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上海啊,多着呢。最后我也不想说啥,大家努力买翠湖呗,你饿着就是你不努力
汤臣一品大概率是假的,其实上海真有钱人不会住这。不够隐蔽,还出名。
再看下老人多的拆迁穷小区,是学区房,但是依然是没钱物业管的城市贫民窟,都是高单价小户型。买房的都是为了占个坑而已,治安环境都很差。而且潍坊街道又是一个很逗话题,这么个老破小为什么贵呢,因为对口浦东头号 小,明珠小学。而所谓中产挣了几百万买不起星河湾这种学区环境都好的小区,上海升学竞争又吓人只能来买个这种地占着坑位。而最讽刺的是什么。一堆所谓中产累死累活攒个学区老破小,物业不给力,被封没发菜,在家办公还辅导着网课,人家停电岛轻易就上了好大学多么公平,还不是你们不努力
截止目前4月2日,潍坊街道没发菜,金桥街道没发菜,巨峰路附近没发菜。
还有本人被封在周家渡同学,好在今天浦东很多地区都发了点菜,这位同学也拿到了一些菜和鸡蛋可以过几天敢吃菜的日子了。
最后给大家把图补全
接着来 你以为有钱就快乐么。有钱人的快乐是你想象不到的。
浦兴街道精准分配
我看微博的评论,真的觉得一点很神奇,就是有非常多的人在说这很正常,穷人不反思自己为什么没钱,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在那酸什么酸。
我想说既然这么多人有这样的觉悟,说明我国目前奢侈品消费人群真的很广泛,所以有这么强的共情力,我国真的是一个相当富裕的国家了。
当然我没能共情。
~~~平时用知乎比较少,没想到这么多人看到,补一点吧,只针对据理力争的部分评论~~~
我没有非要争一个高低对错,因为一切讨论或假设脱离形势都是无意义的,此一时彼一时。我在说A,但你一直在说B,所以多说毫无意义。
我没有想改变什么,也没有要当捧脚婢。
以后不会再补充了,还有别的事要做。
这说明一点要坚持动态清零,
这要是放开了,就不是送菜了,
直接医院VIP病房,VIP特效药,直升飞机接送,
从让一部分人先吃上菜,到让一部分人先活下来,
可见要与病毒共存的都是什么人,
你跟随随便便一张VIP卡都能保护自己健康的人谈自由认同?
你用命谈?
同志们,你们最好少东游西逛的,要多看一些报纸!
这是钱的问题,但不完全只是钱的问题。
虽然说这种奢侈店给VIP客户送菜的模式看上去确实挺符合上海“纸醉金迷”气质的,也确实能让认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甚至就这个事开始联想的时候,你似乎还能嗅出一丝细思极恐的感觉。
同样是隔离,打工人们被隔离在一个合租的出租房里,每人单间,甚至连冰箱要储存多少谁的食物都得进行一番友好的讨论互动。
但有的人不同,他们能住在自己的大house里,时不时还能牵着狗在院里遛一遛,真无聊了还能在游泳池里享受一番。
在这些信息被传播之后,隔离环境的落差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一波财富的差距。
但其实并不是大家最难受的地方。
对于所有民众来说,财富上存在落差大家或许还好接收点,但大家接受不了的是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后物资调配上对于民众的不公。
按常理来讲,在居家隔离期间,最起码在政府提供的物资保障流程上,所有民众应该是要被一视同仁的。
简单来讲,居住环境是个人的,但物资优先供给给谁的逻辑却必须得是公平的。
因为财富是个人,物资调配是政府的。
个人财富存在差异无可厚非,但政府出面提供的物资调控则是必须公平的。
但实际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
在这些给VIP送菜背景后,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些奢侈店们能有这样的进货渠道,是不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这些店背后的老板也能通过影响政府的物资调配优先供给到自己的客户呢?
