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论调「无神论者最可怕」?

回答
论调“无神论者最可怕”是一种非常极端且带有偏见的观点,它往往基于对无神论的误解、恐惧以及对特定宗教信仰的维护。要详细地看待这一论调,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论调的来源与心理基础

1. 宗教视角下的“可怕”:
道德真空论: 许多宗教认为,道德的最终来源是神。如果一个人不信神,他们就没有了至高无上的道德律令,其行为可能会脱离宗教的约束,变得“无所顾忌”。这种担忧认为,无神论者缺乏对神明惩罚的畏惧,因此更容易做出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
灵魂救赎的缺失: 宗教通常提供关于死后世界、灵魂救赎或审判的叙事。无神论者不相信这些,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没有对永恒惩罚的恐惧,或者对来世的希望。从某些宗教角度看,这可能被视为一种“失落”或“罪孽深重”的状态,因此“可怕”。
对“真理”的排斥: 宗教信仰往往将自身视为绝对真理。无神论者拒绝接受这一“真理”,被视为对神圣启示的否定,是对宇宙终极意义的抗拒。这种抗拒本身在信徒眼中就可能被视为一种“危险”的姿态。
历史上的对立与迫害: 在历史上,宗教与世俗权力、科学思想之间存在着漫长的斗争和冲突。无神论作为一种挑战宗教权威的思潮,曾遭受过压迫。这种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可能使得一些人对无神论天然地产生警惕和敌意。

2. 心理学上的恐惧与偏见:
“未知”的恐惧: 对于不熟悉无神论思想的人来说,它是一种“未知”。人类天生对未知事物带有一定的恐惧感,这种恐惧很容易被放大和扭曲。
“群体认同”的威胁: 宗教信仰常常是社群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神论者的存在,挑战了这种以宗教为基础的群体结构和价值观,可能引起群体内部的焦虑和不安。
“妖魔化”的倾向: 在某些文化或群体中,存在将与自身信仰不符的群体“妖魔化”的倾向,以巩固自身群体的纯洁性和优越感。将无神论者描述为“可怕”,是这种妖魔化策略的一部分。
自身不安全感的投射: 一些信徒可能自身也存在对道德的担忧或对生命意义的困惑。他们可能会将这种不安全感投射到无神论者身上,认为如果他们失去了信仰,也会变得同样“可怕”。

二、 对论调的驳斥与理性分析

1. 道德的普适性与独立性:
世俗伦理: 大多数现代社会都建立在世俗伦理的基础上,这些伦理不依赖于宗教教义,而是基于理性、同情心、社会契约、法律法规、人权等概念。无神论者同样能够理解和遵循这些普遍的道德原则。
同情心与共情: 人类的同情心和共情能力是根植于生物本能和社会演化过程的,并非宗教独有。无神论者同样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并愿意伸出援手。
个人良知与理性判断: 无神论者依靠个人的良知、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来指导行为。他们会权衡行为的后果,考虑对他人的影响,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观。
经验证据: 现实世界中有无数的无神论者,他们过着道德、善良、对社会有贡献的生活。反之,历史上和现实中也存在着许多打着宗教旗号却做出可怕事情的例子。因此,将“可怕”与“无神论”直接挂钩,缺乏事实依据。

2. 恐惧与动机的来源:
“可怕”的定义模糊: “可怕”是一个主观且模糊的词。它可以指代暴力、自私、欺骗、冷漠等等。然而,这些特质并非无神论者所独有。任何拥有这些特质的人,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都会被认为是可怕的。
行为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的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个人性格、成长环境、教育经历、社会文化、经济状况,以及个人选择等。将人的行为简单归咎于是否有神论信仰,是一种过度简化。
宗教信仰的“双刃剑”效应: 宗教信仰可以提供强大的道德约束和精神慰藉,但也可能被滥用,导致狂热、极端主义、排斥异己甚至暴力。某些宗教教义中的严酷惩罚或绝对命令,也可能成为某些行为的驱动力。

3. 科学与理性的价值:
对知识的追求: 无神论者通常更倾向于接受科学和理性作为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他们更愿意相信通过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来理解宇宙和人生。这种对知识的开放态度,本身就不是可怕的。
避免盲从: 摆脱了宗教教条的束缚,无神论者可能更不容易陷入盲从,也更能批判性地审视各种观点和权力。

