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答下面就有人叽叽歪歪鲁迅没骂过日本人。
我劝你多读鲁迅杂文选
《友邦惊诧论》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好东西歌》
南边整天开大会,北边忽地起烽烟,
北人逃难南人嚷,请愿打电闹连天。
还有你骂我来我骂你,说得自己蜜样甜。
文的笑道岳飞假,武的却云秦桧奸。
相骂声中失土地,相骂声中捐铜钱,
失了土地捐了钱,喊声骂声也寂然。
文的牙齿痛,武的上温泉,
后来知道知道谁也不是岳飞和秦桧,声明误解释前嫌,
大家都是好东西,终于聚首一堂来吸雪茄烟。
《观斗》
但我们的斗士,只有对于外敌却是两样的:近的,是“不抵抗”,远的,是“负弩前驱”云。“不抵抗”在字面上已经说得明明白白。“负弩前驱”呢,弩机的制度早已失传了,必须待考古学家研究出来,制造起来,然后能够负,然后能够前驱。
《漫与》
不过事实真也比评论更其不留情面,仅在这短短的两年中,昔之义军,已名“匪徒”,而有些“抗日英雄”,却早已侨寓姑苏了,而且连捐款也发生了问题。⑧九一八的纪念日,则华界但有囚车随着武装巡捕梭巡,这囚车并非“意图”拘禁敌人或汉奸,而是专为“意图乘机捣乱”的“反动分子”所豫设的宝座。天气也真是阴惨,狂风骤雨,报上说是“飓风”,是天地在为中国饮泣,然而在天地之间──人间,这一日却“平安”的过去了。
《上海文艺界告发世界书》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不久,2月3日,茅盾、鲁迅、叶圣陶、郁达夫、丁玲、胡愈之、陈望道、冯雪峰、周扬、田汉、夏衍、阳翰笙等4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愤怒斥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文化团体支援中国民众的抗日斗争,全文如下:
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革命的文化团体及作家们:
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的军事行动,迄今已经轰炸了上海华界的重要工厂、文化机关和繁盛街市,中国民众死在日军炮火下者,已数千人。日本帝国主义现又倾其海军全力轰击长江沿岸及东南沿海各重要城市。同时,英美法各帝国主义的军舰亦已云集上海,瓜分中国的帝国主义战争瞬将爆发。上海民众英勇的反日反帝斗争,已在严重的压迫下。我们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战争,反对加于中国民众反日反帝斗争的任何压迫,反对中国政府的对日妥协,以及压迫革命的民众。我们敬告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革命的文化团体及作家们,立即起来运用全力,援助中国被压迫民众,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屠杀,转变帝国主义战争为世界革命的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国际帝国主义。反对瓜分中国的战争
《伸冤》
再则统一这个“统一力量”的,当然是日内瓦,而不是莫斯科。“中国现在倾向日内瓦”,——这是李顿大人自己说的。我们这种倾向十二万分的坚定,例如那布告上也说:“如有奸民流痞受人诱买勾串,或直受驱使,或假托名义,以图破坏秩序安宁,与构成其他不利于我国家社会之重大犯行者,杀无赦。”这是保障“日内瓦倾向”的坚决手段,所谓“虽流血亦所不辞”。而且“日内瓦”是讲世界和平的,因此,中国两年以来都没有抵抗,因为抵抗就要破坏和平;直到一二八,中国也不过装出挡挡炸弹枪炮的姿势;最近的热河事变,中国方面也同样的尽在“缩短阵线”。不但如此,中国方面埋头剿匪,已经宣誓在一两个月内肃清匪共,“暂时”不管热河。这一切都是要证明“日本……见中国南方共产潮流渐起,为之焦虑”是不必的,日本很可以无须亲自出马。中国方面这样辛苦的忍耐的工作著,无非是为著要感动日本,使它悔悟,达到远东永久和平的目的,国际资本可以在这里分工合作。而李顿爵士要还怀疑中国会“变更其倾向”,这就未免太冤枉了。
《迎头经》
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日军所至,抵抗随之”,至于收复失 地与否,那么,当然“既非军事专家,详细计画,不得而知”。 不错呀,“日军所至,抵抗随之”,这不是迎头上是什么!日 军一到,迎头而“赶”:日军到沈阳,迎头赶上北平;日军到闸 德,迎头赶上古北口……以前有过行都洛阳,现在有了陪都西 安,将来还有“汉族发源地”昆仑山———西方极乐世界。至于 要向后跟着”也。证之已往的上海战事,每到日军退守租界的 时候,就要“严饬所部切勿越界一步”。这样,所谓迎头赶上 和勿向后跟,都是不但见于经典而且证诸实验的真理了。
大先生抨击日帝的材料,诸位答主已经分享了不少,本人就不赘述了。
我想说的是,很多人企图通过“鲁迅没有骂过日本人”的话术暗戳戳地给大先生安一个“亲日”“汉奸”的帽子,真是吃x都赶不上热乎的……
你以为这套指控很新颖?1936年10月19日大先生逝世,举国同悲。不到一个月后的11月12日,曾经热情赞扬过大先生、但后来成为蒋介石当局头号反鲁喉舌的苏雪林就给蔡元培写了一封信,题为《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苏雪林在信中总结了大先生的三大“罪状”:一曰“病态心理”,二曰“矛盾之人格”,三曰“左派利用鲁迅为偶像,恣意宣传”。在“矛盾之人格”一节中,苏雪林言辞激烈地表示:
鲁迅固以反帝战士自命者也,而于逼我最甚之日本帝国主义独无一矢之遗。且匿迹内山书店,治病 则谒日医,疗养则欲赴镰仓,且闻将以扶桑三岛为终老之地。其赠日友携兰归国诗云“岂惜芳馨遗远者, 故乡如醉有荆榛”,痛恶故国,输心日本之隐情,跃然纸上。反帝之人乃与我国大仇如斯亲昵,此虽鲁党亦百喙不能为之解者也。或曰鲁迅所反对者日本帝国主义耳,与私人友谊何与?然林闻内山书店,乃某国浪人所开,实一侦探机关,前者道路流传,不忍听闻 (见《文艺座谈》),鲁迅即不爱惜羽毛,嫌疑之际,亦当有以自处,乃始终匿迹其间,行踪诡秘,所为何事?且反帝之人而托庇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之下,其行事尤为可耻。李大钊革命革上绞台,陈独秀革命革进牢狱,鲁迅革命而革入内山书店,此乃鲁迅独自发明之革命方式也。嘻!
