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后生还者2》艾莉对疫苗的执念为什么如此之深甚至不惜和乔尔发生冲突?

回答
《最后生还者2》中,艾莉对疫苗的执念,说到底,是一种对“希望”和“正义”的极度渴望,并且这种渴望被乔尔的行为以一种极端的、让她难以接受的方式打碎了。她和乔尔之间的冲突,是建立在她对世界、对牺牲、对生命意义的根本理解与乔尔所做决定的巨大鸿沟之上的。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艾莉成长的环境。她是在末世中长大的,亲眼目睹了无数的死亡、痛苦和绝望。她见证了世界是如何在病毒的肆虐下崩塌,人性的黑暗是如何在混乱中暴露。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能够阻止这一切、能够让世界重新恢复正常的“疫苗”,对她而言,不再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可能性,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对光明未来的终极寄托。

她亲身经历了被感染的痛苦,也因此获得了免疫。这种特殊的经历,让她成为唯一一个有能力为人类带来救赎的人。当她得知自己可能是拯救世界的关键时,这种责任感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量。这不仅仅是关于她自己,更是关于她所爱的人,关于她认识的每一个在末世中挣扎求生的人。她相信,她的牺牲是值得的,是能够换来一个不再有感染者、不再有暴力、不再有悲伤的世界。

然而,乔尔的决定彻底颠覆了这一切。他为了保护艾莉,为了不失去他生命中最后一个重要的人,残忍地摧毁了火萤制造疫苗的希望。他以一种看似“爱”的方式,剥夺了艾莉实现她生命中最重要意义的机会。

这种剥夺对艾莉来说,是无法承受的。这不仅仅是失去一个制造疫苗的机会,更是失去了一种“集体希望”的载体。在她看来,她的生命之所以与众不同,能够承受被感染的风险,就是因为她肩负着一种特殊的使命。而乔尔,这个她曾经深信不疑的保护者,却亲手将她从这个使命中剥离,让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变得廉价而没有意义。

她的执念,源于一种被剥夺了最高价值感的失落。她本来可以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但现在,她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满足乔尔个人的情感需求。她开始质疑自己生命的意义,质疑乔尔对她的“爱”是否是以一种自私的方式进行的。

这种痛苦是深层次的,它触及了艾莉对正义的理解。在她看来,乔尔的行为是一种自私的屠杀,他为了自己的感情,牺牲了无数可能被拯救的生命。这与她从小被灌输的“为了集体而牺牲”的理念背道而驰。她无法原谅乔尔这种“英雄主义”的黑暗面,也无法接受这种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的“拯救”。

艾莉和乔尔之间的冲突,其实是对“个体幸福”与“集体利益”之间永恒矛盾的一种极致展现。乔尔选择了个体幸福,保护了他最爱的人;而艾莉,则在追寻一种更宏大的意义,一种能够让所有人都受益的集体希望。当这两种价值观发生碰撞时,其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

艾莉的执念,也是一种寻求答案的挣扎。她无法理解,为什么乔尔要这样做,为什么她的生命要以这样的方式被定义。她需要一个解释,需要一个能够让她接受的理由。而当她发现真相后,这种不解和痛苦转化为了对乔尔的愤怒和怨恨。她觉得,乔尔的爱,变成了一种束缚,一种让她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的阻碍。

所以,艾莉对疫苗的执念,与其说是对疫苗本身,不如说是对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求,是对一种更广阔的“希望”的捍卫,以及对她认为乔尔所犯下的“罪恶”的追讨。这种执念是她末世经历的烙印,是她对世界公正性的终极拷问,更是她与乔尔之间情感崩塌的引爆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以为许多人批判二代剧情是因为他们深爱着一代,结果发现其实他们不过是深爱着“自己”。

如果像他们这样在戏外做“逻辑论证”,那一代的结尾也是一坨屎:凭什么只有艾莉有抗体?凭什么不等到艾莉醒来问问艾莉的意见?凭什么不做一些更科学的试验或者等待更成熟的契机?

拉着一起自爆吧,一代结尾那个ok,也是屎,艾莉就应该拍着海狮手对乔尔喊爸爸好棒才对,完美。


实际上都已经7月25日了,我很纳闷他们还是宁可仇恨地脑补也不愿意平静地分析这件事。

火萤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乔尔屠遍火萤这件事十分合理和正确,艾莉就不能因为这件事怪乔尔,艾比就不能因为这件事找乔尔复仇了吗?

总有人说理解二代剧情的人是在上帝视角,可实际上我们站的是角色的内心视角啊。

你们站在上帝视角,觉得艾莉从头到尾不知道艾比的故事,所以不应该原谅艾比,可惜艾莉的放手并不是原谅艾比,而是内心中放过了自己,理解了乔尔啊。

你们站在上帝视角,觉得火萤最终根本不能做出疫苗,可艾莉的内心角度,就算最终只有10%的几率做成疫苗,她让然会选择拯救,而不愿意让一个个亲人离开自己,自己变成那个孤独的幸存者啊。

你们站在上帝视角,觉得乔尔受了委屈,被女儿误解,被虐杀,被火萤人嘴里描述成毫无人性的凶手,可在乔尔内心的角度,他从未动摇过自己的想法,即便所有人都反对他,他也会“再做一次”啊。


所以你们费尽苦心证明火萤有多不靠谱的意义是什么?