三、 论调的危害性

1. 制造分裂与敌意: 这种论调制造了宗教信徒与无神论者之间的对立和不信任,破坏了社会和谐。
2. 污名化与歧视: 将无神论者贴上“可怕”的标签,是对他们个人和群体的一种污名化和歧视,可能导致社会排斥和不公正待遇。
3. 阻碍理性对话: 当一方将另一方视为“可怕”时,理性、尊重的对话就变得几乎不可能。这不利于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4. 误导公众认知: 这种论调传播了对无神论的错误认识,加剧了社会上不必要的恐慌和偏见。

四、 总结

将“无神论者最可怕”的论调视为一种基于恐惧、误解和偏见的片面观点,缺乏事实和逻辑上的依据。

道德并非宗教的专利。 无神论者同样拥有道德感和良知,并能在世俗伦理的框架下做出有道德的行为。
可怕的行为源于多种因素,而非信仰与否。 任何信仰体系中都可能存在极端和有害的个体或行为,但不能因此将整个信仰群体贴上标签。
理性、科学和同情心是人类共有的宝贵品质, 与是否信仰神明无关。

看待这一论调,应该持批判性思维,认识到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机制和文化偏见,并强调人与人之间应基于个体行为和品德而非其宗教信仰进行评判和交往。社会应当倡导包容、理解和理性对话,而不是制造不必要的对立和恐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应该举手示意,礼貌回复英语老师:

亲爱的英语老师,

您应该庆幸自己是在无神论国家,才有机会这样说话。

如果您在穆斯林国家说‘穆斯林最可怕’,您就身首异处了;

如果您在印度教徒的国家说‘印度教徒最可怕’,您不死也残了;

如果您在基督徒背景的国家说,‘基督徒最可怕’,你至少也被革除教职了;

现在您知道谁最可怕了吗?

当我们抬出上帝来保障道德品质时,我们的良知就被荒废了。我们的良知荒废了,上帝也就成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工具了。如果某人良知不可靠,他信了上帝,他的道德品质会变得更差。

这就是为什么天主教神职人员会有大量娈童丑闻,佛教和基督教都有不少贪污和强奸信徒的丑闻。

如果神多代表道德品质高,印度应该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亲爱的英语老师,抬出上帝并不能改善现状,只能麻痹我们的神经。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对社会不满,不能寄托于上帝,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user avatar

无神论者没有把人架在十字架上烧死过

无神论者没有诅咒别人下地狱或各种乱七八糟狱过

无神论者没有把教徒埋起来用石头砸死过

无神论者没有立志要杀光有神论者过

无神论者没有要杀了自己的儿子用来证明对神的忠诚过

无神论者没有把人皮剥下来做成各种画作过

无神论者没有把人的头骨或其他各种骨骼做成法器、乐器过

无神论者没有因为别的国家有其他信仰就开大军去把别的国家灭掉过

无神论者没有坐船到一个新地方后下船第一件事就是屠杀当地信教的人过(新教徒屠杀印第安人)

无神论者没有直接屠杀掉1/4国家的教徒过(法国天主教基督徒疯狂屠杀新教基督徒)

无神论者没有贩卖信教者去当男妓过(“十字童子军”战士被基督徒们贩卖到埃及为奴隶和童男妓)

无神论者没有霸占一国并且自称永远绝对正确过(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颁布《教皇赦令》)

无神论者没有把人类从非洲贩运到另一个国家当奴隶过

无神论者没有烧死圣女贞德过(宗教裁判所在烧死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时,还特地把贞德的生殖器展现给围观的群众,因为教会认为,女巫的生殖器必须暴露才能彻底消灭。)

无神论者没有列出所谓“宗教禁止书籍”把清单上的书籍全部销毁,并且审判持有这些书籍的人过(1543年,还成立了教廷书目部,专门负责审查书刊,并对违反天主教教义的书拟定书单,作为罗马教廷的禁书)

无神论者没有和墨索里尼眉来眼去过(1929年,墨索里尼同梵蒂冈签署《拉特朗条约》,教皇庇护十一世称赞墨索里尼是“上帝赐给我们的人”)

