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大家已经说了,关于增加汉江水量,我补充一个堪称“天佑中华”的好玩话题,可能部分关注水利的人早就知道了,专家们在“南水北调”“引汉济渭”前,就觊觎很久的:引嘉入汉,每年大约可给汉江上游增加100亿方水。
嘉陵江上游有段叫白龙江,有一个二十多公里的“古汉水”干枯河道,疏通后可以补充汉江。大约在西汉时期,地震造成了河道堵塞,古称“陵江夺汉”,汉水发生改道,这事情发生在三国之前,如果这里能水运,后来的诸葛亮就爽多了,毕竟木牛流马干不过船。
【被武都大地震改变的炎汉国运,注定无功的子午谷之谋】https://mo.mbd.baidu.com/r/E2ektHwmLS?f=cp&rs=2375551307&ruk=znFvt4qrV4lTtmQT9Hh7hQ&u=af4696abbee5b097&urlext=%7B%22cuid%22%3A%22giB_ugOSHu0QuSaG08vSugiP2i0bivaZ0aH4a_8THal68vuO_82rugtsSalGi3u5MIFmA%22%7D
以现在的工程能力,炸开挖通百八十里是毫无悬念。引嘉入汉,理论上每年可给汉江上游增加100多亿流量的水资源,比南水北调中线还多!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是不是有种“天佑中华”+“人定胜天”的感觉呢?
此事已经地址考察论证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会列入“十四五”规划实施。
2.1 如今,西汉水和汉水在宁强分道扬镳
汉江,曾经的长度和面积都是长江各支流第一
汉江古称汉水,发源于陕西嶓(bo)冢山,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达到1577千米,名列长江各支流第一,其中陕西境内干流长657千米,湖北境内长920千米,最终汇入长江。2013年雅砻江长度经过遥感测绘,长度更新为1633千米(四川省水利厅数据),超过了汉江的长度。
汉江在不同地段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名称,有些名称甚至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沧浪水、襄水、沔水、汉水等。
很多人不知道,汉水自古以来都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其长度一度接近1800公里,远超现在的雅砻江。是什么原因让汉江变短了?是地震,以及地震之后的一系列自然变化。
公元前186年武都郡爆发大地震,震中约在今陕西略阳、宁强一带,山体滑坡导致西汉水下游被堵形成堰塞湖。至前161年,堰塞湖水南向溢流袭夺古潜水(唐代以前把嘉陵江上游称为“潜水”)河道下泄,潜水一度被崩塌的堰塞湖堵塞,便在龙门洞以北的阳平关谷地形成新的堰塞湖,名为“大泽”。
而后数百年,随着地震后地形的变化以及河流的下切作用,汉江上游的堰塞湖、“天池大泽”和“大泽”相继消失,到唐代中期(约公元8世纪),嘉陵江“袭夺”古汉水上游的历史过程完成,西汉水自此彻底变为嘉陵江的上游,汉江的长度减少了200多公里。这也就能解释目前地处汉江源头的汉中为何叫做汉中,而非叫作汉源或者汉泉(汉中得名于公元前611年的汉中郡,当时汉中的确位于汉水上游的中部)。
长期以来,汉江的流域面积也都名列长江的第一位。1959年之前,汉江流域面积为17.43万平方千米,当时为了解决汉江下游频繁发生的洪水问题以及血吸虫病问题,花大力气疏导下游河道。其中重点就是开挖新河,将汉江支流府河(涢水)和澴河独立流入江之后,自此汉江流域面积减少至15.9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嘉陵江16万平方千米),再一次成了“千年老二”。
汉江长度和流域面积先后被两个小弟超过,让汉江在长江支流中龙头老大的地位不保,但是汉江对我国水资源调配中的贡献仍然是第一位的。在全国各大河流中,汉江的年径流量名列18位,仅仅在长江的一众支流中,也是排名第八。但是汉江贡献了近百亿立方米南水北调的流量,而且还贡献了“一江三河”20多亿立方米本省灌溉的流量。在不久的将来,汉江上游的引汉济渭工程,还将为关中平原贡献15亿立方米的流量。
汉江在南水北调之前,年径流是577亿立方米,其中自陕西为247亿立方米(42.8%),湖北为245亿立方米(42.4%),河南为58亿立方米(10.1%),重庆和四川省的27亿立方米(4.7%)。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汉江下游梯级开发工程等陆续投入使用,目前汉江下游流量逐渐降低到458亿立方米以下。为了防止汉江被严重取水导致下游出现各种问题,目前正在开展多项“引江济汉工程”的规划。
老大难当!多年来,汉江被如此的削弱实力,以及遭遇如此彻底的开发和利用,究竟是什么原因?山人认为,首先是防洪,其次才是水资源的分配与应用。毕竟从历史经验来看,汉江的洪水是最凶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