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爲何維吾爾語音節尾的-t( ﺖ)被翻譯爲“提”而非“特”? 第1页

  

user avatar   ktrinh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老师的邀请

一个小猜想,「-t~提」的对音方式有可能是维吾尔语口语中有时偏向于给「-t」等辅音后加元音i的口语习惯造成的。但这个猜想的局限性在于,这个只能用来解释多音节词的词中音节尾-t转写为提的情况。

比如:Bextyar~Bextiyar

理论上Bextyar 这个词,Bext与Yar中不存在元音,如果按照书面语进行转写,可以转写成百合特亚尔,但在口语中这个词就变成了Bextiyar,中文转写时也就自然的用了「提」。此外,我名字的中文转写也类似于这个现象。

至于词尾音节的-t,虽然口语中也存在Memet~Memti等人名后加i表示某种宠溺式称呼的方式,但这种过于口语化、不具有严谨性与普遍性的例子显然无力解释「-t~提」现象。

基于上述口语现象,现代维吾尔语人名中的词中音节尾的-t,既有被译为「提」的情况,也有被译为「特」的情况;而词尾音节的-t往往只会被译为「提」。转写词尾音节-t时,其后补元音「-i」可能是民国时期形成的转写规范(艾合买提,达吾提等),这种规范或许是出自归化音译的角度,只是为了减小单词发音时的开口度和响度,使其发音简化(?

建国后对音表和规范化转写方案推行后,上述约定俗成的转写方案仍得到了保留。

实际上,不仅是t,其他众多辅音和元音在音译转写时,同样存在与规范化转写方案不符的情况,只是「-t~提」(如买买提、阿瓦提、麦盖提等)的转写范式更具普遍性,这主要还是因为这种音译范式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也没有不符合新时代精神的贬义或词不达音的点,所以买买提及各种“提式”转写法都保留了下来,且一直得到使用。(如果要按照规范转写,「买买提」这个三个字其实都不符合转写方案。)

正如有回答中指出的,建国后提出是维吾尔语的汉文音译转写方案中规定后不接元音的t的对音确实是「特」,再次之前,清代文献中,除了个别例子外,大部分维吾尔语地名的转写里-t通常也会被写做「特」。

如「欽定西域同文志」,志中收录的地名中大多数「-t」都被译作「特」,词中音节尾的有:At Bash 阿特巴什,察特西林 Chat Shirin ,词尾音节尾的有Rabat ~Rawat 喇巴特 、aret (該古詞疑似為artmak的變體)阿喇特,Søget/ Sögüt 蘇格特,Muzart dawan 木扎爾特逹坂等。

但与此同时也有如阿瓦提Awat、麦盖提Mekit等「-t」转写为「提」的例子。




  

相关话题

  圣女贞德英文名明明是 Jeanne d'Arc,翻译过来应该是「珍妮·达克」,为什么叫「贞德」? 
  一种语言演变为另一种语言时,其节点在哪里?是什么决定了这个节点? 
  在翻译类似《星球大战》的外文电影或者小说时,如何保留且让人理解其中原本外文语境的梗? 
  罗马尼亚语相对于其他罗曼语特殊在哪里? 
  初中毕业,想问一下能当翻译吗?困难吗?没出过国,家里也没有相关行业的人? 
  人类语言各不相通,那历史上第一个翻译是如何做到的呢? 
  如果计算机语言是中国人发明的,hello world 会变成什么? 
  大学生因给书籍差评被网友举报至学校,反映了哪些问题?目前国内图书翻译「机翻痕迹太重」这一现象普遍吗? 
  有哪些语言中的形容词性人称标记和动词主语标记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 
  英文名叫莫妮卡的多吗? 

前一个讨论
喀拉汗与高昌回鹘是不是维吾尔族历史,如何看待这些言论?
下一个讨论
历史上有什么真实存在的复仇故事吗?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