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科院道德委正式回应饶毅举报裴钢:已明确未造假,不再进行调查? 第2页

                    

user avatar   black-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科院隶属于国务院,大家都去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留言啊,让国务院重启调查,还中国科研一个朗朗乾坤!

留言如下:



user avatar   qian-qian-49-78-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中科院学部第六届(现届)道德委的主任是谁?

答:裴院士

问:回应不再进行调查的是谁?

答:中科院学部第六届道德委


一切都翻篇了

愿我们的未来,有光!


user avatar   chen-bai-xi-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朋友们好啊,我是中科院道德委掌门人裴刚。

刚刚有个朋友问我,裴老师发什么什么事了。

我说怎么回事,给我发了几张截图。

我一看!嗷!

原来是昨天,有一个年轻人,五十多岁,论文一百来篇,举报我

他说:我在实验室做实验,没办法复现你的论文,裴老师你能不能教教我,帮我复现一下。

我说可以,我说你在实验室过柱子,不好用,他不服气。

我说小朋友:你两个实验室的设备来搞我一个photoshop,他搞不来。他说你这也没用。

我说我Photoshop有用,这是图片误用,传统科研是练的误用的四两拨千金。

几十影响因子的英文论文的数据,我动动鼠标就搞好了。

啊…哈!他非和我试试,我说可以。诶…我一说,他啪就站起来了,很快嗷!

然后上来就是一个举报一个举报信一个回怼,我全部防出防出去了啊防出去

以后自然是传统科研以点到为止,我让朋友和学生发文回应一下,

我笑一下准备小事化了,这时间,欸传统科研的点到为止他已经输了,

如果我自己出手,直接把消息压住。

他也承认,我先打到他发的声明。

他不知道我已经封锁了他国内学生的基金和论文,他承认我是院士确实有影响力

啊,我收手的时间不回应了,他突然回怼我的学生,啊,我大意了啊,没有闪,

矮…他的回怼给我,啊,的脸,蹭了一下,但没关系啊!

我说停停。然后两分钟钟以后,两分多钟以后我让中科院道德委回应一下就好了,

我说小伙子你不讲武德你不懂,

我说裴老师对不对不起,我不懂规矩。啊,我是…

他说他是乱举报,他可不是乱举报的啊,论文举证回怼,训练有素,

后来他说他也做过几十年的科研,啊,看来是油备而来!

这个年轻人不讲武德,来刚,来举报,我七十多岁的老院士,这好吗?

这不好,我劝这位年轻人耗治尾之,好好反思,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聪明,小聪明,

啊,呃…科研界要以和为贵,要讲武德,不要搞窝里斗,互相放水,谢谢朋友们!


user avatar   bu-yao-wu-mai-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年前在国内读博士的时候,没见过什么世面,听各种青年中年教师聊国内学术圈时,他们总是以一声叹息的“唉,国内的学术圈啊”来结束话题。那时候觉得他们有点不够理智,难道国外的学术环境就能比国内好很多吗。

后来来了日本,更是觉得自己果然想的是对的。虽然日本确实有一大批学术水平和素养很高的中老年教授,但是年轻人很多都比较完蛋。普遍都很懒,不喜欢钻研,每天在实验室也就五六个小时还都用来聊天玩耍了。就像一片麦田,虽然成熟的麦苗占主体大多数,能产出不少麦子,但是等这一波麦苗枯萎了,下一波麦苗看着都是长歪了的不太能产麦子的样子。

结果现在裴这一搞,我才看清,原来国内这片麦田,有不少的老苗是把自己长成了老杂草的样子,盘根错节,自己麦子产不出,反倒是能把周围土里的营养都吸过来。你们新麦苗要么就攀附在我的根系上,一起长成杂草的样子,要么你就靠光合作用吧,想产麦子也别指望土地给你养分了。

想起上次回国和我导师聊天,我信誓旦旦的说,按照日本现在科研发展这个颓势,有个二三十年感觉咱们中国就能超过他们。导师当时微微一笑虽没赞成但也没反驳我。现在看来导师毕竟是导师,这么快这群老杂草们就piapia地把我脸都打肿了。


user avatar   planet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日,一位中科院教授的朋友给我看了他给一院士写的一封信,节选如下,可以窥见此事到底给圈内人造成了什么样的一致性预期:

一致性预期是整个事情的关键。

为什么疫情期间各大场所出入要测量体温?毕竟那些检测几乎无法发现体温异常的人。

为了警示公众,形成“发烧别出门”的一致预期。


为什么返乡要两次核酸,还要隔离14天?

