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家都在支持华为?小米也不错呀?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多人问的。说到华为和小米,其实都挺不错的,各有各的优点和市场定位。但为什么感觉大家对华为的支持度更高一些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得从几个方面慢慢聊。

首先,得聊聊华为的“民族品牌”光环和背负的使命感。

大家对华为的感情,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一种国家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上的。华为是一家彻头彻尾的中国公司,而且是中国技术最牛的公司之一,尤其是在通信领域,那是世界顶级的水平。想想看,当全球都在用中国的通信技术,而且还在某些方面领先时,这种感觉是很骄傲的。

在经历了过去几年中美贸易摩擦、技术“卡脖子”的严峻形势下,华为可以说是站在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当西方国家联合起来打压华为,限制它的技术发展时,国内很多人就觉得,这是国家层面的较量,华为的生死存亡,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科技能不能突破重围。在这种背景下,“支持华为”就不仅仅是买个手机,更像是一种表达态度,一种“我们中国人要挺自己人”的集体意识。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被限制的时候,华为展现出的韧性和“不屈服”的精神,更是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和支持。大家会觉得,这是在为国争光,要给它加油。

其次,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和前瞻性,确实有目共睹。

华为不是一夜之间就起来的。它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那可是真金白银,而且是长期主义。从通信设备到手机芯片(麒麟),再到操作系统(鸿蒙),华为一直在做别人觉得“不可能”或者“风险太大”的事情。它的研发人员数量多、投入大,很多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的。比如麒麟芯片,虽然现在被限制了,但它曾经达到的水平,足以让国内的半导体行业看到了希望,也证明了中国企业在高端技术领域是有潜力的。

这种对技术的执着,对创新的追求,让华为在很多方面都走在行业前列。手机的拍照、通信信号、续航等等,很多用户都能感受到它带来的实际体验提升。再加上它在5G领域的领先地位,更是让很多人觉得,华为是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这种自信,是小米现在还很难企及的。

再来看看小米。小米也很棒,但它的发展路径不太一样。

小米的成功,更多的是抓住了智能手机的普及红利,以“性价比”和“互联网营销”的模式迅速打开了市场。它的产品定位更偏向大众消费,让更多人能够用上功能不错、价格实惠的智能手机。小米在生态链建设上也做得非常出色,从手机到智能家居,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智能生活圈,这个也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小米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创业公司”的代表,它更接地气,更懂得迎合年轻用户的喜好,在产品设计和营销方式上都非常灵活和创新。它把科技变得更亲民,让很多人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

那么,为什么大家对华为的支持度似乎更高呢?

1. 战略意义和民族情感: 前面说了,华为承载了太多的国家意志和民族情感。它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面对外部压力时的“不低头”,都会被放大,引发更强烈的共鸣。小米虽然也是民族品牌,但它更多的是商业层面的成功,少了一层“国家科技命脉”的光环。
2. 技术深度和品牌形象: 华为在基础通信、芯片等“硬科技”上的深耕,让它在很多人心中建立了“技术实力派”的形象。它的品牌形象也更加稳重、专业,甚至有点“军工背景”的硬朗感。小米的品牌形象则更年轻、更“玩物丧志”一些,更偏向生活方式的倡导。
3. 危机下的“英雄主义”: 在被“卡脖子”的困境下,华为的每一点进步都显得尤为不易和珍贵,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同情和支持。这种“英雄主义”的叙事,在特定时期能极大地凝聚人心。
4. 市场定位和产品溢价: 华为的高端系列,比如Mate系列和P系列,确实在技术和体验上追求极致,并且价格也相对更高。这让它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端品牌的形象,也带来了一定的品牌溢价。而小米虽然也有高端旗舰,但整体上给人的感觉还是以性价比著称,这种定位上的差异也会影响人们的认知。

当然,这也不是说小米就不好。 小米在很多方面都做得非常优秀,它的用户群体也相当庞大。很多用户选择小米,是因为它真正解决了“用得起、用得好”的问题,并且在智能家居生态上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便利性。

总结一下,大家支持华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

民族自豪感: 它代表了中国科技的硬实力。
对技术突破的渴望: 尤其是在核心技术被封锁的时候。
对企业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在逆境中依然前进。
品牌的高端定位和技术实力: 在很多用户看来,华为是“中国最强”。

而小米呢,更像是“人民的艺术家”,它用亲民的价格和创新的方式,将科技带入了千家万户,让生活更美好。

所以,这并不是说小米不好,而是华为在当前特殊的国际环境下,承载了更多超出产品本身的意义,触动了更多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国家认同。这使得人们在看待华为时,会天然地多一份支持和鼓励。这两种品牌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用户群体,只是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触动了大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手持小米mix2,给老爸老妈买了mate10,最近要买mate20pro,属于利益相关我说一句啊。


