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民族主义的起因是民族的自卑吗?

回答
民族主义的起因非常复杂,并非仅仅由民族的自卑感引起,但自卑感确实是可能导致民族主义产生的一种重要因素之一。 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民族主义的起源。

一、民族主义的定义与核心:

首先,理解民族主义的关键在于理解什么是“民族”。“民族”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建构概念,它通常包含以下一些要素:

共同的语言: 交流、文化传承的载体。
共同的历史记忆: 共同经历的事件、英雄人物、国家苦难等。
共同的文化: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艺术表达等。
共同的地域: 对某个特定地理区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共同的政治目标或愿望: 如建立或维护独立国家、争取国家主权、提升国家地位等。
共同的民族象征: 国旗、国歌、国徽等。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政治运动,其核心在于强调一个民族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并将对民族的忠诚置于其他忠诚之上。它追求民族的团结、独立、繁荣和强大。

二、民族主义的多重起因:

民族主义的兴起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交织的产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起因:

1. 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
中央集权与统一: 在近代早期,欧洲各国君主为了巩固权力,打破封建割据,需要构建一种新的合法性基础,将原本分散的臣民凝聚成一个更具有共同认同的“国民”。语言的统一、法律的统一、教育的推广,都为民族认同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工业化与市场统一: 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同时也需要统一的市场、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更加自由的人员流动。民族国家为这种统一提供了最合适的政治框架。
教育的普及: 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通过教授共同的历史、语言和文学,向国民灌输民族主义的思想,塑造了统一的民族认同。

2. 民族解放与反殖民主义:
反抗帝国统治: 在历史上,许多民族处于其他强大民族或帝国的统治之下。当这些被统治民族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和政治意识时,他们便会追求独立和自决。民族主义成为他们团结起来反抗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强大精神武器。
“被剥夺感”与民族尊严: 殖民统治往往伴随着对被统治民族的经济剥削、文化压制和政治歧视,这很容易滋生一种“被剥夺感”和对民族尊严的伤害。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是恢复民族自信和尊严的途径。

3. 国家利益与对外竞争:
国家间的竞争: 民族主义常常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被放大和利用。当一个国家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或者希望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时,政府和精英可能会通过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来凝聚国内力量,支持对外政策。
“我们”与“他们”的二元对立: 民族主义往往构建“我族”与“他族”的清晰界限,通过突出“我族”的优点和“他族”的缺点来增强内部凝聚力。这种对立在国际竞争中尤为明显。

4.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转型与不安: 在快速的社会经济变革时期,原有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可能被打破,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个体的不安感。民族主义可以提供一种归属感和稳定感,让人们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到定位。
经济危机与替罪羊: 在经济困难时期,民族主义可能会将国内的经济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如外国竞争者、移民等),从而制造“替罪羊”,转移国内矛盾。

三、自卑感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现在,让我们回到“民族的自卑感是否是民族主义的起因”这个问题。

民族的自卑感(或国家创伤、民族屈辱感)确实是民族主义产生的一种重要心理动因。 这种自卑感可能源于:

历史上的失败和屈辱: 例如,曾经被征服、被殖民的经历,战败的耻辱,或者在国际舞台上的长期衰落。这些经历会在民族的集体记忆中留下深刻的伤痕,导致一种自我怀疑和不自信。
与强大国家的对比: 当一个民族看到邻近或世界的其他民族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远超自己时,更容易产生自卑感。
内部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如果一个民族内部存在严重的社会分裂、文化衰退、贫困等问题,也可能导致国民对自身民族产生负面评价。

当这种自卑感达到一定程度,并且有政治力量将其转化为一种政治诉求时,民族主义就可能被激发出来。 这种民族主义往往表现为:

“补偿心理”: 为了弥补过去的失败和屈辱,民族主义者会极力强调本民族的优越性,甚至是虚构的优越性,来对抗内心的自卑。他们会过度强调民族的辉煌历史,或宣扬民族的特殊使命和命运。
“复仇情绪”: 对曾经的侵略者或压迫者怀有强烈的复仇心理,并将这种情绪作为凝聚民族团结的力量。
“排外心理”: 通过排斥和攻击外部的“他者”(可能是其他民族,也可能是某些价值观或思想),来确立和巩固“我族”的独特性和优越感,以此来对抗内心的不安全感。
对国家强大的渴望: 强烈渴望国家能够变得强大,能够洗刷过去的耻辱,重拾民族尊严。这种渴望有时会走向极端,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国家力量的扩张。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民族自卑感并非民族主义的唯一或必然起因。

