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大唐撑过了安史之乱仍旧享国一百多年,大汉却在黄巾起义冲击下名存实亡? 第1页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唐玄宗的儿子已经成年。也有自己的文武班子。

灵帝的儿子没成年。军头遍天下。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们观察古代史会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周朝以后的古代中国,出现了波动衰落的状态。

倘若直接看明朝以前的历史,也就是把明朝去掉,这个现象会非常清晰:

秦朝统一之后,西汉时代,一直到汉元帝以前,整体是向上发展的。而且这个时期很长。从秦朝统一开始算,一直到汉宣帝去世,有一百七十多年的上升期。期间因为社会剧烈变动,出现了秦末和楚汉相争期间的社会经济崩溃阶段,属于上升期里的矛盾爆发期。此后七国之乱,汉匈战争,都属于上升期内的矛盾爆发期(因为没有计算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期,所以这个上升期看起来很短。春秋战国的社会改革,特别是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是应该计入上升期的)。

到了汉元帝以后,一直到西晋灭亡,有三百五十多年的衰退期。这个期间,有西汉末期社会矛盾激化的矛盾爆发期,包括新朝时期的改革期,东汉统一战争。永平之政属于矛盾缓和期,社会发展比较好,属于这个周期里面比较少见的上升期。此后东汉的社会就在反复上升下滑中持续走向衰退。以两次党锢之祸、首次黄巾起义为标志,社会矛盾进行了两次总爆发。随后以董卓之乱为开端,儒学世家叛乱,成为东汉社会总崩溃的主要形式。这一点和西汉结束于新莽还有所不同。西汉结束于儒家篡位,但是这个时候儒家叛乱还处于早期形式,幼稚地以为只要简单窃取政权就可以了。在篡位成功却治理失败后,西汉儒家转而选择依附于汉室皇族重建政权,用历史回归的方式承认失败。东汉时期的儒家叛乱就不同了。这个时候的儒家叛乱致力于创建新的政权。所以进行了袁绍、曹操、刘备几种不同类型的尝试。这些尝试全都失败了。最后的集大成者就是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模式。然而这个模式也是一个惨痛的大失败。

西晋灭亡结束了这个衰退期。

接下来就是灭亡周期了。

由于地理上南北差异巨大,西晋末年的异族入侵主要局限于中原地区。甚至西北的凉州都相对安定。这样一来,一个巨大的灭亡危机,就因为中国跨气候带的庞大地理条件得以减轻,没有真的转化为灭亡。

从西晋灭亡到隋朝统一,有二百七十多年。

在灭亡周期里孕育着新生的机会。从东晋十六国的灭亡危机,到南北朝对峙的新生转化,最终诞生了以北朝之武驾驭南朝之文的隋唐时代。

有意思的是,如果深入挖掘的话,会发现北朝自己也有关西对关东的排斥。南北对立被包含进了东西对立之中。从军事角度来说就是,以府兵制最重要的军府设置而言,关中的军事权力极大,关东的军事权力明显降低,江南的军事权力微不足道。这种内部征服的结构,形成的格局和殖民统治的风范略有相似,但又因为本质上是华夏王朝的内部兼并,只是形似而神不似。但是这种内部不平衡也为后来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安史之乱就利用了大河北地区(包括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与唐朝的离心离德状态(标志性事件其实是唐玄宗默许李林甫搞的那次“野无遗贤”。此举基本上断了各地对唐王朝的幻想)。

这个从从隋朝统一到唐朝安史之乱的上升期显得很短暂。但是实际一算,也有一百六十多年。

从这开始就又进入了衰退期。

从安史之乱到北宋灭亡,有三百七十多年。如果算上南宋,则有五百二十多年。

这里的问题是南宋到底应该算衰落期还是灭亡期。按照靖康之耻、搜山检海来算,南宋应该算灭亡周期。加上元朝,这个灭亡周期有二百四十多年。

这样看就很清楚了。

秦汉上升期,中国实现了极大的跨越式发展。华夏文明的直属范围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向南一直跨越到红河流域,向北到了松花江,向东过了大同江。向西则建立起了西域管辖体系。不仅汉军远征中亚草原,而且汉使的足迹遍布阿富汗伊朗等地,据说一直到了南面大海。东汉初期甚至到了波斯湾。