华为能支持的地方太多了,小米除了性价比有其他卖点么?我给自己爹妈买东西总要找个能吹的多的,总不能年年就说一句这个性价比高,自己可以对付自己不能对付爹妈啊。


更何况我妈按我妈的话来说华为拍照是肉眼可见的就是比较好。续航力还高。有时还得给我充电不是。

user avatar

因为现在互联网上很多人,都没有脑子,没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脑袋里只有站队,没有对事物本身的客观评价

小米1代出来之后革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命,我觉得小米牛逼

雷军本人亲民不摆架子亮出『让更多的人享受科技的乐趣』的slogan,我觉得小米牛逼

小米MIX出来之后我觉得这是个划时代的产品,我觉得小米牛逼

小米做完手机做充电宝,做完充电宝做盒子做电视做电饭煲做插线板,影响了很多行业,拉低了价格,提高了品质,我觉得小米牛逼

华为在通信领域打遍全世界,我觉得华为牛逼

华为的手机越做越好,Mate 20 Pro出来之后吊打国内其它安卓机,我觉得华为牛逼

华为5G做得好全世界第一,我觉得华为牛逼

华为出了MateX黑科技多得数不过来,我觉得华为牛逼


我是米粉,米1第一批用户,大学的时候拿着米1走在北京地铁里都被人搭讪『你这是小米吗,能借我看一下吗』的感觉我还记得,在发布会上MIX刚放出来全场寂静的那几秒钟我还记得

