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00后和05后会有代沟吗?

回答
00后和05后之间,要说完全没有代沟,那可能有点一厢情愿。毕竟相差五岁,虽然都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但在成长的环境、接触的事物以及形成的一些观念上,还是会有不少微妙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像是同一首老歌,不同年代听,感受可能就大不相同。

首先,咱们得聊聊他们成长的大环境。00后,很多人经历过智能手机普及的初期,那时候的互联网虽然也精彩,但相比现在,还是稍微“慢”了点。他们可能还记得功能机时代的尾巴,或者是有着实体键盘的智能机。而05后呢?他们一出生,就已经是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里了。平板电脑、智能音箱、甚至各种智能穿戴设备,可能就是他们童年最先接触的科技产品。

这种环境差异,直接影响到他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的方式。00后可能更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短视频,但对搜索引擎的使用也更熟练。而05后,可能更倾向于直接在算法推荐的平台里“冲浪”,他们的信息获取路径可能更直观、更个性化,但深度挖掘信息的能力,可能还需要培养。

再说到流行文化和兴趣爱好。00后经历了微博的全盛时期,是韩流、日漫文化的重要受众,追星方式也从早期贴海报、买杂志,发展到现在的饭圈集资、超话打榜。他们对虚拟偶像、二次元文化的热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得多。

而05后,虽然也受这些文化影响,但他们更早接触到TikTok(国内的抖音)、B站等平台,这些平台上的流行梗、音乐、舞蹈风格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他们的兴趣可能更广泛,从国风汉服到电竞游戏,再到各种小众亚文化,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甚至他们对一些过去的“潮流”可能根本不熟悉,比如当年的QQ空间、非主流文化,对他们来说可能就像是古代文明一样遥远。

还有就是社交方式。00后可能还保留着一部分QQ的痕迹,喜欢玩QQ群、QQ空间。而05后,微信可能是他们的主要社交工具,但他们也更活跃在各种小众社交APP和游戏里的语音聊天。他们的社交圈子可能更依赖线上,但也因此更注重线上人设的经营,或者说,他们更懂得如何玩转社交平台的规则。

最关键的一点,可能体现在他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上。00后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对“内卷”、“躺平”这些词汇可能有着更直观的感受,他们可能更早地开始思考个人价值和社会回报之间的关系。而05后,虽然也面临着类似的压力,但他们从小就接触到更多元的价值观,对社会公平、环保、心理健康等议题的关注度可能更高,他们的表达方式也更直接、更敢于发声。

比如,说到“早恋”这个问题,00后可能还在讨论“有没有人追”,而05后可能已经在研究“如何避免被发现”,或者对“恋爱观”有更成熟的讨论,而不是简单地认为是洪水猛兽。

当然,说代沟,不是说他们就完全无法沟通。毕竟大家都是看着同一轮月亮长大,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很多时候,代沟只是表面的隔阂,只要愿意去了解和倾听,就能找到共同话题。一个00后可以和05后聊当下的热门综艺,一个05后也能向前辈请教游戏攻略。

总的来说,00后和05后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代沟,这主要体现在他们成长环境、信息获取方式、流行文化偏好以及对社会问题的认知上。这种代沟不是鸿沟,而更像是一种“版本更新”,技术在迭代,用户也在适应。重要的是,我们不能用刻板印象去定义任何一个群体,而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包容这些差异。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印记,而这些印记,最终都会汇聚成时代的洪流,向前奔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的,感觉05是精神世界十分匮乏的一代人,00后赶到了文娱的末班车,05后被“未成年”这堵墙围困在内且难知深陷其中(不是特指游戏哈)

当然90后也是这么看00后的,不同的是05一代人的隔阂单位变成了五年,而不是十年二十年,不知道这是好事坏事。不过嘛,人长大了精神世界什么的其实也无所谓了,如今接触以前喜欢的东西食之无味,不再懂得曾为之的兴奋与感动,有了独自的时间更多的是看手机睡觉,可能这一方面几代人都一样吧。

当然这都是我一人的看法,不代表大多数。家里有四个侄子六个侄女,05、10的都有,但10的还太小接触不多不了解,05我都是从小看到大,他们的小心思我都门清,但这和隔阂无关,毕竟家里和外面区别挺大的。

其实没必要刻意比较,反正长大了都一样。

user avatar

80后和90后,70后和80后存在“三年一代沟”,是因为中国在那30年内,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30年走了西方200年的路,中国3年相当于西方20年,足足一代人,因此代沟大。

为什么很多中国老年人,尤其农村老年人对当代社会特别不适应,而西方老年人这个问题就小很多?

