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从理性的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了。我试着从不见得那么理性的国民心理的角度谈谈。
世界大国的国民同小国国民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有很大出入的。
世界大国的国民对以下几件事的看重程度远高于一般小国国民。
1.政治独立。光有自己选本国领导人,自己决定内部事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能否自己决定军备发展尤其是核武和其他高精尖武器的发展;是否有独立外交尤其是违抗世界舆论采取单方面行动和撕毁条约的能力和勇气。
2.意识形态自主。光是符合世界”主流”的或“先进”的意识形态是不够的。还要看自己是否是这套东西的解释权的掌握者。如果不是,则要设法自立门户。实在立不了,也绝不认其他大国的解释权。只要不认,本国人民自会想办法自我安慰。一旦认了,上上下下很多人就会痛苦不堪。一般说来,不吃大苦头是不会认的。
3.大东西。光有国泰民安是不够的。地大,人口总量大,军队力量强大,不太久以前打赢过大战,经济总量大;这几条最起码要占两三条,要在世界上居于数一数二的位置,掉到老三就已经不光荣了。
4.历史正统。光有光辉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是不是光辉历史的正统继承者。
在很多中国人眼中,英法德虽然富裕且老牌,但过不了上面四条。政治独立?光是美国主导的北约就足够我们呵呵的了。更不用说德法办事要在欧盟框架内,英国与美国有特殊关系,德国至今被驻军。意识形态自主?西方的那一套解释权在美国手里。不管欧洲自我感觉多好,这些年来用武力和颠覆输出“民主自由”的主力是美国。大东西?面积人口不占吧。法国觉得自己军力强?对不起,不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经济总量大?对不起,欧盟不是一国,英法德单个拿出来那个都比中国小得多,至少有五年不稀罕了。二战?对不起,德国战败,法国被战败国击败,英国靠美国。冷战胜利?对不起,美国是主力。历史正统?对不起,虽然近代科学工业革命源自欧洲,但在中国人看来西方文明正统已于二战后转入新罗马美国,欧洲诸国已经禅位了。
反观俄国,虽有短板,但上述4条均颇有亮点。政治独立不用解释了吧。意识形态方面立不起来啥东西,但至少绝不认其他大国的解释权这一条很坚决。大东西方面有面积,军队,二战。历史正统方面至少是东正教和斯拉夫文明圈的无可争议继承者。文明圈小了点,但至少是老大。
大国心理就像民族主义和一神教,有很大的走偏的风险但难以消除。不同之处在于大国心理只有少数国家国民能无保留的理解。很多中国人都提到过和外国人交流国际政治外交观点时颇能和某些美国人(特别是红脖子)有共鸣,而要和日韩台或欧洲人共鸣就难多了。
我们知道德法英的人民日子过得比俄国人富裕,制度文化上也有很多优势。但欧洲发达国在我们眼中可以是富豪是乡贤是暖男是小清新,却绝不是好汉。当今世上只有三条好汉:中美俄。这一点我们不指望富豪乡贤暖男小清新理解,但三好汉之间是心有灵犀的。
因为俄罗斯确实比德法英意之中一个单个的国家要重要啊。俄罗斯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有自己的地缘政治势力范围(比如中亚,连中国的影响力都没法和俄罗斯比),有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另外,俄罗斯经济最萎缩的时候(叶利钦统治后半期),经济总量也还是比苏格兰大很多的。
德意不是常任理事国,整个欧盟的安全保障大体上还要靠美国,外交上很少有不跟着美国走的时候。尤其是题主的母国英国,从来就是坚定地跟着美国走的嘛。
难道俄罗斯比德法英意重要不是客观事实吗?
"又很破烂,没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不是赤裸裸的种族主义吗?俄罗斯没有什么可学习的地方?简直是不能再直白的双重标准。
原题主是英国人?