这实际才是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菜价高低,财富多少并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因为这是市场的必然。
但菜从哪里来,这些渠道为何会供给给某些群体才是问题的关键。
有钱能买到好东西,这是市场。
但能用钱买到别人同样拿钱买不到的东西,这叫特权。
上海并不是没有菜,只是有些菜的流通出了问题。
作为外卖骑手,我们有接到过菜市场的外卖,但是真的一言难尽。首先菜市场开通外卖的商家极少,可能一个菜市场就一到两个商家开通了外卖,即使开通了的商家往往连个招牌都没有,比如外卖上商家写着菜老农,菜文基,菜大全,,,,反正就是听着接地气却又很普通的名字,然后你到了菜市场,一两百个摊位找一个商家,商家接你电话还好,商家要不接你电话,你想找到商家简直和找刘亦菲做老婆一样难。
菜市场的商家地址往往是四个字:菜市场内。
以前的菜市场的生意兴隆,基本都是客户上门,与之相比,一些超市外卖订单每天上百到上千单,我昨天去屈臣氏,商家外卖订单超多,反而是上门的客户被告知抱歉不营业了不能买东西了。
三月份下半个月很多人都买不到菜,为什么不说上半个月呢?
第一,上半个月被封的人没有囤的意识,大家没有集体抢物资,
第二,上半个月有些大型菜市场没被封,供应充足,下半个月变成马路上到处有人摆摊卖菜了
第三,上半个月运输司机,骑手,外卖商家比较多,下半个月,一些司机,商家,骑手就不能上班或营业了。
上海并不说没有菜,但是很多菜能出门的客户接触不到,不能出门的客户网上也订购不到。
所以小区附近的钱大妈,全家,罗森这样的便利店被大家疯狂涌入,抢购一空。他们这样的商家价格确实略贵,但是最大的优势就是距离小区很近很近很近。
再后面连紫燕百味鸡,周黑鸭,卖卤肉卤味的门店也没什么货了,
有钱人任何年代,任何国家,任何体制下都饿不死,这是现实,没什么好说的。
上海这些有钱人日子过得舒坦,也不是以掠夺普通人的菜为代价的,毕竟目前食物紧缺根本原因不在于供给,而在于封控和物流。所以这也没什么好说的。
我只是单纯很好奇一点,就是之前其他地方疫情严重,管理混乱甚至封城的时候,在网上找优越感大放厥词的那些人,到底都是些什么上海人?
如果这些秀优越的都是这些vip大客户,我也算服气了,毕竟人家有这个资本。
但很显然,我不相信这些vip闲的没事会一股脑跑到网上秀优越,上海普通土著也好,新上海人也好,说归到底也都是普通老百姓。
拿着有钱人的体面生活当作自己装逼秀优越的资本,真到关键时刻连口菜都吃不上,不知道此时此刻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普通上海人是什么处境。
真的,希望某些人能看看现实,地域差异实际上是最最没有意义的对比,哪怕再穷的地方的有钱人,也要比最富的地方的普通人日子好上百倍。
补充一点。
我虽然不仇富,但我绝对不认为富人能吃上菜和小点心,普通人挨饿是天经地义的。
上海的富人能享受到这种待遇是花钱买来的,而不是花钱抢来的,这些企业维护高净值客户,选择支付更高的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都无可厚非。
目前真正的问题是在于在大家同样被封控的前提下,普通人的价值被彻底无视了,当城市管理陷入混乱的时候就必然会出现这种丛林法则式的极端对比。为什么明明食物供应没问题的情况下,普通人吃不到菜,要靠抢,要买天价蔬菜来充饥呢?