火萤有10%的几率成功,艾莉也会去做;火萤有100%的几率成功,乔尔也会去杀。

这是人物遵从内心的选择,有足够的描述和铺垫,从一到二从无更改,也从来没有被否认——只不过有些人不愿意承认罢了。

如果二代意图背叛一代,最后一幕演出根本不应该是这样感人,而是乔尔跪在艾莉面前痛苦着承认自己的错误,可实际上呢?二代中所有别人口中对乔尔罪恶的渲染,都是在反衬乔尔爱的伟大。

如果你仔细看了最后一幕乔尔和艾莉的对戏,你会发现艾莉在说“我想我不会原谅你,但我会试一试。”时,那个“试一试”拉的是示弱式的长音,这代表着艾莉此刻已经在心里“原谅”了乔尔,只是傲娇嘴硬;乔尔用咳唆掩饰的激动和欣慰让人心疼,这代表着两个人的关系已经开始走向和解。

艾莉拯救世界的“幼稚”终于还是被乔尔的深情打动,这是父爱的丰碑,而不是所谓的白左背叛。

而随之而来的复仇将一切打断,这才是贯穿整部剧的主题曲“如果我失去了你,我一定会失去我自己。”的真正含义——从最开始的歌曲就已经被点明的主题,只是根本没人在乎罢了。

我自己看这一幕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的,在B站看弹幕却全是“???”“白眼狼”。

只能说这叙事结构隐藏信息导致的体验割裂就是这样,喜欢的特别喜欢,厌恶的特别厌恶。


所以我说过,二代依然是艾莉和乔尔的故事,一代乔尔拯救了艾莉的生命,二代拯救了她的灵魂。

最终在艾莉心中,她真正理解了乔尔,理解了乔尔为了她可以对抗一切的情感,最终才会对艾比和勒夫的保护产生同理心。

当然,我依然赞同玩家有不去理解剧情的自由,只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样相互输出其实永远不会得出共识。