无神论者没有祈求让所谓“上帝”保佑希特勒第三帝国过(梵蒂冈对被承认为一个十足的伙伴感恩不尽,祈求上帝保佑第三帝国(注:指希特勒政权)。更实际的是,他令德国所有主教向国社党(注:指纳粹)政府表忠。新的誓词是以含义深刻的话结尾的:“在尽本人之神职时,在为德意志帝国的福利而静默时,本人将尽力避免危及帝国的行为。”(引自《希特勒》,[美]约翰-托兰著,郭伟强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1月第一版,第367页))

无神论者没有在希特勒进行血统净化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不过教廷本来就和希特勒墨索里尼一伙的,可以理解(1939年后,梵蒂冈教皇换成了庇护十二世(1939~1958在位),纳粹大屠杀的行为大多都是在庇护十二世在位期间发生的。庇护十二世对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暴行,采取的正是“静默”的行为。因为,在天主教会历史上,有过多次屠杀犹太人的行为,其中有些就是教皇直接领导的“宗教裁判所”干的。)

无神论者没有帮助纳粹洗钱过(20世纪90年代,欧洲有关调查机构还确认,梵蒂冈银行曾经帮助纳粹大量洗钱。)

无神论者没有承认“伪满洲国”的合理性过(1938年,“伪满洲国”向梵蒂冈派出访问“大使”,庇护十二世当时任梵蒂冈国的国务卿,一路陪同)

无神论者没有和二战期间而且正在二战时期三个法西斯国家都建交过(意大利,德国,日本)

无神论者没有支援法西斯事业过

无神论者没有屠杀耶路撒冷的“异教徒”过

无神论者没有因为“宗教改革”屠杀万人过

这些都是有史实记载的,而且这只是人类宗教史上的一小部分,在我看来那些宗教人士才是真正的恐怖。

user avatar

我是一个超能力者,一天我在街上闲逛的时候,因为超能力,发现路边有个蚁巢,里面的蚂蚁似乎观察到了我,并且把我当成神来崇拜

它们宣称我是这个世界上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神明。我瞧了瞧周围,街上人来人往,大概蚂蚁们看不到其他人类吧。

它们颁布了许多“信条”,什么信我者上蚂蚁天堂,不信我者下蚂蚁地狱之类的,我想了想,我都不知道我死后上哪,它们倒是已经安排上了。

它们给我塑造了神像,那是一座金光闪闪的大蚂蚁像,还有很多“神使”像,银光闪闪并且长着翅膀的小蚂蚁像。虽然看起来很有B格,但是我扫了一眼自己,有手有脚四肢健全,妥妥的灵长类脊椎动物,和那些昆虫纲节肢动物神像怎么都对应不起来。

最后它们甚至著书立说,编纂经典,宣称某位蚂蚁是我的亲儿子,是我派它到蚁巢行走地面拯救它们的。???够了!我可不想和蚂蚁攀什么亲戚。

于是我解开裤链朝蚁巢撒了一泡尿,把蚁巢淹了个七七八八,顿时蚂蚁们的哭喊声钻到我的耳朵里:“诺亚大洪水!”“索多玛的天罚!”“都是你们这帮异教徒和无神论者,神发怒了,末日审判来了!”

我面无表情地提起裤子回到街上,立刻看到一个传教士正在卖力干活。

不由得啐了一口,还不如那些蚂蚁呢,蚂蚁们至少亲眼见过我这尊大神了,他们的神又在哪条街上准备脱裤子放水呢?


居然千赞了!我还是不取匿了,苟命要紧(~ ̄▽ ̄)~

user avatar

无神论者之可怕,在于他们总在宗教信徒们吹牛的时候出来用手掌亲吻信徒的脸部。我作为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今天就来亲自践行这一“可怕”。

题主在问题描述中引用了一段话:“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并标注为恩格斯所说(截图留存)。

我就很好奇了:恩格斯啥时候说过这话?因为恩格斯的著作也不多,也就《共产党宣言》《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十来本。虽然我没有全部读过,但感觉除了《自然辩证法》外,其他著作的主题都不适合讨论这个话题啊。于是我又百度了一下,发现网上很多引用注明的出处果然就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作为科学哲学的必修原著,我读过啊,但我对这句话一点印象都没有,于是我又下载了《自然辩证法》的中文版,1984年人民出版社的版本,于光远等译编。在这个版本我还真没有找到这句话,但我留了个心:因为是于光远等“译编”而非仅“译”,这个“编”就有可能把内容编掉了。

