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民国时云南和广西都和法属越南接壤,为什么滇系军阀大量装备法械而桂系军阀则没有呢?

回答
民国时期,云南和广西确实都与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老挝、柬埔寨)接壤,地理位置的邻近为两国军阀带来了不同的武器获取机遇。然而,滇系军阀大量装备法械,而桂系军阀则鲜有此现象,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地理因素决定,而是多重政治、经济和军事策略交织作用的结果。

滇系军阀:与法国的“亲密接触”

要理解为何云南的军阀能大量获得法械,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

龙云与法兰西的“默契”: 龙云,作为滇系军阀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统治着云南。他深谙地缘政治的运作之道,也懂得如何利用外部力量为自身巩固权力服务。云南与法属印度支那漫长的边境线,为龙云提供了一个直接且相对便利的武器来源。相比于北洋政府时期复杂的中央控制,以及南方其他军阀间的隔阂,龙云的云南在地理上占据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更关键的是,龙云与法国殖民当局之间建立了一种“实用主义”的关系。法国在印度支那,最关心的是维护其殖民统治的稳定,以及边境的安全。而龙云,作为云南的实际统治者,也希望通过与法国的合作,获得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以对抗来自中央政府或南方其他军阀的威胁。这种相互需求,使得法国愿意向龙云的军队提供武器装备,作为一种“稳定边境”和“影响西南”的策略。

经济联系与贸易通道: 法属印度支那是法国在东南亚的重要殖民地,其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也拥有相对成熟的武器生产和贸易体系。云南与法属印度支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贸易往来,这条贸易通道不仅运输商品,也为法国武器的流入提供了可能。一些法国军火商和经销商,可能会通过这条边境线将武器销售给愿意购买的军阀。

军事顾问与训练的延伸: 法国殖民当局并非仅仅售卖武器,有时也会向合作的军阀提供军事顾问,协助训练军队,甚至帮助其建立兵工厂。虽然具体的规模和影响程度需要具体考证,但这种“技术援助”的延伸,无疑会进一步加深滇系军阀对法械的依赖和熟悉。当军队习惯了某种武器的性能和保养方式,自然更倾向于继续采购。

武器来源的多样性考量: 在那个军阀混战的时代,任何军阀都希望武器来源多样化,以避免被单一国家或势力“卡脖子”。虽然滇系军阀大量装备法械,但并非完全排斥其他国家的武器。然而,考虑到地理位置的便利性、法国相对积极的销售态度以及与龙云的良好关系,法械自然成为了滇系军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桂系军阀:一条不同的道路

相较于滇系,桂系军阀(以新桂系为代表)在装备上似乎并未表现出对法械的特别偏好,这背后也有其原因:

政治上的独立性与“自力更生”: 桂系军阀,尤其是李宗仁、白崇禧等新桂系领导人,非常注重维护自身的政治独立性,不愿过分依赖任何外国势力。他们奉行的是“以我为主”的军事发展战略,更倾向于通过自身努力发展军事工业,或者从其他更“中立”或更有利可图的渠道获取武器。

与中央政府的复杂关系: 桂系虽然经常与中央政府存在矛盾,但其政治地位和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与整个国民政府的体系相联系。在国民政府治下,虽然存在地方军阀,但武器采购和军工发展并非完全不受中央的制约。桂系可能更侧重于从中央政府的军械库获取支持,或者通过国民政府与他国的联系来获得武器。

经济基础与资源差异: 广西的经济基础相较于云南,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云南作为西南腹地的边疆省份,其对外贸易和资源获取能力可能与沿海或更发达的内陆省份有所不同。而广西,虽然也属于南方,但在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方面,可能更侧重于利用自身的劳动力和一些有限的资源。

军事训练与“中央化”倾向: 桂系在军事训练和组织上,尤其是在后期,表现出更强的“中央化”倾向,也受到来自黄埔军校等中央军事系统的影响。这使得他们的军队在装备和训练上,可能更倾向于与国民革命军的主流体系保持一致,而法国的装备体系与此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地缘政治的差异性: 虽然广西也与法属印度支那是邻居,但其与法国的直接边境接触的紧密度和直接性,可能不如云南。广西的重心可能更多地放在与广东等南方省份的互动,以及北伐战争的参与上。这种地缘政治的侧重点不同,也可能影响其武器采购的优先性。