还是为了警示公众,形成“过年回家很麻烦”的一致性预期。

一旦形成良性的一致性预期,很多事情管理成本就很低;但如果人们一致性预期走向人性恶的一面,便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依稀记得许多年前,有一个少年见义勇为扶起了倒地的老人,最后却被判赔偿,导致全国形成一致预期,从而再看到老人跌倒便要再三掂量。


回到此事,这本来是一件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的事情,无奈却因傲慢将付出巨大成本。

日后学术老人倒在路旁,尚有热血青年上前扶起否?

从朋友信中的满纸悲愤,可以窥见这件事情将给科研界形成什么样的一致性预期。

那么,以后还有人会去举报学术造假吗?


希望有所启发。

Lonely Planet

此回答的机缘及事件始末,写于个人公众号:饭局见闻 mp.weixin.qq.com/s/yOTw


user avatar   zhongwuyanmaterial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这事影响会比较大……

这意味着学术不端在中国不是个问题。饶老师作为教授加首医校长,在国内拼了命搞一出举报,连让学术造假的人撤篇稿都做不到……学术以外的因素对学术影响太大了。搞学术的人也看得更加清楚,即使你有着足够强大的学术实力,在学术以外的力量面前也算不了什么,学术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存在。照这个情况看来,国内搞学术的最佳路子,是找个造假院士抱大腿,通过继续造假快速出成果把自己变成大腿,然后就大而不倒了。那些认认真真搞学术的人由于"出成果太慢"而活不下去。


另外科研是个信任游戏,而现在这个事情基本上相当于官方表态,中国学术圈不存在自查机制……

如果你是学术圈里的人,你试着问问自己,当你看到来源于不同国家/高校的文章,你的信任程度会有差别吗?你有没有在心里在看到有些文章报道的工作来自某些国家的时候产生疑虑,觉得那里的人造假的比例特别高,他们的数据不可靠而不敢信任他们的文章?而这次的官方表态约等于告诉你,中国学术圈的自查机制约等于不存在。将来的我们,搞不好就是别人眼里那群专爱搞数据造假的猴子。


user avatar   hakurei_rei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些生命科学研究是艺术还是科学?”

“是不是艺术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科学。”

“为什么?”

“如果是科学的话,那至少能做到重复实验。”


user avatar   viaxke-yan-jia-su-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也在知乎上和人对线了很久「非七重跨膜」GPCR到底存不存在这件事,也一直以为这是个学术问题。但直到科技部发布了这则公告,才发现,这件事从一开始,在科技部的很多人眼里是个站队问题。


昨天Nature发表了新闻关注了这件事,把焦点更多的放在了曹院士身上,但标题似乎也是认同了科技部的说法。

在文中,曹院士表态到自己的团队经历了「严酷」的调查,提交了1500页的证明材料,时间跨度超过15年。曹院士解释道「在十几二十年前,很多期刊没有明确的图片处理政策」,「现在被认为是错误的处理方法,在那么久之前是可以接受的操作」。曹院士的辩解有点牵强,但他的团队已经开始校正与撤稿,而且在1500页的证明材料中,曹院士团队「重复了大量实验」并递交了「新的数据」。「图片误用」虽然无法接受,但根据现在透露出来的信息,曹院士的事件还是经历过正经调查的。


正如我们之前回答中说到的,我们很期待看到这些新的数据,也希望能够看到一份分析过这1500页材料的调查报告公布,让更多人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几份冷冰冰的通告。

为什么我们把曹院士「自证清白」,「重复实验」拿到裴的事件下来说?


是因为在这篇Nature最后的部分,裴院士也放出了自己的评论,并认为「调查他的论文是浪费资源」,并说「我想知道是什么证据开始了这个调查」

先不论曹院士的处罚是否过轻,调查是否详尽。但同为院士,二人对待举报的方法截然不同。前者提供了1500页的材料,并重复了实验,对无法重复以及有明显问题的论文进行的撤稿,而后者则认为重复实验是一种浪费资源,对21年的重大突破论文没有做任何处理。

但裴院士的资源是资源,饶毅和别的教授的资源就不是资源了吗?

此前韩春雨Nature Biotech论文发表后,全世界有数十个,上百个实验室立即跟进重复了韩春雨的实验,我们隔壁实验室在论文发表的第二个礼拜就开始采购试剂,最后成百上千万美金的资源被浪费在重复韩春雨的实验上。小保方晴子的STAP论文发表后,也是有大量实验室跟进,同样浪费了很多人的资源。那些被骗的人自然要把无法重复的事情说出来,避免更多的资源浪费。

真正避免资源浪费的办法,不是不去重复。而且让一个有足够能力的实验室迅速完成这个实验的验证。能重复,自然打了饶毅老师和其他的脸,饶毅老师道歉。不能重复,就撤稿,不要浪费其他的人时间和资源。

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这事甚至都不需要第三方来完成。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个课题组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完成这个验证,那只能是论文的发表者自己。

从实验上的角度上来说,1999这篇PNAS的论文设计了很多功能性实验。拿里面最关键的2,3个出来重复一下,根本花不了几个钱。

在科技部的立场上算一笔账,这次就算单独给了经费重复了裴的实验,证明了PNAS界的结果不可重复,大大方方撤稿,那以后能节约多少经费做类似的研究?以后有人拿着CCR5和CXCR4截短变体的本子来申请经费,引用了这篇PNAS,那是给还是不给。给了,你不怕浪费更多的资源吗?