不能利用仇富心理来转移主要矛盾,退一万步说,作为普通人看到富人在这种情况面前也要挨饿可能觉得很爽很公平,但仔细想想这很可怕——这意味着努力赚钱在当前社会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这种极端对比反应的管理缺位在当前社会是需要提出来的,是需要被批评,督促改善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在过去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感叹,在现在却是振聋发聩的诘问:富人在任何年代都有支付更高的成本享受更好服务的权利,但在现在却有一个必须坚持的前提——这一切需要建立在普通人的生活能得到足够保障的前提下。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和封建社会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种事情习惯就好。
今天浦西开始封控了,品牌送餐不会再秀了,明天应该秀的是豪华酒店里的自由生活和闺蜜派对。
在大家排队做核酸、提前抢菜的时候,他们在享受健身房(没有泳池)、酒廊、精美餐食、客房服务、最纯粹的上海建筑景色,当然少不了精品咖啡。诚然,酒店是出不去的,但酒店内部是可以活动的,这比严格关在公寓里还是人性很多。
要是觉得酒店人员密集,那就想多了,有钱人是不会感染的。
—
其实,胆子大的中产都可以试试这种服务,毕竟这是豪华酒店降价套餐,5天2-6k,且含三餐的好价格不会太多。
我不仇富,我只是觉得咱要格局打开。因为,花小钱办大事,只有在这当口都能坚持每晚发个美美的朋友圈,大佬才能知道咱品味有多高,未来才有机会和大佬合作,并让粉丝们又羡慕又酸。
—
当然,住豪华酒店也不是顶高级的。我想,今天可能有些大佬仍然过着平日生活吧,给自家厨师点菜,在几千平的花园里遛个狗,然后运筹帷幄。
最后,有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其中包括「崇高的生活方式」(康德意义上的)。正如奢侈品广告拍的那样,即便在最不适合生存的环境里,在恐怖的世界中,钱都能让人优雅起来,让人隔着一层用钱垒砌来的透明屏障,以文化人的姿态欣赏自然的变迁。
这就是现状。当我们认识到自我实现的价值时,广告人构想的幻觉同样有资源自我实现。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动物园里的观众和演员。
Perhaps that's been the story of life.
——Donald J. Trump
— 完 —
一顿饭的价格可以雇几十个人在网上发几千条鼓吹共存而非清零的帖子,发帖人在痛斥清零的危害和共存的好处之后,还能就着图片吃泡面,等着下一单生意。
你说那些吃不起的人怎么办?抱歉,我什么都没听到,我只看到汹汹民意要共存要与世界接轨。
看看我这答案能不能发了
这就不是资本问题,这已经是接着封控经济的权力腐败问题了。
有些人在发封控财了。一个是通行证,一个是吃空响。
这里先说通行证。
现在缺的是什么?不是物资本身,而是送物资的通行证。
通行证少到什么地步,从鸳鸯锅开始,目前通知到4月5日,光明随心定牛奶停止发货。
也就是说上海自己老牌的国企,也因为整体调控而缺乏足够的运力。叮咚和盒马也有团购运力被调入了政府物资保障链,所以有些街道团菜对接停了,都靠自己抢。
菜农合作社,停货车通行证发汽车通行证什么的,也比比皆是。政府保障菜拖延三四天才到的了小区,甚至有的居委封锁10天加,一次保障菜也没有的。
不缺菜,缺运力。一个小小的代购员,批了能在外面跑的,一单一公里内跑腿费30-50,别嫌多,远了未必跑,重了要加钱。
在运力如此紧张,且进入政府调配的前提下,宣传有些品牌可以给客户单独送餐,仅仅是品牌有钱吗?
不是吧,还得有权吧。
我早就说过,哪有什么中产阶级,你就是无产阶级。
阶级,阶级。这是难以跨越的鸿沟。自以为中产,实际上一点儿社会风波动荡,立刻原形毕露跌回无产阶级。
嘉靖有三宝:掠之于民,掠之于商,掠之于官。
说心里话
我并不反感这些事情
比我有钱,比我有权的人,如果过着和我一样的生活质量,我自己都不同意
我反感的是,对这种事情的过度营销
特殊时期,疫情当头
你有渠道买到菜,你有各种vip给你送菜到家,你们十万块钱一年的物业给你们准备菜让你们随便拿
都无所谓,毕竟这是你们挣来的钱,买来的服务,你们享受这样的服务,应该的,毕竟钱花到了
可是,你们一个个在微博,在小红书,在抖音,去秀这些东西,是图点什么呢?
让吃不上饭的人羡慕你们?
让买不到菜的人求求你们?
让因为疫情露宿街头的人仰望你们?
