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甲午海战是不是充分说明了,大口径的火炮在速射炮面前处于劣势?或者说吨位大的军舰缺乏机动性? 第1页

  

user avatar   bu-chen-hang-mu-qi-ye-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半檐花落@司马礿 两位大佬的回答补充一点材料(


吉野在大东沟海战中还真的被大口径(200mm以上)炮弹命中过炮位

13:08
“吉野”舰右舷后部舷门位置被一发210毫米炮弹击中,在后甲板上爆炸,引爆了药包提升井边堆积的120毫米药包及弹头架上储存的2发榴弹,造成海军少尉浅尾重行及一名水兵阵亡,9人受伤,并引发火灾。

不仅吉野有过这种情况,秋津洲也有

13:09
“秋津洲”舰第5号速射炮(120毫米炮)炮盾被一发210毫米炮弹击中,造成海军大尉永田廉平以下5人死亡,9人受伤。

对比一下松岛被命中的情况,

15:30
“镇远”舰发射的2枚305毫米炮弹(至少有一发是5倍径的大开花弹)在1700米距离上击中“松岛”号,穿入该舰4号120毫米速射炮炮门,一枚击中该炮炮管,将其震离炮架,随后该弹折向上甲板爆炸;另一枚击中炮盾后爆炸,将附近堆积的120毫米炮发射药引爆,“松岛”舰瞬间发生惊天动地的大爆炸,舰体倾斜,并燃起火灾。此次殉爆造成海军大尉志摩清直、少尉伊东满嘉记以下28人当场阵亡,68人受伤,前部炮房几乎被荡涤一空,经过修理仅剩6门速射炮能够射击。由于舰体震动,320毫米主炮尾栓也发生了故障,无法闭锁。“松岛”舰一时间失去了战斗力。

此外,扶桑也有过炮位被大口径炮弹命中的记录,

14:31
“扶桑”舰开始第二轮射击。同时该舰中部被一发305毫米炮弹击中烟囱下方左舷170毫米炮台,打死1名炮手,1名信号兵。

在相似的情况下,只有松岛一个发生了大规模爆炸……

另外,三景舰的320mm主炮炮位伤亡最大的一次被命中居然是……

15:30
“严岛”舰左舷前部被47毫米炮弹击中左舷侧吊床柜,破片在320毫米主炮炮塔中乱飞,击毙10人,并引起火灾,不久后扑灭。

对比其他几次被命中的情况,

12:55
“松岛”舰320毫米主炮炮台围壁上部被一发150毫米炮弹命中,火炮液压管破裂,两名炮手负伤,进行应急修理后不妨碍射击。

……

13:10
“桥立”舰320毫米主炮被一发150毫米炮弹命中,海军大尉高桥义笃、濑之口觉四郎及一名下士死亡,7人负伤,立即补充炮手。

……

14:34
“松岛”舰与“平远”舰交战,“平远”舰发射的一发260毫米炮弹从其左舷士官次室(下甲板治疗所)穿入,穿过掌水雷长要具室和左舷鱼雷发射管下方,打死左舷鱼雷发射员4人,并在320毫米炮台中爆炸。