所以说「重复实验」是浪费资源这句话,是根本不成立的,因为重复实验恰好是为了节约更多的资源,也是学术界面对质疑的常规做法。由于很多科学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任的基础上,所以「谁主张谁举证」并不是学术质疑时的标准逻辑。

但另一方面,真的是别的实验室不愿意出钱重复吗?当时韩春雨事件爆出来后,很多国内外的学者都很快跟进,就算是阴性的结果都发了不错的论文。


比如说证明韩春雨的NgAgo是敲低不是敲除的论文就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1]。现在GPCR在舆论热度这么高,证伪这件事在学术上依旧是有价值的。说白了,花几个月重复一下PNAS中的实验,或许还能发个好文章。万一重复出来了,发裴院士主编的Cell Research还不是手到擒来?

但为什么这次没有人敢重复?

在昨天科学网的公告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2020年3月起,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联合组织学术评议,由专家无记名投票形成的评议意见认为“现有证据表明,裴钢所涉论文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随后按要求报送联合工作机制“

我从未想到,面对一个学术不端的举报,最终的结论是以「无记名投票」,而不是基于数据和科学事实得出来的。

这事件发展到现在,真的还是个科学问题吗?


以上内容均由ViaX盐趣在线科研教育签约导师C·Liu提供

责任编辑:赵晨旭(邮箱:zhihu@viax.org如需交流、转载、供稿、合作请邮箱联系,并注明单位、职位及姓名)

参考

  1. ^ Qi, J., et al., NgAgo-based fabp11a gene knockdown causes eye developmental defects in zebrafish. Cell Research, 2016. 26(12): p. 1349-1352.

user avatar   li-pei-kai-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方面对于通报的失望和幻灭感,另一方面看到消息引发的热议,众人的不满和很多理性的声音。又感觉到了渺茫的希望。

这件事引发了大家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彰显了科研人员对于学术自由氛围的渴望,和对于程序公开透明的要求。

无论如何,这件事情的影响将会是长远的。

也会在21世纪中国的学术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历史?取决于现在的行动。

如果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还可以从自身做起。做到对学术严谨,求真务实。

我还是继续改我的文章好了……

原回答~~

我本来是在修改文章……

看到这个消息真的是愕然。

真的是失望……这几天天天关注最后竟是这样的结果。

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详细的调查报告。

这样搞简直是树立了太坏的“榜样”……


user avatar   ma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圈子时间长了,真以为自己可以一手遮天,毕竟在学术圈,一些所谓大佬,动辄能够影响经费分配,好像大家都会忌惮。其实出了这个圈子,可能很脆弱。现在这样明目张胆,就是在给自己挖个大坑。

在这种问题上,最大的顾全大局是实事求是,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和稀泥的做法,就是玩忽职守,以后真的有问题,你们这些人都能够负责任么?

希望以后有关部门对中科院相关人等进行调查,防止小圈子相互包庇,窃取经费,挥霍老百姓的血汗钱。以往审计总是看有没有经费被挪用,但是这其实并不是关键。国家资金的浪费,往往不在于被贪污多少,而在于本来花的钱,没有起到作用,而浪费在少部分人刷数据、自娱自乐上面。

好自为之。一群知识分子在搞这些,在专业问题上弄虚作假,欺骗主管部门。

身在中科院道德委员会,如果不能证明清白,就辞职吧。不然多尴尬。

引用小兵张嘎里的名言: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明天拉清单。




                    

相关话题

  院士能够撬动的资源有多少? 
  媒体称中国科研经费超过五千亿但成果寥寥,原因何在? 
  超精密机床需要久置以释放机械应力吗?为什么? 
  如何看待美方逮捕两名中国籍高校研究人员,宣称其「破坏证据窃取机密」?目前事件进展如何? 
  有哪些可以提升论文写作能力的书籍或课程? 
  中国工业最稀缺的化学元素是什么? 
  有哪些记录和整理科研中的 idea 的有效方法? 
  如何使用LaTeX模板写数学建模论文或自己写模板? 
  如何看待人民日报刊文:为何看不上国内期刊(科技杂谈)? 
  科研论文能不能全部投到一个论文池里面,然后期刊社自己去池里捞自己对口的文章?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画师乌合麒麟新作《命令与征服》?
下一个讨论
历史上有哪些战役可以称为军事奇迹?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