恕我直言,今天舆论场上各路宵小对大先生的指控,大都不过是拾苏雪林之牙慧——而且还没有苏雪林的文笔好。苏雪林半辈子都在为批倒大先生而费尽心机,但大先生伟岸的身躯和斗争的姿态依然屹立在中国新文学和中国思想的谱系上,永世流芳。
不请自来,因为鲁迅先生是一个D外的布尔什维克,主要攻击的是日本的法西斯政府,如在《闻小林同志之死》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对日本法西斯政府进行攻击,而不是像今天的一堆“爱国主义”者一样天天骂什么日本民族的劣根性,而这个地方鲁迅与毛的观点是一致的。
鲁迅先生是一个有明显阶级立场转变的文豪,正如鲁迅曾自述自己在1929年被左翼作家以马克思主义攻击后,拿外来的天火(马克思主义)烤自己的肉,由此从1930年后从泛左翼作家进步为了无产阶级作家,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鲁迅先生是中国解放前少有的彻底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著名作家(把陈独秀远远扔在了后面)。
从他后期作品中正可以发现这一脉络的,如他希望“由无产阶级的烈火来焚烧一切,来让中国重获新生”,“我要引以为同志的人”,甚至认为“无产阶级GM胜利后,对我们也无优待的必要,甚至会让我们去扫大街”。他已经由为民做主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转变为了一个要求无产阶级自己做主的马克思主义者。
对于当时宣传的“国共合作抗日”,鲁迅先生一开始是反对的,后经党内人士说服才表示“我主要是怕你们又吃亏了,但是在合作中必须注意并强调自己的独立性”。这观点与毛的观点也是不谋而合的,所以才有后来毛对鲁迅推崇。毛认为:鲁迅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超过了党内的大部分人。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要抗日不正该如鲁迅先生一般,攻击国内外的法西斯主义者,以唤起民众,尤其是唤起无产者与半无产者的抗日热情?难道还学民族主义者“日本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劣等民族”那套?
长期居住在上海日租界的区区文人敢骂日本人吗?
他要真敢骂,还住日租界,怕不是今天骂,当天就被日本人抓了?
还能活到自己病死?
旅居日本多年的,连行文风格都深受日本影响的劣根性批判作家会不知道日本人劣根性吗?还是说日本人没有劣根性可言?
有一句话叫你不懂外语,那你也不懂本国语言。
同样适合民族,你不懂外族,那你也不懂本民族。
鲁迅所谓的中国人劣根性一大半是跟日本人比较得出来的。
他内心里认为中国人相对日本人都是劣根性,日本人当然就是被他作为优秀的标本了,怎么可能骂?
又是跳过“是不是”就谈“为什么”,不废话直接上正文
1933年的《闻小林同志之死》一文中写到:“日本和中国的大众,本来就是兄弟。资产阶级欺骗大众,用他们的血划了界线,还继续在划着。但是无产阶级和他们的先驱们,正用血把它洗去。小林同志之死,就是一个实证。我们是知道的,我们不会忘记。我们坚定地沿着小林同志的血路携手前进。”
(小林多喜二(1903—1933),日本作家。一九三一年加入日本共产党,任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中央委员兼书记长。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日被日本法西斯政府逮捕,毒打致死。)
抨击日本法西斯,算不算骂日本人?
1931年的《“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文中写到“拔都死了;在亚细亚的黄人中,现在可以拟为那时的蒙古的只有一个日本。日本的勇士们虽然也痛恨苏俄,但也不爱抚中华的勇士,大唱‘日支亲善’虽然也和主张‘友谊’一致,但事实又和口头不符,从中国“民族主义文学者”的立场上,在己觉得悲哀,对他加以讽喻,原是势所必至,不足诧异的。 ”、“日本人 ‘张大吃人的血口’,吞了东三省了。莫非他们因为未受傅彦长先生的熏陶,不知‘团结的力量’之重要,竟将中国的“勇士们”也看成菲洲的阿剌伯人了吗?! ”
“日本人 ‘张大吃人的血口’”,这字眼不是抨击侵略者?
“然而中国目前的革命的政党向全国人民所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我是看见的,我是拥护的,我无条件地 加入这战线,那理由就因为我不但是一个作 家,而且是一个中国·人,所以这政策在我是认为非常正确的,我加入这统一战线,自然,我所使用的仍是一枝笔,所做的事仍是写文章,译书,等到这枝笔没有用了,我可自己相信,用起别的武器来,决不会在徐懋庸等辈之下!其次,我对于文艺界统一战线的态度。·我赞成一切文学家,任何 派别的文学家在抗日的口号之下统一起来的主张。”《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九三六年八月《作家》月刊第一卷第五期。 )
鲁迅有关抗日的作品主要有:《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的问题》、《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萧红作<生死场>序》、《三月的租界》以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
延安在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时的主题就是“鲁迅与抗日”。那是1937年,当时鲁迅是抗日战线的精神代表,这叫没为抗日做贡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