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看到“汉服集体成人礼”,基本毫无意外都那些幺蛾子——打着汉服幌子,衣服实际都是些群魔乱舞的影楼装;打着礼仪的幌子,玩的实际是台湾伪读经伪国学孝道弟子规那一套下跪洗脚哭一哭,根本也不是传统冠礼笄礼。总结即是礼仪瞎几把整,衣服瞎几把穿,活动瞎几把办,办完瞎几把吹。
结果是——
低端支持者:汉服真牛逼国学真牛逼传统礼仪真TM牛逼,
低端反对者:汉服草泥马国学草泥马,
低端反对反对者:这还上纲上线学生家长不都没意见你叽叽歪歪个毛,
低端反对反对反对者:这尼玛封建礼教阴魂不散毒害学生这叫管得多?
事情要往深了看,这种现象实际是藏了另外一个鬼,基本上要么主办方内部有几个那种伪国学的信徒,要么被推销了,至于说看待,不是该如何看待,应考虑如何抵制、取缔、处理那种台湾伪读经伪国学孝道弟子规,以及教育系统内台湾伪读经伪国学孝道弟子规信徒。
我接触汉服已刚好十五年,长期以来,汉服这个幌子就是各路妖魔盯上的肥肉,我十个答案八个在骂的仙女服商家只是图财的一路妖魔,而还有另一路妖魔,即是上文提到的那种台湾伪读经伪国学孝道弟子规,那个鬼圈子往往是一些本身就对国学没半点了解的人在某些野鸡培训班学个把月的经营套路,然后来办各种国学班读经班,外行看着很牛逼实际没啥师资,就只要认得字,带着小孩子跟着录音带瞎几把读经,读弟子规了凡四训诸如此类,然后形成一个圈子,圈子里各种商业吹逼各种大师捧起来。他们的集体活动基本都是一个套路,家长学生一排排坐起来,要么洗脚要么跪拜要么父子母女哭成一团。
以及还会成立一种名字乍看很牛逼的组织,或者打着传统文化旗号或者国学旗号,一些希望给自己搞上文化名头的也会加入进去,而汉服、国学、传统文化也就成了这伙人的挡箭牌以及背锅侠。
第一次见到那类人是早年本地汉服社和本地一个此类组织合作的一场展示活动,我屁颠屁颠跑去了,一开始以为对方是别的汉服社,结果见到他们人立马发现不是一路人,汉服社同袍我见得太多了,见面要么招手hello,要么拱拱手或者时揖算打招呼了,他们不同,他们是一见面就抱着肚子,然后90°的鞠躬,精神面貌也完全不同,汉服社这边就是一群穿着汉服的年轻人,年轻人该啥样就啥样,而那边的人则是个个似乎在演什么一般的,于是一个会场就是能看到明显玩不到一块的两伙人。后来再次看到那个组织的消息是他们办的女德班被取缔上了新闻。
一来能作秀,
二来生意多,
只要不被查,
校长乐呵呵。
“礼失而求诸野”的必然结果。
自己的礼没了,虚无了。必然大家就去民间搞各种乱七八糟的礼。有的风俗符合礼的精神,就可以采纳,有的是俗不合于礼的精神,就是陋俗。但因为礼没了,礼的精神消失了,所以有些人就以陋俗为礼。
那些地方的根本问题是自己的礼没了,大家确实需要礼,就有人不分好坏的以陋俗为礼。但有些人却故意把矛头指向礼。我们现在的问题也不是抨击一个已经消失的不存在的礼,更不是像些别有用心的人一样,把一些陋俗“指鹿为马”,强称作是礼。而是需要像孔子一样重新制定当下的礼。
礼这个东西,其实是一个社会客观需求。没有孔子,也有别的什么子。各国各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礼。很正常。但是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礼的标准,不去制礼,这就会邪魔乱舞了。就像使用货币是大家的客观需求,但如果没有统一的货币,就会出现各种轻重价值不同的货币,市场就会混乱。
对父母难得的是诚心,连一场雨都经受不住的不是诚心,象征意义很大,另外,淋雨的多了,现在的孩子也没有那么脆弱,他们经得住风雨
骇人听闻,教育机构公然违反世俗化原则,为封建糟粕站台。
我们究竟是培养无产阶级的接班人,还是培养民族主义的接班人?
服饰是新发明的,礼仪是臆想出来的,但君臣父子的糟粕倒是传递个十足十。问题不在于汉族还是壮族穿汉服,而是学校——这个本应传递世俗价值观、培养无产阶级接班的机构,公然搞这一套恶心人的东西,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人当保护伞?