上海疫情,我刷到了无数个微博,发条微博只为了秀满满的一大冰箱东西,有人评论一句过度囤积是浪费,那就是仇富,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真的
你们既然有渠道买到菜,有渠道享受这种普通人享受不到的服务
你们享受就完了呗
就非得跟普通劳苦大众装个逼
秀个优越感?
古代朱门酒肉臭的时候
地主老财就非得拿块五花肉,整个镇走一圈
让佣户看看五花肉长什么样吗?
不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我们不求上层阶级真的去做那菩萨,但是不要在这种时候刷存在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吧…..
疫情把各个地方社会经济运行的底色都给暴露了:
你看上海就非常资本主义,只要你有钱就能享受到高人一等的服务与生活质量。
同样的,你看长春搞的活动是谁在晒蔬菜包。
各有利弊,冷暖自知了。
这里的菜已经不是单纯的菜,而是社会资源和地位的象征(通常这也是奢侈品的价值,给你一个地位)
这就好比末世里有人可以拿钱买命,你却只能拿命拼命,搁谁谁不生气?
平常日子,你我都有菜有饭,不说多精贵,填饱肚子是够的
疫情时期,食物上升为稀缺物资
你我才知道原来有人抢不到菜
有人可以享受奢侈品提供包装精美味道多样的食物
那么这些食物是从哪采买的?
是食物真的难抢,还是普通人根本没资格没渠道去抢?
这种资源应该是公平分配,还是价高者得?熟人关系?
虽然看到这件事很无奈(毕竟如果我在上海,应该也是抢不到菜中的一员)
但不应该去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而应该想想上海政府的管理能力
如果你能花1万块买我成本120块的鞋,我可以请你吃宴席。
你们啊,太年轻。
你们以为的封控:大家都不出门,受一样的苦,遭一样的罪,都愁吃愁喝愁工作。
实际上的封控:有钱又有权的>纯有权的>纯有钱的>有点小关系的>屯了物资的普通人>没屯物资但是能买到的普通人>没有物资也买不到(不会买)的普通人,这还不算家里有病人或者其它特殊情况的。
……
我被隔离那会儿,有一个老板被封控在隔壁单元,每天早晨8点,准时有人送上早餐和午餐;下午三点到四点,晚餐会送到。烟酒水果饮料更是不缺。
有人会说你丫的扯淡,封控期间那么忙那么乱,谁会专门伺候一个企业老板?
对,但要是供菜的是他的员工,送菜的志愿者也是他的员工呢?
又有人会说,志愿者是你想当就当的?
又猜对了,志愿者确实不是想当就当,但要是你既能联系到物资,又能提供出装备(比如当时小区内用的最多的电动三轮等装备),你再试试看?
也有人会说,你特么能不能别吹牛了,一个有钱的老板,会跟你住一个小区?
是的,他确实不跟我住一个小区,但不代表他“女儿”不跟我住一个小区。
我怎么“认识”他的?是偷着去楼顶放风,发现他在楼顶抽烟,交流下来才发现他被封控在隔壁单元。看他掏出的烟就知道这人不简单,聊一会儿就看出来见识不凡。
当然人家也不避讳自己的身份和养“女儿”的事实,在他看来,物资准时给他送到,是理所当然的。
……
现在早不是武汉最初爆发疫情那会儿,我们对病毒的认知,对防控的理解也不一样了,那个时候钱和关系可能不好使,不代表现在不好用。
我对着一堆白菜土豆大葱想着怎么搭配的时候,人家做好的饭菜都送上门了。
我看着家里那两箱劣质啤酒发愁的时候,人家喝的是高档红酒。
我的几个邻居没有存物资,连鸡蛋都是我们凑出来的,人家吃的又是什么,反正垃圾箱里的高档海鲜壳子不是我能消费起的。
我下楼偷偷摸摸送个垃圾被人呵斥回去,人家的垃圾都是送饭的人“顺手”带下去的。
我在家躲着看毛片,人家有年轻漂亮的伴侣作陪…………
我们群里的人愁工作,愁贷款,人家连班也不用上,随便打个电话就能解决,甚至承诺并做到了给小区里一些失业人员解决工作问题。
………………
别人喊封控,你跟着喊,结果没吃没喝没工作的是你。
别人喊放开共存,你也跟着喊,结果没吃没喝没工作的还是你。
我知道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改变不了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家里多屯点物资。
咱做不了体面人,至少也不当没饭吃的人。
上海隔离期间
路易威登、宝格丽、卡地亚、建行,会主动给大客户送各种食物。
与此同时
我的公众号:沙雕研究生
现在是菜,开放后就是医疗系统。
上海可本来就有一大票优秀的私人医院,不是莆田系那种坑钱害命的,而是实打实面对有钱人的私人医院,
诸君觉得,如果开放,每年来一票大的,以诸君之财力,享受的起这些充斥着一流服务的医院么?