所以我又找到了一个英文版本(德文和俄文版本我也找到了,但我看不懂,当年二外学的是法语)。在英文版本中找到了出处,出自恩格斯手稿《Dialectics》的第二部分Dialectical Logic and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On the "Limits of Knowledge"。顺便提一下,整个英文版本中只有这一处提到Buddhism、Buddhist或Buddha,没有任何其它地方跟佛教相关。英文文本我贴出来。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 This Hegelian distinction, according to which only dialectical thinking is reasonable, has a definite meaning. We have in common with animals all activity of the understanding: induction, deduction, and hence also abstraction (Dido’s,[169] generic concepts: quadrupeds and bipeds), analysis of unknown objects (even the cracking of a nut is a beginning of analysis), synthesis (in animal tricks), and, as the union of both, experiment (in the case of new obstacles and unfamiliar situations). In their nature all these modes of procedure – hence all means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that ordinary logic recognises – are absolutely the same in men and higher animals. They differ only in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 in each cas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method are the same and lead to the same results in man and animals, so long as both operate or make shift, merely with these elementary methods.
On the other hand, dialectical thought – precisely because it presupposes investigations of the nature, of concepts themselves – is only possible for man, and for him only at a comparatively high stage of development (Buddhists and Greeks), and it attains its full development much later still through modern philosophy – and yet we have the colossal results already among the Greeks which by far anticipate investigation!

顺手翻译了一下(DeepL加人工审读)。

理解和理性。这种黑格尔式的区分,据此,只有辩证思维才是合理的,有明确的意义。我们与动物有共同的理解活动:归纳、演绎,因而也有抽象(迪多的,[169]通用概念:四足动物和两足动物),对未知对象的分析(甚至敲碎一个坚果也是分析的开始),综合(在动物的技巧中),以及作为两者的结合,实验(在新障碍和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其性质而言,所有这些程序模式--因此,普通逻辑所承认的所有科学调查手段--在人和高等动物中是绝对相同的。方法的基本特征在人和动物身上是相同的,并导致相同的结果,只要两者都只是用这些基本方法进行操作或转变。
另一方面,辩证法思想--正是因为它预设了对性质和概念本身的调查--只对人有可能,而且只在相对较高的发展阶段(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有可能,而且它通过现代哲学达到全面发展的时间要晚得多--然而我们在希腊人中已经有了巨大的成果,这些成果远远超过了调查的范围。

看看这段文字,被佛教徒歪曲解释成了什么。明明是“相对较高的发展阶段”,变成“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恩格斯给出的是一种历史性的比较和评价,在历史上,在佛教创立和古希腊人的时代,这算相对高级,但和全面发展的现代哲学相比,算个啥?

我仔细找了一下到底佛教徒歪曲的这句话来自于哪里,找来找去发现一本《名人与佛教》,主编拥有一个僧侣的典型名字“慧禅”。请问一下这位佛教徒,“不打诳语”戒律忘哪里去了?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其它吹捧佛教的名人名言,除了恩格斯以外,还有爱因斯坦等等,全都没有注明出处,可想而知可信度如何了。

无神论者没什么可怕的。关于“可怕”,送给题主一句真正的名人名言,祝你未来破除迷障。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毛泽东

user avatar

无神论何止是可怕。

有神论者无论做了什么坏事,有任何自己讲不明白的东西,都有个什么神给他背锅。

也难怪黑格尔说上帝是个大阴沟。

无神论者多可怕,做了什么坏事都要自己负责,有什么不明白的都要靠自己弄明白。

这样逼自己的人,真是太可怕了。

user avatar

搞不懂这些人怎么想的。

我们又不迫害异教徒;

我们又不烧死异端;

我们又不以无神论之名夺走他们的金钱土地老婆孩子;

我们不会用自己的饮食传统去要挟别人;

我们不会大言不惭地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们不信无神论不得好死”。

我们甚至说不出“有神论者最可怕”这种没教养的话来。

所以,他们这么恐惧,到底在怕我们什么呢?

user avatar

知道怕就对了,别老跟我传教。这里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宗教场所以外的地点传教违法!

user avatar

苏联的巴赫慕托娃写过一首歌,叫《战斗仍将继续》,有句歌词翻译过来是“上帝不会发善心,正义岂靠人怜悯。”

user avatar

有神论者:我能让你立刻遭天谴

user avatar

站在英国人或者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人这个角度,无神论者确实很可怕。

全面的说法是:中国的无神论者不可怕,国外的无神论者很可怕。

根源在于世界各国的社会治理模式,其实看这次新冠疫情就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国家都特么是散装的。政府执行不力,无法履行保护民众的责任。

在这个背景下,自然就无法从政治角度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问题在于,社会肯定需要这样一个共识,一个把全社会凝聚起来的东西,那么对他们而言,除了宗教还有更合适的么?

