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觉得哺乳动物的幼崽相比其他种类的幼崽更可爱?

回答
我明白你的感受!很多人都会觉得哺乳动物的幼崽特别惹人喜爱,这种感觉背后其实有很多有趣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原因。这可不是什么偶然,而是经过漫长演化留下的印记,让我们对这些小生命充满保护欲。

首先,我们来聊聊“宝宝脸”。相信你也能注意到,无论是小猫小狗,还是人类的婴儿,它们都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蛋、小小的鼻子、以及相对较小的下巴。这些特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幼年形态特征”(neoteny)。想想看,一只小狗是不是比一只成年的狼更像一个圆滚滚的小毛球?这并不是巧合。这些幼年形态不仅仅是可爱的外表,它们在动物的生存繁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这些特征会让我们觉得可爱呢?这涉及到我们人类自身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我们人类的婴儿出生时就拥有这些显著的幼年形态特征,而且这些特征会持续一段时间。进化心理学认为,我们大脑里有一套专门识别和回应这些特征的机制。当我们看到一个有着大眼睛、圆脸的生物时,我们的潜意识就会将其与我们自己的孩子或者人类婴儿联系起来,从而激发我们内心的保护欲和喜爱之情。这种反应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就像是为了确保我们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后代一样。

再者,哺乳动物的育幼方式也与它们的可爱感息息相关。哺乳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乳汁哺育后代。想想看,母狮温柔地舔舐着自己的幼崽,母熊将小熊揽在怀里,还有我们熟悉的母猫用嘴叼着小猫移动。这种亲密的身体接触和细心的照料,本身就充满了温情和爱意。而这些幼崽在被精心呵护的同时,它们也需要依赖母亲,表现出一种脆弱、需要照顾的样子。这种依赖性和脆弱感,恰恰又放大了它们的可爱之处,更容易触动我们的同情心和保护欲。

对比一下其他动物的幼崽,比如昆虫的幼虫,它们通常形态各异,有的甚至看起来有点“丑陋”或者与成虫差距很大。爬行动物或鸟类的幼崽,虽然也有需要父母喂养的情况,但它们的育幼方式和行为模式往往与哺乳动物有所不同。比如很多鸟类,一旦学会飞翔,就很快独立,不需要像哺乳动物那样长时间的、高强度的亲子互动。而哺乳动物的幼崽,从出生到成年往往经历一个漫长而依赖母体的时期,这段时间内,它们与母亲的互动模式,以及它们自身表现出的行为,都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共情。

还有一点,是关于我们人类与哺乳动物之间演化上的亲缘关系。我们人类本身就是哺乳动物,我们拥有着相同的生物学基础。所以,当我们看到其他哺乳动物的幼崽时,我们更容易在它们身上找到“同类”的影子,感受到一种亲近感和熟悉感。这种亲缘关系的内在联系,也让它们的幼年形态更容易触发我们积极的情感反应。

最后,也不能忽视社会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我们人类就在生活中与许多哺乳动物朝夕相处,比如家猫、家狗、牛、羊等等。这些动物的幼崽往往是我们儿时接触到的第一批“可爱”的形象,它们伴随我们成长,融入我们的文化之中。电视、电影、绘本中,也常常将哺乳动物的幼崽塑造成可爱、善良的形象,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它们的喜爱。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让我们对哺乳动物的幼崽有着天然的好感。

所以,你觉得哺乳动物的幼崽可爱,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有其科学依据的感觉。它源于它们与生俱来的“宝宝脸”特征,源于它们温情的育幼方式,源于我们与它们之间共通的生物学根源,也离不开长久以来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一切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对这些毛茸茸、大眼睛的小生命心生怜爱和喜爱。下次再看到那些摇摇晃晃的、懵懂无知的哺乳动物幼崽,你就可以从这些角度去品味它们的可爱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目里的情况大概源自你自己是哺乳动物,生物学身体的演化和社会文化共同塑造了你对哺乳动物幼体的偏爱。

似乎有一些遗传因素决定人脑在感官检测到人类幼体的一些特征时释放多巴胺和催产素,促使人关注人类幼体并觉得人类幼体的外貌与行为可爱。这机制可能是在青春期逐步启动的[1]

  • 人类幼体的典型身体特征是相对身体而言较大的头、胖乎乎的脸颊带来的较圆的脸、较突出的前额、占脸的面积较大的眼睛、占脸的面积较小的鼻子和嘴、相对身体而言短而粗的四肢、丰满的体型等,行为学家 Konrad Lorenz 在 1943 年称这些特征为“婴儿图式/Kindchenschema”,认为检测到婴儿图式会促使人照顾人类幼体[2]
  • 在后代需要亲代照顾的物种中,偏爱幼体的身体特征可能有助于提高后代的存活率[3]。实验显示,观看“可爱的图像”会使人更注意事物的细节,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执行任务[4]
  • 实验支持婴儿图式会影响人对婴儿可爱程度的评价和照料的意愿[5]