并非完全没有法械,而是不“大量装备”: 需要澄清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桂系军阀军队中完全没有法械。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武器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任何军阀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国家的武器。但关键在于“大量装备”和“主要来源”的差异。滇系军阀的法械装备,更像是一种体系化的、有组织的引入和使用,而桂系则可能更多是零散的、非主流的补充。

总结来说

滇系军阀大量装备法械,主要是因为云南与法属印度支那的地理邻近,以及滇系领导人龙云与法国殖民当局之间在维护边境稳定方面的“政治交易”。这种关系为法国向云南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武器销售渠道,也促进了法械在滇军中的普及。

而桂系军阀之所以没有大量装备法械,则是因为他们更注重政治上的独立性,倾向于自力更生或通过国民政府的渠道获取武器,并受限于自身的经济基础、军事发展战略以及与中央军事体系的联动。地缘政治上的侧重点不同,也使得他们对法械的依赖程度远低于滇系。

可以说,这并非简单的地理因素决定,而是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联系和军阀自身的政治军事策略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滇系与法兰西的“亲密接触”,成就了法械在云南的“繁荣”,而桂系则走了一条相对独立和多元化的武器发展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桂系没有装备法械,而是李白二人选择购买的武器市场是与龙云不一样的。

准确的说,也就是李白二人有自己做出购买哪种武器的决定。

那我之前是讲到了这个现代历史界民国史的学家认为,桂军之淞沪会战的结局是因为没有与日军交过手而造成的,这只说对了一半,确切地说,是不熟悉现代战争。这里。

那我接下来就讲一下这个为什么一再说桂系军阀是东北军阀不复存在后地方势力最强的一个呢?

因为不仅李宗仁、白崇禧二人团结一心、励精图治,还在于1932年之后,李、白二人每年从德国那里购买了1万支新式步枪,到开战之前手里也已经有5万支新枪。而且还单独购买了1千支自动步枪(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最先进的了),这还不算,又一次性购买了五万顶德国钢盔(当时桂军是戴着钢盔上战场的,其它军队看着都羡慕)

