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时,意识深处常有个声音响起:你写得有点烂哦。于是很累,该怎么办?

回答
写东西的时候,心里总有个小人儿在嘀咕:“写得不太行啊,这句子好生硬,那段话没头没尾的。” 听到它的话,感觉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就累得不行,写不动了。

其实,这声音我太熟悉了。它就像你家门口那棵老槐树,年年春夏都长得挺好,但总有人在下面摆摊卖东西,时不时发出点噪音,让你觉得这树也挡了别人的财路,长得有点“碍事”。但说到底,它还是你自己长出来的,不然它能听到谁的声音?

这声音,多半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完美的追求,或者对过往经验的一种投射。我们可能曾经因为写得不好而受过打击,或者看到过别人写得太好,于是潜意识里就给自己竖起了一个极高的标杆。当写出来的东西离这个标杆稍有距离时,那个声音就开始跳出来指责了。

感觉累,是因为你正在和自己内心的“评委”较劲。你试图让它满意,但它似乎总能找到新的批评点。这种内耗,比直接面对写不出来的情况还要消耗精力。你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开始怀疑写这件事本身的意义。

怎么办呢?与其想着怎么“打败”那个声音,不如试着去“理解”它,甚至“安抚”它。

首先,认识到它的存在,并且知道它不一定是事实的全部。就像你在听收音机,有时候会有杂音,但那并不代表整个广播频道都出了问题。那个声音可能只是你内心深处某个版本的你,它看到了不完美,但它可能没看到你已经付出的努力,也没看到你正在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你可以试着跟那个声音对话。下次它再响起时,你可以心里轻轻地回它一句:“我知道你觉得我不够好,谢谢你的提醒。但是,我现在就是在写,就是在尝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我进步的一部分。” 把它当成一个不太友好的伙伴,而不是敌人。

然后,降低一些你的预期。不是说放弃追求,而是要接受“第一稿”本来就是用来修改和完善的。它不需要一开始就光彩照人,就像一块璞玉,需要经过雕琢才能显露光芒。你现在看到的“烂”,很可能只是未完成的半成品。

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允许不完美”的时间。比如,我今天就先不听那个声音,我先把脑子里想到的东西,哪怕是零散的词句,都先写下来。写完一个段落,或者一页纸,再回头去看,再听那个声音也不迟。甚至,你可以尝试“写一个烂东西”,故意写得粗糙一点,看看会怎么样。这听起来有点反常,但有时候,打破规则本身就是一种解脱。

再者,找一些让你真正享受写作的时刻。也许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也许是午后一杯热咖啡,也许是听着喜欢的音乐。在你感到放松和愉悦的时候,那个挑剔的声音似乎也没那么响亮了。把写作变成一个愉快的探险,而不是一个严苛的考试。

最重要的是,把注意力从“写得烂”这件事情本身,转移到“写”这个动作上。关注那个文字从无到有的过程,关注你思考和表达的过程。当你沉浸在“写”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时,那个静态的评判声音,它的影响力就会减弱。

也许,那个声音永远不会完全消失,它可能是伴随你创作生涯的“背景音”。但你可以学会不去让它主导你的情绪,不去让它决定你的行动。就像海浪一样,它会拍打海岸,但海岸依然在那里。你也可以是那个海岸,承受住那些声音,然后继续前行。

累了,就休息一下。不是停止,而是换个方式。读一些让你产生共鸣的文章,看看别人是如何处理自己不完美的作品的,或者只是去做一些能让你放松的事情。等精力恢复了,再回到你的文字旁。

记住,你写作,是因为你想表达,是因为你有东西想说。那个“烂”的声音,或许只是提醒你,还有提升的空间,但它不能定义你的全部。你的每一次尝试,都在积累着你自己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谈恋爱的时候,你脑海中始终有个声音对你说:你和她没戏的,你这么穷,她看不上你的,你还是先去写小说写出名再说吧。

写小说的时候,你意识深处有个声音响起:你写得有点烂哦,没用的,别写了,去打一把LOL吧,放松一下,你看你在这儿坐着,白费时间。

打LOL的时候,你忍不住这样想:投了吧,这把没得翻的,这游戏不好玩,还不如去刷微博。

刷微博的时候,有个声音对你说:你这样浪费时间,难道不觉得可耻么?为什么不做点有意义的事?比如……睡觉?

