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大清和尼泊尔签订不平等条约——《藏尼条约》,尼泊尔获得治外法权和通商特权,并且每年获得一定量的岁币。
接着,在1891年,尼泊尔继续获得驻兵权、永租权、文化特权等各种特权。
1874年,大清和秘鲁签订不平等条约——《通商条约》,秘鲁获得治外法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接着在1909年,大清和秘鲁再次签订不平等条约——《中秘条约证明书》,把1874年的通商条约续约,秘鲁继续拥有治外法权和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1881年,大清和巴西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好通商条约》,巴西取得了治外法权。
1898年,大清和刚果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专章》,刚果获得包括治外法权和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在内的,全部列强在清的特权。
1899年,大清和墨西哥签订不平等条约——《通商条约》,墨西哥获得治外法权。
===============
尼泊尔,隔着一个喜马拉雅山,都能让大清签不平等条约。
刚果,隔着一个喜马拉雅山+一个印度洋,都能让大清签不平等条约。
那几个拉美国家,隔着一个太平洋,都能让大清签不平等条约。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题目里的回答是:“算是列强”,尼泊尔、秘鲁、刚果、巴西、墨西哥,这些国家算不算呢?
列强从来都不是自己封的,什么“论国力是三线列强“这种话纯属自嗨。面对一只即将瘦死的骆驼,野狗们想的绝不会是它有没有比马还强壮,而是一会儿该如何下嘴。
1896年4月25日,朝鲜《独立新闻》将清朝称为“世界上最贱之清国”,表示“(清朝)人民懦弱、卑贱、愚昧、肮脏、毫无爱国之心,受人贱待而尚不自知,受人蔑视而不知愤恨”。
《皇城新闻》也称:“(清朝)所有人都全无爱国心,公卿士大夫无是心,将帅兵卒无是心,刺史道台无是心,士农工商亦无是心。”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但让列强意识到了清朝有多么不堪一击,进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也让前朝贡国们产生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野望。
“但愿朝鲜也能打败清国,占领辽东和满洲,获得8亿元赔偿。朝鲜人应下大决心,争取数十年后占领辽东和满洲”(《独立新闻》1896年8月4日)
据我所知,大部分年长的满族人对清朝评价都是很低的。反而是许多和平富足年代的温室花朵,他们想象不到满清可以有多菜,就去质疑历史的定论,进而成为了网络上所谓“清粉”的主力军。归根结底,还是袁隆平让他们吃的太饱了。
至少1895年甲午战争前,还真被西方人视为潜力巨大的列强。
洋务运动俩大成绩:
一则左宗棠收复新疆;
二则中法战争能让世界强国法国颜面扫地。
这个时期的清朝还真算得上被西方列强重视的东方列强。
且这个时期的清朝的“列强”做法也很明显。
日本多次被吃瘪,清朝在朝鲜半岛上几次打断日本借口插手朝鲜内政而达到侵略朝鲜的企图。
甲午战争不过是日本与清朝三十年来的积怨总爆发。
19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列强非常流行“黄祸论”:
作为一名臭名昭著的无政府主义创始者,巴枯宁在他1873年出版的《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中便开始鼓吹“黄祸论”一说:
“有些人估计中国有四亿人口,另一些人估计有六亿人口,他们十分拥挤地居住在帝国境内,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以不可阻挡之势大批向外移民……这就是来自东方的几乎是不可避免地威胁着我们的危险。轻视中国人是错误的。中国人是可怕的。”
在西方列强眼中,清朝中国具有巨大的潜力,且其表现也很不驯服,需要加以调教和教训,这就是为什么到了1900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历史教科书才会说“清朝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原因。
为了压制清朝这个列强接下来的发展,西方列强就迅速扶植了日本。
与清朝中国相比:
一、日本国小民穷,依赖性更大;
二、日本没有清朝中国那种长期以来“我是老大”的思想包袱,日本更主动和容易当西方列强的“狗”
三、日本与西方列强的交往明显比清朝听话,清朝至少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的交锋,日本近代从来没有和西方列强进行过战争,反而是比较顺从和听话。
四、清朝政府相对开始明治维新的日本而言确实更落后和腐朽,不能承担英国为主的列强制约俄国的工具。
甲午以后,清朝的纸老虎一面被撕破以及西方列强彻底站队日本,清朝自然不再是“列强”。
看具体时间段了。
在甲午战争后清朝完全算不上是什么列强了(有等着被瓜分的“列强”吗?),但在鸦片战争前,清朝享受的“国际待遇”确实是列强级别的,只是实力算不上,自身实际实力和享受的国际地位是有错位的。
在乾隆末期之前,清朝确实是列强之一,但只是列强吊车尾的那种,实力类似一战前的意大利和日本,但国际地位比它们高,而且也处在国际贸易的优势位,不然马戛尔尼们直接就开舰队来了,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也不会那么“恭顺”,但在工革、法革和拿破仑战争等一系列历史转折后,实力和上层建筑一下子就被欧美彻底拉开差距了,而且是靠体量优势弥补不了的那种差距。
清朝中前期实际上延续并巩固了明朝在东亚的生态位,是东亚朝贡体系的宗主国,虽然不算先进,但整体实力是够(维持东亚朝贡体系)的,地位拉跨的只是清末的几十年。
这个问题就像评价奥斯曼土耳其是不是列强一样,末期的奥斯曼土耳其肯定算不上是什么列强,但如果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后期的弱势就否定整个奥斯曼土耳其的历史,那明显是不公平的。
未开化国家侵扩减半~
好事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