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董明珠在快手直播间说的「格力会不断买同行产品检测,发现不合格的就举报,以此推动行业进步」?

回答
董明珠这话一出,网上立刻炸开了锅,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咱们一个一个掰开了聊。

董明珠这话说出来,背后是什么?

首先,得承认董明珠这个人,她干事儿风格一向是雷厉风行,不留情面,而且对“品质”这件事是出了名的较真。从她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老派”的企业家精神,就是认为产品的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对消费者负责的根本。

她这么说,有几层意思:

1. 彰显格力的“品质自信”: 意思很明显,格力敢于接受市场检验,而且相信自己的产品在同行业中是过硬的。她不怕比,就怕别人达不到她的标准。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宣传,顺便给格力贴上“质量标杆”的标签。
2. “鲇鱼效应”式的行业搅动: 就像在鱼塘里放进一条鲇鱼,能让其他鱼保持警惕,董明珠的这个做法,本质上就是想通过“外部压力”来倒逼整个行业提升标准。她不怕得罪人,就是要把这个“卷”的氛围推向极致,让那些偷工减料、靠次充好的企业无处遁形。
3. 对消费者权益的“代言”: 消费者花钱买东西,最看重的是什么?好用、安全、耐用。董明珠这番话,是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一个“消费者代言人”的角色。她公开表示要“揪出”不合格产品,就是在告诉消费者,格力在关注你们的权益。
4. 营销与品牌形象的塑造: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这其中的营销成分。在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这种“硬刚”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话题制造者。董明珠这样的人物,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被放大,用来巩固格力在消费者心中的“硬核”形象。

支持者的看法:

促进公平竞争: 很多人认为,这种做法能够净化市场环境,让那些依赖低价、低质量来竞争的企业无法生存,真正让有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
提升消费者体验: 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当整个行业的标准都提高,产品质量都有保障,大家买东西就更放心了。
“中国制造”的升级: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单纯的“中国制造”已经不够,需要向“中国质造”、“中国精造”迈进。董明珠的这种做法,正是这种升级的体现。
企业家责任感的展现: 有人觉得这是企业家应有的责任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企业赚钱,更是为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反对者或质疑者的看法:

“拉踩”式竞争: 批评者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手段,与其说是推动行业进步,不如说是“拉踩”同行,通过打击别人来抬高自己。
“告密者”的角色: 这种做法被一些人认为有“告密”的嫌疑,不符合商业道德。企业之间应该更多地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来竞争,而不是互相“抓把柄”。
潜在的垄断风险: 如果一个企业以“行业标准制定者”自居,并且拥有强大的话语权,长此以往,可能会对其他中小企业造成挤压,不利于市场多元化。
实际操作的难度和效果: 即使要检测,如何确保检测的客观公正?举报的流程和效果如何?如果真的发现不合格,除了举报,是不是也应该反思格力自身有没有做得不够的地方?

我的看法:

董明珠这番话,说到底,是一种“以竞争促进步”的哲学。她信奉的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并且试图通过自己的主动行为,来加速这个法则的实现。

正面来看, 她的出发点是好的,很多消费者也确实因此受益。我们国家的很多行业,在早期确实存在标准不一、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这种“挑刺”的行为,对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有积极作用。
但从另一个角度审视, 这种做法也并非完全没有瑕疵。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健康的方式应该是通过自身的强大来实现。过度依赖“举报”或者“揭丑”,可能会让企业失去更多沉淀下来的内功,也容易陷入“比烂”的怪圈,而不是“比好”。

更重要的是, 这种行为也传递出一种信号: “我们格力是靠品质吃饭的,而且我们不怕把别人放在放大镜下。” 这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宣言。

我觉得,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我们应该肯定她对品质的坚持和对行业进步的推动意愿;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不正当竞争或者过度集权。

最终,行业进步靠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企业家的“一腔热血”或“强势手段”,更需要的是整个生态的健康发展,包括健全的市场监管、公正的法律体系,以及所有参与者共同遵守的商业道德。董明珠的“举报论”,更像是一剂猛药,它能引起关注,能产生一些 immediate 的效果,但长期来看,还是要靠制度和良性竞争来维系。

