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的记载,本身就带有编纂者的主观倾向,何况是被很多人认为是赵云家传的《云别传》。假定《云别传》真的是家传,那么这家传吹嘘赵云,替赵云美化才是正常的,难不成家传还要抹黑赵云?还是《云别传》吹祖宗赵云,违背Basic法了?莫非吹嘘美化就是假的不可信?
(注1)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瓚。时袁绍称冀州牧,瓚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瓚征讨。
上面这段史料里,当时袁绍【称冀州牧】,幽州人公孙瓒居然要【深忧州人之从绍】,赵云【为本郡所举】来投奔公孙瓒,公孙瓒还要讽刺赵云说【贵州人皆原袁氏】(注1),你赵云为什么要来投奔我公孙瓒呢?但了解当时的背景,就知道《云别传》在这里替赵云投奔公孙瓒的行为,进行了美化。
(注2)三国志袁绍传:后馥军安平,为公孙瓚所败。瓚遂引兵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馥。馥怀不自安......使陈留高幹、颍川荀谌等说馥曰:公孙瓚乘胜来向南,而诸郡应之......
(注3)英雄记曰:公孙瓚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还屯广宗,改易守令,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响应,开门受之。
(注4)后汉书公孙瓒传:越为流矢所中死。瓚因此怒绍......遂举兵攻绍,于是冀州诸城悉畔从瓚。绍惧,乃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瓚从弟范,遣之郡,欲以相结。而范遂背绍,领勃海兵以助瓚。
(注5)三国志董昭传:绍逆公孙瓚于界桥,钜鹿太守李邵及郡冠盖,以瓚兵强,皆欲属瓚。
(注6)九州春秋曰:初,清河季雍以鄃叛袁绍而降公孙瓚,瓚遣兵卫之。
(注7)三国志程昱传:后绍与瓚有隙。瓚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吾定绍,将加兵于岱。”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
早在袁绍191年7月【称冀州牧】之前,公孙瓒就接受袁绍假意邀请,击败韩馥驻安平的军队,进入冀州。高幹、荀谌劝说韩馥让冀州给袁绍的说辞里,就提到公孙瓒【乘胜来向南,而诸郡应之】,说明当时冀州诸郡已经开始联络公孙瓒(注2)。
袁绍【称冀州牧】后,公孙瓒先在渤海击败黄巾军(注3),又借口公孙越之死举兵进攻袁绍,冀州郡县纷纷响应,袁绍安抚公孙瓒而给予的渤海太守公孙范,也响应公孙瓒(注4),连冀州腹地的巨鹿郡(注5)和清河郡(注6)也开始背叛袁绍。兖州刺史刘岱也有抛弃袁绍的打算(注7)。
赵云投奔公孙瓒,原因是当时公孙瓒在冀州占据上风,常山郡看好公孙瓒,而【为本郡所举】的赵云,作为常山郡代表去响应公孙瓒。公孙瓒的【贵州人皆原袁氏】听起来的确是讽刺,但赵云还是要表明自己不过是【从仁政所在】,公孙瓒自然是赵云心中的【仁政所在】了。显然,《云别传》把赵云的见风使舵、追随强者,美化成赵云是追求仁政。
(注8)云别传曰:时先主亦依讬瓚,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云以兄丧,辞瓚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
刘备【依讬】公孙瓒,同时【接纳】结交赵云,而后赵云以兄长之死,向公孙瓒表示要【暂归】,而刘备居然知道赵云【不反】(注8),这是什么原因,了解当时局势也就知道了。
(注9)三国志先主传: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瓚,瓚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袁绍攻公孙瓚,先主与田楷东屯齐。
(注10)三国志赵云传:本属公孙瓚,瓚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注11)后汉书袁绍传:三年(192年),瓚又遣兵至龙凑挑战,绍复击破之。瓚遂还幽州,不敢复出。四年(193年)初,天子遣太仆赵岐和解关东,使各罢兵。
刘备在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当差,先为平原县令,立功后成为平原国相(注9)。赵云就在这段时间追随刘备,掌管骑兵(注10),大约就是192年-193年,而这段时间,正好是公孙瓒军队兵败龙凑,公孙瓒本人退回幽州的时候(注11)。