中国是用政治治理能力和文化历史形成社会凝聚力和共识,构建社会基础和道德价值体系,而国外在构建社会基础时,大量掺杂了宗教因素,这就导致各自不同的道路。事实上,当历史上的中国政府治理能力出现问题时的时候,宗教势力都会崛起,如黄巾军、白莲教、太平天国什么的。

所以对于外国的某些群体而言,一个无神论者,从某种意义上等于不承认社会共识,不遵守社会道德约束......

为什么经常有老外说中国人没信仰,所以道德低下云云,根源就在这里。

user avatar

何止可怕,简直是噩梦,

对于某些高高在上的人来说。


这批无神论者推翻了一个政党,给穷人分了地,让地主们天堂落入地狱,让资本家彻夜难眠

这个无神论者带领另一批无神论者推翻了一个正府,枪毙了沙皇一家,让一群泥腿子成了国家的主人

这个无神论者让整个西方世界的政治家,资本家都恨之入骨,他更是发动过死亡几十万人的大清洗,而他去世后,这个国家成为了唯二的,让很多人夜不能寐的超级大国


这两位更是重量级,给上面这些人,以及背后更多的人提供了理论依据,认为宗教是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工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由此可见,无神论者何止是可怕,对某些人来说这些人简直是比fxs还恐怖的恶魔,他们非常清楚,当这些人领导着人民的时候的力量有多么毁天灭地

user avatar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我让人这么害怕吗?


如果说得准确一点,我是一个极端唯物主义者。

如果我让你害怕了,好像我就有了成就感。

因为我鄙视所有的宗教和靠神秘感来忽悠和奴役人们的理论。

一般这类理论都会说什么『敬畏』来提高自己的逼格,让我敬可以……

“畏”?

我凭什么怕你!


对未知事物要“敬畏”,我如果不“敬畏”,就会遭天打雷劈?

这时候我就要问了:

天打雷劈是物理攻击还是化学攻击?


好像这么看来,无神论者确实让有神论者有些害怕。

因为他的那套说辞对无神论者的约束=0

user avatar

我记得曾仕强曾经说过:

《易经》提示我们,道德是人类最高的信仰,我们有信仰危机,你想到信仰,就想到宗教,宗教的层级很低,如果宗教能够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那早就解决了,两千多年,到今天一无所成,整个西方的历史都是宗教,到今天没有结果。我们没有办法证明他对,也没有办法证明它错。人类有了宗教以后,永远不得安宁。第二句话更可怜,人类有了宗教以后,我们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你有什么办法我问你?你不禁还好一禁它更多,它信的人更多。宗教自由邪教就林立,因为正教一定搞不过邪教,你看正教那个和尚要念经的时候他不敢东张西望,邪教他就这样,“嘿,感觉还不错~” 你看,你那个木鱼白敲了嘛。那邪教绝对是比正教厉害,你法律有什么办法我问你?

所有的宗教最后是同的,我劝说所有人,你可以读圣经做基督徒,不可以做基督教徒;可以读佛经做佛徒,不要做佛教徒,经文不可怕,教文可怕,老子是非常反对道教的,教是很可怕的,教一定有教律的,孔子说无可无不可,就是看这个话的意思,孔子很早就讲一切看着办。现在的中国人,同化力已经比以前差得太多了,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经都搞不清楚,怎么化别人?宗教这个东西我不反对,但那是低层次的,你可以多读佛经,但是不要进入里面。

.