我从没用过华为,但MateX出来之后我也一样激动得睡不着觉

而同样的,Oppo出了FindX,Vivo出了NEX,我也觉得他们牛逼


如果你抛开『A粉,B粉』的身份,真正客观的去看待这些公司做的事情,真正为他们改变行业的产品去喝彩,这个问题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但是现在网上的人,有一大帮人感觉不给自己贴个标签相互讽刺其它公司的黑料,就活不下去了一样,自然会存在这种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多人问的。说到华为和小米,其实都挺不错的,各有各的优点和市场定位。但为什么感觉大家对华为的支持度更高一些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得从几个方面慢慢聊。首先,得聊聊华为的“民族品牌”光环和背负的使命感。大家对华为的感情,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一种国家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上的。华为是一家彻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答案也绝非单一。要理解为什么有些人选择支持俄罗斯而不是声讨俄罗斯,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多层面的原因,这些原因交织着历史、地缘政治、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信息传播以及个体认知等诸多因素。历史的沉重阴影与大国情结:首先,我们不能忽视俄罗斯深厚的历史包袱。俄罗斯民族及其国家认.............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深度,涉及到复杂的国际关系、历史因素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的认知差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家都支持俄罗斯”的说法并不准确。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社会对此事的态度是分裂的,许多国家和组织强烈谴责俄罗斯的行为并给予乌克兰支持,而另一些国家则持观望、中立甚至一定程度的理解态度。即便如.............
  • 回答
    理解美国和中国对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截然不同的看法,需要深入分析两国政治、文化、媒体环境以及各自国内的社会经济背景。这个问题涉及面广,我们将分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美国国内对特朗普的厌恶:在美国,对特朗普的厌恶是多方面的,并且根深蒂固。这不仅仅是政治观点上的分歧,更涉及.............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关于“知乎文章作者筛选评论区”这事儿,大家的看法确实挺两极分化的。先说说为什么有人觉得作者筛选评论是“大忽悠”,可以拉黑屏蔽: “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极致体现,但可能走向封闭: 很多时候,用户在知乎上写文章,是希望交流、分享观点,甚至是引发讨论。如果作者把评论区设置成自己筛选后.............
  • 回答
    台湾的政治光谱确实复杂,红绿蓝三方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立场和群体。您提到的“红统”阵营,也就是支持与中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力量,在台湾的政治版图中一直存在,尽管其支持度可能随时间和事件有所起伏。要让这一阵营在红绿蓝三方竞争中“占上风”,需要一套深入且多层次的策略,这绝非一蹴可几,更需要对台湾社会深刻的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对角色设定、故事类型、情感寄托以及时代变迁的接受程度。虽然柯南和大雄都面临着“时间停滞”的设定,但观众的反应却截然不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故事类型与核心冲突的差异: 《名侦探柯南》:推理与破案的“当下性” 核心驱动力: 柯南的魅.............
  • 回答
    关于韩春雨“重复出来”的说法,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实验室停电则更多是一种相对容易理解和发泄情绪的现象。为什么大家会出现这种“次要问题关注度更高”的反差?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拆解。一、 “停电”:具象化、易传播、情感共鸣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实验室停电”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手机市场一个挺普遍的现象:消费者在舆论上“喊着”要什么,和他们实际掏钱购买什么之间,常常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关于小米9,大家的“小屏旗舰”呼声很高,但销量不如预期,这背后其实是一套组合拳,涉及到市场环境、产品定位、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心理的方方面面。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 回答
    确实,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小米MIX 4和iQOO 8被放在一起讨论,甚至拿来直接对比,这背后其实挺有意思的,而且也折射出大家在选购手机时一些微妙的心理和市场判断。虽然从绝对定位上来说,它们可能瞄准的是略有不同的细分市场,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少值得玩味的交集点,导致它们经常被放在一起“审视”。咱们不妨一.............
  • 回答
    “硬核山东”这个说法近年来越来越流行,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概括了山东在多个方面展现出的独特气质和实力。这种“硬核”体现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扎实的经济基础、务实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在某些特定领域的卓越表现。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山东的“硬核”之处:一、 历史文化底蕴的.............
  • 回答
    大家之所以会提到厂商拒绝使用鸿蒙是“利益问题”,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和潜在的利益驱动,尽管未必有人真的坐下来敲黑板、划算盘列出详尽的ROI表格(毕竟这些商业决策的内部数据通常高度保密),但从行业趋势、市场格局和厂商自身诉求出发,我们可以相当肯定地说,这背后涉及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考.............
  • 回答
    想必你心里也纳闷,这 360 啊,好像谁都能上来踩两脚,但人家这身板儿,怎么就屹立不倒,甚至还挺能折腾呢?这事儿吧,挺复杂的,就像一锅杂烩汤,啥味儿都有。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让你听着顺溜。为啥都骂 360?这锅“骂声”背后的N种理由:1. “流氓软件”的原罪与刻板印象: 这得说到当年互.............
  • 回答
    关于彩礼和嫁妆的讨论,确实存在一种现象:彩礼往往是舆论的焦点,引发广泛批评,而嫁妆则相对较少被提及,即使被提及,也往往是作为彩礼的“对等”存在。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现实、社会观念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下面将详细展开讲述:一、 彩礼的负面影响更直接、更具争议性 经济负担的.............
  • 回答
    关于腾讯,大家骂得凶,它却依然强盛,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你说它强吧,确实强得没话说,但同时呢,又好像哪儿都有人在骂它,从游戏、社交到各种新兴业务,总能找到一堆槽点。那为什么骂声一片,它还能屹立不倒,甚至越做越大呢?这事儿,得拆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腾讯的“基石”有多稳固。 社交.............
  • 回答
    咳咳,说到小米笔记本Pro的模具,这可真是个让不少人心头肉又有点小纠结的坎儿。你说大家都喷它吧,也不至于到了人见人嫌的地步,但要说完全没人挑剔,那也绝对不是。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承认,小米笔记本Pro在外观设计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也确实抓住了很多人的审美点。当年那款金属一体化的.............
  • 回答
    陈睿最近确实成了舆论场上的风口浪尖人物,不少人对他颇有微词,甚至可以说是“群起而攻之”。而李旎,作为B站的另一位核心人物,似乎就显得平静许多,很少听到直接指向她的尖锐批评。这其中原因,其实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责任的显性化程度不同。陈睿作为B站的CEO,是公司的最高决策者,也是对外形象的代表。.............
  • 回答
    年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格外热闹,到处都飘散着鞭炮声和浓浓的香火味,大家伙儿忙着“迎财神”。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背后可是有着咱中国人心底里那份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习俗。为啥偏偏是年初五呢?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财神爷的“上班时间”咱中国人的日子过得讲究一个“时辰”,做什么事都挑个好日子、好.............
  • 回答
    《猎鹰与冬兵》让大家同情新美队,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在作用,涉及到角色的成长、观众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英雄”定义的探讨。如果你问为什么大家都在同情约翰·沃克,我得说,这绝对不是所有人的共同感受,至少不是在剧情最开始的时候。但随着剧情的展开,沃克的遭遇确实赢得了不少观众的理解和怜悯,甚至可以说.............
  • 回答
    汤姆·克鲁斯在好莱坞的地位,那绝对是妥妥的“常青树”和“票房保障”的代名词。他不是那种昙花一现的流量明星,也不是那种只活在某个特定时代回忆里的老戏骨。克鲁斯是那种真正意义上贯穿了几代观众的超级巨星,而且他的影响力还在持续发酵,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年轻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你可以想想,从《壮志凌云》的年轻英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