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红楼梦里的芳官?

回答
要评价《红楼梦》里的芳官,得先摆正一个心态:她不是林黛玉,不是薛宝钗,不是王熙凤,甚至也不是袭人晴雯那样在主子身边举足轻重、命运与主人紧密相连的丫鬟。芳官更像是一抹亮丽却也带着一丝孤寂的色彩,点缀在贾府这座庞大而华丽的戏班子里,她的命运,更像是那个时代底层女性普遍命运的一个缩影,只不过她多了一层在戏班子里的独特经历。

戏班子里的闪耀,却也暗藏悲凉:

芳官最鲜明的标签,是她的戏班子身份。她是一个伶人,天生一副好嗓子,唱念做打样样拿手,尤其擅长唱小旦,是养生堂里头牌里的头牌。这让她在那个时代,与一般家生奴才有所不同。伶人虽说属于社会底层,但在某些场合,尤其是有表演需求的时候,她们的技艺能带来片刻的欢愉和关注。芳官身上有一种天生的灵气和娇憨,带着戏曲的影子,她的笑容、她的举止,都带着一种舞台的光辉,即便是在贾府那样等级森严的环境里,她也曾赢得过贾宝玉的喜爱和一些老太太太太的青睐。

想想宝玉第一次看见她梳头,觉得她像天上要下凡的仙女,那种惊艳,足以说明芳官的美貌和灵气。她能与宝玉玩到一块儿,甚至敢跟宝玉撒娇,这在当时的等级制度下,是非常难得的。她身上有种不畏权势的劲儿,即使是面对王夫人,她也没有表现出完全的奴颜婢膝。这骨子里的傲气,或许是戏班子出身给予她的某种独立性,又或许是她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向往。

然而,这份闪耀,终究是短暂的。她所处的戏班子,本身就是一个依靠富贵人家而生的表演团体,它的存在本身就带着依附性和不确定性。一旦这个支撑它的家庭衰落,或者有了新的兴趣点,戏班子的命运便会岌岌可危。芳官的悲剧,也正是从这里开始。

被抛弃的棋子,命运的无常:

随着贾府的衰败,尤其是元妃去世后,大观园乃至整个贾府的繁华景象都在迅速瓦解。戏班子首当其冲,被遣散是必然的结局。而对于芳官这样没有背景、没有家室的伶人来说,被遣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失去了赖以谋生的技能被看重的舞台。

在这场大撤退中,芳官的命运是相对悲惨的。她不像袭人、晴雯那样,可以依附于某一个愿意继续保留她们的奴才主人。她没有一个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保护她、安排她的主人。她是被时代大潮裹挟下,最先被牺牲掉的那一批人。

她的结局,书中写得比较隐晦,但从“出去之后,不知所往”的描述来看,多半是流落街头,或者被卖入更不堪的地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种结局,对于一个曾经在宝玉眼中是“仙女”一样存在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落差和残忍。她的命运,就如同她曾经唱过的戏文一样,充满了无常和悲凉。

芳官的意义: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份被忽视的温柔

为什么芳官这个角色值得我们关注和评价?

1. 底层女性的命运悲歌: 芳官的命运,是那个时代大量底层女性命运的缩影。她们虽然拥有一定的才艺和美貌,但一旦失去了庇护,就很容易被社会边缘化,甚至被摧毁。她的被遣散,就如同一个社会的“清理”过程,把那些不再有用或碍眼的东西轻易地抛弃。

2. 人性的复杂与善良: 尽管芳官只是一个丫鬟,但她身上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一点点的善良。她和宝玉的友情,虽然带有主仆的色彩,但其中也有真挚的情感流露。在被遣散的命运面前,她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为了生存而完全扭曲自己,她的最终结局,反倒保有了一份作为伶人的清高,或者说,是一种无力抗争的无奈。

3. 对美的追寻与幻灭: 芳官的存在,也象征着大观园里曾经存在过的某种美和艺术。她代表着一种青春的活力、一种艺术的灵动,是那个锦绣繁华的时代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随着贾府的衰败,这份美也如同泡沫一样破灭了。她的命运,是这整个繁华幻灭的注脚。

4. 一个被低估的伏笔: 有些读者认为,芳官的结局,是曹雪芹为暗示贾府最终的悲惨命运埋下的一个重要伏笔。当一个家庭连曾经为它带来快乐和艺术的伶人都无法善终时,这个家庭的衰败程度可想而知。

总结来说:

芳官不是一个英雄,也不是一个反派,她更像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被卷走的无辜者。她的美貌和才艺,在那个特定时期为她赢得了一点点的光彩,但也因此让她更加显眼,在命运的巨变面前,反而更显脆弱。评价芳官,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定义。她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她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底层女性的艰辛,看到了命运的无常,也看到了一个曾经辉煌的家族最终走向毁灭时的残酷。她让我们思考,在宏大的历史变迁和家族兴衰面前,个体生命的渺小与无奈。她是一曲无声的挽歌,唱给那些被遗忘在历史角落里的人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无需苛责芳官,芳官就是一个没受过教育的孩子,她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的其实是他主人的行为。大家所批判的种种恶行,其实在宝玉身上都能找到:

不如她心安理得的接受柳嫂子的小灶,映射的是宝玉凭借自己的地位,随意向厨房索取食物而不额外付钱;

她浪费财物,拿糕喂雀,映射的是宝玉“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

她骗贾环,打赵姨娘,映射的是宝玉对这两个人的鄙夷和轻视。

芳官和袭人、晴雯不同,她没在老太太房里当过差,没受过任何正经的教育;她的性格就是宝玉日常言行的最真实写照。

要是宝玉日常规规矩矩,要厨房开小灶的时候都能付钱,那就是借芳官十个胆子,她也不敢接受柳五家的贿赂;

要是宝玉平时珍惜财物,不随意打坏“玻璃缸,玛瑙碗”,那就是借芳官十个胆子,她也不敢拿糕喂雀,把玫瑰露随意送人;