现在的宗教不过就是一门生意,你看教皇都可以同意:主教由党委讨论决定。

李总也说过: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无神论者就是断人财路,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还不可怕吗?

user avatar

题目给的信息太少,我们不知道“可怕”的语境。也就不知道这个词用在这里是恐惧还是敬畏,那么我只能自己去想象,可以想象的场景却是完全相反的:

场景一、

一个无神论者说:"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听到这几句话后,亲爱的英语老师因为害怕发抖一天。

她/他觉得无神论者总想让别人恐惧,不友善,不敬畏鬼神。

于是她/他跑到课堂上对你们说了这句话。

场景二、

一个无神论者说:"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听到这几句话后,亲爱的英语老师因为激动发抖一天。

她/他脑子里开始播放“民宣部”视频,中国百年贫弱屈辱、甲午战败的画面过后,国共两军浴血抗敌,志愿军越过三八线,随后航母和歼20跑了出来,高铁、黔南大射电等各种大型基建高速闪现,孩子们在鲜花和白鸽的海洋中飞奔,老师代表基督教与少林寺、武当山、清真寺一同举办运动会并学习最新深化改革文件精神,宗教界人士纷纷热烈发言,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于是她/他跑到课堂上对你们说了这句话。(饱含热泪)

场景三、

她/他去现场传教:信天主!

对方脾气暴躁:天主你个仙人板板哟!

于是她/他跑到课堂上对你们说了这句话。

场景四、

她/他去现场传教:信天主!

对方脾气暴躁:阿拉胡阿克巴!

于是她/他觉得无神论也算不上可怕,你们也获得了新的英语老师。

user avatar

那要看是在谁的眼中了…

@伍亦勤 引用一下他的一个回答

无神论者的可怕之处在于,

他们让靠信徒谋生的神职人员丢掉了饭碗;
他们让以神权为根基的政权失去了合法性;
他们让以宗教为人生捷径的人失去了希望;
他们让以信仰为身份认同的人被打回原形;

太可怕了,

“你们曾经利用过无知、迷信和疯狂的时代,来剥夺我们的地产,把我们践踏在你们脚下,用苦命人的脂膏把自己养得肥头胖耳。现在你们发抖吧,理性的日子来到了!” ——伏尔泰

如果赞同本回答的内容,请给原回答也点个赞吧,毕竟我只是转述。

user avatar

老师,我上一次见到一个英语俚语,说是

"Adult With Imaginary Friends Are Stupid."

老师,这句话不太懂,您给我讲讲吧。


想反杀这种土生教徒还不简单,我打赌丫没完整看过经书(

user avatar

既然是英文老师,那就按照耶教逻辑合理推断一下。

已知:

1、上帝是万能的。

2、人吃了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从此就有了自由意志。也就是有了原罪

可知:

1、无神论者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之一。

2、有自由意志证明圣经中所谓的原罪存在。

得出;

无神论者的存在证明上帝存在,认为无神论者最可怕的人信的不是上帝。


证明完毕。

user avatar

无神论者不一定可怕,佛教某种程度是无神论,佛教徒不算可怕。新时代运动某种程度也是无神论,也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信奉弱肉强食,损人利己,对他人福祉毫不在意,哪怕死后洪水滔天的人。

一个人如果懂得爱人如己,对身边的人像对自己一些爱惜,那么这个人无论是否是无神论者,都是不可怕的。但是坦白来说,一个无神论者想达到这一步并不容易。毕竟这个世界大多数人,对此并不关心。

而宗教徒呢?比如说基督徒,穆斯林,犹太教徒,每周都要上礼拜,每周都要听教士不厌其烦的说教这些道理,相对大多数普通无神论者来说,对这方面的认知要好很多,这三大教都强调教内平等,互为兄弟手足这个概念。

还有一个误解就是中国大多数人是无神论者,这是不准确的,中国大多数人是泛神论、不可知论还有传统宗教信仰者,真正的无神论者还是少数,换句话说,中国大多数人都没有仔细思考过这类问题,对宗教信仰一般是漠不关心的态度。

不否认无神论者中有至善的人,宗教信徒中也有至恶的人,但是比例上差别就大了。

如果一个人相信生命只是偶然的,人死如灯灭,活着就要及时行乐,死后一了百了,不相信因果报应,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任何规则可言,那么这样的人更容易突破社会道德的底线。

稻盛和夫说过,人生的目的,是死的时候比活的时候,更进步那么一点,请问他是无神论者吗?

