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晴雯是个懒婆娘。咱先不说心性,就只说在干活多少这件事上,相比于其他三个一等丫头麝月、秋纹、袭人,除了一笔挑亮色的病补裘,几乎就不见她干活的描写。反倒是找她贪玩懒惰的描写,一找一片,手指甲留了三寸长。三寸长呐我勒个神!而以下这段描写,更是把晴雯的懒劲儿跃然纸上:
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麝月笑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晴雯道:“等你们都去净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之后宝玉半夜要吃茶,晴雯明明醒了,却只把麝月弄醒,让麝月去打茶,麝月打了茶回来,她干脆还要蹭着也喝上一口。
在第六十二回,袭人更是把晴雯只在主人面前勤快献殷勤的形象说了出来:
“我烦你做个什么,把你懒的‘横针不拈,竖线不动’。一般也不是我的私活烦你,横竖都是他的,你就都不肯做。什么我去了几天,你病的七死八活,一夜连命也不顾,给他做了出来?这又是什么原故?”
其二,晴雯是个泼妇。整本书中晴雯登场,半数以上是在骂人的。
对上,宝玉一言相冲,她竟骂得连宝玉都起了把她撵出去的心,而她见要被撵出去了,一句我要死在园里——以死相要挟,活脱脱一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泼妇形象。最后直到宝玉各种赔笑脸,拿了一堆扇子给她撕,她才开心了——就这样,也不想着回头给人道个歉。任性到这等地步,真是黛玉都要自叹不如。
对平级,谁干活比她勤快,对上级态度比她好,就少不得要被她嘲笑辱骂,袭人好端端地劝解她,都能被她扯出最脏的话来骂到哭。她自己素日里不干活,只顾到处疯玩,看到宝玉给贤惠地自觉留守的麝月篦头,醋意大发,冷嘲热讽。真是恨不得大家都跟她一样是个懒婆娘才好。
对下级,都说秋纹、碧痕等人作威作福,晴雯作的威福怕倒是少了?生病时,身边一时没人看着,就撒开了嘴破口大骂:
晴雯又骂,小丫头子们:“哪里攒沙去了!瞅着我病了,都大胆子走了!明儿我好了,一个个的才揭了你们的皮!”
见到偷东西的坠儿进来,竟下得起狠手,去拿簪子冲着小姑娘的手乱戳!即使是后面急了眼的婆子打戏子、赵姨娘打芳官都没见得下这么狠的毒手啊!
其三,晴雯何尝不想上位?只不过是她敝帚自珍,在确定偷到鸡之前不愿意白白蚀了一把米罢了!她的第一次特写登场,就是急匆匆跑到门口告诉宝玉,你写的字可是我贴的嘞!我知道别人都贴不好,就我能贴得好,于是亲自搬了梯子来爬那~!~!~!么高去给你贴字,手都冻僵了!你看你看!我伟大不伟大快表扬我快奖赏我快让我当正房!
晴雯先接出来,笑说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下笔就走了,哄的我们等了一日。快来与我写完这些墨才罢!”宝玉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因笑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哪里呢?”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嘱咐贴在这门斗上,这回子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这会子还冻的手僵冷的呢。”宝玉听了,笑道:“我忘了。你的手冷,我替你渥着。”说着便伸手携了晴雯的手,同仰首看门斗上新书的三个字。
其四,许多人总喜欢说袭人阴险,凤姐儿恶毒,但她们对所有人都阴险、都恶毒吗?她们对自己爱的人好、对对自己有好处的人好;对自己恨的人阴险,对对自己有害处的人恶毒。这是人之常情。当然,我不是说她们做的全都是对的,但确还有可体谅之处。
又有人说晴雯性子直,她性子直吗?性子真的直的,那是金钏儿。宝玉想泡金钏儿,金钏儿心里没有个不愿意,也就不加拦阻,说是你的就是你的。而金钏儿被撵出荣府,想寻死,也不多说话,闷闷声儿地就投井死去了。虽然傻,但确实憨直,确实可怜。而晴雯呢?她不想和宝玉好么?想啊,想得很。但却天天好吃懒做,真的做了点儿事情了,就得要大大地邀一回功,不得了夸赞奖赏是不罢休的。她哭着闹着说要我出去,不如让我死在这里,到了真要赶出去的时候,她去死了吗?没有。
其五,说晴雯耿直的可以休矣。
《脂砚斋重评红楼梦·第十九回》:“快别动!那是说了给袭人留着的,【庚辰双行夹批:过下无痕。】回来又惹气了。【庚辰双行夹批:照应茜雪枫露茶前案。】你老人家自己承认,别带累我们受气。”【庚辰双行夹批:这等话语声口,必是晴雯无疑。】
《红楼梦·第二十回》:宝玉点头叹道:“这又不知是那里的帐,只拣软的排揎。昨儿又不知是那个姑娘得罪了,上在他帐上。”一句未了,晴雯在旁笑道:“谁又不疯了,得罪他作什么。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带累别人!”
