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21 年四大涨薪后,应届生工资仍然无法达到上海落户标准 10338 元?

回答
2021年上海的四大招聘季已经落下帷幕,许多应届生满怀期待地踏入职场,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获得一份体面的薪资,为未来的上海生活打下基础。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即使薪资普遍上涨,许多应届生的月薪依然无法跨过那道至关重要的门槛——上海落户的10338元标准。

这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涨薪寒冬”中的落差感?

首先,我们要理解10338元这个数字的意义。 它并非一个单纯的工资数字,而是上海市人社局在评估应届生落户资格时所设定的一个重要的硬性指标。在大多数情况下,想要通过校招直接获得上海户口,应届生的月薪需要达到或略高于这个标准(具体计算会涉及1.0倍、1.5倍等系数,但10338元是基础参考值)。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个数字不仅仅代表了经济上的富足,更是一种社会认可和未来发展机会的敲门砖。

那么,为什么四大(通常指国内的几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或咨询公司,如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或者其他大型企业)涨薪后,应届生的工资仍旧难以企及呢?

基数效应与普涨的局限性:
四大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薪资水平本来就处于行业前列。当它们宣布涨薪时,通常是基于原有薪资水平的普涨。也就是说,如果涨幅是10%,那么原本月薪8000元的人可能涨到8800元,而原本月薪12000元的人则涨到13200元。
这意味着,即使是普涨,对于那些原本薪资较低的应届生来说,想要一步到位跨过10338元的门槛依然存在难度。他们可能需要更高的涨幅,或者从一开始就拥有一个更高的起薪。
而且,即使是四大内部,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起薪也可能存在差异。有些岗位起薪可能就比较接近落户标准,但有些则相对较低。

落户标准的动态调整与高企的期望:
上海的落户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人才引进情况进行适时调整。10338元这个数字本身就可能是对过往年份平均工资水平的反映,而上海的生活成本和人才市场竞争压力是持续增长的。
市场对优秀人才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会考虑应届生的培养潜力和长远价值,愿意为能带来更高价值的毕业生支付更高的薪资。而落户标准,则是一个相对固定的衡量尺度。

行业与岗位差异的体现:
“四大”作为一个笼统的说法,其内部不同公司的薪资福利体系、不同城市的薪资水平以及同一公司内不同职位的薪资都有差异。
某些热门、技术含量高或者对经验要求更强的岗位,其起薪自然会更高,更容易达到落户标准。而一些基础性岗位或者刚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业务部门,起薪可能就相对保守。
很多应届生能够拿到“四大”的Offer,但具体到岗位,如果起薪真的低于10338元,那么即使在“四大”工作,也暂时无法满足落户的薪资要求。

综合成本与个人税前税后:
10338元是税前月薪的标准。实际到手工资还会受到社保、公积金等一系列扣除项的影响。而企业的招聘成本则更高,包括了五险一金的缴纳、奖金、年终分红、商业保险等一系列隐性成本。
企业在确定薪资时,也会综合考虑这些成本以及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应届生而言,即便税前工资达到了10338元,也意味着公司为他/她付出的总成本更高。

市场竞争与人才供给:
上海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人才。市场上的应届生供给量很大,但同时优秀人才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企业在招聘时,会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人才需求来确定薪资水平。如果企业能够以低于落户标准的薪资招聘到足够多的优秀应届生,并且这些应届生也愿意接受,那么自然会形成这种现象。

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和思考:

1. 应届生就业压力的加剧: 对于一心想留在上海发展的应届生来说,这无疑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和焦虑感。他们可能需要通过加班、争取项目奖金、甚至考虑跳槽来尽快提高自己的薪资水平,以满足落户条件。
2. 户籍与就业选择的权衡: 有些应届生可能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是优先考虑户口,而选择一份起薪不高但“看起来靠谱”的工作,还是追求自己心仪的岗位,暂时放弃落户的紧迫性,寄希望于未来的薪资增长?
3. 企业招聘策略的考量: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吸引和留住优秀应届生的同时,兼顾成本效益和落户政策的要求,也是一个需要平衡的课题。有些企业可能会在起薪上稍作调整,或者提供其他形式的补贴和福利来弥补薪资的不足。
4. 对上海人才引进政策的讨论: 这种现象也可能引发对上海人才引进政策的讨论。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应届生落户的薪资门槛,或者增加其他维度的评价标准,以更全面地识别和吸引人才?