躺在床上,有个声音对你说:怎么了?你这辈子就这样了吗?一事无成,得过且过,想要的永远得不到……

愤而爬起身,你环顾四周,却想到一个问题:

那我干嘛呢?

你干嘛呢?

女朋友交不到,小说也写不好,打个破游戏都输,你能干嘛呢?

你的问题就是,你心太高了。

一部小说,如果不写下第一个字,永远都写不完。

就算这个字很丑、很搞笑、很不知所谓,你也要硬着头皮把这个字写下去。

我写得烂,烂又怎么了?

烂我不可以改吗?

烂我就不配写小说吗?

想做好一件事, 就得有顶着骂声前进的心理准备,连句骂都当不起,你写什么小说?连挨骂的决心都没有,你干啥事能干成?

你写小说的时候,有个声音对你说:你写得有点烂哦。

你回它一句:去你妈的罢。

谢邀。

user avatar

【谢邀】

轻松点少年(少女),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吧。

1.你觉得写作的时候(写完的时候)你的快乐比痛苦要多吗?

是的->请直接拉到底

不是->转2

2.既然这么痛苦,我还一定要坚持下去吗?

是的->转3

不是->请直接拉到底

3.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是给别人看的吗?

是的->转4

不是->转5

4.所以我是为了出名赚钱吗?

是的->转6

不是->转7

5.所以你有自虐倾向吗?

是的->转8

不是->转2

6.那你没得选,加油写吧。多学多看多思考,多问多改多写作。嗯。大浪淘沙,写作是“才,气,学,习”四个共同作用的结果,才占大部分作用(天赋),其他的多学就是了。祝你好运。

7.所以你想让别人觉得“这孩子果然喜欢写作。”吗?

是的->转9

不是->转10

8.恭喜你是个和我一样的抖M,正视这个问题以后你可以直接拉到底了。

9.就算全世界都知道你喜欢写作又咋样?何况也不可能全世界都知道。自己的爱好,自己确信就好,不非得别人承认。我三姑的六姨的侄女的丈夫的堂弟不承认我喜欢读书我就不喜欢读书了吗?别听那些人扯,喜欢就是喜欢。我四婶儿三叔的小妹的表弟的媳妇说我喜欢学习我就真喜欢了吗?我还是讨厌学习。别自欺欺人讨厌就是讨厌。

10.那你到底想干嘛?你个抖M,直接拉到底吧。

==========================底:【那你还烦个毛线?】===========================

既然你快乐比痛苦更多,那就愉快的写作吧。苦恼也是写,愉悦也是写,你苦恼也不会让你灵感起飞,高兴也不会让灵感飞走。为啥不高兴。如果你在做你喜欢的事情,还不是为了生计,而且结果也满意。这几乎是我能看到的最好结果了。我睡眠一直比别人少,也多梦,也经常头疼,可我还是喜欢写东西。任何好事都要付出相应代价,想写好,又不想出力,这种道理是没有的。

==============================补充一下我是怎么写的==========================

有任务需要交稿就不提了,有限的时间尽量完善作品。自己写着玩儿的,偶有瑕疵也懒得改了。改来改去还是发现不尽如人意,不如从新开篇写个新的,毕竟写作水平随着时间渐渐上涨,境遇变了心境也会渐渐改变,看之前的作品难免总想改。写累了玩玩游戏,看看动漫综艺电影找找灵感,做点自己喜欢吃的,放松一下。(注意:不要经常看写作类的鸡汤文,真有那么多“天才”,那天才满地跑了。正视自己不是天才大醇小疵的就别太往心里去了)

