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军事水平如何,本人小白说不好,反正有些人最喜欢吹嘘的明末军事专家洪承畴说他是“诸贼元凶”(出处见下)。你们自己来评价吧。
所谓铁锁关、湫头镇、罗家山、安定、广元等战役反正要么是李自成打的,要么是以他为盟主的联军打的且李自成也有参与。
窝⚪⚪⚪说,“身为宁夏总兵的祖大弼,他带的兵就是秦兵,跟关宁军并无关系。”
真的“跟关宁军并无关系“?祖大弼手下必然有跟他的精锐关宁家丁(后来在锦州跟着祖大弼降清的家丁还编入了牛录)怎么能说“跟关宁军并无关系”?
事实上,祖大弼入秦赴任为宁夏总兵前,途经河南,兵部就在讨论是否让他率领“从行官丁”就地协助“剿贼”,但因为边境有蒙古警报,还是让他速速去赴任了:
此外,傅永淳疏言崇祯八年四月十三日祖大弼“抵高陵,内丁骁勇可用”:
很明显这就是祖大弼从辽东带来的家丁。
崇祯时的边镇总兵,无论在职还是闲废,三、五百家丁是标配,像祖大寿那种配备超级镇标的汉蒙家丁差不多一两千。后来升至总兵的祖宽就曾经是祖大寿的家丁。
铁索关就是崇祯十年五月那次。
先看崇祯十年九月孙传庭对这一年和李自成联军作战的总结:
孙传庭说李自成、张天琳等在阶、成等地的山中和明军相持七、八月,他说这话的时候是九月初,那也就是说明这个集团基本上从二月初就在阶、成地区的山中屯驻了,可能更早。此外,还有户部尚书李遇知奏:
李遇知说九年十月一条龙、小红狼等盘踞汉中的“深山大泽”之中,于今已经过十月,那么他说这话的时候就是十年八月。李本人在京城不在汉中,收到消息比较慢也不太准确,只说过天星来汉中合股,并且曾经攻陷了整个汉中地区的除郡城和三个县。其实,结合孙传庭的奏疏就可以发现,这支农民军是一个统一(虽然比较松散)的集团(十年九月还会集体打汉中,不克后还会南下四川围成都,出川后才被迫分道扬镳),地域上跨阶、成、汉中地区(当然这个是在后期了,小红狼他们的加入主要是跟张天琳等人出击汉中有关)。另外还可以看到,根据这个在农民军中待过一段时间的亲历者的说法,李自成依然是排名第一的,事实上也就是这个松散集团的领导者。另外还可以看到除了已经投降的满天星高汝砺外,另外两星过天星、混天星都是跟着李自成的,这个事实点出来,跟下文有呼应。
《怀陵流寇始终录》关于铁索关之战的记载:
虽然说没有明确讲是谁,但我们可以看到之前明确的李自成出击的记载:
李自成是这支队伍的领导者,那么无论如何铁索关战役也有他一份。
关于这个,窝嗔○○不想承认也没用,因为一直在陕西跟农民军打的洪承畴在崇祯十一年六月说:
出处是崇祯十一年六月《兵科抄出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题本》,里面说征剿流“贼”,闯将等败退山中已经节次具疏奏报,闯将是诸流“贼”中元凶:
窝嗔⚪⚪在这里犯了顾头不顾腚的毛病,抓住一句话甚至抓住一个字就好似抓到了把柄。我们来看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
《流寇长编》也就是《怀陵流寇始终录》说,在崇祯八年的五月底:
在这里,他用了一个“等”字,也就是说满天星、蝎子块等先围了平凉府,没打下,就去了镇原、庆阳一带活动。因此,所谓的这两个作者戴笠、吴殳在“讨论”中所提到的“庆阳之贼满天星、蝎子块”,只不过是省略了前文这一个“等”。
这个时候窝嗔⚪⚪就要说了,你没看见前面一个“傅永浮疏”(其实是傅永淳)吗?
麻烦搞清楚,即便是从断句上看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来它实际是两句,第一句是说,根据傅永淳疏言,洪承畴本来就是带曹变蛟追“贼”的,吴伟业说曹变蛟因为艾万年死而拔刀砍地,太夸张了。第二句是说,在真宁打仗的是庆阳的那一股“贼”(从前文就可以看出,农民军进入陕西后分成了多股,有在西安附近的,有在陕北附近的),很多人以为是终南之“贼”(也就是在终南山附近活动的农民军等),不对,他意在强调这个。
窝嗔⚪⚪又会问,你这么笃定,你看过傅永浮(其实是傅永淳)疏?
