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艺术风格和水平,牛群冯巩的相声里,冯巩占七分。当初万人迷用三个捧哏的,就是因为能耐大,能挣钱
一,一般情况下,捧哏比逗哏辈分大
二,一般情况下,捧哏比逗哏年纪大
三,一般情况下,捧哏比逗哏会的多
四,一般情况下,相声演出没水牌子
五、一般情况下,相声“死纲死口”
脱离了原生态去讨论一些问题,你讨论的出来就出了鬼了
这题这么火我愣没答过,意外。
看了一溜答案,不乏高赞,不乏大V,多数人有一个共同点:
说的都是自己对『相声』的刻板认知。
论点基本都脱胎于传统相声《论捧逗》,然后加入自己熟悉的论据。
说得很规范,但是实操当中有偏差:
我使一《杨白劳放屁》,本身就是单口改的对口,他递不上我自己缝,生搭神器。这节目捧哏能占七分么?
我量一《红果里的金》,大子母活,包袱都打捧哏这儿出,逗哏的光负责推剧情走梁子。这节目捧哏的才占七分?
万一万一万万一, 某圣人给我站了一个,怹台上火力全开一句都不掉地上,你说怹占七分?怹不咬你(划掉)葛你?
我们俩要反过来呢?我就七分了?我要敢认,怹不咬我(划掉)踹我?
一活一议,一搭一议,一场一议。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最可贵的品质。千万不要『诵经』,那是教条思维。
我甚至觉得七分都算少了。
你要让我1秒钟内立刻说出一句相声里的台词,我只能想到这个:
“哦,那这么说是,先有的你,后有的你爸爸?”
俩人说的越好,配合越默契,捧哏的越重要。看看05年的郭德纲跟于谦,于谦所有的垫话简直是神作,所以郭德纲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相声里的行话,捧哏的叫量活,说今天我逗哏,你给我捧哏,这叫你给我量一个活。一个量字说明了一切,用的无比准确。就是说如果两个都是成熟的相声演员,那上了场,整场的节奏是捧哏的来把握,流畅度归逗哏的管。
还拿郭德纲和于谦举例子,于谦喝多那场,郭德纲已经封神归位了,但是遇见喝多了的于谦,使出了浑身解数,整场活还是稀碎。
你说重要不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