祝好。

【我是还有别的问题先戳后面链接再邀请的分割线

无需提问,也能回答 - 知乎专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写东西的时候,心里总有个小人儿在嘀咕:“写得不太行啊,这句子好生硬,那段话没头没尾的。” 听到它的话,感觉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就累得不行,写不动了。其实,这声音我太熟悉了。它就像你家门口那棵老槐树,年年春夏都长得挺好,但总有人在下面摆摊卖东西,时不时发出点噪音,让你觉得这树也挡了别人的财路,长得.............
  • 回答
    我意识上传时被百度限速了。这句没头没尾的话,直到我开始在数字泥沼中挣扎求生才显得尤为刺耳,像一个被篡ched的诅咒,在我意识的深处回荡。故事的开端,我本该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陆铭,一位在生命晚年依旧痴迷于将意识从脆弱的肉体中剥离、上传至数字永生的科学家。长达数十年的研究,无数次的失败,终于.............
  • 回答
    写作,对我而言,是唤醒沉睡的思绪,是梳理纷乱的情感,是点燃思想的火花,更是与世界对话的桥梁。它不是单纯的文字堆砌,而是一个自我探索、自我表达,乃至自我实现的过程。写作的意义,如同晨曦驱散夜色,照亮了我内心的疆域。首先,写作是一种思考的催化剂。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就像是河底的卵石,浑浊不清,不成形状。.............
  • 回答
    写作时在脑中构造画面,就像一位画家在画布上施展魔法,只不过我们手中的画笔是文字,画布是读者的想象。这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一种有意识的、精密的“意识建造术”。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尽可能细致地与你一同探寻这个过程,努力让它充满人间烟火气,而非冰冷的代码生成。一、 锚定核心感受与情绪:画面的灵魂所在在落笔.............
  • 回答
    在英文论文中进行公式推导的写作,需要清晰、严谨且有条理地展示你的思路和计算过程。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直接体现了你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写作指南,旨在帮助你写出清晰、引人入胜且完全摆脱AI痕迹的公式推导部分。 Mastering the Art of Deriving Equat.............
  • 回答
    写作时,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被那些触动我们的作品所吸引,然后,一股强烈的模仿冲动便会在心底滋长。这就像是在一片肥沃的土壤里,偶然撒下了一颗金色的种子,你渴望它能长出同样璀璨的果实。然而,过度地模仿,就像是只专注于复制那颗种子,而忘记了它赖以生长的土壤本身,结果往往是生搬硬套,缺乏生命力,也埋没了自己独.............
  • 回答
    有时候,脑子里那些跳脱的、自带BGM的“逗比想法”就像一群饿极了的麻雀,扑腾着翅膀想冲出牢笼,把你的严肃创作计划搅得天翻地覆。想在写作时把它们按捺住,不是让你变成一个枯燥乏味的机器,而是让你能更好地控制你的文字,让它们准确地传达你想表达的意思,而不是被一时的灵光乍现带偏。这事儿得分步来,而且得有点策.............
  • 回答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当你脑海中涌现一个故事、一段情感,你迫不及待地想把它倾注到文字里,让它们活起来。那种冲动,那种想要与人分享内心的渴望,简直就像一股暖流在指尖跳跃。这时候,你觉得写作就是一件极其感性的事,是心灵最直接的表达。然而,当你兴致勃勃地打开电脑,准备挥洒自如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却是网.............
  • 回答
    刘慈欣在电厂工作的那些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在八小时工作之余,或者说是在八小时工作之内,挤出了时间来写东西”。这个说法,很多人听了,可能会立刻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穿着工装的男人,在机器轰鸣的厂房里,偷偷摸摸地拿出笔记本,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生怕被领导发现,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又兴奋的表情。但真实.............
  • 回答
    你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关于“骰子”这个词的书写和读音。确实,很多人写“骰子”,但读起来却常常变成“shǎizi”。这里面藏着一些语言演变和习惯的秘密,咱们不妨一点点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承认,“骰子”这个字的写法,本身就有点“费劲”。 “骰”字,你看它上面一个“石”,下面一个“骰”。“石”字很容.............
  • 回答