吴伟业不是给了?你自己不看?
《绥寇纪略》中简单辑录了傅永淳的奏疏:
可以看到,他在分析战前的形势,指出农民军的态势和明军的态势,最后还有一句“洪承畴亲自带曹文诏进剿,一定可以一股荡平”。也就是说,傅写此疏时并不知道曹文诏失败,此疏写作时间当在消息传到顺天之前,自然也就不可能说什么曹文诏是被谁击毙的。
蜗嗔⚪⚪还会打滚:你怎么知道后面不是傅的另一奏疏?
很简单,吴伟业才有资格见到奏疏。看过《绥寇纪略》的都知道,吴伟业在书中经常这里给某人的疏,那里给某人的疏。吴伟业当时任翰林院编修,在京城政府机关里面混,自然可以见到、抄录政府公文。戴笠、吴殳只不过是两个基本属于“在野”的江南文人,去哪里看新的什么什么傅永浮(实际为傅永淳)疏?而且他们能看到吴伟业就不能看到吗?
事实是,吴伟业在他的《绥寇纪略》里根本没有提到第一天农民军击毙艾万年之战和第二天击毙曹文诏之战的农民军指挥者究竟是谁。
既然所谓的“一手战报”阅读者没说,自然可以引入别的史料。康熙十二年(此时事件亲历者都在)的谭吉璁《延绥镇志》说:
虽然这里说李自成“怯不敢战”,不过他其实是因为前一天击毙艾万年、柳国镇,重伤刘成功、
王锡命等导致队伍损失严重。《国榷》说:
此战农民军配合得当,分梯次投入作战,先打垮曹变蛟,再以生力军正面迎击曹文诏主力,最终击毙曹文诏。
窝嗔⚪⚪拿明朝单方面找台阶下的东西强行说李自成有渡河计划:
其实,李自成此时的计划到底是什么,这些人都不一定清楚,从他当年五月(罗家山之战在四月,之后李自成又去巩昌、庆阳一带)从巩昌、庆阳回兵来打延绥、榆林,甚至当年五月在该地(自己的老家)得到大批农民响应来看,其计划至少是以陕北这些地区为中心的(但后来因为天气和被反间计的原因败于贺人龙导致打榆林的计划失败)。就算是所谓的没能渡河往山西,也并不一定就是所谓的张天礼阻止,在去年年底至该年年初李自成和满天星等围攻韩城四十多天,明廷说是因为山西有防备才导致其不渡河。况农历四月,黄河早已解冻,骑兵并不方便渡河。
窝嗔⚪⚪这次又故意看不到这个“等”字:
有个“等”,说明“死于满天星之手”并不准确,《延绥镇志》就提到过天星参战(俘杀不可信,被一手史料否决,这里提到俞是战死,区别于《流寇长编》错误的俘杀,说明其可信度高):
当年的五月一日李自成抵达绥德活动,三日过天星打吴堡:
绥德、吴堡、安定(击毙俞冲霄之地)相对位置,可以看到非常近:
《国榷》提到:
《国榷》里记载的时间是十三日,和一手史料相同,区别于《流寇长编》错误的八日,说明可信度高,这里提到李自成又收榆林败兵,用间谍的办法打了榆林,榆林败兵也就是这一仗来的,说明李自成参加了击毙俞冲霄的这一仗。
此外,在崇祯八年底开始至九年,李自成就和满天星高汝砺合营活动了:
广元之战击毙侯良柱本来就是合营,窝嗔⚪⚪引用的《怀陵流寇始终录》全文是这么说的:
不就是李自成和过天星等人么。
另外,关于此战还有一种说法,见《滟滪囊》:
这里说侯良柱是在农民军分成三路绕过广元以后被击毙的。按照这种说法,农民军没打广元,而是一路绕开广元克剑州,一路(顺嘉陵江)去西充、射洪,一路过嘉陵江(从北面绕开广元)经过青川所(青山卫写错了),然后打剑州的这一路击毙了侯良柱。三路先后会集成都。又据《延绥镇志》:
李自成走的正是剑州、梓潼这一路。就算按照这种说法,李自成也参与了击毙侯良柱之战。
@李永昌 的回答字数很多,但没有史料依据,比如下面这一段
至于如何评价这位功败垂成的大顺皇帝的军事才能的问题,诋毁者会拿出他在榆林,在汉中,在洮河,在山海关的失利证明他不过是运气好才能从一个驿卒坐上了皇帝宝座,然后嘲笑他仅仅一年多就丢掉了皇冠。但却不能正视,他领着一帮饥民和官军的逃兵,在绝对优势的明军围追堵截之下,却能在湫头镇,罗家山,铁锁关,绵州连续痛击明军主力,先后击毙“明季第一良将”曹文诏,俘杀延绥总兵俞翀霄,痛打宁夏总兵祖大弼的精锐关宁军,打死四川总兵侯良柱的辉煌战绩
“痛打宁夏总兵祖大弼的精锐关宁军”,这一句话是低级错误,祖大弼身为宁夏总兵,他的部队怎么会是关宁军?
