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网上为冉闵洗白的言论? 第8页

                             10    11    12    13 

user avatar   lie-zhu-ge-le-de-nuo-sha-yi-w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冉闵的历史形象到底如何,完全不取决于冉闵自己,而是完全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怒火。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在早期的中文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冉闵这个形象就已经被搬出来了。

当时的互联网逆民盛行,满遗遍地。对于漢人和漢家英烈的侮辱比比皆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甘于被侮辱的网民们在与满遗和逆民的不断升级的对线中,抬出了冉闵这尊大神。

冉闵这个形象的出现无疑是划时代的。他标志着网民们对抗逆民和满遗的舆论战开始逐渐占据了上风。从抬出冉闵的一开始,逆民就开始表现出惊慌失措和气急败坏的情绪。之后,双方对线的焦点也变为了对冉闵的评价(包括但不限于冉闵的人品、情操等)。

但,无论逆民怎么抹黑冉闵,对于正义的网民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就如同尼古拉斯二世在苏联解体后被东正封圣一样,网友们抬出冉闵,完全是取决于内心的需要。

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论人品和情操的败坏程度,在5000年的历史里,冉闵到底能不能排的上号,我们暂且蒙古。但是,逆民们看到冉闵被抬出来之后,那种惊慌失措和气急败坏,确实让人忍俊不禁。

洗白?

不,冉闵不需要洗白。

他只需要摆在那里,就已经能让某些人破防了。

我大哥绝绝子

坏了,UU们,我被限流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掉一切标签,可以这样描述冉闵的经历:

某个时期,本土人遭遇外来征服者大规模入侵,征服者统治残暴,人种,文化与本土人也不一样,甚至因不可描述原因,本土人人口已经降至征服者人口水平,可谓几近亡族灭种。

一个本土人,因其父亲在12岁时被异族征服者收为养子,出生就顺带成为征服者的养孙。

因为从小教育和环境的关系,长大后替征服者打了不少仗,可谓征服者政权的忠勇战士。

征服者政权长期内乱,由于此人强悍能力,逐渐受到新的上位者猜忌。

形势逼人,此人被迫“造反”征服者政权,征服者政权残余势力因此人血统原因,并未对他有所认同,而当初本土人对待初来的征服者则相对温顺,可见征服者骨子里就不认同本土人。

此人便利用长期被压迫的本土人反抗情绪,对征服者残余势力进行复仇,这次抵抗运动导致征服者人口骤减,几乎等同灭族,同时引起了其他征服者的警惕和攻击。

终因国小力单,此人败在另外一支征服者的手下,被俘后不失大节,慷慨赴死。

本土人因这次抵抗运动爆发出的能量,导致其他征服者在以后不得不尽量避免采取残酷统治手段对待本土人,后来一百多年里的2个大型征服者政权均进行了高度本土化。

此人生于乱世,不能选择出身和生活环境,即便被害之前,也慷慨陈词,其一手掀起的本土人抵抗运动也避免了种族灭绝的危险境地,其影响之深远,裨益至今。

客观来说,其建立的国家不大,存续时间短暂,长期以来被主流历史家忽视也没什么奇怪的,但近年却逐渐受到本土民族的尊崇,可能是本土民族又遇到某些如当初相似的情节。




冉闵上次受到尊崇,是在辛亥革命与抗日战争时期

1904年《江苏》第十一、十二合期,荆驼《中国民族主义大豪杰冉闵传》

荆陀,是同盟会学者的联合笔名,用的是铜驼荆棘的典故。

《江苏》,是同盟会《民报》的宣传册。


吾非敬冉闵之德量也,吾非服冉闵之勇敢也,吾又非爱冉闵之武功也。

其所以使吾颂拜、使吾歌咏、使吾感泣、使吾发愤而为之作传者,不过谓其为中国之民族主义大豪杰,而还我种人独立之性质者也。


1908年《竞业旬报》第十四、十五期:《中国伟人冉闵传略》


列位呀,从前五胡乱华,我们漢族不过做一重奴隶,还有冉公出而提拔,如今漢族已养成数百年奴隶性质,叫我们何处再寻出冉闵呢?

