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化学实验室爆燃,已致 2 死 9 伤,目前情况如何?事故原因可能是什么? 第2页

                 

user avatar   shan-kong-lei-d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了解具体情况,希望老师和同学们都平安!实验有风险,科研需谨慎。


user avatar   huo-hua-de-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航实验室爆燃致2死9伤# 据南京消防通报,15时54分,南京消防119接到报警: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一实验室发生爆燃,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目前,现场救援工作已全部结束。

看到这个新闻真是让我悲伤。几年前我就统计过高校生化材实验室,但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生化材实验室的安全事故还在不断发生。在此提两个建设性意见:

  • 所有进实验室的学生,都应该统一购买生命安全保险,要不从导师经费里强制扣除,要不学院成立专项基金。
  • 学校成立专职安全管理员团队,并配套专门的安全改善基金。安全管理员每周轮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且及时处理。

说实话,做这两件事成本并不高,十个编织的安全管理员,一般城市20万的用工成本足以,一年两百万。配合修缮基金三百万,一年五百万内足够把大量安全隐患消除。学生保险可以学校甚至多个高校联合购买集团险,每个学生的保费是很低的。很多事,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重视!


user avatar   Barosa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有几点感想:

是什么让他们在周末仍然全员实验?披露的聊天记录中,为什么有的学生不顾一切重返火场,只为抢救出载有实验数据的电脑?为什么一群年轻人拼死拼活,不仅死于非命,还几乎留不下一具完整的尸体?这一切,都怨学生“不重视实验安全”?学校的责任呢?导师的责任呢?

谁不惜命?在天坑专业待久了就会发现:想惜命,根本没有惜命的条件。因为导师、学院不允许学生惜命,惜命就是影响实验进度,就是动了导师的饭碗、学院的评审指标。你是学生,以为自己能仗义执言,不改善安保就不干活?你恐吓谁?你不读博,有的是人愿意读。

以下情况肯定见过,但就是整治不好,即使每次都被通报:实验室通风效果不好,满是异味;钢瓶、溶剂、实验器材无处可放堆满通道;危化品堆在水池底下,陈旧药品、试剂落满灰尘?

还记得,在湿冷的风中投酰氯,在38度高温下用乙醚?有机实验室,鲜有药品不具备腐蚀性和毒性。每天接触毒素,呼嘘毒疠,实验进展不顺,心有戚戚。一周七天不歇,颓然麻木。情绪不压抑就怪了,身子不垮就怪了。两年前,我整理论文,开反应忙到凌晨三点,一天只睡三个小时。连夜测熔点、收红外,干到夜里12:00,突觉后背针刺状疼痛,一口气喘不上来差点昏死在实验室门口。

他妈的,为的是毕业。

为什么?正如我之前反复劝告读者一样,千万不要把研究生导师不比中小学阶段的老师。对待学生,导师没有任何感性层面的加持,没有任何道德光环。硕博士与导师的关系,实际上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是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试图以道德、良知以规范导师行为,形如以博爱感化资本家——阶级矛盾是无法用道德工具消灭的。

在导师眼中,学生不是自然人,是具有工具属性的生产资料。不是自然人,意味着硕博士不享有人类的尊严、休息和表达不满的权利。是生产资料,意味着硕博士是可以牺牲、可以挥霍,即便出了问题也不会引火烧身的耗材。既然是耗材,青春就是燃料,燃烧不充分者扔,燃烧了没烧红灶的扔,烧完了也扔。就业?待遇?那是捡煤核的人才会考虑的事情。

这种行为,是学院、学校所默许的。这是只对上不对下,只唯上不唯实的直接表现。与学术造假相比,毕业生就业数据放水更轻松,危险更低。何况,学校、学科排名,不会考虑就业率,但的确考虑论文被引量。

试想,与其斥重金升级实验室的安全条件,为何不多雇几个廉价的硕博士做实验?硕士每月补助500,博士3000。在社会上招一个人,工资十倍不止,出了事算工伤要赔偿。学生不仅便宜,死了不算工伤,出了事全怪学生,怪到自己头上也无非是停止招生二年,鲜被降职。

请记住:硕博士每个月几百块钱的补助,相当一部分导师都不愿给,给了还要强迫捐出,作为“公用经费”。几万块装修费、安全护具购置费,怎么可能掏得出?