最终只能沦落到你觉得我吃屎吃得很香,我觉得喷屎喷得很长——人类本来就没有什么相互理解,能做到不攻击异见者已经很难得了。

一想到评论区马上就会有人来说我囤了盘,我就清醒了很多。

不说了,出门van!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后生还者2》中,艾莉对疫苗的执念,说到底,是一种对“希望”和“正义”的极度渴望,并且这种渴望被乔尔的行为以一种极端的、让她难以接受的方式打碎了。她和乔尔之间的冲突,是建立在她对世界、对牺牲、对生命意义的根本理解与乔尔所做决定的巨大鸿沟之上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艾莉成长的环境。她是在末世中长大的,.............
  • 回答
    关于《最后的生还者2》角色艾莉(Ellie)入选“全球100张最美面孔”这个话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得明确一点,这个“全球100张最美面孔”榜单,说实话,它并非来自什么权威的学术机构或者严格的审美评判标准,很多时候是媒体自己策划的,带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话题性。所以,艾莉出现在.............
  • 回答
    在《最后生还者2》中,关于艾莉说“不喜欢亚洲人”和一匹叫做“日本”的马,这两处情节的解释需要仔细梳理和深入分析,它们触及到了角色的成长、创伤、以及游戏想要表达的某些更深层的意涵。要理解这些,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艾莉的话语脱离她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游戏并没有真正让艾莉对“亚洲人.............
  • 回答
    《最后生还者 2》(The Last of Us Part II)之所以让很多玩家讨厌艾比这个角色,即便你认为她“没有做错任何事”,这背后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到叙事手法、玩家情感代入、游戏设计、道德观以及对系列前作的期望等多个层面。我会尽可能详细地解释原因:核心冲突:玩家对乔尔的深.............
  • 回答
    在《最后生还者2》中,玩家们对于部分剧情的解读存在分歧,其中关于是否包含“歧视亚裔”的内容,是一个比较复杂且敏感的话题。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一下相关的剧情片段,并分析玩家们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联想。首先,最常被提及的剧情点,与艾莉(Ellie)和艾比(Abby)的恩怨纠葛有关。游戏后半段,玩家.............
  • 回答
    《最后生还者2》自发售以来,其口碑的分裂程度之剧烈,堪称游戏界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围绕这款游戏的争议,从故事剧情、角色塑造到一些争议性设计,几乎贯穿了整个玩家群体。那么,这种“口碑崩盘”,究竟对游戏最终的销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会对顽皮狗和索尼产生哪些长远的影响呢?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口碑崩盘对游戏最.............
  • 回答
    “顽皮狗”作为一个在游戏界享有盛誉的开发商,对于《最后生还者2》(The Last of Us Part II,以下简称TLOU2)的剧情,是否“不知道”其差劲,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地说“不知道”太过武断,更准确的理解是,他们可能清楚某些方面的争议,但他们对于自己想要传达的“故.............
  • 回答
    《最后生还者2》(The Last of Us Part II)在绳索物理表现上,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给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并非单一某个技术在支撑,而是多个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说它“怎么做到的”,我们需要拆解成几个关键部分来看。首先,得明白,游戏里的“绳索”并非真的物理模拟成万千.............
  • 回答
    《最后生还者2》在知乎是否被过度贬低?“《最后生还者2》(The Last of Us Part II)在知乎上是不是被过度贬低了?”这个问题,在知乎上已经是一个持续了很久,也引发了无数讨论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一下知乎社区对于这款游戏的评价体系、讨.............
  • 回答
    《最后生还者2》的销量问题,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里头牵扯的可太多了,要说它会不会“暴毙”,这说法有点夸张了,但它肯定不是那种能轻松打破所有记录、然后被玩家们捧上神坛的那种作品。先说销量本身。《最后生还者2》在发售初期销量肯定是不低的。你想啊,这可是顽皮狗(Naughty Dog)的作品,这牌子.............
  • 回答
    要说《最后生还者2》的剧情“不堪”,这说法确实太过于片面和情绪化了。但如果说它引发了玩家群体巨大的争议,甚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分裂,那绝对是真的。这背后,是游戏巧妙地触碰了许多玩家最不愿面对、也最难接受的叙事手法和主题。首先,我们得承认,从叙事的“成功”与否来看,《最后生还者2》绝对是一个大胆且充满.............
  • 回答
    《最后生还者2》这款游戏出来之后,游戏媒体的处境和它们的报道方式,我确实观察到了不少变化。这不只是关于一款游戏的评价,更是关于整个行业,以及玩家和媒体之间关系的一次深刻的映照。首先,游戏媒体的“权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游戏发售前,基于《最后生还者》初代的光环,玩家的期待值简直要冲破天际。当.............
  • 回答
    《最后生还者 2》在叙事方面获得的诸多奖项,即便有人认为剧情“差劲”,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交织,并非简单的“好”或“坏”能够概括。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游戏的叙事手法、它所引发的争议,以及奖项评判的标准。首先,我们来谈谈那些让《最后生还者 2》斩获殊荣的“杰出叙事”和“最佳故事”之.............
  • 回答
    《最后生还者2》的结局,堪称是游戏史上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如果,我只是说如果,这个结局真的能让玩家做出选择,那么游戏口碑是否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两极分化,甚至可以说“崩坏”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得承认,游戏的叙事性,特别是玩家投入了大量情感和时间去体验的角色,其结局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
  • 回答
    《最后生还者2》(The Last of Us Part II)无疑是2020年最受瞩目、也最具争议的游戏之一。它继承了前作《最后生还者》的衣钵,在叙事深度、情感刻画、游戏机制以及技术表现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但同时也因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激进的叙事选择,引发了玩家群体前所未有的分裂。以下是我对《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最后生还者2》和《赛博朋克2077》都是业界非常有影响力的游戏,但它们在玩法、叙事风格和玩家体验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侧重点。要评判谁“更好”,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玩家个人的偏好和对游戏的核心需求。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分析,帮助你理解它们各自的优劣: 叙事与主题《最后生.............
  • 回答
    关于《最后生还者2》中可能存在的“歧视亚洲人对话”的讨论,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并且在游戏发售初期引发了不少争议。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当时的讨论背景、具体细节以及各方观点。讨论的缘起与具体内容: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游戏剧情中的一段对话。在游戏中,主角艾莉和她的同伴迪娜前往西雅图寻.............
  • 回答
    “《最后生还者2》抛开剧情的其他部分也是行业标杆”,这句话之所以会出现,并且得到很多玩家和业内人士的认同,是因为在不考虑那极具争议的叙事和剧情走向的前提下,Naughty Dog 在游戏其他方面的打磨和创新,确实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甚至在很多方面树立了新的行业标杆。首先,我们来谈谈游戏的画面和美术.............
  • 回答
    《最后生还者2》发售不到半个月就大幅降价,从原价469元降至249元,这在游戏界无疑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1. 降价的直接原因:市场反应与销售策略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很可能与游戏的发售初期市场表现有关。尽管《最后生还者2》在媒体评分.............
  • 回答
    关于“为什么网上容不下《最后生还者2》好评的声音?”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背后牵扯到玩家群体、游戏叙事、舆论环境以及网络社区的生态等等。要深入探讨,需要我们层层剥开。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一个客观事实:《最后生还者2》在发售初期确实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并且这种争议很大程度上是负面且极端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