在下将这《冉闵传》做完,也不禁呜呜唈唈哭起来了。但我不暇为已往的冉公哭,我总为现在的四万万同胞哭。


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中国历史上之民族英雄》(刘觉著)

觉曰:石氏以羯族犬羊之种,盗窃中原,穷凶聘暴,以致惵惵遗黎,求哀无地,夷狄残犷,斯为极甚。

冉闵躬率漢人,大诛胡羯,且遣使告晋,共讨逆胡,虽大業未竟,然能为漢族报仇雪恨,俾中原遗藜,稍得摅其宿愤。于五胡雲扰之会,我漢族乃有如此英特之人物,后之读史者,所当引以自慰者也。

昔赵武灵王尝谓先时中山负强,侵暴吾国,係累吾民,先王醜之,而怨未能报,而其后武灵竟灭中山。漢武帝欲困匈奴,尝诏天下曰:昔高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而终能犁庭扫穴,漠南遂无王庭。及其孙宣帝时,匈奴竟款塞来朝焉。今冉闵之大诛胡羯,论其志绩,盖足追纵赵漢矣。

夫民族意识,偕有生以俱来,即禽雀牲畜,亦无不以自护其族为当然。今倭人之所以加诸我族者如何?吾人远览前绩,俯忧今祸,尚不愧愤于中,而思所以复仇者,殆非人耶!

user avatar   zhu-yan-4-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靠 这就不对了 满清屠杀都可以洗。冉哥这么正义的举动还会说洗 你美国人么 搞双标这么溜


user avatar   li-ya-ting-19-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冉闵称了帝就能证明他不为汉人考虑。

可能是被下面这种言论气出来的。


user avatar   wang-shan-zhi-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嗨,那些想通过攻击汉族历史英雄制造矛盾的人,我不知道你们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你们觉得汉族人怎么评定自己民族的英雄需要你指导么?

一些个某朝封建余孽想拉低岳飞民族英雄的地位,居心不良。冉闵,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放弃了已经到手的权势,奋勇向前身先士卒,万死不辞。冉闵精神,永远激励汉族人对抗野蛮的异族贼寇。吴三桂,就是一个出卖民族国家利益的大汉奸,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投敌卖国。

有人用吴三桂偷换概念类比冉闵,这个显得有点幼稚。真想证明点啥,请举一个“英雄”的例子说明一下呗!

不要想代表“少民”发表违背国家民族政策的言论。掂量掂量自己,国法森严,遵纪守法才好。我们的民族政策是尊重保护,不是纵容一些人躲在政策后面撒泼打滚!

欢迎“少民”群众也擦亮眼睛,认清那些别有用心妄图制造民族矛盾的猪贼!人民公敌,天下共击之!!!


user avatar   da-qing-20-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千年的历史上,帝王将相,名人辈出,但冉闵这样力挽狂澜奋起抗胡的乱世猛将,长期被历史刻意遗忘,似乎罕见少有,几乎没有一个历史人物像他这样充满争议,即使主流教科书也因为无法定论而不得不将他忽略。

冉闵,汉族,民族英雄。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

冉闵为今人所广为知闻,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他是拯救了汉族的抗胡英雄,亦以勇猛著称,最早持这一观点的是清未学者荆驼写的“冉闵传”,称冉闵“振古铄今,扭转乾坤”。


为何给冉闵如此之高的评价,甚至言及挽救汉民族呢?这要从五胡乱华说起。


据晋朝时期的“晋·江统〈徙戎论〉”,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


公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大举侵入中原。


五胡乱华时,大量西北诸胡和北方鲜卑迁入中原。《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唐编《晋书》记载:“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残暴。他跟一条毒蛇一样,脑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杀戮,三是享乐。

石虎发男女16万,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时逢暴雨死者数万;他已有多处宫殿,还不满足,又驱汉丁40余万营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修林苑甲兵,50万人造甲,17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


石虎将邯郸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规定汉人不得向野兽投一块石子者,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汉人的地位竟连野兽都不如。住在“富丽堂皇”宫殿里的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按《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测当时北方汉人最多不过400万左右。到公元349年,冉闵屠胡之前,迁居中原的胡人高达五六百万之多,数量上相当惊人。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时算起,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由于胡人生性残暴其行为令人发指。丧尽天良的屠杀和野蛮残暴的反人类行为,导致华夏人口严重减少,人伦下滑,是一次严重的社会大倒退。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神州陆沉”、“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几近亡种灭族。

冉闵,也是将门子弟,其祖先曾任汉朝黎阳骑都督,家族世代担任牙门将。西晋末年,冉家人曾跟随陈午的“乞活军”抗击胡人。后来因寡不敌众,被时为刘渊部下的石勒打败,暂时归降。