这次扩张在衰退期收缩时仍旧大体保持了下来。相对来说北部收缩得比较厉害,很快就退到了辽河流域。南部则一直延续到了灭亡周期也没有丢失。

到了隋唐上升期,中国再次实现了极大的跨越式发展。并且再次实现了对西域的控制。设置波斯都督府是极限,只不过这个波斯都督府空有名义罢了。唐朝对东北的攻略也有明显成效,再次实现了对大同江的短暂控制。

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上来说,唐朝的制度体系要比汉朝更加成熟。比如说唐朝继承了南北朝创立的品官制度,丰富和发展了科举制,形成了以文学创作和军事征服为两大支柱的文明复兴。而且到隋唐时代,解决了汉朝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均田开始成为政治正确。汉朝也提出了均田的思想,王莽甚至进行了尝试。最终均田是在北朝开始推行的。均田成为隋唐时代基本的经济基础。这是一个很显著的进步。后来明代为了维护均田制建立了黄册等各种制度手段,成功实现了王朝的长治久安。

当然,隋唐的均田制还是崩溃了,到了后来的宋代就干脆不抑兼并了。唐玄宗时代,均田制就已经无法维系下去了。括田运动搞了几次,负责的人都给弄死了,也就搞不动了。

就整个社会治理体系来说,隋唐的社会治理体系相比秦汉有了明显进步。但是却出现了一个结构上的大问题。

隋唐时代已经不再给予民众普遍的军事权。这个重大改变的来源是东晋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是异族入侵为主的时代。入侵者显然不可能赋予民众普遍的军事权,因为民众恰好就是入侵者的敌人。由此形成了“国族掌兵,汉族为民”的历史格局。这个历史格局在民族融合到一定程度后变得难以为继。最终以府兵制的形式,以一次性招募兵员建立军队、然后转化为世袭军户的形式,形成了独享军事权的特殊民众群体。从此开创了一直延续到清代的兵民分离传统。这个制度最初来源其实是“民族分离”。

这个传统时隐时现。隐的时候,是采用募兵制的方式,直接从民众当中普遍招募乃至强征士兵,但是同时禁止民间习武。显的时候,则是直接采用世袭兵制,建立世袭军队,同时临时征募民众当兵作为补充。

北朝、隋唐的府兵制(坊兵制),主要是依靠鲜卑族和早期就接受鲜卑族统领的汉族民众为武力来源。所以我们会看到,隋唐之际很多将领来源都是少数民族。而且这种制度充满了部落色彩,军队里的军头们权力很大。

明朝的卫所制,主要依靠建国初进入军队的民众为武力来源。清朝直接以满洲八旗为核心、以蒙汉八旗为爪牙,同时大量使用募兵制的绿营。可以说明朝的卫所制对唐宋历史做了很好的继承,以至于很适合清朝窃取。

这里面府兵制崩溃以后的唐朝和宋朝似乎是个特例。但是他们的情况其实更加不堪。唐朝的牙兵直接废立节度使。最后发展到有的节度使不得不借兵消灭自己的牙兵以及牙兵们的家属,以求摆脱牙兵的控制。但是牙兵没灭掉以后别的节度使又开始欺凌这个节度使,形成恶性循环。成语“铸成大错”就是这么来的。宋军干脆将军队当成维稳救济所,在灾年将灾民中的青壮抽走,任由老弱身死。而且西军的藩镇化同样没有解决。最后宋朝不得不重新开始搞将兵法。兵为将有的情况重新复兴。

就历史演变来说,秦汉起源于制度尚且不十分发达成熟的春秋战国时代,底子比较薄弱。但是秦汉之前的社会变革比较激烈,治理手段比较严厉。并且治理体系深入到村社,十分严密。唐宋时期底子要好很多了,但是治理手段却相对软弱,深入程度明显有了后退。创造成果自然要比秦汉要更加进步,毕竟是在秦汉的基础上前进的,但是类似于秦汉那种爆发状态就有些不足了。

最简单的例子。唐宋基本上是恢复秦汉的历史最大边疆,而做不到直接控制范围翻倍的壮举。当然,这应当和唐宋对江南和岭南地区的逐渐消化吸收有关系。秦汉对百越地区的控制还是很粗糙的,有大量的空白区。

可是,唐宋控制的、有大量空白区的新边疆在哪呢?