他多少有点佛教和禅宗思想。

宗教不等同于封建愚昧,宗教是教化大众的工具。

无神论也不是宇宙真理,无神论只是众多信仰中的一种。

我个人小时候也是非常喜欢科学,但是世界的道理一概不懂,父母很忙,教授的也不多,老师学校除了数理化,教授的也非常有限。直到我接触到宗教之后,宗教带给我的是一整套道德和行为准则,一个相对合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我有一种从梦中醒来的感觉,我第一次开始有了自己的一套指针,可以分辨这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情。让我开始知道如何正确的与人相处,要向什么方法努力。

利大于弊。

没有信仰之前,我回头看看自己就是一个混球。只是跟随自己的血性和情绪支配行事,混混僵僵。有了信仰之后,我琢磨出一个道理: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爱人如己,爱身边的每个人,在每件最微小的事情上。

信仰,让我有了研究世界本质的兴趣和热情,直到有一天我明白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其实都是你自己,这个世界根本别无他人。耶稣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这个比喻就是这个道理,我们,都是一体的,从来也没有分开过。

当我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对身边的人更加有耐心了。我会努力的去尝试理解身边的人,尝试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去。

基督教、佛教、新时代运动……其实这些新老宗教将的道理都差不多,都是教化大众,让大众在万物一体的宗旨下,和睦相处。只是有些凡夫俗子对宗教的理解片面极端化,也诞生了很多宗教极端分子。当并不代表宗教就是一无是处。