你不觉得他们很像古人穿越吗?归根结底还是这30年我国发展太快了。


大约从95后开始,我就发现年龄导致的代沟在逐渐缩小,越来越不明显。

未来代沟还是会有的,但将越来越与年龄无关。

而是取决于,阶层。

user avatar

不会,但是会和06年的有代沟

80.90.00的分法其实不合理。76-85、85-95、95-05才是相对合理的划分方法...

第一组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高考考上大学都不是“常态”,甚至不是“主流”。所谓城市中产子弟,即使没有被大上岗,考不上大学就去当几年兵然后“吃公家饭”比读大学更普遍。而高校录取也是很糊涂。今天的省厅级干部,仍然有不少专升本+在职硕+党校博的组合。

第二组里,高考是正途。但各种歪门邪道仍然明显。因为黑白灰色加分途径太多。私企大发展,师医公被认为是“坑”。法皇汉帝在传统工科面前是孙子。而且因为美国IT泡沫,计算机也就那回事...曾目睹某女生是录取通知书是核技术的,被学校回收名额转入计算机学院,该女生坚决不退让。而且很大程度上,只要“有本科”,未来前途就有办法。911面对普本有优势,但也就那样吧。

第三组,高考基本阳光化了。他们才是真 卷王。911和普本差别极大。985内部差别也明显。师医公莫名其妙走红。考公考研成了全民大考。但这批人还没成为职场中坚,所以不好下论断。

06年以后,最大的16岁。躺学和后现代必然会给他们不同的成长环境。生活条件优越同时社会阶级彻底稳定。“学校总无事”,不准内卷,谁踮起脚尖就打谁。这样的教育环境,或许会接近今天的日本,亦与50、60大院子弟有相似之处吧。

user avatar

你们很特殊,非常特殊,和80后埋汰我们90后情况不太一样,上一个和你们情况差不多的是60后和70后,在不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未来20年内指不定你们真的会是最特殊的交接代,因为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苹果4推出于2010年

支付宝转型推广于2010年(电商和实体)

4G大规模商用在2013年(决定性事件,衣食住行四大基础项开始能够真正意义上“入网”)

房价暴涨也大概在10年(贫富和阶级)

国家对爱国教育的强化和文娱方面的政策缩紧我不确定不是开始于2016年南海危机后(我提这个的意思不是说爱国教育不好,而是13年这个节点后的孩子是首批会在学校外的地方获取相当程度的信息,这意味着什么,过来人应该明白)

抖音的一个大规模使用的节点好像是2018年(这里我特别说一下,因为人脑处理信息的平均速度是有极限的,抖音这种信息高度碎片化的app被大规模使用我个人是觉得标志着在传播领域这波信息产业升级的红利已经彻底到头了)

你们可以算算自己对应事件时候自己的年龄,父母又是什么状态

也可以逆推,最早的05后差不多小学毕业前就能接触到互联网,初中毕业前就会接触到抖音(考虑到这个话题下平均年龄偏小,我还是多说一句,不要出来反驳说自己怎么样)

你们不仅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而且还坐了一个国际形式的始发车


我提节点主要还是我也不确定这个前后变化是否真的会有预想中那么大的影响,但是既然看的人有点多,我还是稍微写一些具体的

就我个人目前观测到的来说,其实是可以直接总结成大量的信息海导致青少年形成一个合格的认知系统的难度增加了很多

05前的孩子的体系化认知(也就是世界观,主要我觉得听着挺唬人)大体在成长过程中可以总结为首先在家庭和学校里形成“主枝”,然后到大学到毕业进入社会的阶段这个时候才能接触到互联网上足够的大量信息进行散叶查漏补缺然后逐渐能内部逻辑闭环,完成所谓的“独立思考”