宋朝后来就满足于讲汉唐旧疆了。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来,这两个兴衰周期里面,秦汉周期在奠定基础方面做的工作更多。制度上,秦汉建立起了中原王朝的早期形式。地理上,秦汉实现了东亚广阔地带的直属控制。此后唐宋属于对秦汉基础的提升的充实,进一步扩张不能说没有,确实比较有限。

从历史周期上看,对比秦汉唐宋,这就让我们看出来明朝是个另类。

明朝在上升期上走了一个非常陡峭的曲线。他们直接从元朝亡国状态迅猛复兴。而且在制度上需要全盘重建。和隋唐继承南北朝改革成果的顺滑相比截然不同。

时间上说,明朝长达二百七十多年。盛衰变化过程中,基本保持了稳定。应当说,朱元璋在建章立制方面真的很有一手。

地域上说,明朝的控制范围比较小。对草原和西域的控制力度都有所不足。对红河流域也是得而后失。

明朝放弃越南,是一个极具标志意义的事情。此举表明明朝内部矛盾的发展已经做出了最终抉择,明朝至此已经失去了进一步开拓进取的内在驱动力。

或者可以这样说,明朝保持了一个有序维持的状态。他们固然失去了扩张能力,也保证了不至于迅速衰落。

但是这个维持状态并没有收到良好的结果。因为灭亡周期还是来了。甚至来得更早。

清朝五次入关大屠杀,以及长达两百多年的愚民统治,不但让汉族人民受到了很大伤害,而且让东亚大多数人民族都深受其害。近代史上各民族都受到西方侵略者的重大伤害,归根结底就是清朝为了能够以小族临大邦,解除了东亚地区最强大的民族汉族的科技、军事、政治能力,导致东亚地区在近代变革过程中缺乏文明核心,无力应对新局面。土尔扈特东归本来以为要么可以重建汗国,要么可以依托清朝东山再起,结果不料只是投奔了一个厝火积薪一心等死的没落王朝。

清朝基本上就是采取了十六国-北朝的格局,以胡防汉,以八旗驾驭明制,也实现了两百多年的统治。清朝这个周期也应当算灭亡周期。我平时都是将清代历史并入明朝历史计算的。

《清史》这个名字就不对。应该叫《清记》。

不过这个错误也不怪现在的学者。这个错误是朱元璋起的头。他就不该修《元史》。他应该重修《宋史》,然后在后边加入《元记》。可能他身边的能用的人太少了。毕竟他身边都是宋朝灭亡时向元朝投降、并在元朝覆灭后向元朝效忠的文人,最后还是被忽悠瘸了。所以这个事也不能全怪朱元璋。他毕竟不是做学问的。

这样计算的话,明朝两百七十多年,清朝两百六十多年,合起来有五百四十多年。这个周期里面,灭亡周期明显很长。看起来是明朝的上升期严重不足造成的。这是吃了上升期的本钱,过早进入了衰退期,结果灭亡周期更长。

有意思的是这个灭亡周期还没发展到极限。到了民国时代进一步低落,遭遇了日本侵华这样新的灭亡危机。不过后来经过解放战争,总算否极泰来,重获新生了。

这样看整个历史是很清楚的。

秦汉上升曲线位置要高于隋唐的位置,两汉衰退曲线的位置要高于中晚唐、特别是北宋,东晋灭亡曲线的位置要高于南宋,南朝的灭亡-复兴曲线的位置要明显高于元朝。然后明朝上升曲线极其陡峭,远远快于南朝-隋唐的复兴曲线,但是上升高度则不如隋唐(不过明成祖征讨越南、郑和下西洋的短暂时间是超出的)。然后进入衰退期以后,又在高位维持,保持在三国西晋之上,大体与东汉相当,局部高低交错,并且后期还略高一些。到了明末、清朝,灭亡曲线则同样急剧下降,然后长期维持在南宋、元朝以下。继续计算的话,民国时期略微回升,大体在南宋水平略低。解放战争以后又是一个非常陡峭的上升曲线,急剧向汉唐水平攀升。就现在来说,马马虎虎接近。就世界史来说,现在的历史发展曲线,要么就是突破汉唐旧疆,在汉唐曲线基础上进一步跃升,打破整个历史周期,变成“周朝”这样的、新的历史起点。要么就是急剧下滑,直接没有。