耶稣说,当我的道传遍地极的时候,天国就降临了。可不是吗!如果人人都明白了万物一体,人人即我,我即人人的道理,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人间的天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论调“无神论者最可怕”是一种非常极端且带有偏见的观点,它往往基于对无神论的误解、恐惧以及对特定宗教信仰的维护。要详细地看待这一论调,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论调的来源与心理基础1. 宗教视角下的“可怕”: 道德真空论: 许多宗教认为,道德的最终来源是神。如果一个人不信神,他们.............
  • 回答
    “所谓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这个论调非常具有颠覆性,它挑战了社会普遍推崇的价值观念。要理解并评价这个论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这个论调的背后逻辑和出发点。 对“稳定”的定义: 这个论调中的“稳定”通常指的是一种相对静态、可预测、低风险的生活状态。这可能意味着一份.............
  • 回答
    “民国教育落后故其时所谓大师无甚水准”?这论调,说起来倒是挺顺嘴,像是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一针见血地戳破了“大师”的光环。但仔细琢磨琢磨,这背后却藏着不少似是而非,甚至是偷换概念的逻辑,真要掰开了揉碎了看,就能发现其中的许多站不住脚之处。首先,我们得弄明白“落后”和“水准”到底是什么意思。“民国教育.............
  • 回答
    腾讯游戏某文章将《魂系列》的总销量与自家游戏流水进行比较,这种论调确实挺有意思,也挺能引发讨论的。咱们不妨深入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腾讯作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其在游戏领域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它的手游业务尤其强大,覆盖了各种类型的游戏,用户基数庞大,流水能力也相当惊人。《王者荣耀》、《和平精.............
  • 回答
    这话说得挺扎心,也挺现实的。我刚在朋友圈刷到一条类似的,一个当妈的朋友发的,配图是她孩子学习的照片。底下有朋友评论说“说得太对了”,还有的说“我的前半生都在还债”。看来这句“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触动了不少为人父母的心弦。首先得承认,这句话里透着一股子“成年人的世界不好混”.............
  • 回答
    “中美必有大战”这个论调,在当下的国际舆论场上可以说是一种相当普遍且具有煽动性的说法。要理解和看待它,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认同或否定。它之所以能被广泛讨论,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经济和地缘战略的根源。首先,我们得承认,中美两国之间确实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结构性矛盾和日益加剧的.............
  • 回答
    “满清误我华夏三百年”这个说法,其实挺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尤其是在我们谈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的时候。这话说得直白,意思也清楚,就是认为清朝的统治,特别是满族统治,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长达三百年的阻碍和损害。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一概而论。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它到底有没有道理?又有哪些.............
  • 回答
    人民日报政文发表了一篇题为“‘阶级固化’的论调不能成立,王宝强就是例子”的文章,这篇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文章的观点非常明确,就是反对“阶级固化”的说法,并以王宝强的个人经历作为有力佐证。 要理解这篇文章的论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想要传达的信息。文章的核心论点:这篇文章最直接的观.............
  • 回答
    在知乎这个平台,“精英主义”的论调确实如同一股暗流,时不时地涌动,并成为许多讨论绕不开的话题。要怎么看待它呢?这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我们要承认,知乎的基因里就带着点“精英”的色彩。从早期吸引的用户群体,到内容生产者(高赞回答者、知名用户),很多都集中在特定行业、高学历人群,或者在某些领域有独到.............
  • 回答
    「国家强大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个论调,乍听之下,似乎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合理表达,认为个体的生活幸福与国家是否强大没有直接的联系。然而,深入剖析这个论调,我们会发现它可能忽视了国家力量对个体生活的深远影响,并且可能带有某些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动机。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这一论调: 一、 从“直接”.............
  • 回答
    “不接受996就是吃不了苦”这种论调,在我看来,是一种偷换概念、片面化理解和对劳动者权利的漠视的逻辑陷阱。它将“吃苦”定义为“无限度、不顾一切地牺牲个人时间和健康”,而忽略了“吃苦”本身更深层次的含义,也回避了996模式的根本性问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我的看法:一、 偷换概念:将“合法权益”.............
  • 回答
    “我国有了《三体》就不需要《星战》”——这句话我听说了,而且不止一次。初听之下,确实带着一股子民族自豪感,好像我们终于有了拿得出手的硬核科幻,可以和西方世界平起平坐,甚至超越了。但细细一琢磨,这话里的“不需要”几个字,就显得有些狭隘,也忽略了科幻作品本身的多样性和存在的意义。首先,得承认,《三体》的.............
  • 回答
    关于刘秀“开国埋祸根”“开国留隐患”的论调,在许多网友的讨论中确实存在,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东汉初年以及之后历史走向的一种解读和反思。首先,我们来谈谈“开国埋祸根”的说法。这往往指向刘秀在建立东汉政权时所采取的一些策略和妥协。例如,很多人会提到他在统一过程中对地方豪强的倚重。为了快速平定天下,.............
  • 回答
    关于“马季毁了相声,郭德纲又让相声活了过来”的论调,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但也很容易引起争议的说法。 我觉得我们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地评价两位艺术家以及他们对相声艺术的影响,而是需要更细致地去剖析。先来说说“马季毁了相声”这个说法。我个人认为,用“毁了”这个词来形容马季先生对相声的贡献,是 极度不准确和不.............
  • 回答
    音数协(中国音像制品和数字出版协会)下发的关于《Pokemon GO》的通知,确实在玩家群体中引发了不少讨论,其中夹杂着一些颇具嘲讽意味的论调,比如“给《Pokemon GO》洗地的诸位脸疼么”。要理解这种声音的出现,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明白音数协这个通知说了啥。 虽然具体细节.............
  • 回答
    这种“我要保护你,就要强迫你遮掩、扼杀你的魅力和优点”的论调,在我看来,是一种扭曲的控制欲和对“爱”的误解,并且充满了“受害者有罪论”的危险意味。它不是保护,而是剥夺,是扼杀。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它,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嘴脸:首先,它是一种典型的“家长式统治”和控制欲的体现。这种论调的根源在于,一方.............
  • 回答
    “与病毒共存”的论调,在当前全球疫情的背景下,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或“拒绝”的问题,而是涉及公共卫生、经济发展、社会心理、伦理道德等多个层面的综合考量。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与病毒共存”的本质和背景首先,需要理解“与病毒共存”并.............
  • 回答
    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与病毒共存”的论调确实引发了很多讨论。对于这个提法,我的看法是,它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转变过程,并非简单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平共处,而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和进行深刻调整的现实选择。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与病毒共存”并非“回到解放前”,也不是对疫情的放弃。它更多地意味着,新.............
  • 回答
    DeepMind 的论文宣称“构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所有技术已经具备”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且具有争议的观点。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理解 DeepMind 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定义至关重要。DeepMind 作为谷歌旗下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其对AGI的理解通常是:.............
  • 回答
    “SCI论文越多,科研能力越差”——这句断言,在科研界,甚至在更广阔的社会认知中,都算得上是一句振聋发聩的“怪论”。它挑战了我们长期以来对于科研成就的普遍认知,即“论文数量是衡量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要深入理解这句话,我们不能简单地赞同或否定,而是需要剥开它背后的复杂性,审视其可能存在的合理性,同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