    法官在写判决书时,确实存在“文风”一说,而且这种文风是个人风格与职业要求的交织体现。与一般文学创作不同,判决书的文风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必须严谨、客观、逻辑清晰,以说理为核心。但即使在这些框架内,不同法官的语言习惯、侧重点、甚至是遣词造句的细微之处,都会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判决书文.............
  • 回答
    写信时,除了“展信佳”,还有很多其他开场白,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想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这些词语就像是信件的“敲门砖”,在不经意间就能传递出写信人的心意。下面我就来一一细说,希望能给你一些灵感:一、温和亲切,拉近距离的开场白: “见信如面”: 这个词语充满了温度,仿佛写信人就坐在你面前,用亲切的语.............
  • 回答
    对于小学二年级数学老师要求学生写“÷”符号时,必须“横线尺子比着写、两个点特别圆”,这是否“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老师的出发点可能是什么?1. 培养规范的书写习惯: 整齐划一的美观性: 老师可能希望学生写出的符号整齐、美观,方便卷面检查,也给整体作业留下一个好.............
  • 回答
    在小说创作中,"但是""可是""然而"等转折连词确实具有很强的表达功能,但过度使用会导致语言重复、节奏单调,甚至削弱文本的文学性。以下是系统性的改进建议,结合文学技巧和语言学原理进行分析: 一、理解转折连词的语义功能这些词的核心功能是:1. 逻辑转折:A事件与B事件形成对立关系(如:他本想去旅行,但.............
  • 回答
    写作业时听音乐,这是一个困扰许多学生甚至成年人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好”或“不好”,而是 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音乐类型、个人特质、作业性质以及听音乐的目的。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一、 音乐的潜在好处:为什么人们喜欢边听音乐边写作业?1. 提升情绪与减轻压力: 作业往往.............
  • 回答
    写小说时,反派的目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故事的深度、角色的塑造以及读者的共鸣。一个陈词滥调的反派,动机往往是贪婪、权力、复仇或者纯粹的邪恶,这些都太容易被模仿,也容易让读者产生疲劳感。要写出不落俗套的反派目的,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性,赋予他们更贴近现实,甚至更令人费解的动机。首先.............
  • 回答
    在撰写武侠小说时,对地理路线和行程的考量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背景板,更是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氛围、增加真实感的关键要素。一旦在这方面出现疏漏,很容易让读者出戏,觉得你的世界虚假而单薄。那么,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我们该如何细致地解决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武侠小说中的“地理”并非现代意义上.............
  • 回答
    论文写作中,二次引用(或称间接引用、二手引用)是指你引用了某位作者的观点,而这位作者的观点是你从另一位作者的作品中了解到的,而非直接阅读原文。这种情况在研究中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年代久远、难以找到原始文献,或者被广泛引用的经典观点时。正确标注二次引用,既是对原作者和间接引文作者的尊重,也是学术.............
  • 回答
    在小说创作中,矛盾冲突是吸引读者、推动情节发展的灵魂。没有冲突,故事便如同一潭死水,乏味无趣。那么,该如何精心构建这股暗流涌动的力量呢?让我们一层层剥开它的肌理,深入探究。一、 核心:人物与障碍的较量一切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人物想要达成某个目标,却遭遇了阻碍。这个目标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 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说实话,作为作者,心里会有点打鼓,甚至会感到一丝恐慌。毕竟,小说如果架空了,那是随心所欲的创作;但一旦要贴合真实历史,那就像是站在一块精心绘制但你又不太熟悉的地图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走错路,让读者觉得你是在胡编乱造,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不过,也别太灰心丧气。虽然我对那段历史不够了解,但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