而且,对于医生来说,如果私人医院能提供高薪资和收入不菲,不会闹事的客户,我为什么还要留在公立医院呢?
而一旦明确的医疗需求出现,那么必然会诞生必要的私人医疗机构,那么到时候就是有钱的就算年年瘟疫也能活到八九十岁,没钱的,那就只能用身体硬抗瘟疫了。
这个很容易做到吧,只要品牌方愿意花钱。
像一些品牌方还提供一对一的核酸检测服务。你来看看新货,顺便做个核酸,不妨碍你明天去三亚躲疫。
其实只要你想,就算疫情再严重其实也有办法。
像他们现在干的真是太简单了,上海封控又不严。找个相熟的食肆,反正他们也有供应商。无论是成品还是原材料,都弄的到。再找点快递小哥开出高于平台价,就能解决了。就算封控再严格,民生物资和物流人员是不会被封的。
真没啥好惊诧的。我是真懒得说,我老家封城时,我做过比这更离谱的事。
是什么给了你们在一个资本社会可以对这种事情指手画脚的底气?
这就是稻妻,努力当上社奉行吧,否则踏鞴砂的孤魂野鬼就是各位的下场。
奢侈品点给VIP客户送菜,还如此精致如此高档如此奢华,我们怎么看?
我们只能在群里看合并转发的聊天记录,然后泪水不争气的从嘴角流出,很多菜品连名字都没听过。
这世上哪有什么病,有病也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天龙人吃饭才叫吃饭,天龙人生活才叫生活。我们这叫生存。
我突然想起了几个段子。
说有一个收破烂的,走到富人区的时候被一个富婆叫住,问收破烂的地上一堆纸壳子收需要多少钱。
收破烂的说得称一下才知道。
富婆直接说50好不好。
收破烂的刚想拒绝,富婆就塞了50块钱给他,然后头也不回的关门走了。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还一个段子是说一个富二代追女孩子追不到,然后情感专家让他装穷人去追。
结果还是追不到,情感专家问富二代怎么装穷的。
富二代说,我都开着我家保姆买菜的宝马,告诉她我一个月只有不到十万块的工资,家里穷得只剩下市区三套房了,我想一个男人再怎么穷也不会比这更穷了吧。
哦,对了,还有一个明星说的一句话,虽然他后来的影视作品我挺喜欢的,但是这句话真的刺痛到我了。
王传君说,我最穷的时候卡里只剩下一百万了。
奢侈品店给VIP客户送菜,是因为人家在这些奢侈品店里挥金如土才带来的高逼格享受。
如果你每年都能完成一个小目标,并且在这些奢侈品店买东西,这个,这个,不要,剩下的打包。我相信你也能收到他们送的菜。
和上海同学由衷说一声,一定要清零。你要不是vip,上有老下有小,千万不要和vip一起喊共存。别天真。
知道上海同学比我们外省人富裕聪明,但是也劝你一句:要打开思路,不要被vip洗脑。其实国家要清零,花这麽多钱出这么多力,真的是为底层老百姓好。天天嚷嚷要共存的是有海外资产的vip,出不了国急得要死。你底层还是命重要。
上海如果早全员检测,真的不会成现在这样。你们现在看着vip吃高档外卖忿忿不平,当初为什么不呼吁抓紧清零呢?
vip想共存,你们也想共存,而且还在开心能到处逛?还在担心vip家的企业会不会停工?还在羡慕国外不戴口罩跑来跑去?