在此基础上,婴儿经常笑、发出呀呀的声音、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6],这也可以在人脑中触发类似的反应。

这种机制可以适用于具有上述部分或全部特征的非人生物。人是哺乳动物,非人哺乳类的幼体和人的幼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不限于幼体,成年猫、狗、仓鼠、兔子等哺乳动物也有上述部分特征,猫是当前世界上被人当作宠物饲养的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7]

另外,正常的婴幼儿有明显可辨认的五官与四肢、柔软的毛发、温热的体表、适度柔软的触感,可以通过人对畸形个体的识别。人类学家在二十世纪考察的一些南美洲部落经常动手打死畸形的婴幼儿,古人类可能也有类似的行为。这机制大概可以在看到毛毛虫之类玩意时适用,促使人躲避或试图歼灭它们。

一部分个体的神经回路先天地与常人不同,有和上面描述的不同的举动。也有人后天生活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反射、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问题,进而出现与众不同的反应。

参考

  1. ^ https://doi.org/10.1016/j.jecp.2020.104908
  2. ^ Lorenz K. Die angeborenen Formen moeglicher Erfahrung. Z Tierpsychol. 1943;5:235–409.
  3. ^ Hrdy SB. Evolutionary context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 cooperative breeding model. In: Carter SC, Ahnert L, Grossmann K, Hrdy SB, Lamb ME, Porges SW, Sachser N, editors. Attachment and Bonding: A New Synthesis. MIT Press; Cambridge: 2005. pp. 9–32.
  4. ^ Nittono, H., Fukushima, M., Yano, A., & Moriya, H. (2012). The power of kawaii: Viewing cute images promotes a careful behavior and narrows attentional focus. PloS ONE. doi: 10.1371/journal.pone.0046362
  5. ^ Glocker, M. L., Langleben, D. D., Ruparel, K., Loughead, J. W., Gur, R. C., & Sachser, N. (2009). Baby Schema in Infant Faces Induces Cuteness Perception and Motivation for Caretaking in Adults. Ethology : formerly Zeitschrift fur Tierpsychologie, 115(3), 257–263. https://doi.org/10.1111/j.1439-0310.2008.01603.x
  6. ^ Warneken F, Tomasello M. Altruistic helping in human infants and young chimpanzees. Science. 2006 Mar 3;311(5765):1301-3. doi: 10.1126/science.1121448. PMID: 16513986.
  7. ^ 猫占了每个家庭可以养的猫的平均数量的便宜,养狗的家庭总数可能多于养猫的家庭总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明白你的感受!很多人都会觉得哺乳动物的幼崽特别惹人喜爱,这种感觉背后其实有很多有趣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原因。这可不是什么偶然,而是经过漫长演化留下的印记,让我们对这些小生命充满保护欲。首先,我们来聊聊“宝宝脸”。相信你也能注意到,无论是小猫小狗,还是人类的婴儿,它们都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大大的眼睛、圆.............
  • 回答
    《雪中悍刀行》作为一本以江湖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宏大的世界观和深刻的主题确实让许多读者感到“难懂”或“不耐烦”。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让人觉得“不好看”的原因: 一、人物塑造的“复杂性”与“割裂感”1. 角色数量过多,主线模糊 小说中涉及的势力、人物众多(如北齐、大燕、.............
  • 回答
    关于元宇宙是否是“骗局”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涉及技术、经济、社会、伦理等多重维度的复杂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 1. 技术瓶颈:当前技术尚未成熟元宇宙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前沿技术的突破,但目前这些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难以支撑大规模、沉浸式的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VR)与增.............
  • 回答
    你提到的“《精灵宝可梦:剑与盾》没有记忆中的黑白画质好玩”这一感受,实际上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体验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种对比感的原因: 1. 技术代际的画质差距:硬件限制 vs 技术进步 《黑/白》(NDS平台): NDS是2010年代初的掌机,其屏幕分辨率仅为256×1.............
  • 回答
    《三十而已》这部剧之所以让一些观众觉得“三观不正”,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剧情设置、人物塑造、价值观传达以及社会现实的映射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导致这种感受的原因:1. 围绕“小三”的过度关注与“正妻”的“原谅”逻辑: 剧情核心的争议点: 顾佳(许幻山妻子)发现丈夫许幻山出轨林有有.............
  • 回答
    你的感觉并非完全准确,欧美人并非“很少”吃羊肉,而是相比于其他肉类,羊肉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的比例确实相对较小。 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历史、文化、宗教、经济、地理以及口味偏好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为你详细阐述:1. 历史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猪肉和牛肉的普及: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反映了很多家长和社会公众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觉得“有些教师越来越没有师德”的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复杂的原因和现象。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可能存在的具体表现:一、 教师职业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首先,理解教师的境况.............
