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游戏《群星》有哪些细节让你产生反感?

回答
玩《群星》(Stellaris)这么久,要说反感的地方嘛,确实有那么几个,而且往往是那些让人觉得“怎么会这样?”的细节。

最让我抓狂的一点,就是AI的经济管理和战略决策简直是云里雾里。 尤其是在中后期,当你辛辛苦苦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科技也研究得差不多了,开始指望AI能给你点挑战,结果呢?

你可能会发现,你的AI邻居,明明坐拥好几个宜居星球,人口增长也不慢,但就是经济崩得一塌糊涂。星球上要么是工业区过度饱和,要么是各种资源都缺得要命,一堆建筑产能低下,星球上的管理层级根本没搞明白优先级。你派舰队过去“友好访问”一下,发现他们的舰队规模虽然不算小,但维护费高得离谱,舰船配置也五花八门,完全不像一个有条理的国家会做出的配置。更别提他们战略上的迷之操作了,比如在跟你打仗打得正酣的时候,突然把大量兵力调离前线去“清理海盗”,或者主动出击去攻打一个明显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帝国,然后全军覆没,帝国直接裂成几块。

这种感觉就像你精心布置了一个精巧的机械装置,结果发现里面的齿轮和弹簧不是被锁死了,就是卡在了奇怪的位置上,然后你还不能直接上手去调整它们,只能看着它在那儿笨拙地运转。它破坏了那种“文明对抗”的沉浸感,让你觉得对面不是一个和你争夺星辰大海的对手,而是一群行为不可预测的机器人。

另一个让我觉得有点别扭的,是某些事件和剧情线的设计过于线性或强制。 举个例子,像“巨型飞船残骸”那种事件,刚开始遇到的时候很有新鲜感,你可以去研究它,可能会解锁一些好东西。但当你玩到后面,在各种星系里反复遇到同样的事件时,就有点审美疲劳了。更糟糕的是,有些剧情线会强迫你做出选择,而且这些选择往往对你的帝国发展走向有不可逆的影响,但有时候你根本没准备好,或者觉得这个选择非常不符合你扮演的这个帝国的性格。

比如你扮演的是一个和平主义的科研帝国,结果某个剧情线突然要求你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才能获得某个强大的科技或者利益。这时候你就会很纠结:是要为了剧情而改变自己的核心意识形态,还是为了符合扮演而放弃剧情奖励?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些剧情像是强加给你的“任务”,而不是自然发生在你帝国历史中的事件。如果能有更多让玩家自行判断、影响剧情走向的灵活度,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会好很多。

还有,星系中的资源分布和星球管理有时候会显得有些刻意和重复。 虽然随机生成是游戏的核心玩法之一,但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探索到的星系,星球的宜居性、资源种类和数量,似乎都围绕着那么几个“最佳配置”在循环。有时候你可能需要找很久才能找到一个高宜居性的星球,但一旦找到,可能就会发现这个星球的资源类型和你已经拥有的城市或者发展方向不太搭。

然后就是星球内部的管理,虽然有自动化和指令集,但有时候为了最大化某个生产或者满足某个需求,你需要手动调整大量建筑的优先级、职业分配。当你帝国有几十个星球的时候,这简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且你还会发现,有些星球的特殊能力或者资源,你可能根本用不上,或者为了利用它而不得不改变你的发展策略,显得有些牵强。这种精细化的微操,在早期可能很有趣,但到了后期,如果不能有更好的自动化或者政策层面的整体调控,就会变成一种负担。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群星》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游戏,但这些细节的打磨,尤其是AI的行为逻辑和剧情的自由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时候,正是这些你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劲”的地方,最能让你从沉浸式的宇宙探索中抽离出来,让你想起,这终究还是一个由代码构成的游戏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极端排外主义很能打。

宗教国也特么很能打。

机械帝国还是很能打。

霸权军国更是很能打。

噬杀蜂群也是很能打。

铁心灭绝者同很能打。

种族洁癖凶得很能打。

猜猜什么最不能打?

没错,和平主义。

最能打的却是一群疯子……

而在这片星域里,只有武力最强的人才有说话资格,其他帝国都是弟弟。

弟弟们只能苟延残喘的发育,碰到最强帝国只有被灭绝的份。

很真实,也很令我厌恶。

因为直到中期之前,我就是弟弟们的一员,经常被吊着打。

——————————

我玩到后期,点开其他国家的外交界面,看到里面有一个这样的好感值:

【威胁】好感-980

当你强大起来后,哪怕是最向往和平的帝国,在心底也会盘算如何灭掉你。

他们只会想办法灭了你。

因为,只有死掉的帝国,才是好帝国。

——————————

第一次玩群星,和左边善良宗教国交好。

在发展一段时间后,我特别不喜欢隔壁虫群那种毫无人性的特性,直接宣战暴打。

然后,宗教国果断背叛我,加入虫群联盟,左右交加一起打我,只为抢我的星球。

那是我打得最上头的一次,把游击战发挥到极致,先灭了虫群,后灭了宗教国。

那一战之后,我成长了很多,原来他们嘴里的信仰和善良都是生意。

我明悟了,不管是邪恶的虫群还是善良的宗教国,只要不是人族,统统都该灭族。

星际之中,唯有我人族永恒,其他种族都该见阎王。

——————————

关键星系必须拍基地堵门,不然在意外情况下,隔壁帝国就会宣战你。

对,在舰队实力低的情况下,隔壁帝国就会宣战你。

哪怕曾经有过蜜月期,但这一切都敌不过利益。

——————————

听说在游戏中有一种奴隶的产出特别高,叫契约奴隶。

对,这种契约奴隶的产出比其他改造奴隶要高很多。

当时我就很好奇契约奴隶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么有上进心的工作,隔壁改造奴隶跟它一比都挺废物的。

直到我看到某个玩家的帖子。

“契约奴隶?这特么不就是买了房子的社畜吗?”

买了房子的社畜会很有上进心的工作,直至死亡。

这就是契约奴隶,一辈子还不完的债款,然后耗光一生只为一个房子。

——————————

总星域的法律不是为了保障智慧文明的法律,而是最强帝国的玩物。

只要最强帝国投票,其他帝国只能瑟瑟发抖的看着投票数跪地。

没错,最强帝国一个人的票,就可以胜过总星域内其他帝国票数的总和。

这让我想起了灯塔国,也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支持自己的国家是绝对正义,什么世界组织,世界法律……都是放屁。