47mm炮弹破片造成的阵亡数目大于3发中大口径命中弹造成的阵亡总和……







此外,海战中IJN一方的舰艇航速普遍也没有高到哪里去……

12:50前后日方接敌时,第一游击队的吉野航速为14节,秋津洲为14节→加速至15节,而本队旗舰松岛仅有10节

13:30第一游击队回转支援时,坪井航三的命令为加速至15.5节

16:30第一游击队追击经远航速为14节

在整场海战中,本队的航速仅为8~10节左右

相比起各舰试航时记录的极速,可以说都差得远了

当然了,人比人,气死人,北洋舰队在海战中最高编队航速也不过12~13节……



引用前人(雾)的一些论述,

第三,无论是开战前的接近或是后来的交战过程中,黄海海战中双方舰队都采取了远低于各自最高航速的速度来航行。在战前的接敌过程中,北洋海军最初的航速是6节,随后提高到8节,在随后的交战过程中航速基本保持在10节左右。以往国内研究文章都归结于北洋海军平时对舰艇锅炉轮机保养不善、导致各舰最大航速下降。但对比当时日本海军各舰所采取的航速上,却发现情况与之相仿,即便是战前已经被安排执行快速包抄战术意图的第一游击部队,在收到己方旗舰“松岛”要求回航救援掉队受困的“赤城”、“比睿”、以及后来追击“经远”时,“吉野”航速也没有超过其最大航速的65%即16节。

究其原因,在于锅炉和轮机在正常使用中,由于零件和管路的老化,性能必定会有下降,北洋海军各舰如是,日本海军各舰亦然。构成第一游击部队的4艘巡洋舰,其中“吉野”、“秋津洲”2舰分别是1893、1894年入役的新舰,设计航速分别为22.5节和19节,“浪速”、“高千穗”则是1886年建成的老舰,设计航速是18节。根据日方档案,“浪速”于战前1894年6月14日在采用自然通风工况下,测得最大航速为16.3节,“高千穗”于战前1892年7月同样在自然通风工况下,测得最大航速为15.5节。“吉野”于战前1893年7月24日试航时测得最大航速23.03节。“秋津洲”于战前1894年6月17日采用自然通风工况下,测得最大16.7节。可见,第一游击部队的最大编队航速可以达到15.5节,在实战中,为了尽可能快地运动到北洋舰队右翼,日本第一游击队也就只跑出了接近编队极限航速的14节。

构成本队的6艘军舰中,旗舰“松岛”和同型舰“严岛”是1891年在法国建成的新舰,设计航速16节,同型的另外一艘军舰“桥立”则是1894年当年完工的新舰。但这几艘军舰多多少少都存在动力系统管路材料的热膨胀率不一致而造成泄露的问题,实际航速分别只有10.25、11.64、11.05节。日本购自英国的“千代田”巡洋舰,由于日本出产的煤质量比英国煤要差,导致其安装的机车锅炉内细小的管路非常容易被堵塞,以至在使用中锅炉实际压力比设计值低,使这艘1891年1月完工的新舰航速在回国后一直不理想,在1894年1月测试中只跑出了11.5节的最高航速。而“扶桑”和“比睿”则是1878年的老舰,设计航速也都是13节,但在长期使用中也无法回避航速衰减的问题,1894年7月31日“扶桑”测得最高航速为10.05节,“比睿”在6月27日测得最高航速为10.42节。计算到编队航速,对于本队来说也只有10节左右,与北洋海军的编队航速实际相差不大。当时北洋海军各舰航速为:“超勇”、“扬威”6节,“平远”6-7节,“广丙”、“来远”、“经远”10节,“广甲”10.5节,“定远”、“镇远”12节,“济远”12.5节,“靖远”14节,“致远”15节。海战初期“超勇”、“扬威”的损失,反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让北洋海军获得了提高整个编队航速的机会。

此外,航速不快的原因还在于,除了上述双方都有一些航速慢的军舰需要兼顾、作战海域是近海而浅滩多担心搁浅、双方使用的燃煤质量都算不上好以外,还有以下四个原因被长期忽视:

首先,以当时的火炮的技术性能以及仪器测距、观瞄水平,过高的航速造成双方相对速度增大、本舰振动和摇晃,根本无法保证距离测定的准确和较好的火炮命中率。

其次,除北洋海军的两艘铁甲舰外,双方各参战军舰都存在防护薄弱(指无装甲军舰和防护巡洋舰)或者防护不完善(指早期型装甲巡洋舰)的问题,她们都严重依赖煤舱中的煤层厚度来提供水线以下部位的防护,这是当时的军舰设计师必定会向用户强调的一点。“边舱之煤,非行程极远不至动用。炮子入煤,其焚甚缓,易于用水浇熄”。例如“致远”巡洋舰舰体内每边舷侧的煤舱宽度最大达到8英尺。如果采用高速航行,势必增加燃煤的消耗量而导致防护性下降。

