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李国庆建议员工被降级降薪后主动辞职,这种想法你认同吗?辞职能解决问题吗?

回答
李国庆关于员工被降级降薪后主动辞职的建议,这确实是一个挺有争议的话题,也触及到了职场中不少敏感的神经。要说认不认同,我觉得这得辩证地看,不能一概而论。

先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降级降薪后主动辞职”的说法。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可能也有他们的考量。公司在运营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市场变化、业务调整、经营不善等等。在这些情况下,公司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做出一些痛苦的决策,其中就包括人员调整。

1. 优化组织架构,提升效率: 有时候,降级降薪是为了让组织结构更扁平、更高效,或者为了适应新的业务模式。管理者可能认为,对于一些在原有岗位上表现不佳、或者与新岗位需求不匹配的员工,主动辞职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留下来的人可能是更愿意接受新挑战、或者更有能力适应变化的员工。

2. 降低运营成本: 薪酬是企业的一大开支,降薪是直接降低成本的方式。而如果员工主动辞职,公司在补偿方面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取决于劳动法规定和公司政策),有时也能减少一些直接的现金流出。

3. 避免更坏的结果: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如果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最终可能面临大规模裁员甚至倒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降级降薪,对员工来说可能比直接被裁掉要好一些,至少还有一段时间的缓冲。主动辞职,或许能让员工争取到更好的主动权,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机会。

但是,这种想法真的认同吗?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1. 责任推卸的嫌疑: 很多时候,降级降薪是公司管理问题或战略失误的结果。如果把这些问题转嫁给员工,让他们“主动辞职”,就显得有些推卸责任了。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思考如何解决公司的问题,而不是让员工来承担主要的后果。

2. 对员工的不公平: 员工付出了劳动,在公司困难时期可能也尽力了。在没有明确的个人能力问题时,仅仅因为公司的问题而被降级降薪,然后被要求“主动辞职”,这对于员工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是对他们忠诚度和付出的漠视。

3. “主动辞职”的潜台词: 很多时候,所谓的“主动辞职”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逼退”。如果公司不给一个合理的方案,而是用降级降薪来“劝退”,这跟直接裁员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披上了一层“体面”的外衣。但这种方式往往会让员工感到屈辱和无奈。

4. 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如果一个企业习惯于在困难时期让员工“主动辞职”,而不是积极沟通、共渡难关,或者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长此以往会严重损害企业的信任度和员工的归属感,形成一种冷漠、缺乏人情味的企业文化。试想一下,当别的公司遇到困难时,都在想方设法稳定人心、激励员工,而你的公司却是鼓励“主动辞职”,这给人的感觉会很不一样。

那么,辞职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对于个人来说,辞职确实有可能解决问题,但也有可能制造新的问题。

解决什么问题?
摆脱困境: 如果降级降薪严重影响了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辞职可能是最直接摆脱这种困境的方式。
寻求更好的机会: 员工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去寻找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空间都更符合自己期望的新工作。
重拾尊严和信心: 对于被不公平对待的员工来说,主动离开可能是重拾尊严和信心的最好方式,而不是在原地忍受屈辱。

可能制造什么问题?
失业风险: 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找到下一份工作并非易事。辞职意味着承担失业的风险,可能面临一段时间没有收入的压力。
职业真空期: 离职后需要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新环境、学习新技能,这期间可能会有职业发展的停滞。
心态影响: 如果没有找到更好的出路,频繁的跳槽可能会让员工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影响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
经济压力: 降薪本身就影响了收入,如果再辞职找不到工作,经济压力会成倍增加。

对于公司来说,员工“主动辞职”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公司面临的问题,无论是市场、管理还是战略,都需要公司自身去解决。员工的流动性增加,尤其是有能力、有经验的员工离职,只会让公司的问题雪上加霜。

人才流失: 降级降薪本身就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如果再鼓励“主动辞职”,流失的会是更多有能力、有选择权的员工。这会带走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削弱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士气低落: 即使留下来的员工,看到同事的遭遇,士气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下降,团队凝聚力减弱。
问题根源未解决: 员工辞职只是解决了“人”的问题,但导致降级降薪的“公司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可能因为核心人才的离开而变得更加棘手。
招聘和培训成本: 公司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去招聘和培训新员工来填补空缺,这反而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

更合理的做法是什么?

我认为,在公司遇到困难时,管理者更应该承担起责任,与员工坦诚沟通,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

1. 坦诚沟通,说明情况: 详细解释公司面临的困难和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让员工理解公司的处境。
2. 公平协商,提供选择: 在降级降薪的情况下,可以提供一些选择,比如更灵活的工作安排、更多的培训机会以适应新的岗位、或者给予一定的离职补偿,让员工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动接受。
3. 共渡难关的激励机制: 如果希望员工留下,可以考虑推出一些共渡难关的激励方案,比如将部分薪资延迟发放,待公司好转后再补齐,或者提供一些期权激励等。
4. 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 即使降级,公司也可以积极帮助员工发展新技能,让他们在新岗位上找到价值和成就感。

总结一下,李国庆的这个建议,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或许是一种“快捷”的解决方案,但它更多地是一种“卸责”和“逃避”的方式,对员工而言很不公平,也无法真正解决公司的问题。 辞职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是一种选择,但绝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需要审慎评估。而对于公司来说,依赖员工“主动辞职”来解决内部问题,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只会让企业陷入更深的困境。

