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辩友,难道你觉得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对的吗?”
“我本人从不这么想,可是我的持方,它背后的立场,要求我去质疑它,正如那些西方媒体正在做的一样。如果你只会用政治正确来压制我,却不曾回应过其他理论对它的质疑。我们的理论体系要怎么创新和发展呢。我们的理论之所以能向前发展,不正是在回应像这样的质疑时,展现它的深度、焕发了它的活力吗?这场比赛不是来辩对错的,是来向大家展示我们理论文化制度的优越的。如果你不展示,我不明白,这场比赛你要干什么,我们要干什么。”
上面那句是正方的攻击方式,下面这段来自于反方结辩对此的回应的大概意思和表达。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情形,并不是很重要啦.........
赞同有点多,我多解释一下我对于辩论赛的理解:在很多情况之下,辩论赛是个形式,借以这种形式向大家解释为什么某个观点更有深度,更符合现实关怀,也更值得我们相信。在比赛中,我们的观点会被对方质疑。恰恰是在解释质疑时,观点得到了更好的展示,提供了更高的说服力。
如果不肯展示观点背后的微言大义和关怀,那我觉得确实难称是一场好的比赛。
辩论赛还是要向听众和大家以更口语化通俗化的方式展示更多思想的深度,而不是停留在质疑,反问和自说自话上。
1. 必须是浮屠塔辩!!!
黄执中vs熊浩的神仙打架
“拿得起和放得下哪个更难”
题目特殊,战术惊艳
一层层见招拆招
中间队友配合差点还有两次掉落上一层
看个比赛紧张到脱发
贪利 情 生命 我 空 执 破我执
多少娃娃因为七层浮图塔就入了辩论的坑
视频在b站找到了 BV1gp411R76n
2. 1993年,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
正方:台湾大学,观点:人性本善
反方:复旦大学,观点:人性本恶
蒋昌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注定要用它寻找光明
3. 2018年 哈佛耶鲁詹青云vs人大
分享一下神仙结辩吧
添加一发视频也是b站找的
“大家好,我们今天和对方有三个根本的分歧。一是成功路径不同。我方承认,聚焦没有问题。如果一个年轻人在年轻的时代完全知道一生要什么,一生走下去从不后悔。没问题,挺幸福的。可是现实是,这个决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应该在青年时代做。这个时候你的大脑没有发育完全、你的人生还在不停地变动、你的智识还有限,而这个世界在飞快的变化。很有可能你想要聚焦的东西有一天是你不适应、不喜欢或者被时代淘汰的东西。这时候您方跳到了第二点告诉我说没关系,我只要坚定自己的内心我就没有问题了。这就是我们双方第二点分歧:幸福观的不同。您方的幸福观是一种妥协的幸福观,而我放的幸福观是进取的幸福观。您方的意思是不管我人生发挥得怎样,社会如何对待我,不用在乎!我妥协、我看开、我豁达,就可以幸福。对方辩友,那些历史上真正收获了豁达心态的人,杨慎“是非成败转头空”,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时候,他们是在什么时候收获这种豁达,是在遍历人生的沧桑,经历了繁华,经过了奋斗,见识了人世中更深刻的道理,他可以领悟到繁华。就算我退一步,俗一点讲,我多读一点书,多看一点世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方式丰富一点,这种做加法的方法您才能收获真的豁达。最后我们双方最根本的分歧是对这个时代理解不同。您告诉我说这个世界纷繁复杂,已经把太多选择推到年轻人的面前,所以我选择加就是在随大流。不是。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个时代给我们多的选择不过是您方说的商品、营销课、成功学。可是人生加减法上,那些人生重大关头的选择是什么,这个社会真的在逼我们做加法吗?不是。我到了这个年纪就应该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在人生重大关头的选择上,这个社会是要求青年人割舍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割去那些错误的观念,回归一套社会范式,一套人生范式,是要求你做减法的。这个时候真正追随自己内心是应该不顾这套范式的束缚,冲破束缚去追寻自己心中所爱,活出一个真正多元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不是在替一个年轻人的幸福说话,是一代青年人。青年人拓宽人生边界的可能是在拓宽这个社会价值判断的可能。既然这个世界号称它是多元而包容的,我们就应该去试,去让他实现这个诺言。既然这个社会多元而包容,既然这个世界告诉我们“人不轻狂枉少年”,就没有人应该天然地觉得“轻狂”是一个贬义词。对方辩友一直在劝我们:人生选到自己最幸福的东西才是快乐的。对方辩友,各位,我们都是年轻人。在我们人生的这个阶段,有什么东西是唯一珍贵的?什么叫“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什么叫“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那个唯一带不走的东西,不就是青春本身吗?这一份机会你不珍惜,这一份可能你不珍惜,您跟我谈的是什么?是那一份安顿了的幸福,是那一份成熟了的幸福。可是这不是年轻人的幸福。因为年轻人不是在替你一个人谋幸福,不是你一个人看开了就可以。他是要为这个世界拓广边界,是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把道路越走越宽,是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谢谢大家”
4 金钱辩 呼声太高了这个必选加上
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战狮城
武汉大学队,一辩蒋舸,二辩袁丁,三辩余磊,四辩周玄毅。
马来亚大学队,一辩陈勋亮,二辩陈锦添,三辩陈政鞃,四辩胡渐彪。
在一个知乎专栏找到了有人作了记录https://www.zhihu.com/column/p/59438389
“人生历练嘛,历练嘛!”