考虑到刘备在193年-194年就去援救徐州的陶谦去了,赵云离开公孙瓒大致就在193年左右。那么刘备知道赵云【不反】,不就是赵云因为公孙瓒失势,借口【兄丧】,抛弃公孙瓒吗?当然,《云别传》这样记载,不过是对赵云抛弃公孙瓒的原因,又进行了美化。
(注12)云别传曰: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偪,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卻。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有很多云黑质疑《云别传》这段史料的可信度(注12),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却大段照抄:
(注13)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操运米北山下,黄忠引兵欲取之,过期不还。翊军将军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相遇,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劲弩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备明旦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
(注14)萧常续后汉书卷一帝记一:曹操自长安入斜谷。昭烈曰。操虽来。无能为也。 我必有汉中矣。及操至。昭烈坚壁以老其师。操军士降者日益多。乃遣将军赵云击之。操军大败,堕汉水死者万数。
(注15)郝经续后汉书:操军亡者日多。乃引军出。翊军将军赵云击败之。
不但《资治通鉴》大段照抄(注13),连宋朝萧常的《续后汉书》(注14),和元朝郝经的《续后汉书》(注15),也全部记载赵云击败曹操。郝经《续后汉书》还算保守,仅是【赵云击败之】。萧常的《续后汉书》就不客气了,干脆记载赵云出击导致【操军大败,堕汉水死者万数】。
萧常的【死者万数】,相比之下,《云别传》的【堕汉水中死者甚多】,是非常良心了。当然,《资治通鉴》已经算二手史料,更不用说萧常和郝经的《续后汉书》了,差了快1000年,天知道是第几手史料,其可信度就非常寒碜了。不谈这些,还有很多人拿张翼的官职来质疑《云别传》的:
(注15)三国志张翼传:建安末,举孝廉,为江阳长,徙涪陵令,迁梓潼太守,累迁至广汉、蜀郡太守。
《云别传》里,张翼是【沔阳长】,而《三国志张翼传》是【江阳长】(注15),很多人就此认为《云别传》连张翼的官职都写错,所以不可信。这逻辑是非常可笑的。至少《云别传》并没有搞错张翼是个县令,也没有夸大或缩小张翼的官位,或者把张翼的官位瞎编成什么太守之类的。
说白了,《云别传》和《三国志张翼传》,就张翼的官位名称来说,其实就一字之差,【沔阳长】和【江阳长】,很有可能是后来传抄时,发生的错误。或者张翼先后担任【沔阳长】和【江阳长】,《三国志》省略,少记载而已。这种不是问题的问题,非要搞个大新闻出来。
其实《云别传》吹嘘、夸大赵云在汉中之战的贡献很正常,即使有【沔】和【江】的错字记载,也不代表《云别传》会因为赵云没有参与,然后无中生有地编造赵云参战的记载。个人认为,赵云应该在汉中之战打出了一定的名声,以至于赵云获得在诸葛亮一伐,被钦定为萁谷疑兵的资格。要是赵云没啥名气,凭啥吸引魏军,诸葛亮还让他当什么疑兵?
(注17)云别传载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有大神对赵云谥号的见解(注17):
我个人对大神的看法,不反对,也自认为做不出比大神更好的解释。但我只就说明一点,如果《云别传》是家传,自然是后来人编篡者的,有可能编篡者的文化水平不高,在谥号上解释仅是编篡者自己的看法,并非蜀汉政府官方的看法,毕竟编篡者自己觉得爽就行了,因此不用过多纠结谥号怎么解释,就随他去吧。
其实《云别传》主要是以隐瞒当时客观局势,给赵云投奔公孙瓒和离开公孙瓒的行为,进行美化。当然,《云别传》还极有可能对赵云参与的汉中之战的战事细节过程,进行了夸张失实的记载。但《云别传》既然被很多人认定为家传,美化吹嘘很正常,不美化吹嘘才奇怪。至于其它赵云谥号的该如何解释,也属于无关紧要的问题。
因此,在史料互补的情况下,《云别传》对于赵云事迹记载,刨去美化吹嘘的部分,是基本属实的,和裴注魏志《彧别传》、《资别传》一样,可以作为赵云生平事迹的补充。但如果真的想较真事迹是否确实存在,也只有发明时空穿梭机去探个究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