此战虽败,但冉闵的父亲冉瞻却给石勒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石勒一眼就看中冉瞻的勇猛,认为“此儿壮健可嘉”俘获之后,让石虎收为养子。后来拜为左积射将军,封为西华侯。然而几年后,冉瞻败于刘曜的部队,被刘曜斩杀,一代将星陨落。


冉闵年幼时就果断敏锐,深受暴君石虎宠爱,将其当亲孙子一样抚养。成年后,冉闵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勇力过人,多计谋。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参加战争,在昌黎大战中,当时后赵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年冉闵率领的军队因指挥有方而安然无恙,从此名声大振。


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后赵境内有内迁的丁零、乌桓、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冉闵征讨,屡立奇功。


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冉闵威震中原。


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颁布了《杀胡令》,致书各地,号召汉人起来杀胡人复仇,史载全国各地:所在承闵书诛之。


很遗憾《杀胡令》的原文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传下来的大致如下: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特以此昭告天下。令共分三道。

第一道“杀胡令”是冉闵在邺城幽禁后赵皇帝石鉴后颁布的,号称“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也就是说: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

第二道“杀胡令”: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这道令看似简单,其实绝难理解,如何才是与官同心,如何又不同心?官方不做正式说明,谁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正确执行,只好听凭自己所想。

第三道命令: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


当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北部、陕西的汉人都纷纷起兵,仅邺都一地被杀的胡人就高达二十多万。除了向侵略者报仇外,冉闵最大的功绩还在于驱逐胡蛮数百万出中土。


冉闵率军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武力威胁,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不得不退出中土,各自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从此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


在返迁的路上这些不同民族的野蛮胡族也相互进攻对方,掠杀对方,抢食粮食,甚至以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


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屠杀的只余下四、五百万人,最主要的凶手是匈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脉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


冉闵灭羯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匈奴为主的胡兵。

冉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省各地的复仇屠杀,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


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


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


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骑兵,还有数万后续部队)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重围,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


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


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


按照史料记载,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


冉闵死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


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鲜卑王朝)在史书上把冉闵大骂一顿,而后代又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所以,某些史学家据此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尤其一些道学先生,动不动就叫嚷泱泱中华、天朝上国,要胸襟坦荡、大气容人,切不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切不可小家子气,以免遭四夷耻笑,如此看来,冉闵太没君子风范了。


另外,冉闵是由胡人养大的,结果不仅篡位夺权,灭了后赵,而且还颁布灭胡令,简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举,怎么入得了道学先生的眼中呢!


就这样,冉闵这位原本的抗胡英雄,成为了一位杀人如麻的乱世屠夫,一位遭到后世各民族包括汉族士民辱骂千年的暴君人物。


user avatar   badtoy0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和公众号的“美国哭了中国又赢了”一样 是阿q式的自我麻醉胜利法

事情不过就是人家少民说以自己的祖宗为荣 而他们的祖宗杀过汉人 于是这群货就不乐意了 但是不乐意也没法子啊他们就选择性遗忘了自己引以为荣的祖宗也杀过好多少民 万般无奈之下就把一个凶残无道反人类的刽子手抬起来和各种真正值得敬畏的先人同高的高度幻想对面“又哭了”自己“又赢了” 结果 就让人看到了这帮人崇拜的伟人不过就是凶残无道之人罢了这种结果

庸夫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user avatar   maximilianofshang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这算不算汉奸带路党?假设他们借助外来力量打败了满清,历史书该如何评价他们?
user avatar   bugbugbugbugbugbu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这算不算汉奸带路党?假设他们借助外来力量打败了满清,历史书该如何评价他们?
user avatar   8-28-13-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10    11    12    13 

相关话题

  清朝都用了哪些手段监视汉民是否都有保持剃头? 
  「朝代」和「国」有什么区别? 
  只比能力,李世民是否是历代帝王前三? 
  《石壕吏》中杜甫本人为什么不会被当作青壮年被「捉」走? 
  我想了解从夏商到现代的历史,看哪些书? 
  为什么从八王之乱开始到魏晋南北朝结束的历史,明明很精彩,却没有太多影视作品? 
  崇祯年号在朝鲜沿用二百余年的说法有任何史料能够证明吗? 
  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性战役是哪一战? 
  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 
  如何评价历史老师课堂否定教科书,宣讲生民无疆和白云先生的观点这种行为? 

前一个讨论
广州:客户当街怒骂小店店主,因其听不懂粤语(广东话)要求客户说国语(普通话),应该吗?
下一个讨论
P 社游戏先入哪一款?为什么?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