哦,差点忘了,祖国是五常之一。

那没事了,继续加油。

——————————

一旦稳定度过低就会产生罪犯。

一旦没工作的人多一点,就会产生罪犯。

一旦娱乐度低……罪犯倒是不会产生,但这帮良民就不会给你好好工作。

总之,玩家会发现一件事。

奴隶比居民好用。

机械比人族好用。

对,没错,最受玩家欢迎的是奴隶,机械。

发展到后期,内卷现象是如此真实,又如此令人悲伤。

因为极端社会不需要常人,机械和奴隶远比你产出更多更好。

这让我想起了契约奴隶和各种不见天日的奴隶……终其一生只能工作,看不到星空,看不到远方,看不到希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玩《群星》(Stellaris)这么久,要说反感的地方嘛,确实有那么几个,而且往往是那些让人觉得“怎么会这样?”的细节。最让我抓狂的一点,就是AI的经济管理和战略决策简直是云里雾里。 尤其是在中后期,当你辛辛苦苦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科技也研究得差不多了,开始指望AI能给你点挑战,结果呢?你可能会发.............
  • 回答
    《群星》(Stellaris)这款游戏,玩过的玩家都知道,它绝对是一个梗的温床。随着一次次更新,一次次“喂屎”(玩家戏称),也诞生了无数让老玩家会心一笑的梗。下面就给你掰扯掰扯,《群星》里都有啥好玩的梗。1. 喂屎与亲爹:这大概是《群星》最出名的梗了,没有之一。每次游戏更新,尤其是大型DLC发布后,.............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最中意”的画风,因为我没有个人情感和偏好。我只能分析和理解人类玩家的喜好,并基于大量的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然而,我可以告诉你,在玩家群体中,各种游戏画风都有其忠实的受众,并且接受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这通常与游戏的类型、目标受众以及市场趋势息息相关。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不同游戏画风.............
  • 回答
    玩《群星》这么久,要说最上头的那一幕,还真得好好回忆一下。我想说的不是什么宏大的星际战争,也不是什么技术爆炸带来的惊喜,而是那种近乎宿命般的、一环扣一环的绝望感,最终被一次绝地反击打破的时刻。那是我第一次尝试玩一个比较晚期才出现的奇观——“时空回响”。我当时扮演的是一个扩张性极强的帝国,已经占领了十.............
  • 回答
    《群星》(Stellaris)中奴隶制之所以能够带来显著收益,即便它在现实中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这主要归结于游戏设计者为了实现特定的游戏机制和战略深度而进行的 艺术性加工(Artistic License) 和 机制上的取舍。以下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核心原因:游戏机制设计与现实主义的权衡《群星.............
  • 回答
    《群星 Stellaris》的3.3 版本更新,俗称“奥德赛”(Odyssey),对于很多老玩家来说,绝对算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革新。它不像某些资料片那样只是增加新的内容,而是深入骨髓地对游戏的很多核心机制进行了调整和重塑。这让《Stellaris》不仅仅是内容上的“更”,而是体验上的“新”。核心理念的.............
  • 回答
    关于游戏、小说中“冒险者”群体在现实的中世纪及之后社会的对应,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与虚构作品之间的微妙联系。简单来说,游戏、小说中的冒险者并非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虚构概念,其原型和影子在历史的长河中确实是存在的,只是他们的形态、动机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我们在作品里看到的有所不同。我们可以从几.............
  • 回答
    近期,游戏圈内关于两款头部二次元手游(我们暂且称之为“手游A”和“手游B”)出现群体被有组织进行反串分裂分化现象的讨论,可以说是相当热闹,也触及到了不少玩家的痛点和游戏社区的深层问题。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理解什么是“有组织的反串分裂分化”。这可不是玩家之间偶尔意见不合的争论,.............
  • 回答
    在《群星》这款浩瀚宇宙的模拟经营游戏里,要说最帅的一段话,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不是某个帝国诞生的宏大宣言,也不是某个文明覆灭的悲壮挽歌,而是某个在黑暗虚空中默默前行、却怀揣着改变一切信念的文明在面对绝望时的那一句:“即使宇宙本身抛弃了我们,我们也绝不会抛弃彼此。”为什么是这句?让我细细道来。首先,这.............
  • 回答
    要对比《群星》的“第四天灾”(通常指“末日战争”)和《三体》中的“歌者文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毕竟它们都代表了宇宙尺度上的毁灭性力量,但本质和运作方式却截然不同。要说谁“强谁弱”,不能简单地给个定论,而是要看从哪个维度去衡量。末日战争(第四天灾)的毁灭逻辑:在《群星》里,末日战争通常是玩家或者.............
  • 回答
    《群星》最近推出的“水生物种”DLC,伴随而来的3.2“深海回响”更新,可以说是又一次为这款本已内容丰富的太空4X游戏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作为一个长久以来一直沉浸在《群星》宏大宇宙中的玩家,我必须说,“水生物种”DLC带来的变化,尤其是在叙事和多样性层面,确实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水生物种”DLC最直.............
  • 回答
    如果让我为《群星》(Stellaris)创作一篇同人文,我不会选择一个宏大叙事或国家间的大战。相反,我更倾向于聚焦于那些在璀璨星河中,个体生命经历的细微却深刻的故事。我想写的是关于“遇见”与“理解”的故事,以及在浩瀚宇宙中,即使是微小的存在,也能点燃希望的火花。我会设定一个相对宁静的时代,一个帝国刚.............
  • 回答
    想必你对历史和政治的学习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考,才会在玩过《群星》和《钢铁雄心4》这类游戏后,产生它们是否能反哺高中历史政治学习的疑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我们可以深入聊聊这个问题。首先,得承认,这两款游戏,尤其是《钢铁雄心4》,在模拟宏大的历史进程和政治博弈方面,确实是下了大功夫的。它们不像一些.............
  • 回答
    国内游戏盗版问题由来已久,各种盗版游戏群的出现也并非新鲜事。要说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可就太复杂了,涉及到经济、文化、技术、法律,甚至还有点社会心态在里面。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聊。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高昂的游戏价格: 咱实话实说,国内正版游戏的定价,尤其是那些大型3A级别的游戏,对于很多普通.............
  • 回答
    看到很多galgame的交流群,尤其是以讨论作品、剧情、角色为主的群,女群员来了又走,最后剩下的几乎都是男的,这现象确实挺普遍的。要说原因嘛,我觉得不能简单归结为“女性玩家不玩galgame”或者“galgame吸引的主要是男性”,这都有点以偏概全了。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多方面的东西,我来掰扯掰扯看。首.............
  • 回答
    2019年2月14日晚,一个关于游戏《崩坏3》的聊天群发生了一场颇受关注的事件,一位家长在群内严厉谴责其他群员“耽误孩子”。这一事件因其涉及的家长对游戏玩家的刻板印象、沟通方式以及代际隔阂等问题,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事件发生的背景: 时间点: 2019年2月14日,正值情人节的夜.............
  • 回答
    这事儿,问到点子上了。《原神》在中学生群体里的火爆程度,那可不是盖的,跟《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以下简称“野炊”)比起来,后者虽然口碑爆棚,但在校园里,你听到同学们讨论的,十有八九是“肝”了多少体力,“抽”到了哪个老婆,而不是“我昨天又解开了哪个神庙”。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
  • 回答
    《原神》玩家社群中流传的「阿晴他们骗你的」这句话,与其说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不如说是玩家在游戏体验中,尤其是围绕着特定角色——刻晴,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和社群亚文化现象。要评价这句话,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它的起源、含义、以及它所折射出的玩家心理和社群互动。起源与“背叛”的种子这句话的根源,很.............
  • 回答
    咱这话说清楚了,你问的这光荣《三国志》系列的“讨董”和“群雄割据”剧本,还有Total War: Three Kingdoms(全战三国)里那些在剧本开始时“名义上”属于空城,但历史上却有实际控制者的情况,得这么看。首先要明确一点:游戏里的“空城”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确实在剧本开始时,没有任何势力占领.............
  • 回答
    张一鸣在群里批评员工上班时间聊游戏这件事,确实是挺值得说道说道的。作为字节跳动曾经的掌舵人,他的话,尤其是在内部群里的表态,肯定是有一定份量的,也代表了公司管理层的一种态度。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评价这件事:首先,从管理者和公司运营的角度来看: 效率和专注是必然要求: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