啧啧。瞧瞧这背后使绊子翻脸不认账的嘴脸。
话说回来,
@夏知了不愧是个 中文系。生生地把旁的人称赞中的晴雯给一棒子打死了。
旁的人称赞的晴雯的特点是什么?有自我,没奴性。好的嘛,一个为了夫君连三观都不要了的女人,夫君做贼我做女贼的女人,哪里来的自我?
为爱闯天涯就是自我?不过是拿爱情代替钱权填补了你们灵魂里的那个窟窿!
=====================================================================
许多看晴雯好的,其实只不过是热眼看的,自幼受那些夸赞晴雯的学究影响,故尔晴雯有错在先,却依然和宝玉顶撞时,不轻易让宝玉睡自己时,宝玉的身份是主子;晴雯的行为是没奴性的象征,哪怕宝玉十恶不赦,晴雯也不会劝谏,只会生死相随的时候,宝玉的身份是个男人,晴雯是追求爱情的象征;发现问题了吗?
若是冷眼相看,宝玉是同一个宝玉,晴雯只不过是把宝玉的“不好”,分成了“对自己不好”和“对别人不好”罢了。与自己相关的是非,睚眦必较,你拿不得主子的身份来压我;与别人相关的是非,黑白不分,只要我的情郎对我好便可。
这不是一个自由女性的形象,而活脱脱是一个明明想上位却活活把自己作到死的小三形象。
竟有人说她当了家能像熙凤,像探春?让她被明媒正娶过门了,最像的莫不是赵姨娘!
贾府内院,实是个吃人的的地方。
要回答题主这个问题,就要先回答三个问题:
王夫人为何一定要将晴雯撵出府去?
袭人在晴雯被撵事件中,究竟有没有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晴雯被赶出贾府,为何贾宝玉却没有求情,而是眼睁睁看着悲剧的发生?
先谈第一个问题吧。
七十四回原文: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
王善保家的小报告打的很有水平,几乎句句戳着王夫人的痛处。
王夫人的痛处在哪?很多人会说是林黛玉,王夫人不喜黛玉,这是众人皆知的,如果因晴雯类黛玉因痛下杀手,就有些过了,毕竟晴雯原本也是老太太房里的,不看僧面还得看佛面。
王夫人真正的痛处是,赵姨娘。
请诸位去看看原文我标黑的字体,这哪是在说晴雯,这句句都是在说赵姨娘啊。
“模样比别人标致些”,赵姨娘长的真就比王夫人好看些,王夫人第一痛;
“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赵姨娘也是这般,话说一个妾,以色娱人,肯定这化妆穿衣的技术差不了哪里去,王夫人之第二痛;
“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活脱脱赵姨娘的狐狸精形象,王夫人第三痛。
原文中用一句话描述了王夫人的心理活动,“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什么往事?绝不是关于黛玉的往事,而是有关赵姨娘的那些往事!这才是王夫人动了杀机的真正原因。
王夫人是一个和宠妾斗了几十年的正堂夫人,不知吃了多少苦头,对赵姨娘早已是恨之入骨,但赵姨娘有贾政护着,她没奈何,但自家儿子身边这水蛇腰、削肩膀的狐媚子,却是有办法整治的。
王夫人有先入为主之观念,待得叫过晴雯来问话时,就已经决定好要撵人了,绣香囊一事必须有个人承担责任,王夫人所选的杀鸡儆猴之人,便是晴雯。
七十四回原文:王夫人信以为实了,忙说:“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既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
晴雯的辩解没有任何意义,王夫人信不信也没有意义,就算信了又如何,还是要撵了去。
第二个问题,袭人有没有在晴雯被撵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案件侦查中,从来都有一个“谁受益谁嫌疑最大”的原则。
晴雯被撵出贾府,受益最大的是谁呢,毫无疑问是与宝玉有肌肤之亲的袭人。
贾宝玉也怀疑,并因此而质问袭人。
七十七回原文:宝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了,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袭人听了这话,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
......可是你说的,想是他过于生得好了,反被这个好带累了!”说毕,复又哭起来。袭人细揣此话,直是宝玉有疑他之意,竟不好再劝。
这段贾宝玉与袭人之间的对话极长,我摘取了一些。
袭人也曾说过:“真真的这话越说越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这段话其实袭人说的很重,也是她的真正的心里话,袭人确实有妒忌晴雯,也怕晴雯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什么呢?