基于众所不知的历史原因,从目前的新闻报道来看,一部分研究生导师,学不高,身不正,故而既不堪为师,更罔论为范。研究生导师,这一制度自创立至今,特别是自西方传入中国,与师长权威之传统观念相结合后,事实上容纳了一批败类狂徒。导师中的大多数人,也会被这种将阶级剥削——被我国宪法明令禁止的压迫性手段列入灰色地带的制度,失去了最后一点道德。

这不怪导师,这是制度的问题。这是考核标准、评审规则的问题。重压之下,资本家如不强迫工人生产,延长必要劳动时间,怎能在自由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又怎样度过金融危机?何况学术界并非完全的自由市场,院士、大牛不就是一双双看得见的手?

化学,已经沦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血汗工厂,而非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事实上,化学对理论基础乃至逻辑能力的要求之低,以至于高中生、初中生都能完成日常操作。流水线上拧螺丝的工人,与化学硕博一样,被异化成机器的第一感触就是麻木,然后就会逐渐退化——学历越高,教育水平反而越低,求职竞争力就越差,一个当之无愧的“去教育化”过程。

我一度怀疑,但愈发认同知乎某位劝退大V的说法,生化环材实际上就是庞氏骗局,传销游戏。浪费国家经费,使得一台庞大的,有无数硕博士组成的机器嗡嗡空转,没有带来任何有实际产业性意义的产出,没有为中国解决任何科技壁垒和技术封锁。食而肥者,是导师和他们的导师。

化学学科发展至今,必然进入内卷,因为化学的上游学科——数学和物理还没有突破性的发现,因此化学早就失去了探索重大、突破性课题的机会,不得不搞学科交叉,不得不在合成化学中混入理论计算才能发好文章。作为产业,化学的活力早在70年代末就消耗殆尽了。也就是说,化学已经进入到一种被动重复探索的阶段,也就是类似清代文字狱时期兴盛的考据学。具体方法上咬文嚼字,研究方向上拾人牙慧。

总的而言,我认为化学科研并非真正的科研,它的核心目的是灌水发论文,只是论文层次不同。随便开一枪,打中哪里就在那里画个圈,吹自己打得多准。学术报告也好,论文简介也罢,基金标书也是,动不动就鼓吹“解决一些问题”,可问题是为什么这些问题没有被解决呢?因为它不需要被解决,或者这根本不是个问题。

悲惨的事实是,化学这门学科,以它现在的拉胯程度——重污染、高能耗、低产率,高成本云云,已经足以满足人类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问题的确是问题,但它们不需要解决,尤其不需要纸上谈兵似的,在实验室的小反应里解决。

化学身为“中心学科”的地位,在我看来,意味着它只能屈居二等,作为辅助。既然是辅助就不需要多少创新,不需要什么脑子,不要什么安全,当然也不想要什么人命,只要能实现上游的点子,为下游输出产品就行了。

另一个比喻是,化学是自然科学之腰。形如女子:哲学是精细面孔,物理和数学是傲然双峰,医学、药学、环境、材料和生物是翘臀。男人可以被女人的长相吸引,可以盯着胸部,可以幻想着捏一下屁股,但唯独不会对腰部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对于腰部,不同于脸、胸、臀,女人们的要求也最低——够细就行,日常打理所耗精力也最少。

看到了吗?化学越细越好,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化学工作者要在怎样简陋的环境中工作?想象一个束腰节食的女子:腰部压力最大、收入(养分)最少、危险最高。

从上述两个比喻中可以看出,化学是全社会的成本而非收益。正因为是成本,所以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但这不足以让化学赢得尊重。整个体系的盈利、进步,要靠其他方面弥补、拉动。

话说到这,我已无言。只想劝各位看官几句:一群想逃离压榨,努力脱坑的学生,惨死在爆燃之中,最不需要的就是舆论的致敬和感恩,最需要的是对其合法权益的奔走呼号。

进而,越是天坑专业的美女学霸、科研奇才,就越是造神运动的产物——当大多数天坑人过得不好,就越需要人为塑造一两个奇才,吸引新人入坑。不要觉得你也可以成为文章等身的大神,请问你凭什么发那么多大文章?没错,凭什么?你有院士大腿抱吗?有新兴研究方向吗?有层次高人品高水平高的导师吗?有充足经费支持,药品随便买,核磁随便打?说着说着就没底气了吧?

