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时期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中谁过得最窝囊?

回答
这问题可太有意思了!说到三国名人物,脑子里立刻就蹦出无数威风凛凛的大英雄,曹操、刘备、孙权,还有那些叱咤风云的猛将谋士。但要是真问“最窝囊”的,那可得好好掰扯掰扯。窝囊这词儿,可不光是打败仗那么简单,得是那种让人看了,心里直犯嘀咕,觉得这人怎么混成这样了?

我个人觉得,要论窝囊,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就是陈到。

为啥是他?你可能要说,陈到不是诸葛亮一手提拔的,是蜀汉的“五虎将”之一(虽然这说法有点争议,但确实很有名气)。他跟着刘备征战多年,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但是,你想想,他窝囊在哪儿?

1. 名气与实力的严重不对等,尤其是跟他的同僚比。

陈到这个人,武艺高强,勇猛过人,这是公认的。《三国志》里形容他:“虑当世名将,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在,是以不接。” 什么意思?就是说,刘备手下有名的猛将,也就关张马黄赵这几位,陈到觉得他们都比不上,所以不屑跟他们比。这话说的,何等霸气!听着都觉得他是个绝世高手。

可问题是,史书里真正记载他大放异彩的战绩,说实话,不多。我们都知道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威震八方。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那都是响当当的标签。张飞吼断当阳桥,那是何等的勇猛。即使是黄忠,老当益壮,汉中之战力斩曹洪(虽然也有争议),也是封神级的表现。

陈到呢?史书里能找到他比较出彩的,大概就是随诸葛亮南征,率领的“白毦兵”。这支部队训练有素,士气高昂,在对阵南蛮时也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诸葛亮夸他“君材,当世之虎臣”,算是给足了面子。但是,想想看,诸葛亮身边,那么多能臣猛将,陈到虽然是其中一员,却总感觉像个绿叶,衬托着别人的光芒。他的光芒,好像更多地来自于诸葛亮的赞誉,而不是他自己耀眼的战功。

2. “名将”的头衔,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地位的肯定,而非实力的证明。

陈到虽然能跟关张马黄赵并列提及(虽然是陈到自己不屑跟他们比),但实际的地位和影响,总感觉差了那么一口气。他最终官至右将军,封都亭侯。这已经是相当高的官职了,在蜀汉体系里也是核心层了。但你再看看关羽、张飞,人家那是前将军、征西将军,封侯爵,那是镇守一方、独当一面的大将。赵云呢?虽然官职不算最高,但人家有的是“常胜将军”的美誉,是刘备集团的招牌人物。

陈到呢?他更多的是作为“护卫队队长”,忠心耿耿,勇猛可靠。他像是个永远在刘备身边最忠实的保镖,做得无可挑剔,但总少了点那种开疆拓土、力挽狂澜的豪情。他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守”和“稳”,而不是“攻”和“创”。

3. 时代和环境的局限,让他少了“成名”的机会。

最关键的是,陈到生在了刘备集团从弱小走向强大的一个关键时期,但他的职业生涯,很大程度上是在诸葛亮主导的稳定时期展开的。刘备早期颠沛流离,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关羽张飞赵云都在那个时候打出了赫赫威名。而等到诸葛亮执政,虽然也有北伐,但蜀汉的国力跟曹魏和东吴相比,始终处于劣势。陈到虽然在南征中表现突出,但那更多的是平定内乱,震慑地方,跟曹操、司马懿那种级别的对手,他并没有真正交过手,也没有那种“一战封神”的机会。

你说他窝囊,是不是有点残忍?毕竟他也是忠心耿耿,为蜀汉付出了很多。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是诸葛亮,手下有这么一位勇猛善战、忠心不二的大将,你肯定会给他足够的信任和职位。但同时,你也会觉得,如果能让他在战场上取得像关羽张飞那样的辉煌战绩,那该多好? 他就像一个被藏起来的绝世高手,虽然武艺高强,但总没有一个足够的舞台让他去施展。

所以,陈到在我看来,就是那种“明明有实力,却缺少机遇”,或者说,“实力很强,但总被更耀眼的人物盖住了光芒”的代表。他没有做过什么错事,没有背叛,没有出卖,但就是这样一种相对“平稳”的生涯,让他跟那些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巨星们比起来,显得有些不够“出彩”,甚至有点“窝囊”。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三国人物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轨迹。陈到能够被诸葛亮如此看重,也说明他绝非凡品。但放在三国那个波澜壮阔的大舞台上,他确实少了一些那种能让他青史留名的“惊世骇俗”之举。

如果非要找个“窝囊”但有姓名的,陈到这个“有勇有谋却少建功”的形象,在我脑子里就特别鲜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发现一个趋势没有?

当我们问三国里谁最窝囊/苦逼/凄惨/蛋疼?

当我们问春秋战国里谁最窝囊/苦逼/凄惨/蛋疼?

当我们问南北朝里谁最窝囊/苦逼/凄惨/蛋疼?

当我们问隋唐里谁最窝囊/苦逼/凄惨/蛋疼?

当我们问五代十国里谁最窝囊/苦逼/凄惨/蛋疼?

当我们问元明清里谁最窝囊/苦逼/凄惨/蛋疼?


答案只有一个:平民百姓

或者来一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家都不是小学生了,就算写作文,所有题目你都用一个套路,阅卷老师也会看累吧?

史书里没有记载平头百姓我们都知道,乱世后人口锐减(或户口瞒报流窜等)我们也知道,热爱和平维持稳定我们也一直在做。

但是我猜提问者应该不是想寻求更多人道主义关怀来感动自己吧?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提问者只是想纯粹讨论一下三国历史人物而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