说实话,当年黄执中的这句话,真的是有过社会历练的人对于象牙塔里学生的降维打击。
1
辩题是“出卖大学教学楼冠名权是否可取”
一番激烈攻辩后,结辩时只见对方三辩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公立大学,而后又是一张纸,写着功利大学
“诸君,大学之大不在教学楼而在思想,大师更是可视作这份思想的具象化表现。大学以大师之名称呼教学楼情理之中,以博爱、笃志等词命名也乃学之常情,而更多学校称呼主教、1教,2教也无可厚非。”
“如今,以企业名称强行以金钱为纽带将其与教学楼联系起来,这究竟是公立大学,还是功利大学呢?”
2
新国辩的东大VS郑大
题目是“大学教育应重质/量”
正方质询时提了个很有意思的问
大意如下:
“对方辩友,现在有两个学生,一个三十分,一个五十分,您觉得谁更优秀?”
对方显然意识到这是陷阱,不好正面作答,婉转迂回一番
没想到
“是的,五十分看起来更好,但是两个都没及格(所以说不能只看数量,要抓质量)”
(全场笑)
3
黄执中1v1周玄毅
犬儒主义是否为精神解脱之道
黄少带了些私货,浅入深出,可以说是见过关于犬儒一词最好的解释
感觉看到这里的大家都对辩论很有热情啊,那我继续扒一段黄执中的发言,有兴趣的同学不放了解一下。
黄执中首先上场抛出观点“犬儒主义是解脱之道,而且是聪明人的解脱之道”
什么意思呢?
各位假想一下,假设自己就是只狗,是只宠物狗
可是幸且不幸的是,你足够聪明,你意识到了自己是只宠物狗。
这挺痛苦哦,一般的宠物狗不知道自己是宠物狗,可你知道,你知道自己生来就是一只宠物狗,你注定不是人的一员,于是你很痛苦
这是你该怎么做呢?
典型的,有几个选项,
1反抗,2顺从,3逃跑,
反抗看起来是有道理的,许多意识自己仅仅是个宠物的其他的猫猫狗狗,都起来反抗了呀
可是,你比这些会反抗的宠物更聪明。你不仅意识到了自己是宠物,意识到了有反抗的路径,更聪明的是,你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你究竟要反抗什么呢?
谁是坏人呢?谁是那个值得你反抗的对象呢?
①是主人吗?
不见得,主人爱你,至少他需要你,要不然他不会养你,从你的视角去看,你的主人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人了
②是宠物店老板吗?
是该唾弃他用铜臭剥夺了宠物们的一生自由的权利吗?
严格想想,仍然未必,除了你之外的大多数宠物,在自己的一生中,并没有感受到痛苦,所以宠物店老板并不是满手沾满鲜血的
③是该怪“主人-宠物”这个体制的存在吗?
但聪明的你也该意识到,你本就这个体制的造物,事实上,你已经从体制里受益了,没有这个体制,根本不会有你。
如果没有主宠体制的存在,你凭借你的退化的四肢,在这个世界里是活不下来的
于是现在呢,你明白了,反抗是解决不了这件事情的。
这份意识到自己是宠物,而又反抗不得的痛苦,是专属于你的,专属于更聪明的一部分人的
甚至于,在看到那些反抗的狗的时候,你还会嘲笑他们。有什么好反抗的,一群呆子
同时,他们也在嘲笑你,他们认为你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宠物的普通狗
很难。
因为聪明,是个不可逆的事情。当你已经看到了真相,没意外的情况下,你没法回到“笨”的阶段
你不能简单放下你已经知道的事情。这个感觉会如同附骨之疽一只在你内心骚动
也许有的狗会说,说我们返璞归真呀,继续爱主人,继续好好当宠物狗,抛弃智慧。
你冷笑着说,“这只是因为你们不够聪明”
你的超出寻常的聪明,让你引以为傲。那些把智慧当做诅咒的人,无非是不够聪明。
而你,已经聪明到意识到了这是你最异于常人,最了不起的地方,这是你无法抹去的骄傲
所以你不能接受就这么继续顺从。
事实上,能想到这一步的狗,已经是狗中至尊,千里挑一的智慧了
但你还是决定不逃
因为你能逃到哪去呢?