其三,在同航向炮战中,并不希望与敌人有较大的相对速度差。

双方舰队的航速——尤其是在海战初期——都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估计还受到一个一直未受注意的因素的影响,那就是“浅水效应”

……

在海战接战阶段,第一游击部队四艘巡洋舰已经出现浅水效应,受此影响航行阻力会有所增大。这对于“吉野”、“秋津洲”两艘新舰也许还算不得什么,但对“浪速”、“高千穗”这两艘轮机老旧而且吃水又相对较大的旧舰,保持14节的编队速度应该也有点不容易了。随后,当海战区域南移到水深更大的海区后,上述数值恢复到浅水效应的临界点以下,浅水效应对航速的影响趋于消失。

此外,船艇在浅水航行,流经船体水流比较紊乱,具有较强的涡流,使舵力减小,舵效降低,故旋回性变差,战术直径增大。同时,船艇在浅水区航行时掀起的艇波,很容易造成浪损。尤其是在编队航行和大角度转向时,往往前后波群会叠加成波峰高陡的合成波,增加了浪损的可能性。浪损对采用纵队的日本海军舰队影响要比采用横队的北洋海军舰队要大。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接战阶段,在冒着极大风险横越北洋海军舰队正面去包抄右翼的日本海军各舰,竟然是那么的“不紧不慢”;而急于用自己的正面去拦腰撞击敌人的北洋海军各舰又是如此的“从容”。除了双方大部分军舰的锅炉轮机有毛病外,浅水效应也稍稍延缓了双方接近的脚步。

总之,航速、机动性和舰艇大小并无直接关系。


最后暴论几句

大东沟海战抛开铁甲舰和老式舰艇不谈,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小船大炮”的伦道尔-埃斯梅拉达式巡洋舰、注重中口径速射火力的埃尔斯威克式巡洋舰和法式岸防舰的一次比拼,最终的结论是埃尔斯威克式巡洋舰更胜一筹,注重大口径主炮、宣传对铁甲舰一击必杀的另外两者则并不实用。也就是说,在4000吨以下的小型无防护/轻防护舰艇上搭载不少于2门200mm以上火炮或不少于1门300mm以上火炮的设计并不适合舰队决战。在这之后,各国的小型防护巡洋舰上也鲜少见到“致远”级那种3门210mm主炮的火力配置。可以说,至少在这一类型的舰艇上,中口径速射炮被证明是更成功的。












参考文章及书籍:






《北洋海军舰船志》,陈悦著

《泰恩河上的黄龙旗》,张黎源著


菜鸡强答,错漏必多,还望各位轻喷(逃


user avatar   si-ma-yue-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点其他答主其实已经讲的差不多了,我就讲讲第二点。(虽然比起第一点,第二点的“大舰缺乏机动性”这个结论似乎有些莫名其妙:甲午海战并非是日军海上力量机动性的胜利)

甲午海战的参战舰艇,或者说甲午海战参战舰艇中较为新锐的一批造出来的这个时间点非常巧妙:因为实际上管退速射炮比哈维钢和kc钢这些1890s初期发明的新一代装甲钢略早(当然,更早一点点的时候还有其他的一些防护效能也不差的其他硬化装甲钢如使用Tressider法的利用温差施加预应力,进行表面硬化的所谓表面淬火法,有一点类似日后日本使用的vh钢。但是毕竟那也是1887年才申请专利的办法,且清国与旧日本海军这些装甲钢哪个都没用上,对吧),实际上这场海战是第一代的中小口径速射炮(4.7寸)和老式防护逻辑指导下的舰艇的对决。