有些民族主义的兴起,是源于对独立和自决的天然追求,是一种主动争取自身权益的政治运动,而不是被动地回应自卑感。 例如,在18世纪和19世纪,许多欧洲民族争取独立的运动,更多的是基于对民族文化和政治自由的追求。
有些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是为了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 即使该民族并没有强烈的自卑感,也可能为了国家利益而推行民族主义政策。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民族主义可以先于明显的自卑感出现,并且反而可能在塑造和强化民族认同的过程中,间接导致一部分人产生自卑感。 例如,当一个民族过度强调自身“独一无二”和“伟大”时,如果现实与这种宣传不符,就可能导致一些人产生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从而产生自卑。

结论:

总而言之,民族主义的起因是多种多样的,是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民族的自卑感(或创伤感、屈辱感)是可能导致民族主义产生的一种重要心理动因,它会驱使民族主义者寻求补偿、复仇和民族的强大。 但这并非唯一的解释。许多民族主义的兴起也与对自由、独立、国家利益和文化认同的追求直接相关。因此,简单地说民族主义就是民族自卑的产物,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说法,低估了民族主义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一定。民族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的起因是民族的极端自负和妄自尊大,以及对其他民族民众及其人格权和生存权的极端蔑视。

正是因为自认为能“争夺阳光下的土地”,第二帝国才敢于挑战英法;正是因为把犹太人视为“劣等民族”,不能和“高贵的雅利安人”相提并论,希特拉才敢悍然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并把数百万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或是送进集中营屠戮,或是送入工厂充当奴隶劳工。

正是因为认为亚美尼亚人无力反抗,伊斯麦尔·恩维尔帕夏才敢向亚美尼亚人挥舞屠刀;正是因为认为分裂而虚弱的叙利亚无力反抗,雷杰普·埃尔多安总统才敢悍然入侵叙利亚北部,驻军并扶植伪政权。

正是因为把“支那人”视作不能和“大和民族”平等共处,只配被屠宰和奴役的低等生物,昭和日本才敢入侵中国,敢把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士兵甚至手无寸铁的民众杀害。正是因为认为“米英鬼畜”、“白色妖怪”、“蓝眼鬼”本质上是一群妖魔鬼怪,是只能也理应被“大和战士”消灭的怪物,日军才会悍然发动珍珠港事件,对东南亚发起攻势,并对美英战俘犯下“巴丹死亡行军”这样的令人发指的罪行。

正是因为认为阿拉伯人等其他中东民众视作一盘散沙,脆弱不堪,不能和夺回了“应许之地”的犹太人对抗,以色列才敢对外屡次入侵黎巴嫩,扶植南黎巴嫩伪政权,拉拢马龙派基督徒右翼武装,对内不断迫害少数族裔,压缩其生存空间。

反过来说,左翼民族主义、进步的民族主义,及其领导的民族解放的斗争,则是基于民族的自信。

正是因为对中华民族的自信,CPC才会领导中国各党、各派、各族人民坚持抗战,直至赢得1840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正是因为对阿拉伯民族的自信,纳赛尔、阿拉法特、哈巴什等进步的泛阿拉伯主义者才会领导ASU、PLO、PFLP等进步政党,坚决与犹太复国主义斗争到底,最终迫使以色列妥协;

正是因为相信阿尔及利亚人应该拥有自己的国家,本·贝拉、胡阿里·布迈丁和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才会敢于领导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与强大的法帝国主义殊死斗争,最终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在1962年光荣地建立了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

正是因为相信黑人不是天生就应当做白人殖民者的奴隶,安哥拉、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南非等国的一批又一批争取民族自由和人民解放的战士才会前仆后继,与帝国主义者和新旧殖民主义者战斗到底,夺得了自己应得的地位;

正是因为相信自己的国家该由自己的人民领导,古巴共产党、越南共产党和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才会勇敢地揭竿而起,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腐朽的巴蒂斯塔军政府、阮文绍军政府和“索摩查王朝”,赢得了1962年古巴革命、1975年越南革命和1979年尼加拉瓜革命的胜利。

从历史上看,军国主义者、法西斯主义者、帝国主义者、新旧殖民主义者、民族沙文主义者一定失败,全世界受压迫民族要独立、受压迫人民要解放的斗争一定胜利,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历史虽然是螺旋的,但一定会前进。