你没看那样的代价是什么?
你得要知道什么真正对自己好。钱重要命重要?
如果你因为看到vip吃山珍海味就愤怒,抱怨被封城、抱怨没菜吃,不想认真防疫,想要躺平共存,那我真觉得你们太傻了。
那些评论里yygq的,估计也不是vip,就是单纯的没想明白。vip们不想隔离,想国外国内畅行无阻所以才呼吁躺平,他们才不会管你中国会死几百万人,疫情会使多少人丢命、丢工作。这一切和他们没关系。如果疫情没防住,也许他们还能赚更多的钱。
你们想躺平又是图啥呢?
ps.看看那些送vip豪华外卖的哪个是中国品牌?中国受灾某奢侈品只捐了十万我可还记得。被人挑拨了在这里骂自己人骂防疫政策的,估计奢侈品老板又在偷笑了。
现在知道开放疫情管制后,谁不会受到冲击了吧。
一开始咱还纳闷呢,共存和自由有什么关系。门也出不去,菜也买不到,物资没人送,饿殍也会有自由?人都饿死了,其城市在银河系中心的经济地位也享受不到啊。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拦着不让上海好好防疫呢?疫情爆了他们自己咋办?
现在知道了吧。人家是VIP,方方面面的VIP。你们都饿死了他也不会死。能把代价搞转移支付的人,说起话来就是硬气。
讨论商业决策,奢侈品店给谁送菜都没错,爱怎么照顾客户随意。奢侈品企业更能发现“奢侈”的事,专业!
但我们必须注意到,那些从来不提“公共服务该怎么办”的人,贸然把我们装在他美丽的图表和曲线里,是很危险的。我们的承受力很可能不足以满足这些专家的乐观期待,但他们就是这样规划了。因为他们是被商品社会照顾的。
一个奢侈品店VIP的阶层要意识到送菜的相关公共服务出现重大问题,拿恐怕得出点事上新闻才行。
这种事谁要被动上新闻?我们招谁惹谁了?
这两年天天有人问为啥美国为什么不防疫,为什么媒体整天闹共存,是老百姓不在乎吗?
怎么可能不在乎。
我一直说他们很多人都在乎,只是他们说了不算,在资本力量面前防疫诉求妹有用,你们就是不信。
得,这次看着各种VIP高级公民给咱们规划未来,感觉如何?
身为高级韭菜而不自知,明明是系统性、制度性问题,被房地产营销号简化为买哪些房子保值并贩售炒房理论,以及高级韭菜标榜身份和价值的象征。
这两个图都是东方曼哈顿的业主,这个小区在徐家汇天主教堂旁边,单价每平15万左右。第一张图的业主云淡风轻地分享疫情下悠闲的生活,第二张图的老年业主却因为医疗资源挤兑面临透析中断的危险。
奢侈品店送菜、物业服务上门,无非是经济实力可以购买到这些服务。但实际上,一旦金钱无法解决问题,作为个人权益保障以及基础性公共服务的东西被更特权的阶层垄断,东方曼哈顿的业主和徐汇最南面长桥、华泾老公房的居民没有任何区别。在那些高干病房、享受全护理和进口药物的特权者也眼里,是不会出现医疗挤兑的问题的。
他们因为阶层和财富无法与广大人民共情,但没有意识到的是,如果不从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最广大人民的幸福去改革、解决问题,不去质问和解决漫无边际界的权力寻租和等级化问题,而是以金钱来区隔和维持地位,总有一天会遭受同样的铁拳并被更高的权力者当作尘芥。
很多回答藏着掖着,不断给自己找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嫉妒,因为在他们心中嫉妒是不好的、不可以的。
在这个大一学生一个月7000的问题里我直接就回答,我觉得你太奢侈了,我不舒服我不高兴,一堆人讽刺我,别人有钱关你什么事?
难道现在整个社会指望富人、有权势的人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然后穷人不仅不能不高兴,还要拍手叫好,然后指着富人和欧美说,你看中国人过得多富足?
