成本。

如果资本主义国家选择同样的政策进行严格防疫,那么付出的综合成本绝对要远远超过中国。

但这不是中国选择清零的唯一因素,一个因素即中国的内部市场足够庞大,可以实现经济内循环。

2021年中国外贸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美元

我们可以看到,清零政策下,并没有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反而因为清零的成功保障了国内的制造产能,直接受益。

中国从2015年开始就确定供给侧改革、扩大内需、经济内循环的改革路线,绝不是预料到了疫情可能,而是应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中美冲突,事实证明,这是战略眼光长远、出色的一步大棋。

8,与病毒共存是什么?共存多久?

第一个问题,新冠病毒可以像感冒一样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篇柳叶刀子刊的文章。

将 SARS-CoV-2 与 SARS-CoV 和流感大流行进行比较
SARS-CoV-2、SARS-CoV 和大流行性流感的特征

相较于流行性大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的人际传播速度更快、潜伏期更长,患者发病后即有最强传染性,这也说明了新冠与流感不同。

我们很难说清新冠以后会不会像流感一样,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证据能够支撑这一说法。

那既然它不是流感,为什么还要与病毒共存?

与病毒共存,本质上是无奈之举,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要“共存”多久,以及“共存”的形式会不会继续发生变化。

我们需要大胆假设,即特效药和新的疫苗可以较大的改观现状,变异趋势、流行趋势也有较好的方向。

不如此大胆假设,我无法解释与新冠病毒“共存”不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集体摆烂。

是的,与新冠病毒“共存”,本质上就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集体摆烂造成的,无论出于任何理由。

今天所谓找到的任何光明正大的理由,都只是在为这一摆烂行为寻找合理合情的理论依据而已。

有些论点说,人类迄今为止也不过消灭了如天花等凤毛麟角的病毒而已。

有些论点说,在微生物的历史中,人类历史与文明不值一提。

有些论点说,共存是指病毒现在处于稳定的状态,可以预测其走向,找到了疫情的平衡点。

众说纷纭,也许说的都在理,但既然总能找到如此合乎情理的说法,那何必再追究如今局面是摆烂的责任?

言下之意都是怪病毒太不可控,无视躺平摆烂造成的失控。其核心逻辑就是,摆烂没有责任,共存就是合理。

我想说“共存”是无奈之举,是迫于无奈的策略,而不是理所应当的选择。

9,中国有可能会改变防疫政策吗?以后是共存还是清零?

有可能,但短期内不会。

我想至少要达到以下几点,才有可能适当放开清零政策。

1,“流感化”趋势明显。

2,大流行趋势改变,疫情控制有所改观。

3,特效药及新型疫苗对控制疫情起到决定性作用。

很多观点认为,长期的清零政策对经济民生压力太大,中国难以维持。事实上恰恰相反,政策维持有成本,但因为总体控制良好,工业制造业有所保障,反而将防疫成本大大降低。

中国医疗资源并不均衡,东南沿海地区人均医疗资源远远超过西北等欠发达地区,中国也没有承受过疫情大流行的冲击,放开防疫是不智之举,不仅会对经济形势造成较大打击,很可能医疗系统也难以负荷。

再加上冬奥会和二十大两件国家层面的重要活动,短期内不会改变清零的政策。

即使长期内疫情现状没有改变,我认为依然不会轻易改变防疫政策。很多观点认为中国的防疫压力逐渐增大,已经趋于被动。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对于形式的错估,其出发点在于其他国家地区已经承受过疫情大流行的冲击,陆陆续续的局部反弹对政府压力逐步增大,而中国尚未有过大流行,因此陷入被动。

事实上,中国依然掌控有防疫的主动权,并没有陷入被动,存在局部反弹的问题也并非无法解决。没有承受疫情大流行的冲击,不代表免疫屏障没有继续建立。

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有可能因为疫情冲击,又发生较大的金融危机的可能,通胀加剧、金融风险增加,已经是很多国家正在面临的问题,考虑到这种全球性风险的影响,我认为在没有较为乐观的证据之前,是不利于放开防疫政策的。

10,可预见的未来

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并不认为疫情状态可以一直持续,尽管其大流行趋势依然没有结束的态势。

2002 年和 2012 年,两种人畜共患病源的高致病性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分别在人类中出现并引起致命的呼吸系统疾病。二十年中,冠状病毒引起了三起大规模爆发: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SARS)、中东呼吸综合症 (MERS) 和现在的 COVID-19。