可笑有些蠢货还以为中国可以投降。中国不是小国,也不是西方人的同族,中国是没有资格投降的。

古人有句话问得很好:

自古有投降的天子吗?(古来天子有降事否)

不是我有道德洁癖不允许你投降,而是你既然是中国人,你就没有资格投降了。

这个事情台湾政治家不肯讲给台湾民众听,但是他们一向很推崇的日本是明确知道的。而且从日本的表现可以看出来,日本很清楚这个问题。

中国如果强大,日本身为美国控制下的走狗,就不得不向中国狂吠两声,搞点恶心人的事情。但是一旦中国有灭亡的危险,日本反而会跳出来阻止,甚至提醒我们避开风险。当然如果阻止不了就另当别论了。

这个情况在这次美国肺炎导致的全球大瘟疫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

首先,我们要看这次全球大瘟疫的性质。这两年的全球大瘟疫,而且是主要针对黄种人的大瘟疫,基本可以确认是美国参与制造了瘟疫病毒。而且很明显不是美国主动发起的生物战争,而是美国对自己的生化武器库管理不善导致的意外泄漏事件。这个事件比美国处心积虑直接攻击我们要好一点。而且更好的消息是,这暴露出了美国的国家组织能力已经出现了系统性崩溃的迹象。连最机密的生化武器都能泄漏,肯定是全链条崩溃状态。由此推到出来的信息是,在如此管理不善的情况下,美国的核武器仍旧没有出问题,可以判断,美国的核武器没有紧急应变能力。否则他们早就出事了。当然了,我不是说美国的核武器没有应变能力。

其次,全球大瘟疫的危害。这次大瘟疫刚开始,所有人都说是美国电子烟肺炎。中国对此的警惕性也不是特别高。等到美国肺炎在武汉大爆发以后,中国第一时间就警觉了起来,采取了严厉的防范政策。当时全球都炒作中国病毒。还有一些国家炒作说要向中国“索赔”。

需要我翻译翻译什么叫索赔吗?

我先提示一下:中国人对赔款这个词应该很熟悉。

赔款都是怎么开始赔的?

说白了,索赔的潜台词,就是号召各国发动侵华战争。

现在知道“防疫爱好者”究竟做的是一件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吗?

醒醒吧!我们不是防疫了三年,我们是打了三年卫国战争,打了三年面对全球联军的卫国战争!

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大战无战。

不知不觉间,我们面临的是一次真正的亡国灭种的危机。

最后,日本的奇特反应。就在这个中国面临真正的亡国危机的时候,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细节,日本方面的反应非常不强烈。一直以来,日本一贯对中国进行各种攻击。水军的攻击也是很激烈的。但是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两件怪事。一个是水军突然都跑到台湾去了。我怀疑日本终止了这个项目。一个是日本有一家电视台播报新闻说,这次病毒是美国泄漏的。

前一个事情先不说,后边这个新闻就很有意思了。

倘若我们真的因为美国肺炎面临着亡国危机,日本这条新闻会给我们提供一个舆论支撑点。我们真的灭亡以后,有人搜集历史资料的时候,就可以据此推断美国的问题。当然了,那个时候这个新闻就只能作为阴谋论、神秘事件、野史来看了。

但是这个举动是不同寻常的。因为这意味着日本作为美国的忠犬跳反了。

日本显然仍旧是美国的忠犬。但是当时日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日本曾经也做过灭亡中国的计划,日本长期被美国占领、始终处于亡国灭种的阴影之下,日本至今仍就在参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共同行动。所以他们对于如何灭亡一个国家、灭亡一个民族,过去有经验,现在有参与,长期睡不着。对于亡国灭种的危机,是远比我们更加敏感的。