姨娘之位。
这大观园里,数以百计丫鬟仆妇,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么多人,其中稍微有点追求且又适龄的,恐怕都盯着老爷少爷身边那几个姨娘位置,鸳鸯拒绝贾赦,也是因为贾赦实在太差,如果换了贾宝玉,怕就是喜不自胜了。
这是无法抑制的人性,曹公之笔,本就是写实居多。
所以大观园里的大丫鬟们,都是才貌双全之人,能从这么多丫鬟仆妇里脱颖而出,自身努力、深厚背景、甚至于运气无一不是上上之选。
而她们的终极奋斗目标,便是从此翻身做主人的姨娘位子。
贾宝玉身边的姨娘位置,是有数的,这就逼的女儿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争取。
我不觉得这是什么丢人的事,女性追求幸福生活并没有错,何况对方还是年少多金、英俊潇洒的贵公子,对女儿家又如此温柔体贴,真真是《霸道总裁爱上我》中的第一男主,这总裁哥哥,就活生生摆在眼前,岂能不让人遐思。
我就问,换你你心动不?
文中虽对袭人是否有参与此次事件没有明说,但综合上下文,袭人,怕是有推波助澜之大嫌疑。
第二十回庚辰批,此段脂批极其重要: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
按当前研究,袭人最终是嫁给了蒋玉菡。而从此批上“好歹留着麝月”,可见袭人是当真不愿离去的,新的问题来了,“初试云雨情”且照顾宝玉如此周到的袭人,为何却被许配与他人了呢?贾宝玉当真如此无情么?
前八十回并未说袭人嫁人的前因后果,但从这段脂批可知,如果以贾宝玉的性情,都对身边人如此无情,只能说明一点,贾宝玉认为是袭人对晴雯做了不光彩之事,才会如此绝情。
第三个问题。为何贾宝玉没去为晴雯求情?
我们有不少读者,读红楼时是把现代思维带入进去的,这是错的,红楼是一本自传性质的写实书,它的人物设定和情节,是要符合当时时代特征的。
晴雯是王夫人做主赶出去的,贾宝玉身为王夫人亲身儿子,在那个“孝比天大”的年代,是不敢也不能忤逆母亲意志的。
明清两代,母亲处置儿子身边的妻妾或婢女,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就算是贾母,也没有理由推翻王夫人之决定,否则就是贾母不懂三纲五常了,贾母这等做婆婆做的风生水起之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贾母她自己在贾府中的权威,本身也就来自于封建礼教。
绝大多数人的行为,都不会去违背自己的阶级和立场,古今中外,俱是如此。
透过这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去评价晴雯自身的性格、思想、行为等等,其实都不重要,我们可以喜欢晴雯这个人物形象,但却没法去作出准确的评价,因为从头至尾,她的命运就不属于她。
从晴雯她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来看,恐怕是有真实人物原型的。
譬如晴雯死前叫了一整夜的娘,而不是叫了一整夜的宝玉,如果没有真实的案例为参照,是很难写的如此贴近现实而动人心魄的。
虽然我们可以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晴雯这个角色,但她这个人,在书中的结局是宿命式的。统治阶级不喜欢她、周边的人也在递谗言,而她却无力反抗这一切,她的命运走向最终就只能是如书中所写。
正如她判词中“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此生唯一的原罪,仅是因为她“下贱”,所以才走向最终悲惨的命运。
她这一生用生命所换来的,也就一句“多情公子空牵念”罢了。
文章开头,我便讲了,这贾府,是个吃人的地方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