但是就这样,定镇各自中弹三位数,然后还是跑路了。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假定定镇是1890年代设计的战舰,采取使用新式装甲钢(渗碳或者温差表面硬化)的大防护面积布置,那么日军的速射炮甚至能否对定镇产生较为有效的杀伤都要打一个巨大的问号。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关于机动性的,就更蛋疼了:

第一,日军大量使用的阿姆斯特朗外贸巡洋舰的最高航速,是采取的(实际上皇家海军自己也是长期采取的是类似的标准)极大比率强压通风的大力猛干测出来的。只是相对于清国海军更老,更慢的舰艇,他们仍然可以维持航速优势。

举个例子,blake class,它的22节航速,就是在强压通风超载功率比自然通风条件高了整整60%的情况下测出来的。

毫无疑问,考虑往复机的低持续可靠性和锅炉的脆弱性,试图在实战中长时间跑出这样的航速是非常不实际的。因此在1892年锅炉委员会直接建议强压通风功率的超载功率比率相对于自然通风的功率比率(下称此为“超载比率”)不得超出25%。第一个应用该标准的是埃德加级巡洋舰。

再举个英国外贸战舰(稍晚)的例子:智利的宪法级,被皇家海军回购后就是敏捷级。敏捷级在皇家海军自用的六次试航中五次仅能取得19节左右的航速,并不比声望号快多少:声望号在97.6.11进行的8小时自然通风最高功率试航中取得了18.75节的平均航速。

至于纸面上标的20节?其实也不能算是唬人,毕竟大部分海军此时仍然采取的都是高超载比率的标定最大航速(如意大利人直到卡拉乔洛级都是这样标的),敏捷既然是外贸战舰,跟着国际主流走是不能算错的。

第二,另外还有一个概念被定义:持续可用功率。这个概念基于两个问题产生:

1.往复机不是涡轮机,当时的火管锅炉也不是日后的锅炉,他们在长时间满功率(即便不是超载的条件下)的运转可靠性仍然是令人生疑的

2.燃煤战舰都要面临一个问题:此时连火车上的自动填煤设备也要等几年才发明,换而言之,烧煤全靠铲,铲就要人,而舰艇的铲煤人的人数是按照编制(这又取决于舰内居住空间。简单的说,大船占便宜,等大的船干舷高舰艇内部居住空间大的占便宜。

另一个侧面说明该情况的事实是,该时期的一等巡洋舰,舰员编制都远大于一等战列舰)定的,而编制又是按照三班倒可以维持持续航行速率来定的。

一旦要求高于这个航速的所需功率,那么轮班人手就不够了,就会使得铲煤人进入疲劳作业状况(假定需要超出数个小时的高速的话),这种情况即便是在日德兰时代的涡轮机战巡身上仍然在发生。

总而言之,根据各种综合因素,持续航行功率被定为大约是最大自然通风功率的三分之二,水管锅炉可以略高(但又要提一句,此时的水管锅炉又有其他方面的不可靠因素)。

第三,就是往复机自身的问题了。

在蒙莫斯伴随德雷克级的跨大西洋高速巡航中(从西印度回到本土),即便是差不多一万吨的蒙莫斯级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严重到了整个船都在抖的程度。

第四,航海性也会影响舰艇在稍高(比如说3-4级海况)海况下的实际航速

实际上在这里综合考虑前面的因素,一个暗示就已经被给出了:不够大的战舰在1890年代难以达成实际上(而非纸面上的,只能在试航时才能取得的)的高速。把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只有足够大的--如果从powerful和drake的情况来看甚至可以直接说只有最大的一等巡洋舰们---巡洋舰可以在实战中取得超过21节的战斗速度。

当然,考虑到鱼雷艇和驱逐舰,这里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只有最大和最小的舰艇可以取得足够高的战斗速度。这个结论其实可以扩展---认为在整个蒸汽海战时代都只有最大和最小的舰艇能取得最快的速度的结论同样成立。

