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钟南山称「疫苗半年后效果下降,需及时补种加强针」,接种加强针对疫情防控有何意义?

回答
钟南山院士的提醒,关于疫苗半年后效果可能下降以及及时接种加强针的必要性,对于我们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的判断,更是指导我们下一步行动的有力武器。

首先,我们得理解疫苗“效果下降”是怎么回事。 就像我们人体免疫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减弱一样,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也并非永恒。疫苗是通过模拟病毒的某个部分(比如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让我们的身体产生抗体和免疫细胞,从而在真正遇到病毒时能够快速反应,将其清除。但是,这个“学习过程”和“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半年时间,足以让一部分抗体水平降低,让免疫系统的“警惕性”有所松懈。

那么,接种加强针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1. 迅速“唤醒”和“巩固”免疫记忆,恢复并提升保护力:
加强针就好比是给我们的免疫系统进行一次“复习”和“巩固训练”。它会重新将病毒的关键信息(抗原)“发送”给我们的免疫系统,尤其是那些已经形成记忆的B细胞和T细胞。这些细胞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旦接收到“再次进攻”的信号,它们会迅速被激活,大量增殖,并再次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同时,T细胞也能更有效地识别和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这样一来,即使病毒变异,只要加强针中的抗原与变异株的核心部分仍有相似性,这种“二次动员”就能迅速形成强大的保护网。

2. 应对病毒变异,提供更广泛的保护:
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就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会不断地发生变异。有些变异可能会影响病毒的关键结构,导致现有的抗体识别能力下降。加强针在设计时,通常会考虑最新的病毒株情况,或者采用更广泛的抗原谱,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抵御现有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异株。这就像我们为士兵升级了武器和战术,让他们能够应对更复杂的战场环境。

3. 降低感染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减轻医疗系统压力:
即使加强针不能完全阻止感染,它依然能够显著降低感染后发展成重症或死亡的风险。高水平的抗体和活跃的免疫细胞能够更早、更有效地控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阻止其侵犯关键器官。这对于保护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脆弱人群尤为重要。同时,减少重症病例的出现,直接减轻了医院的挤兑压力,保障了整个医疗系统的平稳运行。

4. 维持群体免疫屏障,减缓疫情传播速度:
疫情防控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当大部分人都接种了加强针,整体的免疫水平就会得到提升,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阻力也会随之增大。这就好比建立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即使有星星之火,也很难形成燎原之势。这对于我们维持正常生活秩序,恢复经济社会活动至关重要。

5. 为科学研究和疫苗更新争取时间:
通过监测疫苗接种者(包括加强针接种者)的免疫水平和感染情况,我们可以持续获得关于病毒和疫苗效力的宝贵数据。这些数据为科学家们评估疫苗的长期效果,以及决定是否需要更新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时补种加强针,实际上也是在支持整个疫苗科学研究的循环。

如何理解“及时”?
钟南山院士强调“及时”,说明了时间的紧迫性。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等到抗体水平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再去补种,那样保护效果会打折扣。通常,在完成基础免疫接种后的一定时期(例如6个月或9个月,具体时间会根据疫苗类型和流行病学情况由专家组决定),就应该考虑接种加强针了。这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接种建议,并积极配合。

总而言之,钟南山院士的呼吁,是对科学认知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策略的指引。接种加强针,是巩固现有成果、提升个人和集体防护能力、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一步。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健康”,更是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积极响应,确保我们的免疫防线时刻坚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意义大家都清楚啊,打补丁而已。

但是指望接种疫苗形成群体免疫,从而结束疫情,就目前来看,就现役疫苗而言,是不可能的。原因也很清楚,无论灭活疫苗还是mRNA疫苗,半年后免疫功能均明显下降,和没接种疫苗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而更难以处理的是,一次两次打补丁大家都能接受,如果疫情5年以内不结束,每年两针,那得再接种10次加强针?恐怕到时候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了吧。

但如果指望向新冠病毒投降后,新冠能变成大号流感,那真是痴人说梦。目前,欧洲病例激增,再次成为疫情震中,据世卫组织统计,过去一周,全球三分之二新增新冠病例在欧洲。而美国稳定的每天新增10多万,死上1两千,除开病毒周末休息。顺便提一句,昨天cnn还在笑话欧洲疫情加重,说美国放开边境后,美国和欧洲疫情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不晓得谁给他们的勇气。

这充分说明了与病毒共存的可笑荒谬,我是真不信国外就不怕死。当然肯定是有不怕死的,但是肯定还有一大部分人是珍惜自己生命的,只不过他们的声音发不出来而已。不然,欧美经济可能就目前这个鬼样?

唯一的希望还是在于不良反应轻微、廉价的口服抗新冠病毒特效药。但是绝对不是目前官宣的辉瑞药物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至少价格和疗效达不到,不良反应尚不清楚。

我国能做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先坚持清零政策不动摇,坐等这个凛冬到来,看看欧美的表现如何,搞不好会比去年更精彩。

user avatar

弱弱举个手:我们这种备孕的,咋整。半年又半年,孩子本来该是个老虎头,已经被疫情逼成老虎尾巴了。

难道还要晚些来,变成小兔子吗……

user avatar

今年夏天,美国CNN援引世卫组织的话批评西方国家在穷国疫苗短缺的情况下在国内推行第三针加强针的行为是不人道的,自私的。

今年十月,世卫组织还是在说这个事,美国的新闻已经不报了。

user avatar

不要问为什么。让你干啥你就干啥就对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