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蒙古人为什么普遍那么壮?

回答
蒙古人普遍体格健壮,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深层的原因,是环境、历史、文化以及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细细道来。

首先,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塑造蒙古人强健体魄的最根本的驱动力。

你想象一下,如今的蒙古高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冬季漫长而严寒,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四五十度,草原被冰雪覆盖,植物枯萎,生存条件极其艰苦。夏季短暂,但阳光强烈,昼夜温差大。这样的环境,对于任何生物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在这样的环境中,狩猎和畜牧成为了蒙古人生存的主要方式。

狩猎:在古代,当蒙古人还没有完全驯化足够多的牲畜时,狩猎是获取肉类和皮毛的重要途径。狩猎大型野生动物,比如野马、野驴、鹿、野猪等,需要极大的体力和耐力。追踪猎物,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奔跑,甚至要爬山越岭,这本身就是对身体素质的极致锻炼。每一次成功的狩猎,都意味着对身体极限的挑战。
畜牧:即使后来以畜牧为主,生活也远非安逸。蒙古人需要逐水草而居,不停地迁徙。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将所有的家当,包括帐篷(蒙古包)、家具、工具,以及数以万计的牛羊马,全部搬运。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特别是男性,要负责赶牲畜、驾驭马匹、搬运重物。而且,蒙古高原的风沙很大,经常需要抵御恶劣的天气。

这些活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成为了一种天然的“体能训练营”。

耐力:长时间的骑行、追逐猎物、赶牲畜,都对心肺功能和腿部肌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造就了蒙古人出色的耐力。
力量:搬运沉重的物品、摔跤(这是蒙古族一项重要的传统体育活动,也是草原民族展示力量和技巧的方式)、与马匹搏斗,这些都需要强大的上肢和核心力量。
适应性:在极端气候下生存,身体也需要有强大的适应能力。高海拔、低氧、寒冷,都迫使蒙古人的身体进化出更强的生理机能来应对。

其次,骑术在蒙古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更是强化了他们的体魄。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马是他们最重要的伙伴,也是他们征服世界的基础。从小,蒙古的孩子们就被教导骑马,这不仅仅是技能,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骑马本身就是一种锻炼:骑在奔腾的马背上,需要核心肌群的稳定,需要腿部和臀部的力量来夹紧马匹。长期的骑乘,会极大地锻炼腿部、腰部和腹部的肌肉。
马背上的生活:很多事情都在马背上完成,比如射箭(骑射)、放牧、甚至战斗。在高速移动的马背上进行精确的射击,需要极好的平衡感、协调性和身体的稳定性,这些都离不开强健的体魄。

再者,饮食结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蒙古人的传统饮食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

高蛋白、高脂肪:牛羊肉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这些是构建肌肉和提供能量的关键。奶制品,如酸奶、奶酪、马奶酒(Kumis),不仅能提供能量,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缺乏精加工食品:在草原上,很难获得精加工的谷物或蔬菜。这种天然、未经过度加工的食物,可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为身体提供更纯粹的营养。
饥饿的训练:虽然有肉类和奶制品,但有时候也会面临食物短缺的情况,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这种周期性的饥饿,反而可能使得身体在获得食物时,能更有效地吸收和储存营养,并让身体变得更加“精炼”。

还有,基因方面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严酷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筛选下,那些身体素质更好、更适应草原生活的人,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这种自然选择的过程,可能导致与强健体魄相关的基因在蒙古人群体中得到保留和加强。当然,这一点比较复杂,需要更专业的科学研究来证实,但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合理的推测。

最后,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也间接塑造了他们的体魄。

尚武精神:蒙古民族有着强烈的尚武精神,崇尚力量、勇气和坚韧。这种精神上的追求,也会促使他们在体能锻炼上更加投入。摔跤、射箭、赛马等体育活动,不仅是娱乐,也是展示男子气概和培养战斗技能的方式。
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严酷的环境,只有那些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的人才能生存。这种心理上的坚韧,也会体现在身体的耐受能力上,让他们能够承受更大的体能压力。

总结一下,蒙古人普遍体格强壮,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自然环境的残酷塑造、以狩猎和畜牧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方式、从小养成的卓越骑术、以肉奶为主的营养饮食、以及可能存在的基因适应性和独特的文化精神等多种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他们身体的强健,是与这片草原、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他们的历史紧密相连的,是一种为了生存和繁衍而进化出的最合适的生命形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牛羊之于蒙古,正如土地之于汉人。