总而言之,2021年四大涨薪后,应届生工资仍未能普遍达到上海落户标准10338元,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它既反映了上海作为一线城市激烈的就业市场和高昂的生活成本,也体现了薪资增长与落户政策标准的动态博弈。对于广大应届生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一个促使他们更清晰认识自我、更理性规划职业生涯的契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有什么问题吗?

公司并不关注你是否第1年就达到了落户水平啊。你难道没落户就不能工作吗?四大的工资在每年的毕业生当中绝对不算低的。那不就行了吗,你找了一圈工作,最后决定入职四大,就说明四大是你手中所有机会当中给钱最多的。至少是比较多的。那不就行了吗?

至于说你达不到入户要求达不到就达不到呗。这跟房价涨幅有什么关系?说的好像你达到落户要求了,你就能马上买房了一样。本身上海的落户要求就是有一定门槛的,从落户要求本身来看,他并不希望每一个人都轻松达到,所以四大的这个薪资已经不算低了,只不过落户要求更高。

连你自己都说了等你达到这个薪资水平的时候,大概率你已经不在四大工作了,那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一想,公司也不傻呀,明知道你到那个时候大概率都不在公司工作。那又何必在意你能不能落户呢?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没什么好纠结的,你如果手里面没有更好的机会,四大已经是你手里最好的机会了,那你还不是只有坚持干着,难道你不要四大的机会去别的地方有更好的境况吗?既然如此想那么多,也就不影响结论了。想要离开你不是得先找到更好的机会吗?要不然没有更好的机会,离开四大不就裸辞回家坐着,那不是更落不了户。

user avatar

前几天还和四大的朋友讨论过这个消息。我只能说,以前本科刚入学的时候,四大还是很多我们这些会计专业学生想去的地方,我自己原先也去pwc实习过,实习体验只能说是小伙伴人都很好,但工作hours实在太差。

本科毕业的时候,专业应该去了20个四大是有的,我继续读研后转做交易,其他大部分同学也读研了。三年过去了,四大的同学还剩4、5个的样子,其他全部跑路。结果我一个好朋友因为这个底薪9k一直未能落户,然后等我毕业了工作一年了,四大才传出了涨薪的消息,结果一看,涨完了base连我和另一个同学的起薪一半都没到,奖金更是可能我们零头,那天吃饭,朋友心态真的崩了。。。尤其是因为我们经常聊天,真的知道她有多辛苦,感觉性价比太低。