关于祖大弼剿贼的兵力,明档中有提到。
崇祯十一年三月,兵部要求合秦兵以剿秦寇,然后宁夏巡抚郑崇俭遵命发兵一千五百名,与总兵祖大弼二千五百名合为一营,那么显然祖大弼带的兵就是秦兵,跟关宁军并无关系。
再来看看 @李永昌 答主提到的李自成其他的辉煌战绩:
他领着一帮饥民和官军的逃兵,在绝对优势的明军围追堵截之下,却能在湫头镇,罗家山,铁锁关,绵州连续痛击明军主力,先后击毙“明季第一良将”曹文诏,俘杀延绥总兵俞翀霄,痛打宁夏总兵祖大弼的精锐关宁军,打死四川总兵侯良柱的辉煌战绩
答主 @李永昌显然是这么认为的:只要是李自成击败的就是明军主力,只要是农民军获胜的就是李自成指挥。
众所周知,曹文诏死于湫头镇之战,但 @李永昌 将其与李自成联系起来是不对的,因为《怀陵流寇始终录》的作者看过此战的相关奏疏,认为曹文诏是死于满天星、蝎子块之手。
讨论曰:此事傅永浮疏言承畴率文诏追贼,则吴纪所谓因艾万年死而发愤者,夸也。且战于真宁则是庆阳之贼满天星、蝎子块也,以为终南贼者亦非。
罗家山之战,李自成击败了二千明军,但明军成功阻止了李自成渡河入山西的计划:
闯将自鄜州掠延绥犯西川欲从绥德渡河越断头山,定边副将张天礼以马步二千击之于罗家山,力战,士卒杀伤甚众,贼徐引去。
四月戊寅初四,闯将犯西川欲从青涧绥德渡河入山西,遂犯断头山,定边副将张天礼力战,士卒多杀伤,徐引去。
铁索关之战,并无证据证明“贼”就是李自成:
五月戊辰朔,己巳,川北兵击贼于褒城之鸡翁山,斩千余级……官军狃于褒城之捷,轻贼陷伏,败于铁索关,丧失士马千余。
所谓“俘杀延绥总兵俞翀霄”,那是《流寇志》的误载。此役有一手资料证明,俞冲霄是死于满天星之手,而且是力战阵亡,不是什么俘杀。
案查崇祯九年七月十八日,该延绥巡抚高斗光题为查明两将战没事,內称:查得俞总镇于崇祯九年五月十三日追贼至安定土壑子地方,与贼首满天星等战,死贼约有万余,贼众我寡,以致失利。本镇舍身鏖战,殁后寻尸於怀泥川加家寨获之,同乡民地方人等验得,本镇腹中一枪,腰中三刀,口中一刀,头颈二断。
“打死四川总兵侯良柱”,这么辉煌的战绩,其实是分不清是属于九股大寇中的哪一股的,李自成可能被归类到“过天星等”里面。
总兵侯良柱前于贼出蜀时撤各隘守兵屯广元,巡抚黄维章争之不得。戊戌,过天星等入广元,结十七营,屯于乌龙山下,良柱战死,尸失其头,贼分兵守二郎关。
最后提一点,答主 @李永昌 说的“(李自成)在绝对优势的明军围追堵截之下”,也是错误的,但知乎上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少,这种说法既高估了明军,又神化了李自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