最后点个题:

非要说有什么东西在同一时间与“自卑”和“民族主义”有关的话,恐怕只有逆向民族主义了。

user avatar

你好,WWII盟国人民打败法西斯的精神支柱(指导思想)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

“俄罗斯母亲”(不是无产阶级母亲)

“为英王而战”(不是为无产阶级而战)

山姆大叔“I want you”(不是无产阶级I want you)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是抗日无产阶级统一战线)

你觉的这是民族自卑?不,我觉得这是正常人类面对存亡危急关头的免疫反应,再正常不过。

我奉劝一些恨国支左和民族主义/国家主义PTSD支性患者注意吃相,不要过河拆桥,谢谢。

user avatar

民族主义的核心起因是群体内特征的趋同。所谓「自卑」只是加速了民族意识的构建而已。

我见过不少人都喜欢说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言外之意就是说民族主义是骗人的。但是,民族本身虽是想象的共同体,但共同体的构建却具有客观的物质基础,而且构建想象共同体的能力,恰恰是人类的卓越之处,因为它成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合作的成本。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非人为构建的民族,内部成员在血统、文化、语言上都存在特有的共性,而这种共性导致了人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更倾向于与自己同民族的人,因为:

  1. 有利于自身的基因延续。借用 @23魔方 的一张图,可以看到,在我们理解中被视为同一民族的人,其基因分布均存在显著的聚合性。双方有利可图时,让另一名受利者与自己同族更利于自身基因的延续。
  2. 有利于减少合作成本。同民族的人,尽管因为地域差别会有些许不同,但语言和基本的道德准则是想通的。这使得,两个同民族人在合作时,因为语言不同导致的理解错误能降低到最低水平,而默认的道德准则也可以规避因分歧造成的效率下降。
  3. 有利于加快合作关系的建立。人与人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cheap talk」。也就是说,即使是和合作本身无关的聊天吹水,也能帮助双方快速建立合作关系。同民族的人有着近似的文化认同和兴趣爱好,也能理解一些外人不懂的「梗」。这些特点可以加快合作关系的建立。

