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明明发生在大学合理多了,日漫偏要设定在高中?

回答
日漫作品中大量将故事背景设定在高中,而选择大学的相对较少,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有趣的现象。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文化、社会层面的考量,也有创作和商业上的策略。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缘由:

一、 高中时期是人生中充满戏剧性与可塑性的阶段,是“青春”的黄金时期:

情感的萌芽与爆发: 高中是青春期最强烈的时期,荷尔蒙分泌旺盛,对异性的好奇和好感自然而然地产生。初恋、暗恋、三角恋等情感关系在这个阶段极易萌发和发展,是日漫中最能吸引观众的元素之一。大学虽然也有情感,但通常会更加复杂和成熟,可能掺杂现实考量,不如高中时期那种纯粹、笨拙的爱恋来得直观和有感染力。
自我认同与身份探索: 高中生正处于从少年向成年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对自我身份的探索伴随着迷茫、困惑、叛逆和对未来的憧憬,为角色塑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们尝试不同的爱好、结交不同的朋友,在碰撞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友情的力量与考验: 高中阶段的友谊往往是纯粹而深刻的。同学们朝夕相处,共同经历学习的压力、青春期的烦恼,友情在这种共同经历中得到升华。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提供了大量集体互动的场景,展现友情的美好和互相扶持的力量。这种强烈的友情羁绊也是日漫中常见的感人元素。
梦想的追逐与现实的碰撞: 高中生对未来充满幻想,他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梦想,无论是成为音乐家、运动员、科学家,还是仅仅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些梦想的追逐过程中,会遇到挑战、挫折、竞争,这与现实产生了碰撞,为故事增加了张力。
相对自由但又不完全独立的群体: 高中生虽然有父母的监护,但相比于小学生,他们拥有更多的独立空间和自由度。他们可以自由地组成社团、参与活动、与朋友交往,甚至发展一段恋情,而无需像成年人那样受到太多工作和家庭的约束。这种相对自由的环境,为各种戏剧性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便利。

二、 日漫创作的传统与受众定位:

“青春”是日漫的核心主题之一: 许多日漫作品都围绕着“青春”展开,而高中时期是“青春”最典型的载体。从经典的《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到近年的《你的名字》、《冰菓》,高中生一直是这些作品的主角。这种创作传统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了观众的观赏习惯。
目标受众的年龄段: 日漫的主要受众群体包含了大量青少年,而高中生的年龄段与这部分受众有较高的重叠度。让观众能够产生共鸣的角色和故事,更容易获得成功。高中生活更容易让年轻观众产生代入感,更容易理解角色的烦恼和快乐。
易于制造戏剧冲突: 高中是一个相对封闭但又充满活力的环境。学生们受到校规的约束,但同时又渴望打破规则。老师的权威与学生的叛逆,同班同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社团内部的矛盾与团结,这些都为制造戏剧冲突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三、 创作与商业上的便利性:

稳定的社交圈: 高中通常有固定的班级、社团等社交结构,这使得创作者能够轻易地构建一个核心角色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相比之下,大学的社交圈更为分散和多样,构建起来可能需要更多篇幅。
活动场景丰富: 学校本身就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场景,如教室、操场、体育馆、图书馆、社团活动室、学校祭典等,这些都是非常适合展现角色互动和推动剧情发展的场所。
情感的纯粹性更易表达: 相比于大学时期可能掺杂的学业压力、经济压力、社会经验等复杂因素,高中时期的情感和烦恼更为直接和纯粹,也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尤其对于青少年观众而言。
避免过于复杂的社会背景: 将故事设定在大学,往往需要交代更复杂的社会背景、职业规划、经济压力等,这会增加创作的复杂度,也可能让故事偏离青春、情感的主题。高中则是一个相对纯粹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更容易聚焦在人物关系和个人成长上。
商业价值: 高中主题的作品通常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这种题材的成功案例也鼓励了更多的创作者继续沿用。

四、 为何大学设定相对较少?

当然,并非所有日漫都回避大学背景,也有一些作品(例如《交响情人梦》、《四月是你的谎言》等涉及音乐专业题材的作品)会选择大学作为背景。但相比于高中,大学背景的作品确实相对较少,原因主要在于:

个人独立性增强,群体约束减弱: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更加独立,社交圈子更加多元化,不再像高中时期那样有紧密的集体感和共同的经历。这使得创作上,要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具有凝聚力的集体故事会更具挑战性。
生活重心转移: 大学阶段,学业、社团、打工、恋爱、个人发展等各种目标和活动交织在一起,生活重心更加分散。这使得故事的主线和冲突点可能不如高中时期那样集中和清晰。
情感的复杂化和现实化: 大学时期的情感关系,往往会涉及到更复杂的现实考量,例如毕业后的去向、经济独立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会冲淡青春期那种纯粹的情感氛围。
成熟度提升,“青春期”的敏感度降低: 相较于高中生,大学生通常心智更加成熟,对于一些青少年时期特有的烦恼和悸动,他们的反应和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这可能导致对部分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吸引力下降。
对创作者的要求更高: 驾驭大学背景的故事,需要创作者对人物的心理、社会关系、以及更成熟的情感表达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描绘能力。这对于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作品来说,可能是一种风险。