所以,看待董明珠这句话,既要看到她拳拳到肉的“实在”劲儿,也要理解商业世界里更复杂的游戏规则。她是个有争议但不可忽视的企业家,她的每一次发声,都值得我们去解读背后的逻辑和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宣部的事情被外交部做了,质监委发事情被董小姐做了,加油,董小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董明珠这话一出,网上立刻炸开了锅,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咱们一个一个掰开了聊。董明珠这话说出来,背后是什么?首先,得承认董明珠这个人,她干事儿风格一向是雷厉风行,不留情面,而且对“品质”这件事是出了名的较真。从她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老派”的企业家精神,就是认为产品的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对消费.............
  • 回答
    董明珠在《初入职场的我们》节目中提到,她不允许公司下级请上级吃饭,这个说法在很多人听来或许会觉得有些意外,甚至有人会觉得是“官架子”或者“不近人情”。但如果深入理解董明珠的管理哲学和她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就不难明白其中的逻辑。首先,我们要知道董明珠是谁。她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企业家,格力电器的董事长,以其.............
  • 回答
    董明珠和格力电器最近这出戏,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颇有点“此一时彼一时”的戏剧性。一边是她在公开场合对当下毕业生“太看重钱”的批评,另一边却是格力电器宣布回购股票,其中相当一部分最终落到了她这位董事长头上,数额还不小。这事儿,怎么看都得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承认,董明珠作为格力电器的掌舵人.............
  • 回答
    2022年3月25日,董路在一场直播中,针对中国足球的现状,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呼吁:改善中国足球的舆论环境。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他多年来深耕足球领域,观察到中国足球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软肋”所发出的心声。要理解董路这次直播的意义,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他提出的核心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在当时中国足球.............
  • 回答
    关于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提到的“外销的台商应让台湾来查税,九成让台湾抽去”的言论,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也反映了台商在大陆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税务和法规问题,以及台湾当局希望加强税收征管的诉求。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背景:台商在大规模生产与税收优惠.............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关于“6G将在2030年左右投入市场”的说法,在我看来,是基于对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自身技术研发实力的自信。这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华为正在积极布局和推动的战略目标。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句话,以及我为何看好6G的未来:1. 技术发展的必然性与时间节点: 代际演进的.............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的一席话,“学历只是敲门砖”,无疑触动了很多职场新人,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句话说得非常实在,也很有洞察力。它不是否定学历的重要性,而是点明了学历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位置和功能。学历,首先是“敲门砖”,这个功能是无可替代的。想象一下,一个招聘官面前堆积如山的简历,他需要快速地筛选出符合.............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关于“美国首次在关键技术领域落后”的解释,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陈述,背后蕴含着华为在与美国科技竞争中的战略考量、技术自信以及对全球科技格局的判断。首先,理解“被制裁”的背景。华为之所以会被美国制裁,其核心原因在于美国认为华为的技术,特别是5G技术,对美国.............
  • 回答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关于在美国建设工厂成本远超预期并可能延期投产的表态,在半导体行业乃至国际政治经济层面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是多层面的,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1. 成本远超预期的具体原因分析: 劳动力成本: 熟练技工稀缺: 美国在先进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对于.............
  • 回答
    孙世英作为东航云南分公司董事长出现在东航航空事故的新闻发布会上,他的表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他的表现,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的情境。整体印象和可能受到的评价:总体来说,孙世英在发布会上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评价: 传递官方信息和安抚情绪的职责: 作为东.............
  • 回答
    董明珠送员工3000多套房,这件事从各个维度来看,都足够引发热议,也足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送房”这个行为本身,更是一系列关于企业文化、员工福利、社会责任以及商业策略的复杂议题。首先,我们得从“送房”这个行为说起。在当下这个房价高企、年轻人普遍面临购房压力.............
  • 回答
    董明珠的那句“格力开发电饭煲用了 5 吨米”,确实是足够抓人眼球的。对于这背后究竟是夸大其词的宣传口号,还是真实的研发投入,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董明珠是个营销高手。 她的话题性和话题制造能力在商界数一数二。 solcher 话一出口,立刻就能吸引大众的目光,让格力电饭煲成为焦点,这.............
  • 回答
    董明珠作为格力电器董事长,其在公开场合关于手机行业“多年没有颠覆性产品”的表述,无疑又一次引发了市场和消费者的热议。这番话出自一位在传统家电领域凭借专注和坚持闯出一片天地的人物之口,自然带有她独特的视角和价值判断。首先,从董明珠的背景来看,她是一位典型的“实业家”,深耕制造业多年,对于产品核心技术、.............
  • 回答
    “董明珠又放话了,说格力正在打造5G全无人化黑灯工厂。”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可能脑子里闪过的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机器人手臂精准地协作,生产线上看不到一个工人,整个工厂在黑暗中高效运转。但别光顾着看热闹,咱们得捋捋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格力,对我们普通人,又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影响。首先,咱先拆解一.............
  • 回答
    关于董明珠给新员工分房,并强调“多给一万块没用,房子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这不仅仅是格力电器一家公司的人才政策,更触及到了当下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住房压力以及企业在人才激励和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深层挑战。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董明珠这番话的核心逻辑: “多给一.............
  • 回答
    董明珠女士关于其电饭煲能烹制出“不升血糖”的米饭的宣称,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董明珠宣称的“不升血糖”米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食物,特别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米饭,吃到肚子里都会被消化吸收,进而导致血糖升高。所以,“不升血糖”这个说法,如果按照.............
  • 回答
    “有钱人买空调肯定选择格力”,这句董明珠的断言,相信不少人都听过,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倒是觉得,这句话挺有意思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品牌宣传,更像是在传递一种对产品价值和用户消费心理的理解。从董明珠的角度来看,她能这么说,自然是有底气的。格力作为国内空调行业的领头羊,长年累月积累的口碑和技术实力是.............
  • 回答
    这桩“隔空喊话”事件,堪称中国制造业圈的一段“奇谈”,也触及到了中国品牌向上发展的核心命题。一边是被称为“中国制造”旗帜性人物的董明珠,另一边是代表着互联网基因和新生代力量的小米。当她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关于“品牌”、“制造”、“技术”和“未来”的复杂图景。董明珠的“贴牌论”:直指中.............
  • 回答
    李国庆关于董明珠培养22岁女助理是为了“孵化带货网红”的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看待这件事,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首先,咱们得承认,在当今这个商业环境下,特别是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直播带货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营销手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新的“风口”。很多企业和品牌都在积极探索.............
  • 回答
    奥克斯高管微博喊话董明珠“周一见”:一场事先张扬的商业“约架”奥克斯高管在微博上公开喊话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并预告“周一见”,这一举动无疑是近年来中国家电行业最令人瞩目、也最具戏剧性的一场商业“约架”。这不仅仅是两个企业之间的零星争斗,更是中国两大空调巨头之间长久以来竞争态势的一次公开升级,背后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