当然,较大舰艇的机动性还涉及到其他一些方面的因素,但毕竟现实不是战舰世界,航速大部分时候就是战舰的决定性机动性指标。

最后提一句,为什么一游定速为18节而不让那些吹牛能跑到22甚至23节的阿姆斯特朗巡洋舰撒开丫子跑呢?


user avatar   xichuangyue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大东沟海战能得到的第一个直接合理结论,不是速射炮比大口径重炮有用,而是只有速射炮有用

第二个结论是对立的,但它本身是隐含的:中口径速射炮未来可能会没用。但这不能反过来证明大口径重炮有用,使后者变得有用的必备技战术前提,此时还近乎空白。

这里可以稍微数点一下大东沟海战里面那些值得一提的大口径炮命中。

北洋对联合舰队值得一提的命中只有三发:镇远连续命中松岛两发,在其速射炮甲板上打出殉爆,使其一度丧失战斗力;在此之前,平远号主炮击中松岛主炮炮座附近,有资料称这次攻击使其主炮暂时无法运作,但日方战斗报告似乎并不直接支持这一点。

问题在于,三景舰本身的副炮设计本身并不合理,10门炮挤在同一炮甲板上,彼此之间没有分隔,炮位本身也没有任何防护——是的,此时三景舰的侧舷副炮连炮盾都没有(至少我手头的图纸资料并未显示有炮盾)。

就三景舰的设计来说,一次命中引发殉爆并波及多门火炮其实很正常,这与命中弹的口径无关:只要一发会爆炸的炮弹击中药筒,那总是会引发爆炸的,特别是那药筒里面装填的还是黑火药的时候。黑火药的安全性其实远逊于无烟火药,而大东沟海战中使用无烟火药的仅有吉野号。

如果承受这一打击的是吉野号或秋津洲号,她们各炮位离得很远,并不会承受这样惨烈的后果——直接命中会炸掉一门炮,仅此而已。反过来说,如果把那发305mm榴弹置换成等重的若干150mm榴弹,命中弹药引发殉爆的机会要多得多。

平远那发命中弹也值得稍微多说两句。首先它并没有击穿松岛的炮座,其次它也没有爆炸,按日方给白劳易(三景舰的设计者)的报告中的说法,甚至“没有造成破坏”。反过来说,如果这发炮弹爆炸了,其爆炸让炮座暂时失效,这种情况是可以预料的,因为三景舰的炮座防护并不完整,有明显的漏洞:

注意其露炮台底板,没有任何防护。炮座附近的爆炸会从下往上影响到露炮台(在英国设计上,巴纳贝设计科林伍德号的时候就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在露炮台底板设置了3吋装甲)。而少量重型炮弹与大量中型炮弹哪个更容易对无防护的露炮台底板造成损伤呢?答案也是不言自明的。

以上这些其实也都是废话。大口径重炮投送爆炸物的能力远逊于中口径速射炮,这事儿本身没什么可说的,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而已。大口径炮理论上的优势在于穿甲威力,而接下来的事实才是“只有速射炮有用”这一结论的根基:

定远号装甲带(14吋钢面铁甲)被260mm炮弹命中1次,弹坑深度109~140mm,直径200mm;

镇远号司令塔(8吋钢面铁甲)被320mm炮弹命中1次,弹坑深度140mm。

按皇家海军1915年炮术手册,面对无被帽穿甲弹时,15吋锻铁甲=12吋钢面铁甲=12吋各类钢甲=7.5吋哈维装甲=5.75吋KC装甲。

皇家海军当时最新的12吋35倍径Mark VIII舰炮,相比三景舰的法制320mm主炮,炮口动能只高出4%,炮弹水平没有显著差距(实际上英国当时使用的锻钢穿甲弹技术来源正是法国)。