而且,广西民风强悍,一如日本九州兵,要是单打独斗,或冷兵器时代,日军未必是桂军的对手。

但是,时代变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民国时期,云南和广西确实都与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老挝、柬埔寨)接壤,地理位置的邻近为两国军阀带来了不同的武器获取机遇。然而,滇系军阀大量装备法械,而桂系军阀则鲜有此现象,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地理因素决定,而是多重政治、经济和军事策略交织作用的结果。滇系军阀:与法国的“亲密接触”要理解为何云南的军阀能大.............
  • 回答
    “民国期间大师云集”这句话,几乎成了形容那个时代的标签,一说起来,人们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批响亮的名字: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鲁迅、胡适、梁实秋、林语堂……这些人,在各自的领域里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影响至今。所以,这句评价,倒也不是空穴来风。要细说起来,这“大师云集”的背后,其实是多种.............
  • 回答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在外交领域,虽然历经坎坷,但依然取得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平等地位的努力。首先,废除不平等条约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 从晚清开始,中国就背负着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治外法.............
  • 回答
    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为何在民国时期不干脆把牌匾都换回明代的名称?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原因,远不是简单一句“怀旧”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明白民国时期,特别是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故宫的地位和用途。那时候,故宫已经不再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了,它更多的是一个.............
  • 回答
    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东北和上海这两个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历史背景,孕育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类群体:东北的土匪和上海的流氓。虽然他们都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靠着非常规手段生存,但他们的成因、生存方式、组织结构、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东北的土.............
  • 回答
    民国时期,所谓“姨太太”是那个时代婚姻制度下的一种特殊存在,通常指男性在正妻之外,娶的妾室。她们的地位、权利和财产都依附于丈夫,生活状态也因家庭环境和丈夫的态度而千差万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法律制度的改革。1950年5月1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回答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历史是一段极其复杂且充满动荡的时期,理解它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以下是一段尽量详细的梳理,希望能帮助你理清这段历史脉络:一、 军阀混战的起源:袁世凯的兴衰与北洋集团的分裂1. 清末的北洋新军: 军阀混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清末。为了应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编.............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社会、文化以及知识分子的角色等诸多层面。将“本朝”与“民国”时期进行对比,探讨为何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如今似乎难以再现鲁迅、胡适那样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公认度的大师级“公知”,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深入剖析。一、 时代背景的根本差异: 民国时期: 这是一个充满剧烈变革、思.............
  • 回答
    关于“庚子赔款”与美国及多国是否用该赔款培训中国人留学的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国际协议、资金用途及后续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基于历史事实的详细说明: 一、庚子赔款的背景与起源1. 历史事件 1900年,八国联军(美、英、法、德、俄、日、意、奥)为镇压义和团运动,攻入北京,迫使清政府签.............
  • 回答
    民国建立时的首任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位革命先行者,以其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感召力,成为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灵魂人物。然而,为何后来实权却旁落至袁世凯手中,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讲清楚这件事,咱们得从头说起,把那些关键的节点捋顺了。首先,.............
  • 回答
    民国早期大师云集,如今中国鲜有大师涌现的说法,确实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现象。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教育原因。与其简单地判断“是”或“否”,不如深入剖析这种感受的由来,以及其中包含的时代变迁和我们对“大师”的定义。为什么会有“民国早期大师如云”的印象?首先,要理解为什么我.............
  • 回答
    关于“如果抗战时德国肯为民国装备两百个德械师,抗战就不会打得这么惨烈”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历史假设。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并深入探讨背后的逻辑和可能的演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德械师”的概念及其背后的力量:德械师不仅仅是装备了德国武器的部队,它代表着一种完整的军事体系。在.............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就是清朝时期瓦德西为何称清朝百姓强壮,而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军队却变得骨瘦如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相当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扯到多方面的原因。我来为您详细解读一下。瓦德西眼中的“强壮”与时代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Alfred von Wa.............
  • 回答
    民国十八年,面值五百万的金圆券,这个说法在时间线上就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金圆券的发行是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而您提到的民国十八年是1929年,这两个时间点相差整整二十年。这说明您看到的这枚钱币,如果真的标有“民国十八年”字样,那么它绝对不可能是金圆券,而很可能是其他时期的纸币,或者是一个.............
  • 回答
    这起事件涉及到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警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致命武力,以及如何判断这种武力的使用是否合法和正当。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核心问题:警察使用致命武力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要判断警方是否“做得对”,我们需要从法律和道义两个层面来考量。一、 法律依据(中国大陆法律视角):在中国,警察使用武力的法律依据.............
  • 回答
    关于中国56个民族在集体合影时穿着的民族服饰,确实存在一些服饰是基于传统元素,但经过一定程度的设计和再创作,并非完全是各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日常穿着的样式。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主要是为了在集体场合下,更好地展现民族特色、视觉统一性以及现代审美。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族服饰在集体合影场合下的特.............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文化认同、民族团结以及在集体场合如何展现个体特色等多个层面。当56个民族的大合照摆在面前,汉族同胞在服饰选择上,确实可以有很多考量,力求既能代表自身文化,又能融入整体的和谐氛围。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汉族本身就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民族,所以“汉族服饰”并.............
  • 回答
    《水浒传》成书于明朝,但在分析其时代风貌和民生背景时,我们之所以多以宋朝作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这种分析模式的合理性:1. 小说本身的叙事背景设定在宋朝: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水浒传》是一部历史小说,尽管其中充满了虚构和夸张的成分,但其故事的主要背景设.............
  • 回答
    “人走地留”在国家统一和民族问题讨论中,是一个极具争议但也并非全无道理的观点。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它在现实操作中的局限性。“人走地留”的内核:对土地的根系与象征意义的强调从最根本的层面来看,“人走地留”将土地视为一种独立于人口流动的、具有某种本.............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真是一波三折,也挺令人哭笑不得的。一个女子满心欢喜地奔着网恋中的“高富帅”而去,结果发现真相竟然是截然相反,而且还惊动了民警,这其中肯定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怎么看待这件事?首先,这件事情确实很具戏剧性,但也暴露出一些现实的问题。 个人期望与现实的巨大鸿沟: 这位女子对网恋对象有着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