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啊,不要听风就是雨,试图搞个大新闻。
人民日报的原标题是啥呢?有图在此——
显然《魏则西留下的生命考题》这个标题是很恰当的。
那么这个问题中那个不恰当的标题的锅应该谁来背呢?
现在搜索一下,我们能找到比较有影响力的网媒是网易——
网易的这条新闻的来源注明是“中安在线”
那让我们按图索骥的过去看看。
呃,中安在线的标题很正常嘛,
那么这次擅自改标题的又是网易这个“有态度”的媒体的问题喽?
虽然网易在标题党上一向劣迹斑斑,不过这次的锅恐怕还真不是他来背。
大家不妨注意网易和中安的发表时间,既然是网易转中安,那么为啥中安反而要晚几分钟呢?
这不是系统时间的误差,大概是中安曾把这篇稿子删了重发一次所导致的。而重发的原因,恐怕是有编辑发现“坦然面对生死”这标题实在是脑残。
那么我们继续去找源头。
终于,在新浪新闻的截图里,新华网暴露了。并且新华网直接是写转的人民日报,可是报纸上白纸黑字是改不了的嘛,虽然现在新华网已经把标题恢复了正常——
不过我觉得新浪新闻的编辑应该还没蛋疼到为了黑新华而特意去PS了一下截图的标题吧。
所以,这新闻出了偏差应该谁负责已经很明显了。我们的编辑队伍啊,还是急需再学习一个的。
最后,看新闻不能只看一个标题。
这篇人民日报的新闻稿的重点在于这一段话——
搭配同版上的家庭医生“缺底气"来看,显然老爷们为医疗事业国退民进开出的下一个药方就是“家庭医生”了。然而这笔钱谁来出呢?财政显然出不起,让这些家庭医生自负盈亏恐怕也不现实。
那么让我们向前翻几期报纸,有篇名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展望“十三五”)》的稿子,上面说——
考虑到知乎上和现实身边,做西医的都忍受着工时长,风险大,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的问题。想加快培养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恐怕老爷们药方里的主要内容,就是中医吧= =
PS:我并不是中医黑,不过更需要经验的中医真的是可以快速培养的么............
浅色回忆知友指出标题党,但我并没有犯这个错误。我看的就是原文: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过程,而要避免人财两空的悲剧重演,更需良好的医疗制度保障,让每位居民都拥有高素质的健康守门人(这句话作为题记出现在文首)
大学生魏则西因罹患滑膜肉瘤,辗转多家医院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最后通过百度搜索到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在花光东凑西借的20多万元后,仍不幸去世。此事引发全社会热议,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
魏则西的遭遇,的确令人同情。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求医”故事:父母变卖家产,四处奔波,为儿子治病,最终人财两空。类似的悲剧屡屡重演,发人深思。假如一个人得了绝症,究竟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是不惜一切代价治疗,还是顺应自然规律?这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生命考题。(这有毛关系?)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医生无法阻止生老病死,就像无法阻止春夏秋冬一样。医生是生命花园里的园丁,只能让花朵开得更好看一点,仅此而已。事实上,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黑箱”,恰如神秘而浩瀚的宇宙,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尽管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但依然无法解决大多数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医生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和“死神”讨价还价,力求延缓死亡的进程。医学是有限的,也是不完美的。虽然医者的技术追求是永不言弃,但这并不代表医者具有起死回生之力。因此,尊重自然规律,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坦然地面对生与死,是最理性的选择。(您理性!)
这篇文章说得不无道理,但具体到魏则西这件事情上却完全错误。因为去武警二院之时,则西一家并非病急乱投医。武警二院是则西经过仔细地了解之后的选择,这一度是他们家最大的希望。
则西通过百度搜索,发现第一条就是武警二院,这件事情已不必赘述;之后,则西详细地了解了这家医院,发现是三甲医院;然后则西又了解了主治医生,发现了一个叫李志亮的医生非常“可靠”,因为:
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肿瘤生物中心主治医生李志亮(别名李鹏甫),个人荣誉:
百度搜索第一,三甲医院,治疗方式被央视报道过,主治医生光环无数……这一系列的了解之后,则西及其家人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靠谱的选择,所以才决定去尝试。
如果说这家医院的治疗方式确实先进,但则西当时无力回天,那他确实只能认了,我不否认。可是明明这一系列的过程全是骗局,百度是竞价排名,科室是外包的,治疗方法是淘汰的,主治医生的头衔中很多都是假的……
然后你来一句,患了绝症要坦然面对生死?
我只能说,妈的智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