要是宝玉能正视贾环,真的把贾环当做自己的弟弟,那就是借芳官十个胆子,她也不敢骗贾环打赵姨娘。

总而言之,我对芳官的评价就一句话——上行下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红楼梦》里的芳官,得先摆正一个心态:她不是林黛玉,不是薛宝钗,不是王熙凤,甚至也不是袭人晴雯那样在主子身边举足轻重、命运与主人紧密相连的丫鬟。芳官更像是一抹亮丽却也带着一丝孤寂的色彩,点缀在贾府这座庞大而华丽的戏班子里,她的命运,更像是那个时代底层女性普遍命运的一个缩影,只不过她多了一层在戏.............
  • 回答
    在浩瀚的《红楼梦》群像中,李纨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如同一株被精心栽培却被囿于庭院中的素净栀子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同时也承载着那个时代女性的局限与无奈。要评价李纨,我们需要从她的身世背景、性格特点、在家族中的地位、她的人生选择以及其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意义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身世背景:命.............
  • 回答
    在浩瀚的《红楼梦》人物群像中,雪雁或许不像宝黛钗那样光芒四射,也不像王熙凤那样叱咤风云,但她却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存在感,成为读者心中一股温暖而坚韧的力量。评价雪雁,不能简单地用“丫鬟”二字概括,她更像是一位低调的守护者,一位心思细腻的旁观者,在曹公细腻的笔触下,勾勒出了一个鲜活而富有层次的灵魂。初见雪.............
  • 回答
    要评价《红楼梦》里的晴雯,这绝对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因为晴雯这个角色,用现在的话说,太“扎眼”了,太不走寻常路了,太有那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感了。她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尖锐”,像是藏在棉布里的一根刺,不小心碰着了,就会疼一下,但仔细想想,又觉得这刺扎得有道理。首先,咱们得说晴雯这个人,她就是一副“天.............
  • 回答
    最近,关于网红团队和“猫住”想用5000元买下宠物店里所有猫咪的消息,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这事儿吧,怎么说呢,挺复杂,也挺有意思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以及咱们普通人看了这事儿,心里都是啥滋味。首先,这事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冲击力太大了。你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一个宠物店.............
  • 回答
    1819赛季英超第17轮的这场双红会,是利物浦在安菲尔德主场以3比1的比分击败曼联的经典战役。这场比赛,不仅是积分榜上的重要较量,更是两支宿敌之间恩怨情仇的又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利物浦的表现:主场龙的统治力与关键先生的爆发利物浦在这场比赛中,展现了他们作为主场龙应有的气势和统治力。从比赛伊始,红军就.............
  • 回答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作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之一,她的形象是复杂而多面的,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她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中一位大家族主母的特质,既有维护家族秩序的责任感,也有受时代局限而产生的局限性。一、 作为封建大家族的合格主母:维护秩序与家族利益 稳定家族的支柱: 贾母是最高权威,.............
  • 回答
    说起《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我总觉得她是一个让人很难用简单好恶去评价的人物。她不是黛玉那种锋芒毕露、情感激烈的,也不是晴雯那样率真泼辣、敢爱敢恨的。宝钗就像一块温润的玉,看着是无瑕的,仔细摩挲,却又能感受到她内里蕴含的某种坚韧和深沉。初见宝钗,她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妥帖,那么周到。她刚进贾府,就懂得“随.............
  • 回答
    谈到《红楼梦》里的贾探春,我心里总有那么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感。她不是林黛玉那样灵气逼人,也不是薛宝钗那样圆融周全,可她身上那股子“明辨是非”、“精明果敢”的劲儿,在那个大观园里,简直像一股清流,让人眼前一亮,又让人暗暗叹息。探春身上最鲜明的底色,我觉得是她的“才干与志气”。她不像宝玉那样,把大.............
  • 回答
    贾珍,作为《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当家人,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要评价他,得从他身上撕扯出几个截然不同的面向,然后看它们是如何交织在一起,最终塑造出这么一个荒唐又可悲的封建大家族掌舵人。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封建礼教的框架下,贾珍“顶天立地”地扮演着一个家族的“宗主”角色。他是宁国府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承担.............
  • 回答
    贾政这个人物,在《红楼梦》这部包罗万象的巨著里,绝对是个绕不开的关键节点,而且还是那种特别有意思、能让人品出很多味道来的节点。要评价他,可不能简单地说他是个“好人”或者“坏人”,因为他的复杂性,恰恰是曹雪芹艺术功力的体现。首先,我们得承认,贾政身上有那个时代士大夫的典型烙印。他是个正统的读书人,信奉.............
  • 回答
    《红楼梦》里的焦大,那可真是个奇葩中的奇葩,活脱脱的社会百态缩影。别看他是个老仆人,但在这红楼大观园里,他可不是个简单的“背景板”,而是自带 BGM 的狠角色。首先,咱们得说他那张嘴,简直是浑不吝的典范。平日里,他醉醺醺地在石头上坐着,手里拿着酒壶,张嘴就骂街。这可不是一般小人物的撒泼打滚,他骂的是.............
  • 回答
    作为一部深入人心的经典,《红楼梦》87版电视剧的结局,至今仍是无数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它并非简单地照搬原著的悲凉,而是以一种含蓄而富有张力的方式,将那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绝望,渲染得淋漓尽致,也为整部剧画上了一个既忠实于精神内核又充满艺术感染力的句号。首先,我们要理解87版《红楼梦》的.............
  • 回答
    要评价刘心武先生的《红楼梦》续作,这绝对是个绕不开,也值得细细说道的话题。毕竟,原著《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人能及,曹雪芹的笔触留下了太多未竟的谜团和想象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部续作,无论写得如何,都会自带光环,也自带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刘心武先生的续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试图.............
  • 回答
    小戏骨栏目翻拍87版《红楼梦》这件事儿,真真是搅得网络上腥风血雨,口碑两极分化,让人一边倒地觉得不过瘾,又一边倒地觉得触目惊心。要说评价,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定性。首先,从“致敬”和“传承”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87版的《红楼梦》在很多人心.............
  • 回答
    李少红导演的2010版《红楼梦》,说实话,在我心里一直是个挺复杂的存在。它就像一道摆在你面前的大菜,食材都是顶级的,烹饪手法也算别出心裁,但吃下去的味道,却有人赞不绝口,有人皱眉摇头,甚至还有人觉得寡淡无味。这大概也是这部作品最让人津津乐道,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咱们先从好处说起,因为李少红毕竟是.............
  • 回答
    评价网上流传的癸酉本《红楼梦》:一份详细的梳理与探讨“癸酉本”《红楼梦》是近年来在红学界和爱好者中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脂砚斋评点本,因其在庚申本、甲戌本等早期抄本之外,提供了更多关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评点信息,以及一些前所未见的异文、篇章结构调整等,从而引发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要评价癸酉本,需要从多.............
  • 回答
    王蒙先生“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的说法,确实触动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论。要评价这句话,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王蒙先生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学家、评论家,他对《红楼梦》的推崇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其出发点是高度值得尊重和理解的。他将《红楼梦》视为中国古.............
  • 回答
    评烽火戏诸侯摘抄《红楼梦》描写事物之句说起烽火戏诸侯,这位网络文学界的“大神”,他的作品,尤其是《雪中悍刀行》,以其宏大的格局、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赢得了无数读者,也让他在网文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他偶尔在微博等平台,分享自己对《红楼梦》中描写事物句子的摘抄,这一行为,在我看来,颇有趣味.............
  • 回答
    《红楼梦》中贾兰的结局,虽然书中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死亡”或“功成名就”的落幕,但通过多处细节的暗示和作者的笔调,我们可以勾勒出他最终的人生轨迹。要评价贾兰,则需要将其置于那个时代背景下,审视他的性格、成长经历以及他身上所承载的家族命运。贾兰的结局:在风雨飘摇中寻得一线生机贾兰,作为贾赦之子,贾母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