所以这样的新闻一发出来,不管怎么说,都是在给我们提醒。

当然了,这种新闻也许只是某个日本电视台想抢头条。只不过用这种方式抢头条,实在是活腻了。

台湾方面似乎还是“弱国无外交”那一套。只不过他们将“弱国无外交”发展到了极致,变成了“弱国无脑外交”。明明可以做左宗棠,非要做李鸿章。

日本肯定早就想明白了。如果中国还挺得住,那么日本给中国制造点麻烦是无所谓的。但是如果中国倒了,日本一定会陪葬。所以中国强大,日本可以捣乱;但是中国有些事情没想明白,要吃大亏,日本就不能坐视。这是一个在西方残暴统治下形成的、非常无奈的敌对关系。但是看起来台湾一直没想明白。

通过这样的事情,我越发认识到最近几年的全球大瘟疫究竟是多么严重的危机了。

黄巾大起义发生在社会矛盾已经失控的历史阶段末期。之所以看着黄巾起义以后汉朝就崩了,是因为此前的东汉时期,本身就是西汉末期社会矛盾失控以后、豪强地主阶级建立的反动联盟压制农民反抗的、苟延残喘的反动政权。东汉王朝本质上是豪强地主阶级的统一战线。但是火山被压了这么久已经压不住了,这个地主阶级的统一战线也维持不下去了。

唐朝的安史之乱则是发生在社会矛盾开始失控的早期。社会矛盾还没有发展到总爆发的地步,但是统治阶级的内战已经爆发了。这样最后社会就进入到了统治阶级纵横捭阖、朝秦暮楚的状态。


user avatar   ze-wu-shui-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远看张牙舞爪,近看基操勿六。

这个玩意其实中消协几乎每年都发,变着花样发。


20年,直播带货大火,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提醒大家直播带货槽点多:

19年中消协没发,但是让各市消协发了,提醒购物时保护隐私:




18年同理,第一条是提醒支付安全:



17年自己出来发了,那年微商很火,所以第一条提醒大家警惕微商讨论:


16年 提醒大家防范商品信息“表里不一”风险:


15年,电商才兴起没多久,跟16年提醒差不多的意思,要求商家保证货品与明示相符

……

更早的不想找了,想看的大家自己去查。


这么一梳理,消协这个提醒,真是反映了一部宏大的中国电商发展史啊,什么火提醒什么。


我感觉,消协的营业频率就比圣诞老人略高一点,平时毫无存在感,消费者维权也做的不突出。


只有一年出来营业2次,刷刷存在感。

一次是315,一次是双11。


在双11这么大的消费节点,不出来说说话,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提醒了这么多年,今年终于被人们看到了。


可敬可贺,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要相信坚持的力量!


今年被看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两年各大媒体的新媒体能力提升了。


懂得提炼其中一句最扎心的话作为新闻,博取眼球和流量。


「双11有可能全年最贵」,一句话能扎穿多少剁手人的心。


但你看看往年,没人报道提炼,你会知道它其实孜孜不倦给你提醒了好多年吗?


论炒作,还是得向媒体老师们看齐!


user avatar   liang-yan-pi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user avatar   zhong-yuan-bei-wang-qi-ru-shan-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要豁得出去,买办也可以成为民族英雄。我们且往下看。

如果汪精卫死在狱中,想必也会成为“民族英雄”吧。这可是真正的革命志士,非泽司机这样的买办能比。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1910年3月31日,汪精卫和同盟会同志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被捕,清法庭判汪精卫“大逆不道,立即处斩”。汪精卫在狱中写下此诗,表明他革命的决心。此诗后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汪精卫名动一时。





  

相关话题

  为什么在唐朝以后陕西尤其是西安就再也没有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假设没有安史之乱,如果阿拉伯人继续东进,中国会绿化吗? 
  安史之乱后,皇帝既然已经不信任武将了,为什么还要设立那么多藩镇,用来牵制河北三镇? 
  巨唐包括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吗? 
  西汉时地方上有势力的氏族(豪族)是怎么起家、发展、壮大的? 
  拔都福康安兆惠的功绩是否远大于卫青霍去病岳飞?是否更值得称颂? 
  唐朝为什么要设立节度使的制度? 
  唐朝还是北宋的普通民众生活的更好一些? 
  唐僖宗入蜀直到昭宗迁洛这段时间,唐朝中央维持运转依靠的财源有哪些? 
  如何评价唐武宗? 

前一个讨论
20220330股市分析和20220331股市预测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20220329股市分析和20220330股市预测怎么样?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