尽管遗传证据表明 SARS-CoV-2 是一种可能起源于动物的天然病毒,但尚无关于该病毒何时何地首次感染人类的结论。

尽管很多研究数据显示新冠有“流感化”的趋势,但事实上病毒学特征并不同于流感病毒,即使是流感的流行状态,也有季节规律。

对于新冠,至今也没人知道它从哪来,也不知道它到哪去。所以谁都无法准确的回答,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

但可以确定的是,它的流行水平太高了,并且非常不稳定,很难相信它可以一直存在,在这种流行趋势下,无论是群体免疫水平还是病毒在筛选压力下的突变,变化都是非常的快速而且难以控制。

我们确实很少见传播能力如此可怕的病毒。

但大流行的天平不会一直保持平衡,终有被打破的时候。

它有可能不会结束,但有很大的可能会进入到低水平流行的状态,但很难会一直保持大流行状态。

在好的方向上,我们注意到群体免疫水平的增强。国内免疫屏障主要是由通过疫苗建立的,随着新的疫苗研发上市,特效药的出现,群体免疫水平的不断增强,大流行不会一直是常态。

免疫屏障并不针对于哪一个人而言,它只针对群体,多数人接种疫苗,就是建立免疫屏障的过程,在这个群体里,即使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也能获得保护。换言之,多数人没有接种疫苗,免疫屏障没有建立,即使少数人接种了疫苗,也会影响实际保护效果。

在坏的方向上,我们主要注意到长期COVID也就是后遗症和变异趋势的影响,一方面我不认为omicron会是最后一代,但我也相信下一代很难直接突破如今不断增强的免疫屏障。

警惕盲目“躺平”抗疫,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原则,就是需要利用现有工具和手段来降低病毒传播,否则病毒将继续变异,阻碍抗疫工作进程,继续威胁人类生活。

世界是一个整体,疫情是人类共同的威胁,所有国家都应该积极抗疫,为大局考虑,选择制定可持续、灵活、可调整、可扩展的防疫策略才是重中之重,躺平摆烂,并不可取。

omicron有过于庞大的大流行基础,况且主要突变集中在刺突蛋白,针对刺突蛋白进行研发的辉瑞mrna已经受到影响,面对如今的筛选压力,在这样的流行水平和病例基数下,很有可能会出现下一代突变株。

SARS-CoV-2是单链RNA病毒,每个复制周期都会出现突变。通过累积同义和非同义突变来进化并适应宿主,这些突变由多种机制产生,包括 RNA 依赖性RNA 聚合酶的保真度 。

下一代突变也许会符合预测的突变趋势,也许是另一个并不可控的方向。

无论如何,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已经足以证明群体免疫水平的提高。

我还是认为,疫情有结束大流行的一天,并不一定是完全消灭病毒,也许在22年底,也许在23年,未必需要太久。


以上。

原创内容,转载请声名。


参考文献:

  1. Bianchi M, Borsetti A, Ciccozzi M, Pascarella S. SARS-Cov-2 ORF3a: Mutability and function. Int J Biol Macromol. 2021 Feb 15;170:820-826. doi: 10.1016/j.ijbiomac.2020.12.142. Epub 2021 Jan 8. PMID: 33359807; PMCID: PMC7836370.
  2. Finkel Y, Mizrahi O, Nachshon A, Weingarten-Gabbay S, Morgenstern D, Yahalom-Ronen Y, Tamir H, Achdout H, Stein D, Israeli O, Beth-Din A, Melamed S, Weiss S, Israely T, Paran N, Schwartz M, Stern-Ginossar N. The coding capacity of SARS-CoV-2. Nature. 2021 Jan;589(7840):125-130. doi: 10.1038/s41586-020-2739-1. Epub 2020 Sep 9. PMID: 32906143.
  3. Petersen E, Koopmans M, Go U, Hamer DH, Petrosillo N, Castelli F, Storgaard M, Al Khalili S, Simonsen L. Comparing SARS-CoV-2 with SARS-CoV and influenza pandemics. Lancet Infect Dis. 2020 Sep;20(9):e238-e244. doi: 10.1016/S1473-3099(20)30484-9. Epub 2020 Jul 3. PMID: 32628905; PMCID: PMC7333991.
  4. COVID Data Tracker
  5. Standl F, Jöckel KH, Brune B, Schmidt B, Stang A. Comparing SARS-CoV-2 with SARS-CoV and influenza pandemics. Lancet Infect Dis. 2021 Apr;21(4):e77. doi: 10.1016/S1473-3099(20)30648-4. Epub 2020 Aug 11. PMID: 32795407.
  6. doi.org/10.1016/S0140-6
  7. https ://doi.org/10.1016/S0140-6736(20)32656-8
  8. Harrison AG, Lin T, Wang P. Mechanisms of SARS-CoV-2 Transmission and Pathogenesis. Trends Immunol. 2020 Dec;41(12):1100-1115. doi: 10.1016/j.it.2020.10.004. Epub 2020 Oct 14. PMID: 33132005; PMCID: PMC7556779.
  9. Wang MY, Zhao R, Gao LJ, Gao XF, Wang DP, Cao JM. SARS-CoV-2: Structure, Biology, and Structure-Based Therapeutics Development.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0 Nov 25;10:587269. doi: 10.3389/fcimb.2020.587269. PMID: 33324574; PMCID: PMC7723891.
  10. Hu B, Guo H, Zhou P, Shi ZL. Characteristics of SARS-CoV-2 and COVID-19. Nat Rev Microbiol. 2021 Mar;19(3):141-154. doi: 10.1038/s41579-020-00459-7. Epub 2020 Oct 6. PMID: 33024307; PMCID: PMC7537588.
  11. Kirtipal N, Bharadwaj S, Kang SG. From SARS to SARS-CoV-2, insights on structure, pathogenicity and immunity aspects of pandemic human coronaviruses. Infect Genet Evol. 2020 Nov;85:104502. doi: 10.1016/j.meegid.2020.104502. Epub 2020 Aug 13. PMID: 32798769; PMCID: PMC7425554.
  12. Giovanetti M, Benedetti F, Campisi G, Ciccozzi A, Fabris S, Ceccarelli G, Tambone V, Caruso A, Angeletti S, Zella D, Ciccozzi M. Evolution patterns of SARS-CoV-2: Snapshot on its genome variant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21 Jan 29;538:88-91. doi: 10.1016/j.bbrc.2020.10.102. Epub 2020 Nov 6. PMID: 33199021; PMCID: PMC7836704.
  13. github.com/CSSEGISandDa
  14. Lytras T, Tsiodras S. Lockdowns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 What is the endgame? Scand J Public Health. 2021 Feb;49(1):37-40. doi: 10.1177/1403494820961293. Epub 2020 Sep 26. PMID: 32981448; PMCID: PMC7545298.
  15. Redwan EM. COVID-19 pandemic and vaccination build herd immunity.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21 Jan;25(2):577-579. doi: 10.26355/eurrev_202101_24613. PMID: 33577008.
  16. Kadkhoda K. Herd Immunity to COVID-19. Am J Clin Pathol. 2021 Mar 15;155(4):471-472. doi: 10.1093/ajcp/aqaa272. PMID: 33399182; PMCID: PMC7929447.
  17. Chaudhary JK, Yadav R, Chaudhary PK, Maurya A, Kant N, Rugaie OA, Haokip HR, Yadav D, Roshan R, Prasad R, Chatrath A, Singh D, Jain N, Dhamija P. Insights into COVID-19 Vaccine Development Based on Immunogenic Structural Proteins of SARS-CoV-2, Host Immune Responses, and Herd Immunity. Cells. 2021 Oct 29;10(11):2949. doi: 10.3390/cells10112949. PMID: 34831172; PMCID: PMC8616290.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德国新发现一种不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会对当前的疫情产生影响吗? 
  浙江女子围观宰鸭,十天后确诊鹦鹉热病,什么是鹦鹉热?鹦鹉热是怎么样传播的? 
  如何看待国际奥委会再次称东京奥运会将如期举行,并鼓励运动员全心备战? 
  7 月 4 日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3 例;5 日至 6 日,云南瑞丽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目前情况如何? 
  3 月 5 日西安增 1 例本土确诊,系上海来陕人员,目前当地疫情防控措施如何? 
  台湾确诊男子不满被隔离砍伤 3 名医护,为什么会产生强烈抗拒隔离的心态?目前台湾疫情情况如何? 
  疫情严重,被迫待在家好无聊,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干吗? 
  1 月 3 日河北新增本土确诊 4 例,石家庄宣布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目前情况如何? 
  12 月 27 日贵州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1 例,目前情况如何? 
  上海要求对于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人员,属地必须做好对接不得阻拦,有哪些积极意义? 

前一个讨论
上海建议市民非必要不离沪,目前上海疫情防控情况如何?
下一个讨论
苏联是否是在诞生时就有了沙文主义倾向?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