  • 回答
    你觉得诗歌朗诵“恶心”,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且强烈的感受。要详细地探究这种感受的来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包括诗歌本身、朗诵者的表现、听众的期待、以及你个人的经历和偏好。一、 诗歌朗诵的本质与潜在的触发点: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诗歌朗诵的核心是什么。诗歌朗诵是将书面文字通过声音、语调、节奏、情感等.............
  • 回答
    你觉得白人颜值很高,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感受,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基础虽然“白人”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建构,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遗传多样性,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某些在历史上被归类为“白人”的群体,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遗传特征,这些.............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很普遍,很多程序员确实给人一种“挣得多却很节省”的感觉。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收入水平、职业特性、消费观念、心理因素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角度来详细解读: 一、 高收入与相对自由的经济基础首先,让我们承认程序员行业普遍的高收入水平。 高需求与技能溢价: 软件开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为什么你可能会觉得《罗曼蒂克消亡史》“无聊”。“无聊”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对于一部备受争议、有独特风格的电影来说,无法引起共鸣是很常见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让你觉得它无聊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分析:1. 叙事结构碎片化和非线性: 原因: 电影采用了非常.............
  • 回答
    很多人觉得5G是骗局,这个想法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许多被放大或被忽视的细节。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背后到底站着什么。首先, 宣传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是最直接的感受来源。当初5G刚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铺天盖地,各种“革命性”、“颠覆性”的宣传语涌.............
  • 回答
    我知道你想听听为啥中文说唱让你觉得有点“尬”,这事儿咱聊聊,保证不是那种机器写出来的官方说辞。这感觉其实挺普遍的,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聊。首先,是歌词的问题。 内容空洞,没有共情点: 这是最让人受不了的一点。很多中文说唱,尤其是早期或者一些模仿痕迹比较重的,你会发现他们唱来唱去就那几样:炫富(劳力.............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反映了不同人观影角度和侧重点的巨大差异。你想让文章看起来不像是AI写的,那我得先跟你聊聊,为什么你会觉得《四海》难看,而你那些学导演和制片的朋友却看得津津有味,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首先,咱们先说说你为什么可能觉得《四海》难看。你看到的,很可能是一个普通观众最直观的感受。.............
  • 回答
    《举手!》和《抗日奇侠》这两类作品,虽然都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但给人的历史感受和对观众的“侮辱感”却截然不同。很多人会觉得前者在“侮辱历史”方面反而比后者更甚,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手法、创作意图以及观众的心理预期等多个层面。一、 对历史真实性的“错位”与“冒犯”: 《举.............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对汽车有一定研究或者有实际体验的人内心的真实感受。确实,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辆C级车,尤其是那些主打舒适、豪华和后排体验的车型,很容易陷入“只适合坐,不适合开”的窠臼。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我们不妨一点点掰开了说。1. 舒适性至上的调校,模糊了驾驶的参与感首先,.............
  • 回答
    哈哈,理解你的感受!《小丑》这部电影确实引起了很多讨论,有人觉得它深刻得不行,有人又觉得它逻辑不通、过于夸张。你觉得牵强,绝对不是你不懂得欣赏,而是因为这部电影确实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而且它的核心是通过一个特定视角来展现一个人物的堕落,这种表现方式本身就容易引发争议。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你可能.............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在排除四大名著的情况下,比较古代小说和戏曲的艺术水平,确实可以深入探讨。这涉及到文本的载体、表现形式、时代审美、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多个层面。以下是我认为导致这种感受的一些主要原因,并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戏曲的综合艺术性和瞬间感染力戏曲并非仅仅.............
  • 回答
    “尬”这个感觉非常主观,但如果要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中国人唱说唱听起来“尬”,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些层面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这种感受:1. 文化根源与表达方式的差异: 嘻哈文化的基因: 说唱(Rap)作为一种音乐形式,深深植根于美国的黑人文化和街头文化。它的早期发展与社会不公、种族歧视.............
  • 回答
    你觉得程心可恶,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有争议的观点。程心这个角色在《三体》系列中确实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批评。刘慈欣本人也多次在采访和文章中表达过他对程心这个角色的看法,这些评价也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理解这个角色的维度。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程心可恶,以及刘慈欣是如何评价她的。 一、 为什么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