很多人脑补,游牧民族都是天天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然鹅并不,如果放牧能够活动更多的食物,为什么要在更肥沃的土地上进行农耕?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牛羊不是主要食物来源,牛羊所生产的奶制品才是。

为什么雪一大,游牧民族就要闹饥荒,必须要打仗才行?牛羊死了肉不还在吗?(打赢抢吃的,打输吃饭的嘴也少了)因为牛羊死了,没有奶吃了。

user avatar






这是14年的数据,过了几年后,根据18年内蒙古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为167.5 cm和157.7 cm,平均体重为70.5 kg和62.8 kg,均高于2015年全国平均水平。18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为20.5%,高于全国水平。2013年18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25.5%,人均日酒精摄入量为58.5克,经常锻炼率为14.6%,从不锻炼率为82.1%。

user avatar

是某些妄想寻找优越感的人提问的吧

很抱歉,据统计数据,蒙古人跟全国比较,蒙古人身高体重、人均寿命都没有优势。

user avatar

那不过是tg的宣传而已,谁信谁吃亏!


人身体壮不仅仅取决于基因还取决于人的后天营养!基因就不用说了,汉人千年未衰,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足以证明汉人的基因是十分优秀的!

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农耕民族获取的营养均比游牧民族高,这不仅仅是客观的地理环境决定的,而且从生物学能量流动上亦可以证明!

当然这个问题下有些回答已经论证了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多缀叙了!

让我们看看古代对蒙古人的描述:

大抵鞑人身不甚长,最长者不过五尺二三。亦无肥厚者。其面横阔,而上下有颧骨,眼无上纹,髪须绝少,行状颇丑。

《蒙鞑备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蒙古人普遍体格健壮,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深层的原因,是环境、历史、文化以及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细细道来。首先,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塑造蒙古人强健体魄的最根本的驱动力。你想象一下,如今的蒙古高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冬季漫长而严寒,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四五十度,草原被冰雪覆盖,植物.............
  • 回答
    古人即便在肉类蛋白质摄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仍能选拔出数十万身体素质优秀的士兵,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的功劳,而是一个复杂且精妙的系统性工程。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蛋白质是唯一标准”的思维误区,深入探究古人的生存智慧和选拔机制。一、 那时的“优秀”并非我们今日的定义首先要明确一点,古人对于“身体素质优.............
  • 回答
    说到古人普遍掌握,但现代人做不到的技能,可能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一些粗犷的生存技能,比如钻木取火、徒手驯兽什么的。但其实,更普遍,也更令人唏嘘的,是一些在信息时代之前,人们习以为常,却又需要大量时间和耐心才能磨练出来的“慢”技能。比如,大规模的手工造纸和精细的装订技艺。我们现在每天都在用纸,但有多少人真.............
  • 回答
    要理解蒙古人和中国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情感,需要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将这种情感简单地归结为“恨”或许过于片面,因为民族关系往往是多层面、动态变化的,并且受到不同群体和个体经历的影响。历史上,蒙古族和汉族(构成中国主体民族)的交往可以说是波澜壮阔,充满机遇与挑战。征服与统治:元朝的遗产蒙古民族最显.............
  • 回答
    元朝末年,中原大地早已不是当年成吉思汗铁骑横扫欧亚大陆的模样。随着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日益壮大,元朝这个统治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王朝,正走向覆灭的边缘。在内忧外患之下,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元朝的统治者,尤其是蒙古贵族,没有向他们那些遍布欧亚大陆的同宗,也就是四大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
  • 回答
    明朝推翻元朝后,蒙古人并没有“很快变回”游牧民族,他们本来就是游牧民族,只不过在元朝时期曾经试图推行更广泛的农业和定居化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民族特性和生存方式。这里面有很多因素交织在一起,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蒙古民族的基因与文化内核:游牧是根本首先要明确一点,蒙古民族的生.............
  • 回答
    越南、缅甸、蒙古和老挝人对中国的看法,以及越南和蒙古部分民众对中国存在的敌意,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涉及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以及民族情感等诸多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一点点地剥开这些因素,看看它们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塑造了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越南人眼中的中国:复杂的历史情结与现实考量.............
  • 回答
    蒙古与满人席卷中原,日本缘何止步于海疆?千百年来,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历经无数风雨洗礼,也曾被来自塞北草原的铁骑踏破,又被东北的勇士逐鹿中原。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以及满人建立的清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与这两支民族不同,尽管历史上日本也曾对中国产生过觊觎之心,甚至发动过大规模的侵.............
  • 回答
    嘉靖年间,北方边患着实让大明王朝头疼不已。您提到蒙古人包围北京,城外百姓遭殃,财物被劫掠,这大致是指“庚戌之变”,也就是1550年俺答汗率军进犯北京郊县的事件。这次事件中,明朝的边防确实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京畿一带受到严重骚扰。但是,蒙古人并没有“刨了”明朝的皇陵,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我.............
  • 回答
    蒙古人和女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征服民族,其能征善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军事制度的客观因素,也有文化信仰、民族精神的主观驱动。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蒙古人能征善战的原因:蒙古民族的崛起与成吉思汗的统一是其军事辉煌的起点。他们的军事力量和征服能力可以从以下.............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趣,涉及到民族起源、体貌特征以及历史记载等多个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些概念,并对您的观点进行更细致的分析。1. 鲜卑与蒙古人的关系: 东胡分支: 鲜卑和蒙古人确实都起源于古代的东胡民族。东胡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指的是古代居住在今天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系列游牧民族的总称。 历史演变.............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涉及到古代不同文明之间对都城的命名和文化认同。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古代蒙古人不倾向于用中原城市来代指自己的都城,而高丽和日本却有这样的做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都城命名/代指: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往往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或民众对其他文化中心的尊崇、模仿、或者将.............
  • 回答
    蒙古人创立的元朝被中国历史视为中国的一个朝代,这是一个复杂但非常重要的历史解读。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历史学的定义与国家概念的演变 “朝代”的含义: 在中国历史叙事中,“朝代”通常指一个相对稳定、以某个家族或群体为核心统治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政权时期。它标志着一个政权的更替.............
  • 回答
    蒙古人灭南宋,一个王朝的覆灭,背后是历史洪流的裹挟和多重因素的交织。当人们回溯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总会不约而同地问出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充满智慧的问题:为什么南宋在覆灭前夕,没有尝试从海上运兵,直捣黄龙,攻打元朝的政治中心大都(今北京)呢?这个问题,并非南宋朝廷没有考虑过,而是现实的制约、战略的判断以及.............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历史、民族性、地理、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需要深入探讨。简单来说,满人、蒙古人成功入主中原,而日本工业国却未能征服中国,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核心方面:一、 成功入主中原的满洲人与蒙古人:满洲人和蒙古人在征服中原时,并非是简单的军事力量碾压,而是利用了当时中国内部的政治真空、社.............
  • 回答
    成吉思汗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冉闵在汉人心目中地位的差异,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历史和文化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 成吉思汗:蒙古民族英雄的构建与历史事实成吉思汗被奉为蒙古民族英雄,这背后有着深厚而复杂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建构: 统一蒙古各部,奠定民族根基: 在成吉思汗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对比。明英宗朱祁镇被也先俘虏后受到相对优待,而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掳走后遭遇悲惨,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一个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1. 俘虏者的目的与政治考量: 明英宗被俘——也先的“政治筹码”: 目的: 也先.............
  • 回答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事件。很多人不理解,身为皇帝,为何不效仿前朝许多君王那样,在危难关头“君王死社稷”,而是选择了屈辱的被俘。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当时的情况以及朱祁镇自身的特质。首先,我们得承认朱祁镇并非传统意义上那种“文韬武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等复杂议题。要理解为什么“国人不原谅日本人,却原谅蒙古人”这种普遍感受(尽管并非所有人都如此),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原谅”本身是一个很主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个人情感上的释怀,也涉及到国家层面的叙事、历史教育、政.............
  • 回答
    宋朝拥有火药这件利器,最终却抵不过蒙古人的铁骑,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单单“有没有火药”就能一概而论。如果一定要探究其深层原因,咱们得从多个角度好好掰扯掰扯。首先,火药在当时的军事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其威力和制式都远未成熟。别看我们现在一说火药就想到火枪、火炮,但在宋朝,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