我们就是不开心,我们的文化教育我们不要嫉妒别人,嫉妒别人是不好的,可是我们内心就是有嫉妒,为此我们不断合理化这些嫉妒,可是谁还记得我们的国家是怎么建立起来的,社会不公平不来自个人的品质好坏,而是地主、资本家、权势者他们利用权力、资本、土地对社会资源进行不断掠夺,最后穷人的田地、房子、自由、全部没了,富人的本质不是好与坏,而是他们资源越多,我们就更少。
所以每次看到有人说什么“既得利益者反对开放躺平”就觉得可笑,呐你们现在看到了,就算是封城状态下,既得利益者都能比你们额外享受多少服务,那么开放共存了,人家过的是什么生活,你能想象到?
所以谁更期待躺平共存?
明明既得人上人们是最不在乎,甚至可以说是最期待共存的,因为人家之所以是人上人,就体现在人家能够享受到底层人享受不到,甚至想象不到的超量的服务和资源上。
现在当啷一下,封了,大家的差距迅速缩小了,虽然吃穿用度还是有差距,但是总归每天都只能蹲家望天了,用你们的脚趾头也应该能想出来,谁更适应不了,谁的不满更多。
你我底层人还要衡量疫情和工作,人家需要为这种事情操心么?
躺平共存了,你我就算想冒着风险开工,也要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可能产生的(对我们来说的)高额医疗费用担忧,被迫开启赌徒模式。
人家需要担心这个么?
无论是清零还是共存,工作资源和医疗资源对人家来说是个问题么?
人家愤怒的是自己这三年不能充分享受身为人上人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特权。
人家担忧的是卡地亚LV爱马仕的新品目录因为封城不能及时送到自己手上。
您呢?
我甚至可以说,如果放任疫情泛滥导致动荡甚至崩溃,这些现有的既得利益者和底层人之间的财富权势差距只会进一步拉大,让他们的优势更加明显,享受的服务资源更加丰富。
所以封城清零对人上人来说其实属于净损失,直接把这些人的生活水准拉低到接近底层民众的水准了。
然后这些有钱又有闲的人,在网上顶着底层人的名义鸣冤叫屈呼吁躺平共存,在知乎还能动辄1、2万赞同。
这实在不能不说是,当前中文互联网上最荒诞可笑的一幕了。
如果说,这些赞同的“人”不是境外高华或者1450的话,那我只能说,你知乎果然人均百万年薪财富自由,不是刚下飞机就是在去机场的路上呢。
最后说一句,这次疫情如果说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扒开了太多脓疮的遮羞物,虽然说还不够多,不够深入。
这事有很多角度可以说
从物资供应上,他们能送菜,证明有物流管道。为什么政府就做不到打通物流管理道,给民众配送物资呢?
当然这有一个规模不同。他们是针对少数人,政府要面对大多数人,运力、分装的力量可能不足。
但是核酸是下楼自检,菜也可以下楼自取。
人力不足,不足以给菜分类,那么就不分。
一车卷心菜送某区,某街道,某小区。
一车土豆送某区,某街道,某小区。
第二次送的时候换着来,封控按小区来,菜色也可以。
尽量的减少分装时的人力成本
另外就是共存与清零。
如果共存了,他们这些人能享受什么样的待遇?绝对比现在更好。
而清零政策下,他们也不能自由的跑来跑去。
那些说封控限制人的自由。
请你们先想想,你平时有多少自由?你与这些富人相比,平时谁更受资本控制?自由度更低?
是什么样的人在鼓吹染病的自由?要是共存了,你染病后的治疗费谁出?那请假的成本谁付?
如果新冠是感染一次就结束了,那么共存一下也就过去了,但重复感染并不少见。
如果新冠真是无症状、轻症,那么你感冒的时候,不也就吃几片药,咬着牙硬挺着上班。但新冠真是无症状、轻症吗?还是某些统计标准的游戏?怎么上海的无症状,到了外地大多变有症状了?