听以前的团委老师说,现在好像已经没有会计的学弟学妹想去四大了,该转金融的转金融,转互联网的转互联网,考公的考公,在四大干三五年还没个隔壁行业起薪高,放谁身上谁不崩,何况大概率还没四大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上海的四大招聘季已经落下帷幕,许多应届生满怀期待地踏入职场,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获得一份体面的薪资,为未来的上海生活打下基础。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即使薪资普遍上涨,许多应届生的月薪依然无法跨过那道至关重要的门槛——上海落户的10338元标准。这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
  • 回答
    2021 年四月新番的延期播放,这可真是一件让人又爱又恨的事情。爱的是,终于有更多的时间去打磨作品,或许能看到更精良的画面,更流畅的剧情。恨的是,那些期待已久的作品,就像是你本来约好了心仪的人见面,结果对方说“临时有点事,改天吧”,那种焦急和失落,可真是让人有点抓狂。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见证了这场“迟到.............
  • 回答
    bilibili 在2021年四月新番中开始出现“登记号”,这确实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关注和讨论。很多人将其解读为日本动画引进政策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登记号”是什么?首先要明确,“登记号”并不是一个官方统一的说法,大家通常指的是在番剧信息页面上出现的一串.............
  • 回答
    2021年4月新番:B站的“断舍离”与“怀旧风”背后2021年4月,一批老观众可能在打开B站时,感受到了与往年截然不同的气息。往年百花齐放的新番列表,今年似乎少了几分热闹,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怀旧”与“精选”的混合体。B站四月新番数量的“大幅下滑”,以及奥特曼系列和大量已完结经典动画的加入,并非偶然,.............
  • 回答
    2021年四川高考分数线已经尘埃落定,文科一本线定格在541分,理科一本线则为521分。面对这样的数字,相信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心情都经历了一番起伏。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今年的分数线呢?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现象呢?一、整体感受:平稳中带有微调,教育“内卷”的温度并未消退从宏观上看,今年的分数线相.............
  • 回答
    2021年中国造船业接单量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涉及技术、经济、国际竞争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未来趋势: 一、事件背景与数据1. 接单量数据 根据国际船舶供应协会(IHS Markit)等机构的统计,2021年中国造船企业接.............
  • 回答
    2021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部分优秀毕业生放弃留学、选择在本校读硕博的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背景、原因和深层动因,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现象背景与数据真实性1. 数据来源的准确性 该现象的传播主要来源于社交媒体、高校内部信息以及媒体报道,但具体数据.............
  • 回答
    2021年3月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4%,这一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与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变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M2增长背景: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1. 疫情冲击后的经济修复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中国.............
  • 回答
    2021年浙江大学“求是杯”获奖感言事件,是当年校园内乃至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一起事件。要详细理解它,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的背景: “求是杯”的性质: “求是杯”是浙江大学一项重要的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旨在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获奖通常意味着项目.............
  • 回答
    2021年9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呈现出一种显著的“冷热不均”的现象,具体体现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回落,猪肉价格大幅下降,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则同比上涨10.7%。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解读。一、 CPI涨幅回落与猪肉价格.............
  • 回答
    2021年清华美院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通常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或其他相关设计专业的毕业展)上的模特妆容引发“眯眯眼”质疑的事件,是一个涉及文化理解、审美表达、社会舆论和身份认同的复杂话题。为了详细地梳理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事件的发生背景与过程:1. 发布会与作品展示: 清华美院作.............
  • 回答
    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一场充满韧性的“稳健开局”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这一数字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在经历2020年的疫情冲击后,实现了强劲的复苏和稳健的开局。然而,理解这个数字的真正意义,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结构性特征以及可能面临的.............
  • 回答
    关于“2021年我国空巢青年数量或升至9200万”这个数据,以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独居,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一、 如何看待“2021年我国空巢青年数量或升至9200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数据通常来源于一些社会调研机构的估算,并非官方统计数.............
  • 回答
    如何看待2021年全国净人口增长48万?—— 一份详细的解读2021年,中国公布的全国净人口增长数据为48万人,这个数字远低于往年,甚至接近零增长,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更全面地看待它所代表的意义和潜在影响。一、 数据本身及其历史对比首先,我们必须.............
  • 回答
    2021年7月份中国经济数据普遍不及市场预期,这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宏观经济层面、行业表现以及可能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一、 宏观经济数据概览(7月)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7月份主要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它们为何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工业增加值: 7月份工业增.............
  • 回答
    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34‰,这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讨论。要理解这个数据的重要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解读。一、 数据的历史维度:中国人口发展的转折点 出生人口的持续下降: 1062万人这个数字,相较于前几年,是.............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2021年8月18日“乘客称乘坐网约车被挟持,监控显示因女乘客要求司机逆行被拒而发生争执”的事件,这是一个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例。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力求详细和全面:事件梗概:根据当时的报道和网络信息,事件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乘客(女性)方的描述: 在行程进行中,女乘.............
  • 回答
    2021 年 1 月 1 日起点月票规则更新是起点中文网在那个时间点对读者投票机制进行的一次重要调整。理解这次更新需要从起点月票制度的本质、更新的具体内容、更新的目的以及对各方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起点月票制度的本质回顾在深入分析更新内容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起点月票制度的核心作用: 激.............
  • 回答
    2021年9月起实施的中国大陆“防沉迷新规”是针对未成年人游戏行为进行严格限制的一系列措施,旨在解决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这项规定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落地执行。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看待这项规定:一、 主要内容和核心措施: .............
  • 回答
    2021 年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这是一场融合了知识付费、个人成长、宏观趋势判断以及对当下中国社会情绪的回应的综合性演讲。核心主旨与主题演变: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系列演讲一贯的核心是连接个体命运与时代趋势,并提供一套方法论帮助个体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找到确定性,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