综上,民族主义固然会受到战争、经济、心态等问题的影响,但民族主义本身是以客观物质为基础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民族主义的起因非常复杂,并非仅仅由民族的自卑感引起,但自卑感确实是可能导致民族主义产生的一种重要因素之一。 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民族主义的起源。一、民族主义的定义与核心:首先,理解民族主义的关键在于理解什么是“民族”。“民族”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建构概念,它通常包含以下一些要.............
  • 回答
    要详述北欧民族(特别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以及维京人从劫掠者转变为国家建立者,需要梳理一段跨越千年、充满变革的历史。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北欧文明的根源: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的遗泽在10世纪维京时代巅峰之前,北欧地区早已孕育着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考古证据表明,早在青铜.............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现代军事史的几个关键节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古斯塔夫·阿道夫的改革和法国大革命后民族主义军队的出现,并理解它们各自的贡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古斯塔夫二世的军事改革:现代军事的奠基石要说“真正的近代军队起源”,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 Adolph.............
  • 回答
    思想自由和政治民主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是极其深远的,它们并非简单的辅助因素,而是构成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土壤和必要条件。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思想自由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思想自由是指个人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拥有表达自己观点、进行独立思考、探索未知领域、挑战现有范式的权利。它.............
  • 回答
    汉服主题的晚会确实越来越多,仿佛一夜之间,大家对这古老的服饰重新燃起了热情。从大型的国风音乐节、节庆活动,到各类私人的汉服体验聚会,到处都能看到那飘逸的衣袂和精致的纹样。这不禁让人好奇:这种火热的现象,真的代表着汉服文化真正复兴,以及我们民族自信心的显著提升吗?汉服热潮:一场文化的回响还是商业的狂欢.............
  • 回答
    拉美民主制度未能像美国一样建立起来,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涉及深远的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个层面。虽然许多拉美国家在独立后都尝试建立共和制,但其民主化进程却饱受挑战,与北美殖民地发展出的相对稳固的民主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一、殖民历史与遗产的深.............
  • 回答
    民族主义的抬头是否是官方所希望看到的,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观察的角度、具体的历史时期以及官方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个问题。一、 官方可能乐见其成的方面:首先,适度的民族主义在很多时候可以成为国家动员和凝聚力的重要工具,官方确实可.............
  • 回答
    民族主义的强大战斗力以及近代国家以民族主义作为团结意识,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历史和社会现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民族主义的本质、它如何激发情感、它与国家构建的关系以及其历史演变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民族主义战斗力为何强大?民族主义之所以能产生强大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能够触及并激发人类最.............
  • 回答
    白俄罗斯民族主义,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时而激荡奔腾,时而静谧流淌,其发展轨迹深受地缘政治、文化认同和政治思潮的影响。理解它的形成,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其根源,审视各个历史阶段的塑造力量。黎明前的微光:早期认同的萌芽 (中世纪 18世纪)早在中世纪,当东斯拉夫语族逐渐形成各自的地域和.............
  • 回答
    逆向民族主义,顾名思义,是指一种将对自己国家(或文化、族群)的认同、感情和维护,扭曲为对他国、他文化的否定、排斥甚至攻击的现象。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爱国,而更像是一种病态的自我中心,甚至是自我贬低后产生的补偿心理。这种心态一旦滋长,其危害绝非微不足道,而是会深刻地侵蚀社会肌体,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
  • 回答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辩证关系与区别及表现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两种既相互关联又存在显著区别的概念,它们都与个体对国家或民族的情感和认同有关,但其侧重点、内涵和可能产生的行为方式却不尽相同。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对于认识现代社会中的国家认同、国际关系以及各种政治思潮至关重要。 一、 定义与核心内涵 1. 爱.............
  • 回答
    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乍一听似乎有些相似,都涉及到群体认同和区别对待,但它们的核心驱动力、关注点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却有着本质的不同。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对于我们认识社会现象、避免偏见至关重要。种族主义(Racism)种族主义是一种建立在对人类的所谓“种族”存在生物学上、内在的、不可改变的差异这一信念上的.............
  • 回答
    一个人选择拥抱狭隘的民族主义,这背后往往牵扯着错综复杂的情感、历史认知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解读。要理解这种行为,不能简单地将其一概而论为“好”或“坏”,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产生的根源、表现形式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民族认同感是一种非常普遍且自然的情感。 人们往往会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无论是国.............
  • 回答
    中国女权主义者与“逆向民族主义”的重合度,以及其对民族崛起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先厘清几个核心概念,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表现。一、 核心概念界定1. 中国女权主义(Chinese Feminism): 这是一个多元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广义上,它指.............
  • 回答
    汉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这是两个看似关联却又有着微妙区别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界限,对于我们认识现代民族国家形成和个体身份认同至关重要。简单来说,汉民族意识是一种文化和情感上的认同,而民族主义则是一种政治诉求和行动纲领。 拥有汉民族意识,并不等同于就是民族主义者,但民族主义往往建立在汉民族意识的基础上.............
  • 回答
    中国民族主义和日本民族主义都是复杂且多元的社会思潮,它们在历史渊源、表现形式、核心关切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等方面既有显著的共同点,也存在着深刻的差异。要详细理解这两者,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 共同点: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国和日本的民族主义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相似之处:1. 历史叙事.............
  • 回答
    要说“民族主义”究竟是何时“开始盛行”,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学术争议的问题,因为“民族主义”这个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到一个具体的日期或事件。如果非要追溯其“萌芽”和“盛行”的起点,我们可以将其置于一个更宏观的历史框架下来理解。萌芽:.............
  • 回答
    在中国,关于民族主义的讨论是一个复杂且充满细微之处的话题,其中“汉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主义”是两个经常被提及但又容易混淆的概念。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历史、政治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汉民族主义: 通常指的是一种以汉族为中心,强调汉族文化、历史和利益至.............
  • 回答
    韩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尤其是在近年来的表现,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和关注。要理解其激烈和某些时候被认为是“扭曲”的原因,需要从历史、社会、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历史的深刻烙印:殖民统治与分裂 殖民统治的伤痛与反抗基因: 韩国(朝鲜半岛)近代经历了长达35年的日本殖民统治(19.............
  • 回答
    一个国家的民族主义在解释飞地的存在时,往往会围绕着民族、国家边界、历史、文化认同以及国家主权等核心概念展开。解释的方式会根据飞地的具体情况、该国民族主义的特点以及政治语境而有所不同。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几种可能的解释方式: 一、 历史叙事与“失落的土地”这是民族主义解释飞地的最常见也是最有力的论据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