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运用网络语言,建立网络语言负面清单,此举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的这一提议,意在规范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语言,并建立负面清单,这无疑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举措。要深入探讨其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积极影响的层面:

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抵御不良信息侵蚀: 这是最直接、最核心的目的。当前网络语言中充斥着低俗、暴力、歧视、诱导沉迷等负面信息,对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构成潜在威胁。建立负面清单,可以有针对性地过滤和限制这些内容,如同给孩子们筑起一道网络防火墙,保护他们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减少网络欺凌、网络成瘾等问题的发生。
引导健康的网络文化,培育积极的价值观: 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长期充斥着负面、粗俗的语言,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份提议旨在引导他们使用健康、积极、富有创造力的语言,鼓励他们用文字传递善意、知识和正能量,从而构建一个更文明、更健康的中文网络生态。
提升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仅仅“禁用”或“过滤”是不够的。提议中“引导正确看待运用网络语言”这部分,暗示了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这意味着要通过普及相关知识、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帮助未成年人理解网络语言的演变、识别不良信息,并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就像教会孩子游泳,而不是直接让他们远离水。
促进语言的规范化和传承: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规范和传承至关重要。网络语言的快速发展虽然带来了活力,但也可能对传统汉语规范造成冲击。通过引导和限制,有助于在保护汉语活力的同时,维护其基本规范,避免一些约定俗成的不当用法对下一代的语言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净化网络环境,营造更和谐的社区氛围: 当未成年人普遍使用更文明、更具建设性的网络语言时,整个网络社区的交流氛围也会随之改善。少一些谩骂、攻击和低俗,多一些理性、尊重和善意,这不仅对未成年人有利,对所有网民而言都是一种福祉。

二、潜在挑战与负面影响的考量:

清单的界定与执行的难度: “负面清单”的建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网络语言千变万化,新词汇、新表达层出不穷,如何界定“负面”的范围?是仅仅指脏话、色情,还是也包括一些可能带有煽动性、误导性的隐晦表达?过于严苛的清单可能扼杀创造力,而过于宽泛的清单又难以执行。执行过程中,如何确保公平、避免过度审查,以及如何处理不同平台、不同语境下的语言差异,都是巨大的挑战。
对网络语言创造力和活力的潜在压制: 网络语言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其快速的演变、新颖的表达和旺盛的生命力。许多网络流行语最初只是年轻人之间的一种趣味表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些也可能演变为具有特定含义的文化符号。如果负面清单过于僵化和严厉,可能会扼杀这种语言的创造力和活力,让网络交流变得刻板、乏味,甚至与现实生活的语言脱节。
“一刀切”的风险与个体差异的忽视: 未成年人并非一个同质化的群体,他们的认知能力、家庭环境、接触网络的程度都存在巨大差异。将所有未成年人一概而论,用同一把标尺去衡量,可能会忽视个体差异,甚至可能引发一些孩子对规则的逆反心理。如何做到既有统一的原则,又能兼顾个体差异,需要智慧。
技术限制与监管的有效性: 尽管技术在发展,但要实现对海量网络语言的实时、准确识别和过滤,仍然存在技术上的瓶颈。同时,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也给监管带来了困难。如果技术手段和监管措施跟不上,负面清单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教育与管理的平衡: 提议中强调“引导”,这本是积极的方面。但如果引导不足,或者过于侧重于“封堵”,就可能变成一种简单的管制。单纯的禁止,往往不如启发式、参与式的教育来得有效。如何找到技术监管、内容引导和人文教育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是关键所在。
“治标不治本”的可能性: 网络语言的负面化,往往是社会整体环境、教育缺失等深层问题的外在表现。如果仅仅停留在网络语言层面做文章,而忽视了引导未成年人形成健全人格、提升辨别能力等根本性问题,那么即便网络语言得到规范,其他形式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随之而来。

三、对相关群体的影响:

对未成年人: 最大的直接影响是他们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如果引导得当,他们将受益匪浅;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
对家长: 家长将有更明确的依据来指导孩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在孩子接触网络内容方面的担忧。但同时,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中来。
对教育工作者: 需要将网络语言的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对网络平台: 将承担起更重要的内容审核责任,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和技术来执行相关规定。
对语言研究者和文化从业者: 需要关注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研究其规律,并积极参与到语言的引导和规范工作中。

总而言之,这项提议出发点是好的,意在保护未成年人,净化网络环境。但其能否真正发挥预期效果,并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面清单”的具体内容、执行的策略以及配套的教育引导措施是否得当和人性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如何“好不好”地去实践,去平衡自由与秩序、创新与规范之间的关系。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智慧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无论是对游戏、直播还是网络语言下手都是治标不治本。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对未成年人实施封闭式管理,这样能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看护问题,也能更好的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杜绝攀比行为,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校园霸凌现象的产生。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负面清单就是,凡列入负面清单的,向全社会公开,明令不能使用,这是一条底线,清单之外的则可以放心使用。这是现代管理理念,应该坚决支持。

不管什么清单,关键是要公开,让人们知道到底什么能用,什么不能用。

user avatar

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运用网络语言(×)

引导未成年人提前学会阴阳怪气(√)

user avatar

感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