总结来说,日漫偏爱设定在高中,是因为高中这个阶段完美契合了“青春”的主题,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身份探索、梦想与挑战,并且为创作提供了便利的场景和稳定的社交结构。同时,这一定位也与日漫的主流受众群体高度契合,带来了显著的商业价值。而大学背景的故事虽然也有其魅力,但在创作的集中度、情感的纯粹性以及对受众的直接吸引力等方面,相比于高中普遍而言存在一些劣势,因此在日漫作品中相对较少出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日本的大学(自卫队的那几所“大学校”、朝鲜总联的朝鲜大学之类除外)都不怎么过集体生活的,不要求住宿舍,甚至不少都没有宿舍,没有行政班级一说,没有辅导员,指导教员只管几个人且不是行政意义上的管。去上课、去研究室和去公司上班的感觉更类似。至于社团,大学的社团虽然比起高中的来说专业性要强上很多,但社团之间、社团与社团外其他学生之间的交集,由于前面所述的原因,是比较小的。

学园类日漫要有集体生活培养人物之间的感情,还要有足够的戏剧冲突,作者选择高中或者高中之前的环境来写,是比大学的环境下要好写的。

user avatar

从日本人的视角看,校园类动漫设定在高中更合理。题主认为设定在大学更合理,是因为题主是从中国人的视角看的。

1、普通大学的学生过集体生活,这是苏联式教育的特色。中国的高等教育是模仿苏联建立的,所以中国大学生普遍会过严格的集体生活。日本大学通常不设行政班;学生不集体住校;学校不过问学生的个人生活,对学生的管理仅限于教学科研需求。日本学生上大学的体验更接近上班。如果动漫作品要描绘青少年集体生活中的情感碰撞,那显然是设定在高中更合理。

2、中国的特色是,近乎全体高中生都以应试为唯一目的,除了高强度的清晨到黑夜的刷题,几乎没有别的生活。日本高中不搞这样的内卷教育,学生的课余生活多样化程度高,适合故事展开。

如果要描绘中国学生的故事,那确实是设定在大学更合理。

user avatar

你有没有想过那是日本人的高中生活?

user avatar

在日本,

2015年统计的高中录取率为99.32%。

2020年统计大学同等水平教育录取率为58%。


因此,即使抛开高中生消费群体,你把环境设在大学的话也有小一半的人没有啥代入感。


其次,高中生也是主力消费人群之一,比如《少年跳》2018年的统计:

The guide did not list the gender demographics for its Weekly Shonen Jump magazine, but did list a breakdown by age. 27.4% of readers are 25 years old or older, 25.8% are 19-24 years old, 17.6% are 16-18 years old, 16.4% are 13-15 years old, 9.6% are 10-12 years old, and 3.2% are nine years old or younger.

当然,《少年江浦》的漫画种类本来也多是面向少年的热血冒险。不过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所谓高中生主角大部分也正是这个分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带涩涩的漫画……这个也很有意思,跟各国的政策有关,比如韩漫主要就是大学,因为韩国未成年人本子是犯法的,著名画师kidmo就是这么进去的。

user avatar

立本那个带学。。。建议你找几个稀有的说带学时代的番啊小说啊之类的看看再说吧。。。或者,哪怕搜搜三次元带学生如何学习生活的视频看看呢?

立本带学日常:上课则基本大阶梯教室,同专业每个学生的选课都不一样,绝大多数学校不提供宿舍,需要学生自己找地方住,大部分学生基本只在中午十二点前后俩小时内用得到学校食堂,也无非就是课程安排的空档找地方歇脚。即使学校提供住宿,也会尽量安排一人一间,尽量提供足够的个人私密空间。



贴个西装佬介绍(吐槽)横国三连。西装佬此人通过当油管播主,挣了不少钱,几个典型装X视频为乘坐新干线granclass(很难说CR商务座没有对标那玩意的意思)从东京到上野,东京到仙台新干线granclass无缝往返,骑个小单车到箱根的豪华酒店接商单之类的。但是丫也有过带学低年级穷得只靠每个月3万円来吃饭走读,花式省钱的苦日子。

西装佬也在视频里说了,他自己读横国期间基本没在私下跟同学有过什么交流,如果可以,从入学式到卒业式一句话不说都没关系的。

但是立本高中啊,就是典型的国内似乎已经绝种的走读高中面貌,至少还没那么大的学习压力。学校授课部分也就是早8点到下午4点,其他时间要想去社团卷兴趣也行,要想去打工卷生活也行,要想去进学卷去补习班那更好。

对于大部分立本人来说,高中(15~18岁)是最后的集体生活了,之后不管进学也好工作也罢,都是个人的原子化时代,没有多少可以拿来产生共情的回忆,所以大部分立本二次元作品落笔高中,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立本正面细写带学生活的轻小说:金色时光/竹宫悠由子著,已动画化;青青春猪头少年系列第十、十一卷/鸭志田一著,未动画化。把时间线放宽及类型放宽,还有挪威的森林可以看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