你敢说化学专业博士2000元月薪,比计算机本科3000美金的月薪过得好?我第一个打烂你的脸,因为你比陈平还不要脸。

这,就是天坑。这,就是化学。为了生命安全,请远离生化环材。


user avatar   yiyan-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故的原因肯定是以事故调查报告为准。

不过可以参考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的实验室爆炸案件,当年的案件最终结论是:违规开展试验、冒险作业;违规购买、违法储存危险化学品;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认定项目负责人和实验室管理人员负刑事责任,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最终的司法审判结果目前还没有看到公开报道。

多说一句,这种爆燃案件,大概率是被烧死烧伤,对于死者家属来说面对遗体的时候非常痛苦。


user avatar   zhu-wu-shuang-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注意到今天周日,2死9伤。

生化环材实验时间可以集合一下。

我们是早9晚10,一周6天,国假减半。

向逝者默哀,希望伤者顺利康复。

实验室安全到底还需要多少惨烈的事故才能提起真正的重视。

2021年7月27日,中山大学药学院发生一起实验安全事故。一博士生在清理此前毕业生遗留在烧瓶内的未知白色固体,用水冲洗时发生炸裂。炸裂产生的玻璃碎片刺穿该生手臂动脉血管。

2021年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一实验室就发生火情。现场一名头发着火博士后实验人员经诊断为轻微烧伤。

2021年3月31日,中科院化学所发生水热釜爆炸事故,1人死亡。

2019年2月27日0时42分,南京工业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火灾。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学生在学校东校区2号楼环境工程实验室,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

2016年9月21日10时30分左右,上海市东华大学实验室发生一起爆炸事故。1名学生受轻微擦伤;另外2名学生因实验爆燃致化学试剂高锰酸钾等灼伤头、面部和眼睛,面部灼伤面积均在5%左右,眼部不同程度受伤,其中1名学生已接受眼部手术。

2016年1月10日中午,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大厦一间实验室内起火。不过幸运的是,现场无人员伤亡。

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时10分左右,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层的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博士后当场死亡。事故原因为没有意识到氢气有泄漏,高温实验引发氢气爆炸。

2015年6月17日下午16:30分左右, 苏州大学物理楼二楼实验室在处理锂块时发生爆炸,苏州消防调集7辆消防车参与救援,无人员受伤。

2012年3月6日下午6点左右,位于北四环学院桥东南方向的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心实验楼发生火灾,所幸无人员伤亡,但烟雾弥漫整个大楼,多名被困楼内的人员从三层窗口二层平台疏散到楼外。

2012年2月15日下午两点左右,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化学楼6楼发生甲醛泄漏,约200名师生疏散。三辆警车和四辆消防车紧急赶往现场。事故中不少学生喉咙痛、流眼泪,感觉不适。

2011年12月7日上午11点左右,南开大学一名女生在做化学实验时发生了意外,手部严重受伤。

2011年10月10日中午12时59分,中南大学化工学院实验楼四楼发生火灾。

2011年6月21日下午,在济南大学一实验教学楼内发生玻璃仪器爆炸事故,实验室内一名女生面部被炸伤。所幸女生被及时送往医院,眼睛内的碎玻璃也被及时取出。

2011年4月14日下午15:45左右,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第一实验楼B座103化工学院一实验室三名学生在做常压流化床包衣实验过程中,实验物料意外发生爆炸,3名学生受伤。

2010年5月25日晚上9点31分,潮王路浙江工业大学,一名学生在教室做化学实验时,不知何故引发火灾,火势较大,有学生被困。离学校还有100多米时,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焦味,但未见明火。着火的是校园内西侧的化工楼,大量浓烟从楼里冒出来。

2009年4月7日19时34分,位于兰州大学化学实验室515发生氨气泄漏。

2005年8月8号,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在实验楼二层的一个实验室失火,没有人员伤亡。


user avatar   arcturusmengsk-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照旧社会的赔偿习惯,周日加班炸死的同学可以评烈士,解决家属待遇。

炸残的同学可以去学校宿管办图书馆或者后勤给编制解决工作,铁饭碗分房子事业编,拿一个长期饭票。

轻伤的应该保研。


user avatar   lu-chao-15-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与标准需要向企业看齐。


user avatar   xu-dong-hao-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校实验室的研究生 好多都是干着工人的活 拿着乞丐不如的工资 也没有应有的劳动保障 甚至使用的器材都有各种暗病..