逃回丛林吗?前面已经说过,在丛林怎么会比在主人身边过得更好?
逃离主人吗?
那就太狭隘了,你以为你逃离了现在这个眼前的,具体的,实在的主人,你就自由了吗?
你逃不了的,你还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主人,换一种面目,或者换一种身份,乃至不是具体的,是抽象的存在,主人,永远都在。
想到这里,你已经发现了你没法解决这一切
于是犬儒主义就产生了。
你的精神上是无比痛苦的,而你也深知仅仅有你的存在,你是孤独的,你无法与其他同类交流,或者说,那些其他的狗并不是你的同类。
面对这样浩瀚不可颠覆的挫败感,你只好仍然待在主人身边,但你与以往已经不同了,你会用更高的视角嘲笑这一切。
你虚以委蛇地应付着主人,一切似乎都风平浪静,可唯有你知道,只有内心对所谓的主人,体制,其他的狗的那份嘲笑是切切实实的,这也是你为自己找到的精神解脱之道
-----
金句实在想不起太多。
自从“真理是不是越辩越明”一场之后,辩论失去了锋气,转向成了更带表演性质的艺术。想找价值上的东西,大学校园里还是不容易
最近在看20年新国辩,里面有一场四辩小姐姐的结辩让我印象很深刻。
辩题:在当下,女士优先是否有助于性别平权。
“可不可以不要等女人变成英雄之后,才去意识到,她们也是人;可不可以不要等女人变成尸体,变成统计意义上那个数据的时候,才意识到,天呐,中国有三千万个女婴她们死了。
在这之前,你能不能就意识到,虐杀女婴其实是残害生命。
最后一件事情。
大家看到,今天我们可以站在这里 跟大家平等的讨论,跟三位评委学长诉说这些故事 你就觉得 我们好像平等了,不是的!
今天我可以站在这里说话,源于极大的运气。因为我在出生的时候妈妈没有吃转胎药把我变成男孩子,我没有成为那三千万被堕掉的女婴之一;
我在受教育的时候,在这样一个女性文盲高达百分之七十的国家,我没有成为一个文盲,我上到了一个好的大学,受到了好的教育,我今天才有平等的资格站在这里和你说话。
你真的以为我们是平等的吗,真的不是!
我花光了所有的运气,才有幸站在你的面前。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温柔的,对各位的控诉了。”
受害者有罪论:
在英系法律上,有个术语叫做eggshell skull rule. 直接翻译过来是蛋壳脑袋规则,又称薄头盖骨原理。意思是指某人有一个像“鸡蛋壳那样薄的脑袋”,通常不会对正常人造成伤害的打击却会造成对该人的致命损害。
比如说,你轻轻地刮了一个人一巴掌,而碰巧他的脑袋软如蛋壳,结果他头破血流,最终毙命,那么你就必须对他的死负责。法律要求我们必须接受每个个体的特征,即使受害人的体质不正常或过于脆弱,甚至头盖骨薄如蛋壳,嫌疑犯还是要对他的行为负责。
美国1891一年的案例Vosburg v. Putney. 一个11岁的孩子,往一个14岁孩子的大腿踢了几下,而这个14岁的少年碰巧脚上有旧患,不堪一击,结果最终成为了一个跛脚。11岁辩解说,他并没有要严重伤害他的意图,谁料到那么三两下的脚踢可以让人残废?
可是法官不同意。他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减轻罪行的理由。你本来就不应该打人。既然打了人,就必须要对一切后果负责。任何伤人的举动,都可能导致最严重的伤害,也可能招来最严重的惩罚。受害者的任何旧患,原有的内伤,都不能用作开脱罪名的理由。
我想起两年前,班上有小组呈现报告。他们讲的课题是关于网络欺凌的。讲完后到了提问环节,有个同学站起来问:“你怎么判定一个东西是不是网络欺凌呢?万一它只是一个玩笑,万一只是听者太脆弱了呢?”
而站在台上的姑娘回答:“判断一个东西的伤害有多大,只能看受害者自己。我们不去惩罚施害者,而去责备受害者不够坚强,难道就是对的吗?他本来就不该做出任何攻击性的言论。”
那一刻,她闪闪发光。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你不能拿你的错造成的伤害,去用对方的“不足”开脱。
诚然,这个社会有很多压力,也有很多糟糕的人。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挫折或者别人的攻击就放弃掉生命。我们也应该努力的让自己的脑袋坚强一点,不要像一个蛋壳一样一碰就碎。但是不管坚强还是脆弱,都无法成为合理的攻击理由。
与其为自己辩解:我不知道你会这么脆弱,我没想到。
更重要的是反思一下:为什么你一开始要举起你的巴掌。
很早以前复制的了,原视频在b站。应该是辩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