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应该是在困难时期与员工站在一起,共同面对,而不是把压力转嫁给员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李总本身就是个职场小白,对职场权力一点都不懂,连老婆都搞不定,现在创业没有机会了,然后过来讲职场,本身就是很LOW的行为。

一个曾经的大佬混成这样,让人唏嘘不已。

关于他被踢出去的真相我详细扒过,可以看看下面的,就知道他的职场水准了,业余的很,会把很多人新人带入坑里。

很多兄弟们可能不懂劳动法,我下面简单的普及一下。

1:降薪是违法的。

2:调岗需要员工同意。

3:非经济性裁员也需要员工同意,也就是说如果企业不是快穷的倒闭了,它不能裁员。

劳动法对员工全面保护,在合法的范围内,企业拿员工根本没办,如果碰到有勇气有智谋的员工,企业出了认怂,一点办法都没有。

只不过中国员工都太善良,还有很多员工不懂劳动法,不知道如何斗争,所以很多企业就利用这一点欺压员工。

下面分三种情况讲一讲。

如果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做大,公司发展方向和你的方向不一致,那你为了自身的发展,也确实没有必要留在公司,但不要自己辞职,等着公司裁员就可以,按照法律赔偿。

如果公司就想降低成本,给你降薪转岗,你完全可以不同意,公司拿你没办法。

如果员工确实完不成任务,那也不一定是员工的能力问题,也有可能是企业的活太难,这个时候需要企业降低工作难度,给你安排资源。

总之,员工不要自动辞职,一定要拿到法律规定的赔偿。

==========

更新一下,评论里面有很多提问,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一下。

1:很多事情,怎么说没有那么好弄,比如你跟企业纠缠,有时候浪费的时间比你离职浪费的时间更长,你和企业闹开,就算你告赢了企业,最多也是赔些钱,但是在告的这些弯弯绕绕会产生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支出,所以算上时间成本,折腾各种时间成本,可能换一份工作更合算,有些企业还会耍赖,拖延执行,有时候算起来真的很麻烦,很多企业还都是家庭企业小工坊,头疼,,完全没地方讲理

回答:实际情况没那么复杂,维护权益不一定需要走法律途径,可以各种手段一起上,劳动法对员工全面保护,企业心知肚明,基本上每个企业多多少少都违法,比如降薪,调岗,加班,各种奖罚措施,企业有一大堆弱点,所以企业都是捏软柿子。

很多企业用背景调查,不开离职证明等吓唬员工,实际上这都是违法的, 很多员工往往比较善良,思维也不够深刻,没有斗争的勇气,也没有手段,所以往往被企业吓住。

当然了过多的我在这里不方便说,因为尺度有点大,审核不通过。

2:会不会被公司报复?

回答:这个取决于你是不是够强大,如果你让公司害怕,它敢报复你吗?还有,你是正义一方,劳动法支持你,你把公司治服了,事情解决了,它没必要报复你。

所以,只要你够强大,公司不敢也没必要报复你。

=============

具体可以看看下面的文章,系统的讲解了如何利用劳动法保护自己,技术人员要把下面这几篇文章好好看看。

更新一下,其实李总以为员工拿公司没办法,所以他才那么说的,其实李总估计都不懂劳动法,更不会利用劳动法,兄弟们看看下面这篇文章系统学习下职场技巧,保证带来不一样的思维。



如果需要系统全面的学习劳动法和职场维护权益的技巧,可以看下面文章。

有关劳动法的问题可以在评论里面提问, 互相交流,帮助更多的人。

user avatar

辞职本来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企业的问题一直留存,员工的问题也没有解决,这和谈恋爱性格不合或者性别不合分手是一样的,大家都不愿意改,那还不如散了算了。只不过李国庆说这句话呢,怎么听都不舒服。因为李国庆作为一个企业主,说出这句话来意思就是:公司不会因为任何人改变,因此呆不下去就滚。


这是一种PUA的话术。你看一个员工不顺眼,不想要了,想炒掉他,但是你却没有说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你炒人要赔钱啊。你不想出这个钱,只想让对方自己识相走人。我一直觉得,创业的人面对的问题是很多的,风险也很大,应该见过很多世面,但是却不敢承认自己对员工的真实想法。看不出一个企业主的格局竟然是这个样子。


我认为渣男不是那种摆明了说自己不会和女生结婚的人,而是从头到尾都在说自己有多爱多爱的,最终自己只是想doi,拖了很长时间,然后又不敢说分手,而是通过一些冷暴力的形式来赶人走。李国庆在我看来,他对员工的行为就是这样。


你直接炒人,对方还觉得你坦荡。你说没钱,你拿财报出来给大家看,大家觉得你实在。但是你说,建议主动辞职,也难怪当当混到今天成了这个样子。玩不起还是别玩了,把位置让给其他人吧。

user avatar

好吧,今年降薪是普遍现象,比如字节跳动取消了大小周,结果薪资下滑,是不是不少的字节人都好去辞职?

任何问题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搞形式主义,经验可以参考,但是最终还要解决问题本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