去极端化任重道远。
跪拜礼,无论是跪拜父母、老师,亦或是孔夫子,其文化内涵都属于封建落后的价值观范畴,这即不世俗,也不现代,更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
磕头礼体现和强化了权力和权力结构的不平等,包括上下级之间的权力不对等或长辈对晚辈、男性对女性的结构性霸权等。
无论是磕头礼、下跪礼还是拜孔老礼都是标准的陋习,需要彻底摒弃,以“我们”、“传统”和“传承”的名义把各种充斥着权力的不对等、结构性霸权/歧视的糟粕文化死灰复燃是一种极其失智的行为,而此类反智行为出现在学校这种承担着给学生传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线战场更是一件令人无比悲愤的事情。
因此不要以「我们」之名,搞一些非常前现代的文化还原,要摆正全球生态位的正确心态,主动现代化与世俗化,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新潮流下重塑「传统文化」,将这类文化糟粕送到它们该去的地方,即博物馆。
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战场,反对任何形式的极端思想渗透。
新文化运动以来六十年打倒的牛鬼蛇神又都全面复辟了,别给我说什么复兴传统文化,我看就是开倒车拾起封建礼教来吃人。新时代中国年轻人应该努力向前看,用符合当代和未来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观去生活。当然要孝敬父母,但这种孝敬是一种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处于尊敬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而不是具体在跪拜礼仪——这种象征着屈服和侮辱的封建礼仪上。不去赞美物质上和精神上对老人的抚养回报,而是把孝敬父母形式化为跪拜,我想这是本末倒置的。另一点,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值得孝敬,有的父母省吃俭用日夜辛劳养育孩子教育,有的却从小重男轻女想把女儿卖个好价钱根本没打算好好抚养,更有甚者打骂泄气家暴——这样的父母,即使是用更合乎时代要求的方式,也不值得孝敬。
能够成功举办这样兴师动众的跪拜礼,不知道该校有没有党员,有的话真的是党性全无,枉为人师,误人子弟,组织这样封建活动的老师应该停职处分。该事件还能够成为新闻,说明很大一部分网友是清醒的。什么时候跪拜礼成为家常便饭、9月28日成了教师节、中小学义务教育教四书五经,那可真是烈士鲜血全白流了。
这个随口一答的文字能火成这样是我没有想到的。简单回应评论区里一些问题:
我没有反对汉服,全文也没有提汉服,有的人看见批封建礼教自己就无端联想到汉服了。汉服、中山装都可以穿,跪拜就不行。因为汉服没有多少屈服、不平等、屈辱的色彩。
有的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跪父母有什么不对?你愿意跪你去跪,别代表“我们”让大家跟你一起跪。特别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公立学校,带头宣扬腐朽封建思想和尊卑观更是无法容忍。我相信真正爱孩子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也是不会有这样迂腐落伍的要求的。
有人说跪拜乃我中华传统文化,日本人打招呼还鞠躬呢。那请你以后以身作则发扬光大,遇到老板跪一跪,遇到老师跪一跪,三姑六姨来了都跪一跪,看到各级领导视察那得赶紧跪下来——跟古人一样做,既然单纯是一种礼仪,那就不存在什么屈辱色彩嘛。
至于反对了四书五经、反对了儒家礼教,就有人痛心摧残了汉民族历史文化。“至少是我们自己的牛鬼蛇神,不是吗?”“我们”是谁?我们汉民族有的人掌握生产资料腰缠万贯家产万亿,有的人给别人做牛做马月入一千颠沛流离:所以你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服务上等人的还是禁锢下等人的呢?仁义礼智信,谁说就是儒家思想独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讲嘛,我看比孔老夫子讲的更符合当今中国的现状。江山代有才人出,文化也是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没必要抱着祖宗家法不敢变。
这种传统复兴与古礼最大的冲突在于【国】Vs【家】。
婚礼、成人礼在古代都是私礼,主持者一般都是家族。
现在的婚礼,我说的是仪式性的、在酒店或家中举办的那种,依然是一种私礼,只有去婚姻登记所的,才是国家性质的。
当年民国时,集体婚礼出现,带来的颠覆性就是婚礼的认同者从家族变成了国家,以至于这种婚礼形式成为了新旧婚俗对抗的武器。婚礼参与的男女双方,不再是各自家族派遣的符号,而是可以自己参与社会公共事件的自由个体。
同样的,成人礼本来就是在家玩儿的事儿,很多地方的婚礼风俗里也依然保存着成人礼的部分,这是私礼。
把私礼放到公共语境下,对于传统而言很“失礼”,对于现代而言很“失理”。这是这一系列成人礼看起来滑稽可笑的地方。
把成人礼搞成社会公共仪式,又把家长请到现场,那么这个仪式的主持者是谁?
是父母?那父母能说不么?
是学校?那学校能说不么?
是国家?那国家能说不么?
这几方谁都不能对这些参加成人礼的人做出评判考核,那就难免看起来十分有表演性了。
可能有人要说,年纪到了就成人,没有谁可以评判考核,那何必有这个仪式呢?
为了让家长们高兴,学校也是拼了,就是苦了孩子们,尴尬了围观群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