英法德也就罢了,你咋还挂上个“意”呢?笑得我都不能好好答题了。
我老在知乎苦口婆心地唠叨:苏联解体都过去二十多年了,不能什么时候都拿这个说事。然而,大部分网民对俄罗斯的印象还是停留在至少五年之前。看来外国网民也差不多。
本来我挺看好数学学霸Lightwing的,但是每回看到他答的俄罗斯话题,我只想笑而不语。他说得不全错,有对的地方,只是我总能看到西方传媒同行的熟悉的身影。今天看到这儿还有一个,嗯,我就放心了。Media, media is not dead, we're carrying on our flag!(用巴主席《万物死》的旋律)。顺便说,轶睿学霸近期发的一篇相关文章实在是太有趣了,人间哪得几回闻,让我更加坚定不可知论。
回到题主问题,一句话:因为德法是英国的邻国,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国;英法德意在美国的朋友圈,中国和俄罗斯都不在。
刨去所有历史因素,今天的俄罗斯于今天的中国,是名字一样漫长的国境线,是石油、天然气、粮食进口源多样化,是最有潜力的李彦贵(出自京剧《卖水》),是将来迈向北冰洋航路的桥梁,是亚欧大陆上通向英法德意的另一条西行铁路,是一个可能买中国汽车的三百万级市场,是欧洲最大的网民群体,是自主研发武器路上更容易获得的参考范本,是东欧中亚许多会买中国商品、接中国产能的国家的爱恨交织的老大。当然,还是有核武的国家,联合国五常里否决美国的前锋。另外,和目前鸡脖子下的甲状腺之患--朝鲜半岛南北两半关系都还过得去。
而英法德意于中国,我了解得不充分,不乱说。
它穷,但不等于没有影响力。
你们富,而我们未必能靠得上。
何况今天的中国⋯⋯
我就不再损那个明快、美味又热情的,本来很可爱的意大利了。
像American Gods里面Зоря Вечерняя说Чернобог:好坏都得生活在一起。
(话说,从这部本来很迷人的作品中,也是一眼看得出西方朋友圈的亲疏。斯拉夫文化中选择了十世纪后就消失在历史尘埃里,够呛到得了美洲的多神教,还是多神教体系中地区性、非主流的几个。庞大的华人群体的信仰则在第一部里缺席,第二部据说要选沙僧⋯⋯选灶王爷、土地公,哪怕孙悟空都比沙僧内行⋯⋯不过这不怨作者,在此书之前,俄罗斯网民就发现美国出的世界其他文明宗教知识书籍里斯拉夫部分写的是三位莫名其妙的Zorya了。)
评论里的人,你别告诉我意大利在欧洲的咖位,你告诉大家它对中国的意义。
因为中国的历史太长了,兴衰成败也见过太多。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的时候,谁能想到百余年后有汉唐盛世?清末民初,诸强环伺,民生凋敝的时候,谁能想到百余年后中国能有重新站立于世界之巅的机会?
所以我们看待一个国家,从不以它一时的兴衰为标准,因为我们知道这种现象终究不过是表面。就像他当初强盛到是世界一极,又有谁能想到短短十余年就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呢?当初想不到他会衰亡的我们,用同样的思维,很可能也想不到他日后的复兴。也许只是缺一个邓小平,一个彼得大帝,一个叶卡捷琳娜,一个斯托雷平,几个五年计划,俄罗斯这头世界巨熊就又会让世界重新听到它的怒吼。
而生于承平之世的我们,要切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现时的局面并非天赐,而在于人为。一定要坚持把世俗主义贯彻落实,唯物主义思想融会贯通。戒骄,戒躁,戒虚,戒狂。一定要把科学依据放在所谓精神自由之前,实事求是,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八十年代英剧《是,首相》里的首相和内阁秘书对于英国乃至欧洲无法抵抗苏联的常规军事力量是没有疑问的,分歧在于首相认为英国还可以使用核力量反击,而内阁秘书觉得不可能——他说核武器其实是留给法国人的。这至少可以证明当时英国的主流舆论乃至精英阶层既不觉得俄罗斯人软弱,也不觉得他们无力。
题主对此有相反的观感,我想是因为你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长大,那时整个西方自由世界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舆论也失去了警醒的动机,普遍认为历史已经终结,而俄罗斯人只是可悲的歧路者。西方民众对于自身从经济模式到意识形态根深蒂固的信心和优越感使得他们很难去体谅和理解俄罗斯人的选择。
但若因为俄罗斯的经济水平不如苏格兰而轻视俄罗斯,就像一个苏南人发问:朝鲜比苏北还要破,为什么韩国日本都这么忌惮它?因为无论苏南苏北,都只是中国的一块肌肉,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是没有任何意志可言的,而朝鲜有。俄罗斯也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