user avatar   phosphates-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航实验室爆炸的原因,初步推测是由于金属粉尘。很多人可能觉得粉尘爆炸只会发生在实验室中,离自己很遥远;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危险情况在家中也是可能发生的。在厨房中使用面粉时不注意,一旦粉尘过多而且接触了明火,也是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明尼阿波利斯是美国著名的“面粉城”,1878年5月2日,一家面粉厂中的一个火花,导致了巨大的爆炸,一共导致了6家面粉厂的损毁。2015年6月27日,我国台湾省的八仙乐园举办彩虹跑活动时,抛洒的彩色面粉被高温灯泡所点燃,从而引发了重大火灾,一共造成了近500人烧伤。


那么,为何像面粉这样的日常物质,也会造成爆炸呢?这是因为面粉的确本身也是可燃的,尽管在常规情况下不是特别容易燃烧。但是,一旦当面粉形成了粉尘,就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积质量比——而燃烧往往发生在与氧气直接接触的表面或者界面上。当面粉形成粉尘后,其表面积会增大成千上万倍,这也是为何燃烧会变得异常容易。当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时,粉尘就会燃烧了,哪怕该物质平时并不易燃:

1. 该物质可以燃烧

2. 形成了粉尘

3. 有足够的氧气

4. 有足够高温的引火源

而一旦是在狭小的空间中发生时,燃烧就会升级为爆炸了。所以当在家中使用面粉时,请尽量避开明火。

这样的粉尘燃烧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实际上,很多的电影特效或者魔术,就是利用的这种原理。石松粉是一种蕨类植物的孢子,与空气混合易燃且容易控制,被特效艺术家、电影工作者和烟火设计师广泛使用。


user avatar   srz-fc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消息的时候自己也在做激光加工铝镁粉末的实验,一想实验室就我一个人在,真炸了流血过多也够我挂了的… 然后,我就关设备溜回去了- -!

嗯,挺难受的,年纪越大越见不了这些。

我一直觉得,高校实验室所有的事故都是人祸,都是可以避免的。难以完全避免风险的实验根本没必要存在于高校,让一些仅拿着微薄收入的学生去承受这些。

想起读博时候令自己出离愤怒的一件事。我们和另一个组共用一套设备,也是激光加工金属粉末,我们一直使用常规铁粉,近乎没有危险,而另一个组突然有一天开始使用铜铅混合粉末,设备密封不好,根本不可避免泄漏。于是我们与对方沟通,但对方老师居然说这个铜铅粉末没有危害,当时就感觉自己被当成了傻子… 虽然他是老师,我是学生,但大家都是搞研究的,有没有害调研一下,甚至百度一下都行,在那糊弄傻子呢么… 而且他自己学生吸的最多… 有这么当老师的?后面我果断决定停下组里的所有实验(组里该方向大师兄~ 哈哈),知会所有用这个设备的学生,然后整理铅粉危害文档与参考资料发给所里其他老师,同时“策反”对方学生,反正态度很强硬… 他们不停我们不进实验室。而且,我相信我们导师肯定不会让自己学生处于这种危险下(emmm,不过也抱着那边导师不要脸,然后闹大的准备,不行就往学院和学校举报呗… 谁怕谁)。最后,组里派了个资历老的老师去和那边谈了谈,那边实验就停了。

总之,自己的安全自己把关,保命最重要,其它的爱谁谁…




                 

相关话题

  为什么锌的3d和4s轨道都排满,性质还这么活泼,跟酸反应?铜的4s轨道处于半满状态反而不容易与酸反应? 
  高中生如何在「CNS」(Cell, Nature & Science)上发表论文? 
  为什么洗手后手会湿? 
  亚硫酸根与碘离子氧化性谁强? 
  如何判定荧光定量结果的真实性? 
  实验室博士背着老师私发SCI(科学引文索引)两篇,导师知道了会怎么处理? 
  211化学大四本科生想考研转金融或者计算机,金融零基础,计算机只学过C语言。正在纠结,希望给点建议? 
  空投 1 吨或更多钠到太平洋里,会发生什么? 
  有哪些流行理论,是为「不接触一线研究」的普通大众量身定制的观念陷阱?为什么? 
  科学家证实奇异量子效应可以使物质隐形,有哪些重大意义? 

前一个讨论
9 岁女孩因老师太漂亮而产生自卑心理患抑郁症,为什么孩子这么小就产生容貌焦虑了?该如何正确引导?
下一个讨论
被男朋友蹭胸、摸腿,我觉得好猥琐,是我想太多吗?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