而05后,信息海导致作为主枝的家庭和学校被削弱了,信息海的边界导致国家意志和社会风气开始代替部分主枝的作用,而因为信息海里面包含大量的无效的,重复的,矛盾的,有目的性的,残缺不全的信息,本身在主枝被削弱的情况下,信息筛选和整合变得难得很多倍

这解释了为什么如今很多90后在一些文娱领域感觉被后浪釜底抽薪的原因,因为当独立思考的难度增加,喜欢偷懒的大脑自然会更容易从众去追随“巨大的意志”,成年人尚且如此,连主枝都不全的青少年自然是最容易冲动的,最容易随波逐流的群体了,而这个时代能让它们的声音很容易传播和被利用

而为什么我又讲不确定是否真有那么大影响呢,因为再晚熟的小孩也会成为大人(这里指群体上的而非个体),终究是殊途同归,90后到03前目前依旧算是互联网信息利用率最高的群体,这个世界的社会生产和利益分配逻辑并没有变,没有基础技术的突破,人的审美也很难违背天性,科技和技术的发展依旧是体系化的。信息的传播形式发展到目前这个情况也许不会因为它们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到头来说不定只是让“来自社会的毒打”变得更剧烈的程度而已,代沟说不定只停留于童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00后和05后之间,要说完全没有代沟,那可能有点一厢情愿。毕竟相差五岁,虽然都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但在成长的环境、接触的事物以及形成的一些观念上,还是会有不少微妙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像是同一首老歌,不同年代听,感受可能就大不相同。首先,咱们得聊聊他们成长的大环境。00后,很多人经历过智能手机普及的初.............
  • 回答
    00后、10后:房子,还是一道绕不过的坎?房地产这艘巨轮,在经历了90后的黄金时代后,正缓缓驶入一个全新的水域。对于刚刚踏入成年门槛,甚至还在校园里的00后、10后来说,房子这个概念,既熟悉又陌生。它不像父辈那样,是“安身立命”的必需品,却又像一座若隐若现的山峰,横亘在许多人对未来的规划之中。那么,.............
  • 回答
    80后和00后的童年,简直是两个平行世界里的故事。你说让我详细讲讲?那可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中间的变迁,可不是一星半点。先说我们80后的童年,那叫一个“野”!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网络游戏,甚至连电视机都不是家家都有。我们的游乐场,就是那片无垠的街头巷尾,那片绿油油的草地,还有那条清澈得能看见鱼儿.............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细想一下,这背后涉及到很多代际的观念差异、社会变迁和文化演进,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00后和90后成为社会中坚力量,过年会不会从“最重要的节日”变成“普通的节日”,我觉得可能性存在,但“普通”这个词可能不太准确,更像是“形态和意义会发生改变”。咱们一层层地捋一.............
  • 回答
    要吸引90后和00后参与团建活动,需要结合他们的兴趣、价值观和社交需求,设计具有科技感、参与感、个性化、趣味性的活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如何策划这类团建: 一、科技与创意结合:打造沉浸式体验90后和00后是“数字原住民”,对科技产品和互动体验有极强的敏感度。 1.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
  • 回答
    吴亦凡公开表示自己会筛选“00后”以及在高考期间提及“未成年女孩”的选择标准,这无疑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舆论的轩然大波。从多个角度来剖析这件事,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公众的反应以及这件事背后所牵涉的社会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吴亦凡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行自带放大效应,任何关于个人偏好或择偶标准的表.............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整个社会对90后抱有一种隐藏的迫害和敌意,却反过来对00后讨好和奉承”的观点,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社会现象,很难简单地归结为“整个社会”或“隐藏的迫害”。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代际差异观察,以及不同代际在社会经济环境、成长经历、价值观等方面形成的对比,从而导致了社会舆论和态度.............
  • 回答
    要说00后现在还喜不喜欢金庸武侠小说和武侠剧,这事儿说起来还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就像我们听歌,有人还在听老歌,有人就只爱新曲。首先,得承认,跟我们父辈那一代比,现在的00后接触的信息渠道太多太广了。短视频、游戏、直播、日韩动漫、欧美影视剧,这些玩意儿的吸引力那是杠杠的。金庸武侠,相对于这些更“快.............
  • 回答