那些在外国说自己感染了,没什么事的人。
听说过根据幸存下来飞机身上的弹洞,加强什么地方的防护钢板这事吗?
这不过只是买菜难的问题,不值一提
等到医疗资源不够了,他得了可以第一时间送特护病房打特效药,你得了就只能在自己床上被病痛折磨至死,顺便再把家里人传染个遍。这个差距和只是干嚼大米饭与吃高级酒店套餐的差距可是大多了。
那年,美国发生了森林大火,结果消防员都跑去保护富豪的豪宅和财产去了,美国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房屋和财产被烧成了灰烬,欲哭无泪。
那时,国内的舆论都说“还是国内好啊,看看美国老百姓多可怜。”但是今天发生在上海的这件事情:奢侈品店给VIP客户送菜,以及各种美食。不知道有没有感觉到被打脸了。
如果放在平常的时候,人家有钱也与老百姓无关,人家爱买奢侈品呢,爱吃什么呢,咱也不眼红。
但是现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上海已经封城的情况下,老百姓买菜难,就医难的时候,这些奢侈品牌出来搞这么一出活动,到底是打了谁的脸呢?
就在前2天,上海市政府还向全市人民道歉,因为准备不足,物资短缺,运力不足,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深表歉意。
那么老百姓就要问一下了,难道在这样的一个非常时期,不应该是全市统筹物资,集中管理和配送,先保证老百姓能够买得上菜,吃的饱饭吗?
一边是买不到菜的老百姓,一边却是把丰盛的饭菜送上门的有钱人,就算你们有钱,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低调一点,否则老百姓情何以堪呢?
我在想,作为社会主义特色社会,这种新闻出来应该会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吧?说什么是正常的维护客户的行为,为什么上海市有的地方没有菜,有的地方有菜?那不是因为司机没有分配均匀吗?为什么没有分配均匀,不是因为没有调控,并且这些品牌方有钱出高价优先送某个地方吗?这不就是资本家左右资源分配的表现吗?而且这不是一个两个,这已经像是一个阶级了,这么频繁地出现这些新闻,我觉得是在不断突破和麻痹大家对资本操作的接受底线罢了。那些帮着说仇富的人真的好自为之,等到你真的子子孙孙都要像你现在的每一天一样要牺牲身体,牺牲理想,牺牲德性去换取你的基本生存资料的时候,你不要后悔。
举远近两个例子。
歌幽想必老军迷都认识吧,小二十年前在局域网内他火出圈的成名作是对五毛一语致死:我吃特供冰淇淋的时候你家还在吃土呢。说的就是文革期间他家能吃到特供的冰淇淋,而跟他对线的五毛家里饭都吃不饱。为啥他这么屌?因为他叔爷叫阎宝航。
近的就是西安的永松路3号院。这个上过热搜的地方大家都没印象了?
小朋友们可以问问父母,本地的机关农场在哪里,也可以百度一下巨山农场,还有34号,了解一下1960年正式定名的特需供应。
虽说现在万事皆怪资本很流行,但是搞明白那个在你们想象中无比公平的年代,你会发现自己挣钱把日子过得略微舒服点,还是比拿到特供资格容易些。
最后,我亲耳听到过一句能记一辈子的话: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生活其实还可以,每个礼拜天回家都能吃到墨鱼炖肉。
把话敞开说吧,到今天为止我看到好几个上海顶级豪宅区求助,不是说有确诊没转运就是说没菜了,但是没看到任何一个政府大院说这些。然而网络上却看到对资本家的疯狂抨击。请问蛆们为什么一方面确定自己成不了资本家,另一方面却以为自己能吃上特供呢?
愿意送有钱送是一码事
问题是怎么送过去的?
封城是假的?封社区是假的?封楼栋是假的?
一个商人,一个商家,打通封禁门路,把东西递给客户,那是这家神通广大。毕竟,总有神通广大的
但这是一堆商人,一堆商家,无视封城封小区,畅通无阻
不可思议
这还真就是市场经济,一点毛病都找不到的纯纯的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
人不能一边吹哈耶克/吹西方优胜劣汰保护自由又一边在这个问题下气急败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