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答以在美国「法学只有本科生毕业后才能学习」为理由,认为不宜过早学习法律,个人认为这是不准确的。
美国的法学院的确是本科毕业才能报考,但法学院所教授的法学专业,是专门针对律师、法官、检察官进行的职业培训,本科阶段同样有大量法律相关的课程可供选修。部分从事法律相关行业的人员(如警察、缓刑监督官、社会工作者)会在本科阶段学习法律课程以加强求职时的竞争力。
另外,美国是判例法国家,学习门槛相对较高,需要阅读大量裁判文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判决所确立的规则进行分析。这一学习方式,和研究生阅读文献并进行归纳的过程相类似,仅仅是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学生难以驾驭。
而在中国,由于法律条文的检索和理解相对简单(不需要从动辄上万字的判决书中提炼裁判要点),只要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就能对法律条文形成朴素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学原则,并没有显著超出高中生理解能力。
回到问题本身,我并不认为需要将高中政治「改为」法学课,而是可以采取更为和缓的方式,把法律常识更好地和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
例如,高中政治会讲述国家机关的组成和运作方式,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作出拓展,介绍法院的工作方式,讲讲民事和刑事案件是如何审理的,一个案子从立案到判决需要经历什么。这一知识,即便不从事法律行业,也有必要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法律纠纷,或者会通过新闻报道对热点案件产生兴趣。了解法院到底如何处理案件,是作为社会成员必备的知识。
再比如,一些法学基本原则,也可以融入政治课程中。我们在上网时经常听到类似「无罪推定」,「谁主张谁举证」之类的表述,但不少人在使用此类词汇时,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背后的含义。虽然大家在运用法学思维,但却没有可靠渠道去学习这种思维模式,导致容易陷入诡辩,这其实也不利于社会问题讨论的有序进行。
最后,一些法哲学思想,也可以融入高中教育的哲学部分。「恶法」到底要不要遵守,「罪犯」的权利要不要得到保障,死刑应当在哪些罪名中保留,这些问题是大众普遍关注的,如果能结合背后的法律思想史进行讨论,将会更加理性、深入。
简言之,法学并不这么高不可攀,但也没有必要抛弃高中政治而以法学取而代之,在政治学科中融入一些法律常识和法学思维模式的引导,非常可行。
谢邀。
该问题下一部分答主对高中政治设置法学内容存有反对或者说质疑的声音,认为这基本不具备可行性,这是过于想当然了。
首先需要确认一件事:给高中学生直接上大学法学类课程的课程内容,是否超出了高中生的承受能力?
答:显然没有超出。
接下来,言归正传。
在高中政治课中设置更多法律知识内容,有何好处?
基础教育增加法学课程,是为了推进建设法治社会,和谐社会。
但并不是指望通过公民更了解法律,进而收敛违法念头,从而降低违法犯罪行为。
毕竟,有几个杀人犯不知道杀人犯法?有几个贪污犯不知道公家的钱不该拿,有几个强奸犯不知道自己干的事天理难容?
荀子说:“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这里的“教”,也是指“教化”,不是教法律知识。
但通过相关课程设置,教公民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尽量避免其遇到问题走极端,进而消弭摩擦,定纷止争,从而减少违法行为这条路,多半是可行的。
在教如何定纷止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借助法律蕴含的价值观判断对错明辨是非的过程,这对于培养公民的基础思辨能力和价值观塑造都有好处。
此外,很多法律案件的题目设计还可以紧跟时事,有效培养了同学们关心社会,关心法律的意识。比如下面这道高中政治模拟题,就是根据今年也即2020年1月的莫言案二审的新闻报道改编而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