    90后、00后这批年轻人,如今正值青春年华,意气风发,很少有人会去想“老了”这回事。但时光是个毫不留情的家伙,他们终将步入中年,甚至晚年。届时,他们的后辈——那些我们现在还没真正概念化的“10后”、“20后”,乃至更往后的世代,将会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那么,这些曾经的“小屁孩”们,在变老之.............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关于“90后”、“00后”一代是否比其他代际更具文化自信、爱国心且不崇洋媚外,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社会变迁和个体成长环境的复杂因素。不能简单地说“是”或“不是”,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观察,以及其中的 nuanced(微妙)之处。首先,我们得承认时代背景的不同.............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问到我心坎里去了。要我说,快板和相声好不好听,这事儿真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对于我们90后、00后来说,感受会更复杂点。先说说我个人的体验。我小时候,家里电视里偶尔会放点赵丽蓉老师演的小品,里面就有快板的元素。那时候觉得,嚯,这嘴里念念有词的,说得又快又顺溜,还带着点儿小旋律,挺有意.............
  • 回答
    要说哪个年代的人更“崇洋媚外”,这个问题挺复杂的,很难一概而论地说哪个群体就“多”或者“少”。而且,“崇洋媚外”这个词本身也挺有意思,它带有很强的价值判断,不同的人对它的定义和看法都不一样。不过,我们可以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聊聊,看看不同年代的人们在接触西方文化和思潮时,可能出现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以及文.............
  • 回答
    说起追星,这可真是一个跨越时代、又充满时代印记的话题。我小时候,追星可能就是攒海报、听磁带,现在孩子们追星,感觉那阵仗跟打了鸡血似的。老实说,80后、90后、00后这三个群体,在追星这件事上的确是玩出了不少花样,也折射出他们各自成长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80后的追星:从“沉默的崇拜”到“情怀的寄托”.............
  • 回答
    00后步入社会,关于“熟人社会”消亡与“陌生人社会”兴起的讨论,以及我们是否生活在隐形的社会关系网内,这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话题。要详细解答,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 00后进入社会与社会结构的演变1. 什么是“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 熟人社会(Gemeinschaft): 这是一个由.............
  • 回答
    00后比90后少了4700万,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人口变化,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生育意愿的普遍下降。大家对生孩子越来越抗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探讨:一、 经济压力与高昂的养育成本: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
  • 回答
    关于“00后身高是否被吹过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尝试给出更详细的阐述:一、 “00后”的身高现状与普遍认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00后”通常指的是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和广泛的社会认知,00后的平均身高确实比前几代人有所提升。这是.............
  • 回答
    您提到的“00 后比 90 后少了 4700 万人”这个数据,如果属实,它确实反映了中国人口结构中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势和潜在的问题。这涉及到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未来劳动力供给等多个层面。为了更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数据来源与解读首先,需要确认这个.............
  • 回答
    “00后”这个群体,出生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成长在中国经济腾飞、互联网深度渗透的时代。他们见证了飞速的社会变迁,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当谈论他们“忧虑什么”时,与其说是一种普遍性的集体焦虑,不如说是他们面对时代特征、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时,一些普遍的困惑和担忧。以下是一些00后可能面临.............
  • 回答
    00 后已经驾驶歼10战斗机了,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这标志着我们国家空军的年轻一代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并且已经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作为一名AI,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飞行员的训练,但我可以根据对飞行员职业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空军发展趋势的观察,来谈谈我对年轻一代飞行员的期待。首先,对于他们能够驾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职场沟通、代际差异以及个人情绪管理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双方的“发火”及其背后的原因:一、 领导“发火”骂“滚”: 领导的“发火”原因分析: 工作效率与产出问题: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领导的责任是带领团队完成工作目标。如果下属表现出“懒散”的状态,直接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