英国12吋炮在3100码的纸面穿深为12吋钢甲,而实际表现只是在8吋钢甲上打出5.5吋凹坑而已。当然你可以说这发炮弹的着角较大从而影响了穿深,这并不影响结论——只有平行战列线交战才有机会取得较多的小着角命中,而平行战列线交战原则,至少对于英国海军(自然也包括其学生日本海军)来说,要到1900年之后才正式确立。日军在大东沟使用这样的阵型只是因为他们来不及掌握更多的复杂阵型而已。

英国1893开工的庄严级战列舰拥有大面积的9吋哈维装甲带;1896年的克诺珀斯级战列舰拥有6吋KC装甲带(怀特确定其防护水准时,专门引用过大东沟海战作为例子)。换句话说,此时的大口径舰炮对于理论上最适合由它来对付的目标——战列舰的装甲带来说,其实根本就形不成威胁。

所以大口径舰炮还有什么用呢?

这里转向隐含的结论,即“速射炮未来可能会没用”。

这一点人们实际上已经有所认识,日本海军对定远号与镇远号的攻击比较直观地体现了这一点。定远号中弹159发,镇远号中弹约220发,可以说无防护区域基本上已经被打烂了。然而,无法击穿装甲堡,也就无法对其储备浮力造成全面破坏,定镇二舰最终还是未被击沉。

对马海战更加明显:日方花了几个小时对俄国战列舰实施密集的近距离炮击,才最终将其击沉。当时的很多战术著作也都预言了当核心装甲无法被击穿后,海战将会变得多么冗长无聊。

1890年代以来针对海军火炮的种种改进也是为了突破这种窘境:火炮身管一路加长到45倍径,甚至更长;被帽穿甲弹诞生并普及,种种细节改进力求更高的实战穿深而非纸面穿深(在英国人研发出绿弹之前,俄国人在这方面走的最远);火炮的装填速度逐步提升,旋回俯仰也更加迅速,到1900s后期已经能像中口径火炮那样灵活;远程炮术方法被逐步发展出来,让大口径炮在更远距离上能够获得更高的投射量。

然而,在1894年,这些能让大口径舰炮变得有效的技术还是一片空白。有些还处于试验阶段,有些连影子都没有。之后数年也是如此,当珀西·斯科特开发出连续瞄准法并推广开来时,中口径速射炮是其主要用户,而大口径舰炮仍然秉持着旧有的训练方式:针对固定或低速目标,近距离慢速开火,运用方式仿佛那时的鱼雷。

实际上,正是甲午战争让海军革新者们真正确信了这一点:装备速射炮的快速巡洋舰能够对抗战列舰。1895年,怀特开始准备一型新的一等巡洋舰设计,融合了速射炮与能够完全防御速射炮的6英寸硬化装甲,其设计目的首先是参与战列线交战,然后才是贸易保护任务,这就是1898年开工的克雷西级装甲巡洋舰。

下一步的变化也很快就到来了。末代前无畏战列舰与装甲巡洋舰纷纷采用了口径高于6吋的副炮,或者说二级主炮,以求突破6吋KC装甲的防御。最终,融合了远程炮术革命之后,这一系列的变化指向了最后的一步——无畏舰革命,终点,或者说一个全新的起点。




  

相关话题

  学习史学史究竟有没有用? 
  如果你穿越到三国时期潘凤身上,刚回过神来就听见韩馥说: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该怎么办? 
  是不是每个汉族人都会有一个秦国的祖先? 
  为什么歼20,运20,轰20,直20都带个20? 
  为什么乱世出英雄!难道英雄都是蛰伏到乱世才出现么? 
  你知道哪些关于 2020 庚子年预言? 
  民国时期百姓如何看待共产党? 
  西伯利亚大铁路能否承载在东方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李陵为什么至死不回汉朝? 
  叙利亚战争到目前为止为现代战争提供了哪些有价值的经验?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哥伦比亚的首都波哥大当年要改名?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成吉思汗能轻松打败花剌子模?





© 2024-05-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